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重回三國我做主

正文 第632章 來對了 文 / 亂石蘭竹

    禮品不多。每人只有一匹華麗的絲綢織物。而哈尼和麗雅各多得了一套精美的白瓷。送給哈尼的是一套白瓷餐具。包括碗、碟、盤和湯匙。而送給麗雅的則是一對小花瓶。

    鄯善作為東西方貿易的必由之路。絲綢自然算不上有多稀奇。但是這十多年來。由於大漢內亂導致對西域的控制不力。大漢輸入西域的商品也越來越少。就連過去常見的絲綢也日益緊俏起來。何況劉欣送給他們的還是最上品的絲綢。

    絲綢雖然華麗。而真正讓他們動心的卻是那兩套白瓷器具。白瓷是這兩年才開始大量生產的。就算在大漢內地也是難得一見。更不要說商路幾乎斷絕的西域了。作為鄯善王。哈尼也僅僅收藏了兩隻白瓷酒杯。更不要說其他人了。這兩隻酒杯據說還是大漢商人冒死走私過來。偶然被負責採購的內侍看到。花天價買下。然後一直便珍藏在王宮裡。唯有當哈尼和王妃兩個人對飲的時候才捨得拿出來用上一回。

    哈尼花大價錢買來的那對白瓷酒杯還是襄陽研究院的第一代產品。如今擺在他們面前這兩套器具。卻是豫章郡鄱陽縣最新出產的。其白如玉。其薄如紙。其聲如罄。上面更描繪著許多精美的圖案。自然不可同日而語。當然。由於顏料的限制。繪製這些圖案所用的色彩並不豐富。只有紅、藍等寥寥數色。但比起當時的其他物品已是一個極大的進步。

    劉欣看著一個個發亮的眼睛。笑道:「這幾件瓷器。諸位以為價值幾何。」

    哈尼小心翼翼地拿起一隻瓷碗。仔細看了半天。方才說道:「太珍貴了。就是說它們價值連城也不為過。」

    麗雅也是非常認真地點了點頭。

    劉欣擺了擺手。說道:「價值連城有些言過其實了。這套餐具和那對花瓶分別售價白銀一百兩。」

    哈尼吃了一驚。脫口說道:「不可能。這麼好的東西怎麼會才值一百兩銀子。而且這套餐具有十多件。居然和兩隻花瓶的價格一樣。大人不是在開玩笑吧。」

    他的吃驚並非沒有道理。當初白瓷剛剛生產出來的時候。就算在產地襄陽也不止這個價格。但是今非昔比。研究院在鄱陽縣一口氣開了三十多個窯場。已經可以批量生產各種中高檔白瓷了。而花瓶的生產工藝比餐具要複雜一些。成本自然也要高一些。當然也不會高很多。但是。這些窯場都是官府開設的。商品的價格也自然由官府統一制定了。劉欣說它值多少那就是多少了。

    既然是獨家產品。劉欣當然可以將價格定得更高。但是。劉欣的打算是將白瓷大量推向市場。價格太高了。能夠買得起的人自然就少了。劉欣走得便是薄利多銷的路子。不過。白瓷的價格也不會太低。太便宜了就會被那些西方貴族看不起。所以。劉欣要將白瓷的價格定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保證中產以上家庭都可以消費得起。這才試探著問他們覺得價值幾何。

    聽了哈尼的回答。劉欣並沒有太過激動。畢竟哈尼是鄯善王。是整個鄯善最富有的人。區區一百兩銀子對他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麼。但是並不代表其他人也可以買得起。

    劉欣轉向真達耶等人說道:「如果劉某還有這樣的瓷器。還是一百兩左右的價格。你們會買嗎。」

    真達耶搶先道:「大人真的還有。那在下第一個要買。」

    劉欣頷首道:「劉某相信諸位都出得起這個價錢。不過。這個價格只是劉某隨口說說而已。西域的情況劉某還不太瞭解。需要到城裡四處走走。再最後決定。」

    西域一帶經濟的發展主要就是依靠商業。哈尼身為鄯善王。自然頗有生意頭腦。他敏銳地感覺到這裡面蘊藏著無窮的商機。趕緊起身說道:「大人何必費那個功夫。你帶了多少瓷器來。小王願意全部包銷。」

    劉欣哈哈大笑道:「王爺雖然富甲一方。卻也買不起劉某帶來的瓷器。劉某的瓷器並非每套都百兩銀子。有一些的價格卻是百倍甚至千倍。王爺如果有興趣。待劉某從集市上回來。再給你開開眼界吧。」

