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重回三國我做主

正文 第813章 區別對待 文 / 亂石蘭竹

    一個月以後,青、徐、兗、豫、並、幽、冀七州盡皆平定,自董卓亂政形成的群雄割據局面終於結束,大漢王朝重歸一統。被俘虜的曹操和袁紹兩軍的士兵在進行登記以後,被遞解回原籍,為了躲避戰亂而逃入深山的百姓也陸續返回家園,北方諸州又恢復了幾分人氣。

    為了摸清北方諸州的家底,派往各郡縣的官員開展了各項登記工作,從官府的財產到人口戶籍、土地歸屬,幾乎包羅了涉及民生的各個方面。儘管最終的登記結果還沒有出來,但反饋回來的信息還是令劉欣大吃一驚。

    北方的土地兼併比南方要嚴重得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都掌握在士族的手裡。除去袁紹、曹操和他們手下那些文武被抄沒的土地,北方士族仍控制著百分之七十的土地。

    人口也是一個大問題,經過估算,全國的人口大約在四千五百萬左右,比起靈帝時期的五千六百萬,整整減少了一千多萬人。其實,如果不是因為劉欣這麼快就統一了全國,人口還會銳減。在歷史上,三國歸晉的時候,全國的人口只剩下兩千六百萬,還不到漢末的一半,以致司馬炎不得不出台政策,鼓勵南方的百姓遷往北方。

    大多數人並不是直接死於戰爭,而是死於戰爭帶來的副作用……饑荒和瘟疫。不過,劉欣早有準備。

    劉欣雖然特別強調發展商業,但他更知道民以食為天,農業生產是一刻也不敢有所放鬆。從前年開始,劉欣便組織人力在江南新開墾了許多水田,利用研究院提供的優良稻種,種植了大量水稻,這兩年都獲得了豐收,積攢了充足的糧食。現在,這些糧食已經運往了北方諸州,可以保證直到明年秋收都不會有人死於饑荒。

    醫學院這幾年也培養出了大批技藝精湛的醫生。劉欣每佔領一座城市,就會選派醫生,在城中設立醫館,同時從各地調撥藥物。有了這些救死扶傷的醫生,就不用擔心會造成瘟疫流行。

    這些事情並不需要劉欣親自操勞,內閣和六部按照各自的職責,早就進行了妥善安排。劉欣擔心的是北方士族控制的大量土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劉欣交給了內閣。

    北方士族的勢力遠遠超過南方士族,如果也像對付南方士族那樣強行徵收他們的土地,必然會引起他們的強烈反彈,帶來整個社會的動盪不安,剛剛平息的北方又會亂起來,這些都是劉欣不願意看到的,沮授等人也非常清楚。

    幾經商議,內閣最終還是拿出了一個折衷方案,讓那些北方士族將各自的土地拿一半出來。不過,這些土地也不是白白貢獻給朝廷的,朝廷會按照市價給付。

    儘管北方七州百分之三十五的土地是一個相當巨大的數字,但朝廷在這個時候購買還是相當划算的。因為連年戰亂,土地作為帶不走的不動產,價格已經一落千丈了,朝廷的負擔會減輕許多。而且蒯越還想出一個辦法,朝廷只付一半的款項,另一半的款項用今後三年的稅收予以抵扣。對於這個折衷方案,劉欣其實並不太滿意,但也只能做出妥協。

    又過了幾天,長安城開始忙碌起來,一大批來自草原部落的俘虜被押了回來,這些人男女老少都有,是各部落頭領的家眷,既有鮮卑人,也有烏桓人,還有一些其他小部落。劉欣君臣齊集太廟,舉辦一場獻俘大典,盛況空前。

    長安城的太廟早在更始之亂的時候就已經毀於戰火,洛陽城的太廟也被董卓付之一炬,現在的太廟是劉欣下令工部重修的。與過去不同的是,這座太廟雖然佔地頗大,卻沒有以前的金碧輝煌,很簡約,但也顯得非常莊嚴肅穆。

    整個太廟由三座大殿組成,中間一座大殿自然供奉著大漢歷代帝王的牌位和畫像,而左邊一座大殿則供奉著自大漢開國以來,歷朝歷代功臣、名將的畫像,劉欣將這座大殿命名為功臣閣。這是劉欣受到後世唐太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啟示而設立,略有不同的是,無論是什麼樣的功臣,他們的畫像只有在他們去世以後才有資格掛進這座大殿。

    劉欣將自大漢開國以來的功臣名將都列進去,就是要弄出一個流芳百世的氛圍,激勵現在的人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誰都想名垂青史,受萬人景仰。但是劉欣卻規定在世的人是不可名列其中的,這就提醒那些大臣們必須時刻保持自律,否則晚節不保的話,就沒有這個機會了。

