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重回三國我做主

正文 第660章 蜀道難 文 / 亂石蘭竹

    黃承彥是算是個聰明人,卻也只是隱隱感覺到劉備有什麼陰謀,而想不清楚劉備的陰謀究竟在什麼地方,現在馬芸卻說她已經明白劉備的陰謀了,不覺令蔡玥神情一愣,忍不住追問道:「夫人,你真明白劉備的陰謀了,」

    馬芸點了點頭,說道:「嗯,你回去告訴黃先生,多謝他的提醒,劉備的陰謀我已經知道了,」

    蔡玥想了想,又說道:「那明天考試的事……」

    馬芸擺了擺手,說道:「明天的考試由蔡先生全權負責,一定會公平、公正,黃先生提到的那些人如果真有才學,我也不會去為難他們,規矩既然制定下來,就不可以破壞,任何人都不行,包括我和劉大人在內,」

    劉欣和馬芸畢竟來自後世,想當然地認為誰來做劉家未來的接班人,自然是由他們自己來指定了,但是黃承彥透露的信息提醒了他,只要劉欣真的坐上那個位置,家事也就變成了國事,一干文武也就有了發言權,

    劉備現在整天和劉濱搞在一起,顯然是想幫著劉濱去爭繼承人的位置,但是劉備自己只是個外圍人物,他根本說不上話,要想在劉濱的事情上有所作為,他就必須爭取其他人的支持,問題是現在掌握權力的這些人,無論文武都是劉欣的親信,根本不可能支持他,所以劉備需要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而這次的文科考試便是極好的機會,

    文科考試不同於前面的工科考試和武科考試,根據之前公佈的考試規則,本屆文科考試將選拔五十名人才充實到各個崗位去,在選拔的人數上比起不設限制的工科和武科考試要多得多,這些通過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優秀的會直接進入六部任職,最不濟也會被委以縣令的職位,劉備最近頻繁地接觸那些文人,又把他們介紹給劉濱,就是為了這些文人通過考試以後,能夠在將來替劉濱說話,

    對於劉備的小動作,馬芸不以為意,就算整天和他打成一片的那些文人能夠通過考試,可是他們的職位最終還是要由田豐來安排的,到時候隨便找個偏遠的地方讓他們去做個縣令,諒他們也掀不起什麼大浪,

    第二天上午,文科考試在襄陽書院準備開始,這一個月來,襄陽書院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所有的考生吃住都被限定在書院裡,進入書院的時候還經過了嚴格的搜檢,現在是夏天,考生們身上的衣著本來就不多,想要夾帶就更加困難了,這也是將考試定在這時候的主要原因,書院的外面已經被最精銳的飛虎親衛圍得水洩不通,任何考生在交卷之前都不可能與外界發生聯繫,這樣才可能得到公平的結果,

    主考官蔡邕抬眼看了看下面的考生,沉聲說道:「發卷,」

    為了不洩漏考題,所有的考卷都是蔡邕自己連夜親筆書寫的,沒有借手他人,幸好每張考卷上只有兩個策論題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和「家國天下」,否則真要將老先生活活累死了,

    拿到考卷,許多與劉備相善的文人就傻了眼,像禰衡這些人平時最擅長的就是各種詩辭歌賦,偶爾抨擊時政也是牢騷滿腹,這兩個題目可以說根本不對他們的胃口,考試結果可想而知,就連禰衡這樣的大名士都落榜了,不過,卻有兩個人的名字還是出現在榜單的前列,

    這兩個人便是諸葛謹和龐統,他們一個是龐德公的侄子,一個是避難荊州的名士,不過他們卻有一個共同點,最近都與劉備來往甚密,按照黃承彥的提議,這兩個人都不應該當選,

    但是,一方面,蔡邕並不知道黃承彥的提議,另一方面,蔡邕評判試卷純粹出於一片公心,再說了,為了保證考試結果的公正性,所有試卷上考生的名字都用封條封了起來,然後再由書吏謄抄到空白席捲上交由蔡邕親自批閱,就算知道了黃承彥的提議,而且蔡邕也有些讓與劉備交好的幾個人落榜,在拆開封條以前,他也不知道這些試卷究竟是誰的,

    馬芸將通過考試的考生榜單交給沮授,沉聲問道:「沮先生,依你看,這件事該如何處置,」

    在那份名單排在第一、二名的赫然正是龐統和諸葛謹,沮授不由皺起了眉頭,說道:「如果按照這份名單,龐統就是今年的文科狀元了,屬下以為,對黃承彥的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應該將龐統和諸葛謹二人從名單上劃去,」

