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重回三國我做主

正文 第294章 人人自危 文 / 亂石蘭竹

    「唱歌,,」孫策目瞪口呆,搖了搖頭說道,「回大小姐,末將真的不會唱歌,」

    劉蕊不滿地說道:「怎麼連歌都不會唱,我爹還常常哼兩支小曲給我娘她們聽呢,你就不能……」

    說到這裡,劉蕊突然停住了,發覺自己剛才那番話裡似乎有些語病,不由臊得滿面通紅,幸好孫策並沒有聽出來,只是嚅嚅地說道:「大小姐,要不……」

    劉蕊趕緊接過話茬說道:「要不你就講個故事吧,」

    孫策本來還擔心她繼續纏著自己唱歌,聽了這句話如獲聖旨,想了一想道:「話說菩提祖師在孫悟空頭上敲了……」

    劉蕊連聲說道:「打住,打住,這故事怎麼沒有開頭,」

    孫策在馬上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說道:「這故事是載在《大漢快報》上的,第一期末將沒買到,也借不到,所以開頭是什麼內容末將也不知道,」

    劉蕊莞爾一笑,緩緩說道:「傳說海外有一國名曰傲來國,其國臨近大海,海中有一座仙山喚為花果山……」

    那時候還沒有話本、說書之類的節目,自從小時候聽劉欣講過這個故事以後,劉蕊便喜歡上了,每每重述與家裡其他人聽,數年來,也不知道講過了多少遍,如今自然是張口就來,這則西遊取經的故事她早就爛於心,聲音又是委婉動聽,孫策和周圍護衛的士兵一時都聽得癡了,臨敵的緊張和趕路的疲勞一掃而空,聽到精彩處,士兵們還忍不住發出陣陣喝彩之聲,劉蕊越講越興奮,早已經忘記了恐懼,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走了一夜的士兵們依然精神十足,天光開始放亮,遠遠已經可以看到晨曦中襄陽城那雄偉的身姿,

    此時徐晃正帶著大軍匆匆離開函谷關,按照劉欣的指示,他必須盡快攻佔弘農郡,進而緊逼洛陽,迫使曹操不敢輕舉妄動,

    經過一夜的休整,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雖然整整兩萬人全是步兵,卻都是第一軍團的精銳,而不像進攻關中其他地方的幾支部隊那樣已經打亂了建制,雖然這些正規軍團的士兵即使打亂了建制,對於戰鬥力的影響也不會很大,但是成建制的部隊畢竟長期在一起生活、訓練、執勤和戰鬥,相互之間的配合更加默契,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就會傳遞出許多消息,所以不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會打亂建制的,

    沒有打亂建制的部隊行動起來自然也要迅速得多,天濛濛亮出發,一路上連克數縣,抵達弘農的時候還未到正午,

    弘農是從長安前往洛陽的必經之路,太守楊懿原是董卓的手下,一方面王允早就對他進行了收買,另一方面大軍壓境,楊懿也有些忐忑,幾經猶豫,還是決定開城放王允、劉協一行進來,王允他們本想昨天便繼續往洛陽前進,只是突如其來的那場暴雨,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王允的隊伍中有楊奉的五萬洛陽守軍,劉協的五千御林軍,另外鎮守函谷關的宋果擔心受到董卓的責難,也棄了關,帶著一萬人馬跟隨王允向洛陽進發,除了這些軍隊,還有近百名比較忠於劉協的文武官員,而王允、董承、伏完這幾個參與策劃的核心人物還帶了許多家眷跟在後面,包括劉協這個傀儡皇帝在內,一個個都是嬌生慣養,冒著暴雨行軍這樣的苦他們如何肯吃,於是大軍便在弘農停留了一天一夜,直到日上三竿,才慢吞吞地起來,還沒將隊伍集合好,就傳來了軍隊追擊過來的消息,

    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在董卓的魔爪之下生活了幾年,無論是官員還是士兵,在他們的心頭都籠罩了一層陰影,得知可能是董卓派兵追來,不禁人人自危,就連劉協也已經面無人色,連聲說道:「王愛卿,此地不可久留,快快動身吧,」

    董承猶豫了一下,拱手說道:「皇上勿憂,董卓還在散關與劉欣對恃,留守長安和函谷關的人馬都已經效忠皇上了,這支人馬估計是從武關一帶趕過來的,不足為慮,可以請楊將軍率軍前去擋一擋,大家抓緊時間收拾收拾,隨後趕路便是,」

    楊奉一聽董承提議讓他去做擋箭牌,心下不悅,朝著劉協躬身說道:「啟奏皇上,董卓手下尚有十萬西涼鐵騎,還有羌兵和匈奴兵相助,得知消息後從散關趕過來也不是沒有可能,董卓凶殘成性,如果被他追上來,我等都難逃一死,為了皇上的安危計,還是請皇上快走吧,」

