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宋時行

卷一 宣和六年 第221章 殺虜(一) 文 / 庚新

    「小乙要走?」

    陳東放下筷子,面露驚訝之色「這好端端怎地突然要走?」

    食桌上,一下子鴉雀無聲。已經是拜訪黃裳的第二天,正好陳東來玉尹家中做客。

    飯桌上,玉尹便說了他可能要離開東京的事情,讓陳東等人,驚異不已。不過,安道全已提前獲悉,倒也表現平靜。但對於陳東和張擇端而言,這消息卻有些突然。

    玉尹笑了笑,夾了。菜,抿一口酒。

    「卻是風頭過盛,遭人嫉恨。

    而今這大街小巷裡盛傳大宋時代週刊那份名單乃我一手推動,白時中等人更因此被罷黜。你道他們會輕易放過我不成?若如此,他們的顏面又當何存?留在東京,早晚會被人陷害。且不說我白身一個,便是高居廟堂之上,怕也難以存身。

    叔祖以為,自家惡了許多人,當暫避風頭。

    正好官家欲重設杭州應奉局,有個都監的實缺。此前皇太孫也說,要與我一個文林郎的補身,做個應奉局都監,倒也算不得委屈。所以便與我商議,要我就任。」

    其實,便玉尹有文林郎補身,按道理也很難入仕。

    文林郎更多是一種身份,一個地位的彰顯,沒甚大用處。玉尹身無功名,又如何能出任實缺?

    有宋以來,重文輕武。

    都監一職聽上去不差,正八品武官,但對於那些身懷功名,或者背景深厚的官宦子弟而言,誰又願意擔當?這分明就是個沒前途的職務。讀書人不屑於為之。

    更不要說,應奉局名聲並不算太好。屬於那種隨時可能會被撤換的機構。

    但凡有些骨氣的人,誰又真個願意去做那勞什子都監,說穿了其實就是皇家的走狗。

    此前朱勉在蘇杭應奉局所作所為,著實讓許多人感到不滿。

    所以,這麼一個看似非常搶手的職務,至今卻無人願意擔當。若非玉尹這次惹得禍事太大,必須要離開東京躲避風頭,黃裳估計也不會同意他來出任這個職務。

    玉尹說完,本以為算過去了。

    哪知道陳東的臉色,突然間變得極為難看。

    他呆坐在那裡。半晌沒有出聲。

    玉尹不禁奇怪。「少陽這是怎地?」

    本是一句普普通通的問話,那想到陳東卻突然間放聲大哭「是我害了小乙,是我害了小乙!」

    玉尹愣住了。

    張擇端歎口氣,輕聲道:「此前小乙入獄。少陽害怕發生禍事,便受了太學內捨生雷觀所言,著人在坊間散播謠言,試圖提高小乙聲望,使白賊等人投鼠忌器。

    只是卻不想,這謠言倒後來,竟變成了小乙是一手推動那份名單問世的主謀者……小乙後從大牢出來,本以為相安無事,又怎料得……我此前曾勸過少陽。休與雷觀之輩交往過多。但少陽當時也是真個急了眼,不肯聽勸,結果卻使得小乙……」

    張擇端說話含含糊糊,但大體意思卻表達清楚。

    玉尹也非常吃驚,因為他萬萬沒想到,造成這種結果的人。會是陳東。

    說陳東是罪魁禍首,顯然有些過了。因為無論陳東是否製造謠言出去,白時中等人都不可能和玉尹善罷甘休。畢竟,那大宋時代週刊是他一手所創,而那份名單流出去,便沒有玉尹的責任,也和他少不得關係。更重要的是,柿子要拿軟的捏!大宋時代週刊裡面,除了玉尹之外,不管要動哪一個,怕都會引發衝突。

    李若水這幫子太學出身的人不必贅言。

    高堯卿背後是高俅,高俅背後是徽宗皇帝。哪怕現如今徽宗皇帝對高俅有些不滿,也不妨礙高俅的身份和地位;朱絢?那更不要說了!老朱家的人,也不是軟柿子。

    所以,勿論陳東是否推波助瀾,玉尹早晚都被人算計。

    聽了張擇端的話,玉尹非但不生氣,反而有一絲絲的感動。

    他伸手一把將陳東摟住,輕聲道:「少陽休要自責,此事與你又有何干係?該來的終歸要來,其實我早已經有了準備。不過有一樁事,我卻要責怪你……少陽你心性耿直,乃正人君子。似你這樣的性子,實不宜和某些人糾纏在一起,早晚必會被人利用。」

    陳東愣了一下,抬起頭看著玉尹。

    半晌後,他輕聲道:「小乙不怪我多事嗎?」

    「哈,自家又非那不曉事的人,少陽本來是好意,我又怎會怪你?」

    陳東笑了!