    馬芸搖了搖頭,說道:「科舉考試是為大漢選拔人才的,如果就這樣隨意地將頭兩名撤下,恐怕會寒了天下士子的心,今後還有人相信這樣的考試嗎,」

    沮授遲疑道:「難道就這樣對他們委以重任嗎,」

    去年的文科狀元是賈詡,沒有多久就被委以重任,現在更是正式被任命為西域都護,也算是獨擋一面的大人物了,既然有現成的例子擺在那裡,如果取龐統做了今年的文科狀元,沒有理由不給他委以重任啊,

    馬芸哈哈笑道:「又沒有誰說過狀元就一定可以得到重用,是騾子是馬總要拉出來溜溜才行,這樣吧,名單就按照蔡先生擬定的予以公佈,所有通過的考生全部派到地方上去擔任縣令一職,記住了,把龐統和諸葛謹這兩個人送得遠遠的,嗯,就送到益州南邊去吧,」

    就因為馬芸的一句話,龐統和諸葛謹就被發配到了益州郡,那裡是漢蠻雜居的地方,而且蠻人的勢力遠超漢人的勢力,光處理好與各部落的關係就夠他們頭疼的了,而且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他們二人一去,再想回來,或者與劉備有什麼聯繫也不容易了,

    沮授如何不明白其中的關節,也笑了起來,讚道:「夫人這一手還真是高明,恐怕就算主公也想不出來吧,」

    此時,遠在漢城的劉欣也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暫時不派使團前往大秦帝國了,

    蔡和來到漢城的時候,還隨身攜帶了馬芸的一封書信,正是馬芸在信中提醒劉欣,向羅馬派出使團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雖然馬芸對於羅馬的情況也不是十分瞭解,但角鬥士、鬥獸場這些她總聽說過的,而且她還知道此時的羅馬帝國肯定還處於一個十分強盛的時期,並且對外極具侵略性,因此馬芸覺得,在對羅馬還不甚瞭解的情況下,不宜輕動,尤其是不能讓羅馬知道大漢王朝正處於一個分裂的狀態,

    別人的意見劉欣或許還會不聽,但馬芸的意見他卻不能不慎重考慮,這一考慮就是整整四天,劉欣才下了這個決心,他派人將蔡和叫了過來,笑著問道:「蔡和,這兩天生意做得怎麼樣,」

    蔡和聽劉欣提到生意,不由喜上眉梢,連連拱手道:「姐丈,你還別說,這趟西域之行真是值了,收益快趕上咱們蔡家半年的利潤了,我帶來的貨物已經賣得差不多了,明天就啟程返回襄陽,讓大哥再組織一批貨源過來,」

    劉欣擺了擺手,說道:「先不急,我還有事情要你去做,我現在委任你為大漢使者,替我出使幾個國家,」

    蔡和一愣,說道:「姐丈,我,我還要趕回去呢,算著時間,書院很快便要重新開學了,」

    劉欣哈哈笑道:「你不用再回書院去了,我現在就宣佈,你已經提前畢業了,」

    蔡和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連聲問道:「姐丈,你說什麼,我提前畢業了,」

    劉欣正色說道:「不錯,你提前畢業了,從現在起,你就作為我的全權代表,出使大宛、康居、烏孫、貴霜這四個國家,大宛王摩之提已經與我簽訂了疏勒條約,你去那裡只是禮節性地拜訪一下,而去另外三個國家,你就要努力和他們達成協議,允許我大漢的商隊自由通行,蔡和,你有沒有信心完成這個任務,」

    蔡和一挺胸膛,大聲道:「請姐丈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劉欣拍了拍蔡和的肩膀,故意皺了皺眉頭,問道:「你應該稱呼我什麼,」

    蔡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道:「請主公放心,屬下保證完成任務,」

    劉欣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那你現在就去準備吧,需要的人手就從第五軍團中挑選,等你回來以後,我再給你正式的任命,至於蔡家的商隊,你也不用擔心,我會帶著他們一起返回玉門關的,」

    蔡和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應了一聲諾,匆匆跑去城外的軍營挑選隨行人員去了,劉欣也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看來成立書院培養自己的人才,這條路還是正確的,蔡和這樣一個歷史上的無能之輩,經過八年的書院學習,現在也能夠獨擋一面了,唯一欠缺的就是歷練而已,看來襄陽書院的這種教育方式,今後有必要在整個大漢進行推廣了,

    漢城的和烏孜別裡、圖魯格爾特這兩處要塞的建設還需要一些時日,而劉欣已經不願意繼續等下去了,蔡和帶著新組建的使團通過了烏孜別裡山口,劉欣也將這裡的全部交給了黃忠,自己踏上了返鄉的道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