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重生軍營成長記

正文 第三百三十四章 突破! 文 / 霍格華茲

    正是因為公司引入了新的大股東,沈一一和王凱現在在操作公司裡進行的一系列的研究的時候也不再像以前一樣隨心所欲了。而鑒於公司目前主要贏利的項目也只有服裝廠一項,單獨靠從服裝上賺來的錢抽血到科研上面,對於服裝廠的贏利本來就是一種影響。

    當然,沈一一在第一年投入了一千萬,然後又補投了一千萬。這裡面的大部分的資金都是來源於沈一一在足球競猜和股市投機的額外斬獲。只是這些錢主要還是用於一些儀器和設備還有器材的投資。整個項目組龐大的人員構成等費用沒有辦法依靠國家的補貼,也只能由王凱由公司的營運費用裡來承擔了。

    其實沈一一現在在做的,已經遠遠不是那種對於國內科研的贊助了。從一開始,規定了使用方向和科目的經費就已經帶有明確的科研投資的性質了。只是,因為大筆的錢都是由沈一一個人的資產投入,顯然就有一個會計記賬的問題了。

    沈一一自從在幾年前大大地撈了一筆外塊發了一筆大財之後,這麼多的錢都回到了國內,同時她也沒有再做什麼大的投資,基本上是放在銀行吃利息。

    可是利息這玩意兒可是坐吃山空的。而且沈一一還知道從這個時間點開始國內就進入了一個降息週期。這樣=的話自己的資產豈不是要不斷縮水,而且縮水的速度還是幾何級數級的?!

    要是在國外的話,比如香港,沈一一肯定能夠找到一大堆的外資銀行或者是私人銀行的理財專員甚至是理財經理,專門為她服務。可是她這個時候的資金都已經轉成了人民幣。在還不能自由流通的這個時代,她的資金就已經只能留在國內了。而國內的那些銀行,主要是國有銀行。現在根本還沒有專門針對國內的富有階層的理財服務呢。沈一一現在想找一個人幫自己做資產管理都不可得。

    爺爺奶奶倒是覺得無所謂。甚至是沈建國也不認為這是個問題。他們老沈家誰都沒有想到過自己家一個小女孩的名下能夠有這麼多的錢。甚至於一些沈老爺子之前的老部下有些下放到地方做行政主官的,還會在瞭解到沈家出了一個小富豪的時候,打起了拉投資的主意。

    沈一一是經常被自己的爺爺勸說自己的嫁妝也夠花了,就不要再折騰了。她自己的理解是老爺子其實也是在避免一些麻煩。因為身居高位的關係,同時由於社會上的一些不正之風,人民群眾普遍對於權貴階層的財產來源會有各種聯想。而沈一一的這些資產也很容易被這種聯想所拖累。再加上如果這些錢再下到地方上去投資。哪怕是正常的企業經營也容易被曲解成利益輸送。這實在是在老爺子看來有百害無一利。

    可是沈一一可是見識過後世的通貨膨脹的。雖然人民幣最後會升級,但是大學裡修習過經濟學的她可是知道貨幣是有時間成本的。這些錢放著只會縮水,購買力逐步下降。這顯然不是一個財迷沈一一所樂見的。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憂患意識,沈一一就很很早在香港找了一家大會計師事務所,讓他們想辦法幫自己處理一下資產的問題。當然,之所以不找外資銀行也是因為外資銀行現在還不能從事境內的人民幣業務。通過會計師事務所轉一轉手,主要還是起一個資產管理的作用,同時也是沈一一請他們幫忙提醒一下自己在花錢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

    會計師事務所的名氣很大,收費也不少。但還是派了一個很有能力的女士安妮胡來為沈一一服務。胡小姐是stanford畢業後回港的,算得上是個美女。當然如果光注意她的外表,而忽視她的專業,那也是會犯很大的錯誤的。

    她接手管理沈一一資產的第一步就是和沈一一約法三章,規定了很嚴格的使用規定。任何人,哪怕是沈一一自己在使用其中的經費的時候也必須遵守這些規定,否則會計師事務所有權單方面解決雙方的管理合同。

    王凱常笑沈一一這樣做純粹是做繭自縛。不過沈一一下定了決心就不大會受到外界的影響了。王凱的嘲笑也不會改變什麼結果。

    按照胡小姐的規定,沈一一存在銀行的資產。本金部份只能用於資產投資,只有利益部分可以用作個人的其他用途。而單單這一條。沈一一本來想為那些項目人員發些補貼來改善生活的企圖就被封殺了。

