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重生軍營成長記

正文 第三百章 打包 文 / 霍格華茲

    如果說問起來對於沈建國同志與沈海江同志和解感情最複雜的人士,那當屬沈一一同學的媽媽沈建國同志的老婆,楊蕊女士了。

    與沈建國相遇的時候,楊蕊已經是前線野戰醫院的一名野戰醫生了。而那時的沈建國早已經和家裡面斷絕了關係,也並未讓身邊的其他人知道自己的家世背景。所以說,沈媽媽與沈爸爸的相戀到結婚,都不曾瞭解過自己的公公和婆婆的情況。

    等到結婚後,沈建國同志向家裡的領導坦白了自己的父母姓名後,楊蕊也僅是吃了一驚而已。在丈夫向自己坦陳並不是故意想要撒謊或是掩蓋什麼以後,她也大度地選擇了原諒和接受。雖然出身在上海,但她也並不是一個小市民習氣很重的喜歡佔便宜的人。既然不準備從夫家得到什麼額外的好處,只想和自己的丈夫過好自己的小日子,那麼哪怕自己的婆家是皇族,於她也沒有什麼意義。當然,有些小心思的楊蕊還在心裡想著,正好不用頭上有個婆婆,弄得自己不自在呢。家裡沒有長輩,那自己只要把沈建國同志給搞定就可以了,還省了許多的麻煩呢。

    只是在這樣一家三口安安穩穩地過了這麼多年以後,居然曾經斷絕關係的婆家的人又冒了出來,這讓楊蕊開始有些擔憂了。不為別的,只為了自己與=其他家的媳婦不同,在結婚之間沒有經歷過一個拜見親家老人的程序,而公婆也沒有在結婚前相看過自己。現在冷不丁地就讓自己這個做媳婦的與公婆相見,他們會對自己滿意嗎?

    於是,身為部隊醫院主任醫師的楊大醫生,在面對著婆媳問題這個永恆的課題的時候,不由地患得患失了起來。相對於與婆家有直接血緣關係的丈夫與女兒。她這個作人家媳婦的人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或者說在某種場合下容易被人家當成是外人。

    好在沈媽媽的患得患失在真正見到了自己的公公和婆婆了以後,就被緩解很多了。

    沈海江老爺子行武出身,但是好歹以前也是棄筆從戈的,固然身上有著軍旅生涯所留下的那種鐵血氣質,同時也會有長期身處高位給形成的不怒自威,但是在面對自己家的女性的時候。他還是會盡量放低自己的態度,以求顯得和善一些。特別是媳婦,雖然是別人家的女兒,但是現在嫁到了自己的家裡,那自己就有義務讓對方感到跟在原來的家裡一樣。

    而一般和媳婦是處不好的婆婆的問題,在沈家的老太太這裡也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因為兒子的職業的關係,兒媳婦是隨軍的。所以即使是與兒子的關係「正常化」了,兒媳婦也不可能和自己住在一起。對於心疼兒子的母親來說,拜託自己的兒媳婦照顧兒子都還來不及。哪裡會對兒媳婦那麼苛刻呢。而老太太年輕的時候也是大戶人家書香門第出來的,對於家庭成員之間關係的相處還是有著自己的心得的。

    楊蕊從自家丈夫的父母那裡得到的第一個反饋就是對他的肯定。用老爺子的話說:「你給我們老沈家生了這麼好的一個小孫女,是老沈家的有功之臣啊!而且更重要的是小孫女還被你給教得那麼好,那可是令我最高興的事情了。」

    沈老太太拉住了自己家小媳婦的手,久久不願放開,就是一種看不夠的感覺。有一句話叫母以子貴,現在楊蕊在老太太的眼裡就多多少少有一點這種意思。因為沈一一實在是太招沈家的二位老人的喜歡了,連帶著楊蕊這個素未謀面的小五媳婦也同樣得到了沈老爺子和沈老太太的青睞。在老太太的輕拍下。沈媽媽楊蕊那一顆不安的心也得到了撫慰。在此刻她終於確定了,即使是丈夫重新回歸了父母家。也不會帶來什麼不想要的結果。恰恰相反的是,自己還多了二個會疼愛自己的長輩,這讓父母早逝的她心裡也感到陣陣溫暖。

    當然,身為國家級領導人,沈老前輩的蒞臨也讓省裡和市裡的領導們非常重視。老爺子也因此沒有被安排住在軍區的招待所,而是住進了省委小招的那幾棟別墅裡去。而省委領導和市委領導們更是幾乎是排著隊想跟老人家匯報工作。

