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魂1937

第九卷:武漢大會戰 第二百一十二章 文 / 負凌雲

    第二百一十二章

    38年入秋之後,隨著日軍侵略的加緊,南京政府的新臨時指揮中心——華中重鎮武漢岌岌可危。7月16日,武漢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行政院及中央黨部以及國民參政會、國防最高會議從速遷往重慶」並於次日發出緊急命令,令所有駐漢中央機關於五日內全部移駐重慶。奉此命令,先前遷到武漢的***各黨政首腦機關及其負責人開始了又一次大規模的西遷,7月18日起,***中央各部門紛紛遷往重慶;11月中旬,軍事委員會又決定駐南嶽各軍事機關全部遷往重慶。

    這是中國政府首腦機關和國家都城一次由東向西的大遷徙。

    如今,重慶這一偏居西南內陸的普通城市因抗戰的爆發發生了其歷史上前所未有、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由一個地區性的軍事重鎮一躍而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社會的統治中心和活動中心,由地處川東的一座山城上升為一座與紐約、莫斯科、倫敦齊名的國際知名都市,由一個古老的商業城市發展成為戰時中國門類最全、設備最先進、產品最多、生產量最大的工業基地,由一座先前在全國事務中默默無聞的地區城市一躍而成為指揮中國人民百年來反對外敵入侵並取得第一次偉大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抗日戰爭的神經中樞。

    在重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地位發生上述顯著變化的同時,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也開始陷入泥潭,在接連被黃浩然、薛岳、李長官等中國將領消滅了多個陸軍師團之後,東京「速戰速決」、「速和速結」的陰謀基本上已經徹底失敗!

    1937年日本人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並迅速佔領北平、天津後,為瞬間的勝利充昏頭腦。日本內閣會議決定「放棄以前所採取的不擴大方針,籌劃戰時形勢下所需要的各種準備對策。」隨後,日本帝國主義又發出了於三個月內迫使中國喪失全部抵抗能力的狂叫。

    而中國經濟金融中心——上海及政治軍事中心——南京的失守,更使日本侵略者得意非凡,當時的日本軍方就曾信勢旦旦地向其統帥部及日本政府保證:「南京一丟,最高當局就會屈服,中國事變就結束了。」

    面對驕橫的日本人,南京政府只好依據既定方針,在南京失守之前作出了遷都重慶的決定,以此表明中國政府「此後將以最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的決心,從而打破了日「積極西犯,攻佔中國首都,迫訂城下之盟」的迷夢。

    為配合正面戰場的進攻,破壞中國大後方的社會經濟秩序,摧毀大後方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動搖大後方人民的抗敵決心和信心,以達到迫使南京政府與之媾和的目的,從1938年起,日本帝國主義即公然違反國際公約,對大後方各重要城市進行了長時期的野蠻轟炸。

    日機對中國大後方實施的轟炸,不僅繼承了其先前「破壞要地內包括重要的政治、經濟、產業等中樞機關。並且至要的是直接空襲市民,給敵國民造成極大恐怖,挫敗其意志」的攻擊政略的基礎,還上升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壓制和擾亂敵人的戰略及政略中樞,並秘密和海軍合作,努力殲滅敵人的空軍作戰力量。」

    據此戰略,日本天皇授權大本營總參謀長載仁親王向侵華日軍司令官下達了新的指令——「攻擊敵戰略及政略中樞時,須集中兵力,投入優良的飛機,特別是要捕捉、消滅敵最高統帥和最高政治機關。」以達到「挫敗敵繼續作戰意志」的目的。

    於是為中國戰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和社會活動與統治中心的重慶,也就首當其衝成了日軍的主要戰略轟炸目標之一。

    抗戰時期日機對重慶的轟炸始於1938年2月18日。但此次轟炸未能進入市區,而是完成於重慶下游數十公里的廣陽壩,所造成的損失也僅僅是毀房屋3間,傷3人,帶有明顯的試探性質。

    但這次轟炸卻給重慶的地產市場帶來了超乎想像的打擊,人們終於意識到他們在遠離前線的重慶購置的地產也並不是安全,一樣很可能被鬼子的炸彈炸的灰飛煙滅!於是在這場轟炸之後,重慶的地產價格開始大幅下挫!報紙上更是時常可以看到一些講述高價吃進房產準備大撈一票的商人們在破產之後只好紛紛被迫逃往日占區的新聞!

    而已經早早賣光了市內高價地產的黃家,自然又是平安無事的渡過了此次地產暴降的風潮!黃浩然又一次顯示了他的神奇!

    自此之後,黃老爺子決定徹底退出舞台,他將黃家的經濟大權全部交給了黃浩然的未婚妻孟施晴,過起了神仙般自在的日子。

    能夠掌管夫家家族的財權,這絕對是對一個女人的巨大肯定!但是孟施晴在接管了黃家的財權之後,卻顯得並不太高興!

    黃家的老太太在注意到孟施晴眉目間的愁苦之後,找來了黃浩然的母親詢問原因。黃浩然的母親也不知道確切的原因,只是推斷孟施晴的心病多半是與外界傳言黃浩然要娶楊森的女兒楊文娜一事有關,黃老太太想要讓黃浩然的母親去向黃浩然確認是否是確有此事,卻只得了一句:「兒大不由娘」的回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