    同時,胡小姐還規定了凡是沈一一投資的科研活動,必須由她的會計師事務所獨立審計。這可以理解為會計師事務所要賺錢,但是沈一一也相信通過審計的經費使用會更符合國際上通行的標準。

    在這種情況下,固然沈一一捐贈或是投資的資金得到了很有效的運用,但同時也讓沈一一答應過的研究人員補貼的開支只能從別的地方想方辦。她名下唯一的賺錢資產。已經改名叫作le_chic的服裝品牌就成為了給這些項目輸血的產業。

    好在羅玉鳳和王凱都很支持沈一一的研究夢想。所以那筆錢數目不大,但一直沒有中斷過提供。可是自從摩根集團加入以後,顯然大家就不能再按照以前的那一套規矩來進行了。一個新成員的加入有時候是要求整個團隊在制度上作出新的改變的。

    簡而言之,現在沈一一和王凱一樣必須向所有的股東,特別是來自於美國的這位股東解釋和匯報清楚這樣一筆持續的投入要怎麼記賬。如果一定期限內沒有回報的話。那這筆錢就必須作外賬記提,算是虧損;而如果能夠按照研究進度有了回報以後,那就可以算作是投資。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現在沈一一和王凱自己都感到了研究進度上的壓力傳到自己的身上的實在是不小。

    現在能夠看到似乎出了一個什麼成果,那沈一一也好,王凱也好,當然可以想像會是如何的激動了。

    王凱不禁越過了沈一一,走到了裡面,開口問道:「孫教授,這個成果怎麼樣?是不是意義非常重大?」

    孫教授就是沈一一電子系的那個主任。雖然之前對於譚中那個老傢伙把一個關係生給塞到自己的系裡面意見多多,但在更加深入地瞭解到了沈一一的國人之後,特別是在電子繫在招到了沈一一之後一躍而成為學校裡研究經費最不缺的一個系的時候,完全對待沈一一的態度就不同了。而同樣的,對於代表沈一一出來做散財童子的王凱的態度,也是好得不得了。

    這不,老教授就衝著王凱樂呵呵地炫耀開了:「喲,王經理來了。真的是剛才太興奮了,一時沒有注意到,不要見怪啊。你問這個研究的意義?那可是大了去了。一一沒有來嗎?她可是我們電子工程系的得意門生啊。你要是有不懂的東西應該多問問她。她是學這個的就能夠幫你解釋清楚了。」

    老教授可能是樂暈了,都沒發現自己繞了半天,一句乾貨都沒有講。當然,也可能是老人家的餘光早就瞄到了沈一一站在靠門口的位置,所以就故意在逗著人家玩呢。

    沈一一這個時候走上來,到了孫教授的面前,順便也和邊上的微電所和光電所的專家和教授還有領導們一一都打了招呼了。在場的人這段時間以來也對於這二個大金主的後台和身份背景有了很多的瞭解。所以大家對於這樣彬彬有禮的**也是很優容的,紛紛給予了善意的回復。

    沈一一開口問道:「怎麼了,老師,是不是這一次送過來的那幾個樣品,在加工的時候已經表現出了非常優異的性能?想來是從實驗室走向了工廠化生產的一個大瓶頸已經解決了?」

    她可是知道這段時間以來主要的研究內容就是試生產,其實也就是調試一下國產的這套設備在用於芯片生產的時候工藝與技術的匹配問題。

    任何的科學技術,特別是應用於工業的科學技術,那都是一個體系。所謂體系就是不是割裂的單一的看待任何一個生產步驟,而應該是綜合地整體聯繫地看待每一個生產步驟。說起來有些拗口,但那也有一點像中醫一樣。

    後世有名的三哥,他們使用的武器裝備可謂是萬國牌,這個是美國的,那個是蘇聯的,這個是法國的,那個是瑞典的。反正三哥錢多,所以什麼國家的什麼東西只要是他看上的,就一定會弄回去。而由於地緣政治的原因,三哥又沒有像我們國家那樣被發達國家禁運,所以很是土豪地成為萬國武器博覽。可是就這樣一支拼湊的武裝,卻沒有什麼戰鬥力,各個裝備之間的協調上出了很大的問題。這其實就是沒有一個體系的觀念。

    反觀我國,雖然因為封鎖的原因,都一直從俄國進口武器,但反而因為體系一致,倒是形成了不錯的戰鬥力,這也就是體系的優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