    大漢開國已經四百多年,功臣、名將不計其數,但是能夠列入功臣閣的卻寥寥可數。不過,劉欣對幫助自己打天下的老臣卻十分寬容,公開宣佈,只要他們不觸犯國法,都有機會名列其中。比如,早在襄陽就因病去世的蒯良,他的畫像如今就懸掛在功臣閣裡。還有在阻擊顏良的戰鬥中喪生的史渙、王威,他們的畫像也掛在裡面。

    而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右邊一座大殿裡陳列的卻是許多小人物的名字。這些小人物都是在歷次戰鬥中犧牲的,既有各大軍團的士兵和幻影秘諜,也有普通百姓,甚至還有為漢軍擔任過嚮導的匈奴人。這些人雖然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他們的名字現在都被刻在一塊塊石碑上。劉欣就是要告訴所有人,即使你只是一個小人物,但是只要你是為了大漢的國家和民族利益而犧牲的,都將永垂不朽。

    儘管獻俘大典可以提振民心、士氣,震懾心懷不軌的宵小之徒,但是劉欣還是選擇了低調進行。參加獻俘大典的只有五位內閣學士、六部尚書以及各大軍團的正副軍團長,還有三個來自漠北草原小部落的族長,而早已經歸附大漢的匈奴只有呼廚泉一人受到邀請。至於一般的官吏、普通百姓和各大軍團的士兵,都沒有參加這場盛典。

    劉欣對出席獻俘大典人員的選擇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這一次,漸趨分裂的大漢王朝重歸一統,北方的草原也被徹底納入了大漢的版圖,這樣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作為立下大功的一眾文武,自然有資格親眼見證。而呼廚泉和那幾個小部落的族長,都屬於草原上遊牧民族的代表,讓他們見證漢朝的強大,可以讓他們再也不敢生起反抗之心。

    原本像這樣的盛典,還應該邀請西域諸國以及大宛、康居、貴霜這些國家的首腦參加。但是大漢剛剛從動亂中平息,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這就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而西方的商路帶來的大量財富,正是重振大漢北方諸州經濟所急需的。

    劉欣想向西方展示大漢溫和的一面,不想通過獻俘大典來刺激他們,所以選擇了低調進行。

    但是不管有多低調,一些起碼的儀式還是必須的。被當作俘虜獻上太廟的,是魁頭、扶羅韓和步度根三兄弟以及他們的妻兒,不過,真正會被斬首的只有這兄弟三人。

    三個鮮卑首領最先被押進大殿前面的那片廣場,為了防止他們在臨死之前叫罵,他們的嘴裡都塞了胡桃。本來,等待他們的將是被凌遲處決,因為新的大漢律法已經取消了這項酷刑,倒讓他們逃過一劫。

    儘管不需要接受凌遲之苦,但是劉欣也不會給他們一個痛快。魁頭兄弟三人被綁在木柱上以後,他們的妻兒被押了進來。所有的女人,無論成年還是未成年的,也無論美貌還是醜陋,她們的臉上都被刺上字,而他們未成年的兒孫,則被施以宮刑。這些人將永遠留在太廟,充作奴婢。

    魁頭兄弟三人眼看著妻兒在自己的面前受盡折辱,氣得雙目圓睜,卻連一個字也罵不出來。幸好劉欣也沒打算怎麼折磨他們,等他們的妻兒受刑完畢,然後便下令將他們三人處斬,首級供奉於大漢歷代帝王的靈位前。

    處理完魁頭兄弟三人以後,劉欣揮了揮手,讓人將呼廚泉和那三個小部落的族長請了出去,然後命人將袁紹、曹操和劉表以及他們的部下都帶了上來。除了荀彧、荀攸叔侄以及荀諶、郭圖被遞解回穎川以外,其餘人等一直被關在長安城的大牢裡,劉欣既沒有處決他們,也沒有提審他們,就是等著這一天的獻俘大典。不過,再怎麼說,這也屬於漢民族內部的事情,所以劉欣將呼廚泉他們請了出去。

    剛剛被押進廣場,看到綁在木柱上的三具無頭屍體,許攸、逢紀、陳群都趕緊跪了下來,連連叩首,說道:「陛下饒命啊,臣等不過受了袁紹的蠱惑,並非真心想與陛下作對,臣等願意歸順陛下,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一旁的審配狠狠地啐了一口,罵道:「軟骨頭!」

    而曹操身後的夏侯惇、夏侯淵、劉曄卻冷笑連連,並不言語。走在最前面的曹操一臉平靜,袁紹依然昂著他高傲的頭顱,唯有劉表面如死灰,搖頭歎息不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