    他坐下來,便沉默不語,似乎在考慮事情。

    便是玉尹和張擇端安道全三人不斷勸說,卻始終是一言不發。

    許久之後,陳東突然抬起頭,似乎做出了一個決定「小乙,我陪你一同去杭州吧。」

    「啊?」

    玉尹吃了一驚,忙向陳東看去。

    張擇端也是一臉的驚訝,輕聲道:「少陽三思,而今你內捨登第在即,若隨小乙去了杭州,豈不是白費了之前的心血?」

    哪知道,陳東卻歎了口氣。

    「與小乙相識至今,有半載之多。

    最初,自家有些瞧不上小乙,總覺小乙不過是有些小才,當不得大事。可後來,這一樁樁一件件事情發生,卻讓自家感受頗深。特別是那大宋時代週刊的神來之筆,更讓自家自愧不如。自家只是覺著,整日坐在那太學裡讀書,便是讀的再好,也不過假學問。似小乙這般,才算是真學問……雷觀之流,卻不屑與之同窗。便與若冰先生告了假,小乙若去杭州時,便一同前去,也能多一些見識。

    來年回來,再應試登第,也不算遲。」

    陳東說得好生堅決,根本不容玉尹拒絕。

    直到他告辭離去後。玉尹也沒有回過味來,感覺著有些迷茫。

    陳東這好端端。馬上要太學登第了,卻突然要告假,和自己同往杭州?

    這廝,莫非壞了腦袋不成!

    畢竟他跟隨玉尹去杭州,沒有半點好處,只能是耽擱一年辰光。而且聽他的口吻,似乎是要以玉尹幕僚身份前去,更是讓玉尹有些不知所措。內心裡,玉尹是希望陳東能和他同行!如此他去了杭州之後,身邊也能多一個可以說話交流的人。

    但若是如此。豈非耽擱了陳東的前程?

    送走陳東之後。玉尹忍不住拉住了張擇端「少陽怎地作此決定?」

    張擇端聽了一笑「小乙莫介懷,少陽便是這脾氣……你若不讓他隨行,說不得他這心裡便不得安寧。與他而言。雖可能耽擱一年辰光,卻能抵消了內心愧疚。

    呵呵,你便讓他隨你去吧。

    說實話,自家也有這想法,只是被少陽搶了先……」

    玉尹一怔「莫非兄長也想與我同行?」

    張擇端笑道:「不瞞小乙,自家這次返回東京,本意重入書畫院,重操舊業。可誰料想。書畫院那邊到現在遲遲沒有音訊。居東京大不易,若再不另謀出路,只怕來年的賃錢,都給不得小乙。本來我便琢磨著,如果再沒有音訊,便回老家去。

    可是聽小乙方才說。不由得心戀西子湖畔美景,所以才想要厚顏與小乙同往……

    自家才學比不得少陽,也不似小乙多才多藝。

    不過寫寫畫畫,倒也勉強能夠擔當。小乙要做那都監,想來也還缺一個書記吧。」

    玉尹,下意識點了點頭。

    不過他馬上回過味來,意識到張擇端話語中的含義。

    陳東方才只說是要和他同去杭州,可是張擇端這話,卻更直白,想要做玉尹幕僚。

    根據黃裳所言這杭州應奉局的情況,玉尹大體上也有些瞭解。

    新設杭州應奉局,依然是以搜集東南各地奇花異石、名木佳果為主,供奉皇室。不過,這杭州應奉局的權力,比之當初蘇杭應奉局遠遠不如,甚至連一些方面的花銷費用,都要自行解決。與當初朱勉執掌蘇杭應奉局時那『東南小朝廷』的盛況相比,新設杭州應奉局簡直就是後媽所養。而新任領杭州應奉局事的人,便是杭州知府李梲,政和二年進士第出身。因惡了蔡京父子,被趕出了開封。