    在場的鄯善君臣都是倒吸一口涼氣。價值百倍千倍那就需要一萬兩甚至十萬兩銀子了。這麼貴的瓷器不知道能有幾個人買得起。但是想來絕對不會是凡品了。

    有了劉欣和馬芸兩個人來自後世的記憶。研究院已經能夠生產出許多種類的瓷器了。除了餐具等日常生活用品。還有許多專供裝飾和欣賞的精美工藝品。就拿花瓶來說。劉欣送給麗雅的只是極其普通的一對小花瓶。但是還有許多花瓶。不僅形制要大得多。外形也要漂亮得多。有雙耳瓶、梅瓶、方瓶。不一而足。這些都屬於高檔瓷器。工藝複雜。產量也低。價格自然不能與那些普通瓷器等同了。劉欣要做的就是將中低端和高端兩個檔次的瓷器產品同時投放市場。滿足不同層次人士的需求。也好讓自己的利潤達到最大化。

    昨天進入扜泥城以後。劉欣並沒有來得及好好看一下城中的景致。只覺得城裡的房屋大多比較簡陋、低矮。現在。劉欣和賈詡、魏延走在扜泥城的大街上。這才發現扜泥城還是比較熱鬧的。不時有操著各種語言。打扮各異的人們三三兩兩地從他們身邊走過。這些人想必都是來自各地的客商。街道的兩邊也開著許多商舖。鋪面都不是很大。裝飾也非常簡單。鋪子裡的商品也大多凌亂地堆著。毫無章法.

    劉欣信步走進一家店舖。一眼便看到店舖的正中掛著一張精美的羊毛地毯。劉欣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柔軟順滑。質地相當不錯。

    店舖老闆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身材不高。還微微有些發福。那老闆迎上前來。看了劉欣一眼。用生硬的漢語說道:「客官請看。我這條地毯是從身毒進過來的。質地絕對上乘。在整個扜泥城你不要再想找到第二條。」

    劉欣一看這位老闆。就像是十分精明的樣子。放下手中的地毯。笑著問道:「你還會說漢話。」

    老闆訕訕地笑道:「小的年輕的時候。每天都有許多漢人從這裡經過。聽得多了。自然會說上幾句。客官你要是看中這條地毯的話。我給你打個八折。」

    劉欣「哦」了一聲。問道:「這地毯多少錢一條。」

    老闆眼珠一轉。說道:「那要看客官用什麼來支付了。客官是漢人。想必隨身攜帶的是大漢的銅錢。若是五銖錢的話。需要一萬錢。若是小錢的話。需要五萬錢。」

    小錢便是指董卓前幾年鑄的那些劣質貨幣了。居然也能流通到了鄯善。看來大漢與西域之間的聯繫並沒有完全斷裂。劉欣暗暗點了點頭。說道:「想不到大漢的錢幣也可以在這裡使用。」

    那老闆笑道:「瞧你說的。咱們西域諸國又不自鑄錢幣。當然要用大漢的錢幣了。不過。客官最好還是不要用小錢。那東西貶得厲害。小的收下以後。也不一定花得出去。」

    劉欣朝身後的親衛擺了擺手。拿過幾枚中平通寶。遞給店舖老闆。說道:「小錢在大漢早就不許使用了。這是大漢最新的錢幣。在你這裡是否可以使用。」

    其實。在袁紹和曹操統治的那幾個州。小錢還是可以使用的。只是確實貶值得十分嚴重。而在劉欣的治下。不僅小錢。就連五株錢也已經逐漸退出了流通市場。現在除了金銀以外。唯一的合法貨幣就是中平通寶了。當然還有比這些貨幣更加堅挺的。那就是大漢錢莊發行的銀票。

    老闆聽說大漢又出了新的錢幣。那顆心不由得一涼。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過劉欣手中的中平通寶看了一下。不禁兩眼放光。大聲說道:「這銅錢鑄得太漂亮了。客官。你有多少我換多少。用金銀或者這店舖裡的貨物都行。」

    聽店舖老闆這樣一說。劉欣心中冒出一個念頭。今後。不僅可以向西方輸出茶葉、絲綢和白瓷。還可以輸出貨幣。劉欣想要輸出的當然不是銅錢。這東西既不便於攜帶。價值又低。他想輸出的是大漢錢莊的銀票。

    其實劉欣也知道。現在的西方應該還沒有學會造紙。襄紙也完全可以運到西域來出售。同樣會獲利豐厚。但是紙張和印刷術都是促進文化進步的利器。劉欣不希望如此先進的「科技產品」被外國人所利用。不過。用紙張印刷出來的銀票倒是可以拿到西域甚至更遠的地方進行推廣。只要大漢錢莊開設到的地方。就可以將銀票變成一種「硬通貨」。

    想到這裡。劉欣笑了起來。說道:「這些銅錢哪能隨身攜帶多少。我這裡有更好的東西可以代替。但是要先看看你的店舖裡還有什麼值錢的玩藝兒。」

    店舖老闆聽說劉欣還有更好的東西。不由大喜道:「客官。你今天到小店來可算是來對了。我這裡雖然不敢說是扜泥城最好的店舖。但也絕對是數一數二的。請客官移步到後面來。那裡保證有你想要的東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