    如果是以前的沈老爺子。那一定會毫不客氣地拒絕拜訪,要求別人不要打擾自己和家人的會見時間。可是現在時過境遷。作為即將退下來的老幹部,老爺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還要愛惜官聲,要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也算是為自己家子女結下一個善緣。他們這一批老傢伙總是有退出歷史舞台的那一天的嘛。焉知今天對你還恭恭敬敬的某個人在將來的某一天不會成為那中華第一人呢。所以不必要的譜也就不用再擺了。

    而二位老人家沒有住在軍區。讓沈一一和自己的父母也有更多的時間去整理自己的行李。許久之前就有傳言的沈大師長的升職問題現在終於塵埃落定了。沈建國同志從師長的位置上一躍升任軍區的副司令員,只是這回不再在瀋陽軍區,而是調任首都軍區,成為御林軍了。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上級機關對於沈老爺子的照顧使然。人家小兒子和當老子的因為種種原因都分開了這麼多年,現在一個體系裡的人自然也是需要拎得清一些,創造出父子相距的好機會吧。所以沈家的大大小小一家子都要往北京搬了。沈一一同樣也是需要隨父母往北京搬去了。

    可以想見的是,市十一中的李校長知道了沈一一要轉學之後,那心裡的依依不捨之情是何等嚴重了。雖然在沈一一的眼裡看來,李校長更多的可能還是在擔心他自己的那個學校,從此少了一個可以給他帶來那麼多的榮譽的優質選手了。

    而沈一一所不捨的,其實還是她之前和李校長所達成的默契,即以自己的優異的學習上的表現為代價,換取學校給她這樣的學生的相對寬鬆和自由的學習環境。這樣的機會,沈一一知道,或許過了這個村還真的就沒有這個店了。作為利用這樣的機會得到了這麼多的成果的受惠者,她覺得自己還是有必要對李校長這段時間來所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的。

    其實這一次上級的升職命令,除了沈建國同志以外,敖智深也同樣升任副司令員,只是也是同樣沒有再留在了瀋陽軍區,但也沒有調任首都軍區,而是到了另一個拱衛首都的大軍區去了。因為本來二個師就分隔得比較遠,所以沈一一也沒有機會再見上敖天揚一面,他就和自己的父親一起搬走了。

    小夥伴之間的離別是十分不捨的。沈一一、林雪、劉敏還有程瑛這大院的四人組,她們的友誼能夠走到今天並不容易。可是這樣的組合卻在高中一年級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面臨了散火。雖然對於部隊大院來說,這樣的事情並不罕見。老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部隊因為職務調動而經常會有這樣的意想不到的分別的時候。而現在四人組只不過是必須提早再次面對而已。

    孩子們有孩子們的告別方式,比如遠足,比如吃一頓好的,再比如拿出一本簽名本,讓所有的同學都給寫上一句祝福的話等等。

    而大人們之間的別離則會更加地尷尬一些。

    對於自己的老搭檔一直沒有和自己明說出自己的家世一事,林政委不是沒有想法的。他自己以為自己這麼些年來都和沈師長維持了這麼好的關係,沒有想到臨了卻發現,自己的搭檔和自己遠不是那種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和好兄弟。心裡面的挫折感讓他非常不快。可是反過來想,沈大師長隱瞞了自己的身份,又何嘗不是一種對彼此都好的選擇呢?如果自己早早地就知道了對方的身世,那自己和對方之間的關係會是什麼樣子的呢?說不定早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的和對方平等以待的了。而自己如果不是想走什麼後門的話,對方的身世背景對自己又有何干呢?何必自己那麼想不開呢。

    只是多多少少的,還是要向自己的老搭檔抱怨上二句的。

    「老沈啊,沒有想到啊。你真的是瞞得我好苦啊!」

    面對著林政委的抱怨,沈大師長也有一些訕訕的。不管怎麼說,這件事情上是他沈建國有愧於兄弟們了。雖然自己也是有自己的苦衷,但說到底,自己還是有明顯的錯誤的。

    「實在對不住。我當時不想告訴你們我家裡的情況,是因為實在也覺得沒有什麼好說的。部隊裡家世要本算不上什麼,工作都是要靠自己幹出來的。老林,我能說的只是,這麼多些年來,我是真的以你們的兄弟的身份在和你們往來。這樣的來往是不摻雜著任何其他的成份的。」沈建國同志這樣誠懇地向自己的兄弟澄清。

    林政委看著在向自己誠懇解釋的沈大師長,最終還是接受了好兄弟的說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