    此前,這杭州知府名叫蔡鋆,是蔡京的兒子。

    此人依仗蔡京權勢,在杭州虐民殃政,可謂是民間怨聲載道,世人稱蔡鋆為『蔡虎』。

    如此一個凶殘暴虐的人物,在去年,也就是宣和五年年末時,與人結伴暢遊西子湖畔,被一名壯士刺殺,當場身亡。李梲也不知是走了怎生好運,便接了杭州知府的缺。

    不過,從他被委任杭州應奉局一事來看,似乎也不是什麼得寵的官員。

    黃裳說:「李梲此人膽小,猶好風雅。

    雖不堪重任,卻也無甚惡念。小乙去了杭州,便只管與他交好,想來也不會為難。」

    而杭州應奉局都監,實際上就是水陸護送花石綱的保鏢。

    都監,便是監軍,最初多為宦官出任。到了宋代之後,都監這個職務便發生了變化,有『路』都監、『州府』都監等區別。其中這『路』都監,是掌管本路禁軍屯戍、訓練等事務;『州府』都監,則負責掌管本城廂軍的屯駐、訓練、軍器和差役等事務。

    而應奉局都監,不屬路、州府所轄,只聽命於應奉局差遣。

    不過由於玉尹沒有任何資歷,所以便是出任了都監的職務,也只能被稱作『押監』。

    手下可擁有三百至八百人之間的兵卒,負責保護花石綱的安全。

    換句話說,便是這杭州應奉局的首席武官。

    既然是首席武官,便可以配備一些幕僚書記,負責日常事務。

    當然了,這個幕僚書記的薪水,不從朝廷出,而是由都監自行解決。依照著『都監』這個正八品武職的權限,玉尹可以有書記一人,主簿一人,以及親兵共三十人。

    玉尹從黃裳家中出來後,便在思忖這幕僚人選問題。

    卻不想還沒有想出個合適的人來,張擇端便自告奮勇擔當。

    「兄長,你這又何苦……」

    張擇端一擺手,臉上露出一抹失落黯然之色,輕聲道:「小乙莫勸我,我便留在東京,也早晚落個沿街乞討。自家沒柳三變那等才情,更無治國安邦的本領。生平所擅長者,不過書畫……可這書畫,終究不得長久,總要尋一個安穩營生。

    我與小乙,相識不過十數旬,然私下裡曾暗中觀察,小乙你有大氣運,早晚飛黃騰達。此時不投,日後再投時,便失了時機。思來想去,便唯有厚顏與小乙相求。」

    張擇端,那也是個心高氣傲的人。

    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可說是情真意切,讓玉尹更無法拒絕。

    再說了,除了張擇端之外,他又識得幾個讀書人?那些人當中,又有幾人願意相隨?

    想到這裡,玉尹躬身一禮「蒙兄長厚愛,小乙感激不盡。

    小乙只有一句話,苟富貴,不相忘……若他日小乙真個有騰飛時,必不負哥哥今日情義。」

    張擇端聞聽,頓時笑了!

    ++++++++++++++++++++++++++++++++++++++++++++++++++++

    月光,如洗。

    一輪皎月高懸夜空,繁星閃爍。

    觀音巷裡,一派寂靜,悄無聲息。

    玉尹站在窗前,看著隔牆空蕩蕩的觀音院菜園子,目光突然間透出幾分迷離……

    終究還是要去杭州嗎?

    重生之初,他便有意前往杭州定居。

    可是因種種緣由,最終把這念頭抹去……誰又能想到,剛把這念頭抹去,卻又要前往杭州。

    這世事變幻,真個是說不清楚。

    此去杭州,何時能還?

    玉尹這心裡面,頓覺空蕩蕩,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滋味。

    便在這時,忽聽身後腳步聲響起。玉尹沒有回頭看,只憑那腳步聲,便聽出是燕奴走過來。

    「九兒姐,驚醒了你嗎?」

    燕奴拿著一件厚厚棉袍披在玉尹身上,而後環住了玉尹的腰,把臉貼在他的後背。

    「小乙哥,真便要捨了這邊家業?」

    玉尹瞇起眼睛,半晌後搖搖頭,輕聲道:「這家業是你我一手打理出來,怎可輕易捨棄?」

    「可是……」

    「九兒姐,叔祖說了,這應奉局差事不過不得已而為之,不會長久。

    你我的根,還是在這開封城裡,這份家業,怎地也不能捨棄……我方才一直在思考這件事情,思來想去,還是覺著這一次我去杭州就任,九兒姐最好留在東京。」

    ++++++++++++++++++++++++++++++++++++++++

    恢復更新了!

    忙完了一些事情,便要正正經經幹活了。

    老新知道,讓大家失望了,非常抱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