    王允眉頭一皺,說道:「既然如此,只要使人去探聽一番,如果追過來的是騎兵,那定是董卓無疑,大家便抓緊時間趕路,如果來的不是騎兵,就不用懼怕他了,哪位大人願意親身前往,」

    眾人肯拋家捨業跟隨他們前往洛陽,除了忠於劉協,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被董卓嚇破了膽,都想著能夠逃出生天,現在要他們去看看來的是不是董卓,都面面相覷,誰也不敢吱聲,生怕一不小心,這個差事就落到了自己頭上,

    楊懿對自己上了王允的賊船後悔不疊,只得硬著頭皮說道:「各位大人,不要探聽也知道,來得肯定是董卓的騎兵,否則哪能這麼快,皇上的安危要緊,大家還是早做決斷吧,」

    王允沉吟道:「走肯定是要走的,只是幾位大人的家眷還沒有準備好……」

    宋果滿臉怒容地說道:「是皇上重要還是你們的家眷重要,難道這幾萬將士都沒有老小,偏你們要惦記著,現在再不走,萬一激起嘩變,哼,誰都討不了好,」

    這次王允他們從長安出來,並沒有帶上宋果的家眷,對此,宋果一直心懷怨恨,但已經和他們綁在了一起,實在是有苦說不出來,現在又聽王允提到要照顧家眷,宋果自然是一肚子的火,當場就要發作起來,

    楊奉作為這次策劃的主要參與者,他的家眷自然也從長安帶了出來,當然想站在王允一邊,只是看到部下那些將領臉上神色都有些不對,只得按下性子說道:「諸位,現在不是爭吵的時候,如果再在這裡爭吵不休,大家誰都跑不了,我看,不如我們先走,留幾個人護送家眷隨後而行,能逃得掉最好,萬一逃不掉也只有自認倒霉了,」

    對於楊奉的提議,那些沒有來得及將家眷帶出長安城的公卿大夫們自然沒有意見,反而有些幸災樂禍,

    劉協也鬆了一口氣,趕緊說道:「楊愛卿言之有理,事不宜遲,諸位愛卿,咱們現在就出發吧,」

    這樣一來,包括伏完在內的幾個首倡護送劉協前往洛陽的大臣,他們的家眷將面臨著聽天由命的境地,但是,伏完現在是國丈的身份,雖然也不忍心家眷落到董卓的手裡,卻能夠以劉協的安危為重,於是拱手說道:「啟奏皇上,微臣願輕騎前往洛陽向曹操求援,皇上當盡早啟程,萬勿耽擱,」

    一通忙亂之後,劉協與皇后伏壽終於乘上了金輿,在一眾大臣的護擁之下出了弘農,往洛陽方向而去,

    弘農城的驛館裡,突然闖進一群士兵,他們二話不說就開始搬運大臣們的行李,那些家眷們,有些尚未梳妝完畢,有些還在吃著早飯,頓時被弄得雞飛狗跳,等她們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麼事,再也顧不得自己的形象,慌忙跟著這些士兵往外跑,誰都知道落到董卓手裡會是個什麼下場,

    徐晃的大軍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攔就進了弘農城,等他來到太守府一看,裡面一片狼籍,竹簡典冊扔了一地,顯然走得很是匆忙,徐晃不明白弘農的守將為什麼要跑,從這裡跑出去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洛陽,但洛陽已經不屬於董卓的勢力範圍了,難道他們與曹操早有勾結,

    答案很快就出來了,士兵們從後衙搜出一個小丫鬟,這個小丫鬟也不知道太守楊懿和其他人都去了哪裡,她當時正在如廁,聽到外面亂哄哄了一陣子,等她出來發現只剩下她一個人了,其他人都不知道去了哪裡,究竟發生了什麼,她也是一無所知,不過,這個丫鬟還是提供了一個極其重要的線索,這兩天弘農來了許多陌生人,就連太守府裡也住滿了,她有個好姐妹是夫人身邊的貼身丫頭,曾經悄悄對她說過,住在太守府裡的那個十一、二歲的孩子就是當今皇上,

    徐晃本來還想在弘農稍微休整一下,等士兵們吃個飽飯再分兵前往洛陽邊境,向曹操施加壓力,得知了這個消息,徐晃大吃一驚,再也坐不住了,劉欣給他的命令裡並沒有抓捕劉協這一條,但是現在情況突發,徐晃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地下令繼續開拔,追擊向東逃竄的劉協,徐晃雖然不知道劉協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但是卻很清楚,劉協逃離了弘農,去處只有一個,那就是投奔曹操控制下的洛陽,劉協一旦落入曹操手中,曹操的地位必然會水漲船高,劉欣此次出兵,不只是為了攻打董卓,矛頭也指向了劉協,只要抓住了劉協,就可以找個理由正式廢了他,現在,劉協逃到了這裡,徐晃自然不會放過他,

    隨著一聲令下,士兵們連涼水都顧不上喝一口,抓起刀槍又向東奔去,出了弘農才走了五六里路,就聽見前面傳來一陣婦女的尖叫、啼哭之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