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科幻小說 > 重生紅三代

龍騰世紀 第723章 政府班子會議 文 / 蔡晉

    在經濟專家的面前,劉秉義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從經濟發展來說,聶振邦過往的輝煌戰績,充分的證明了他的能力。梨州市一片青山綠水,被譽為西北的江南,這暫且不說了。望海市,那更是連續十年以來,都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旅遊城市。可是,望海市如今的經濟發展,卻是在全國都名列前列。這足以說明。聶振邦有著魚與熊掌兼得的本領。

    從級別來說,自己也是下屬,下屬問上級,也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隨即,點了點頭,劉秉義顯得很是認真道:「省長,您的發展模式,我也做了一些研究和分析,可是,在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問題上,如何才能達到一個和諧共贏的局面。我的確有些難以琢磨。」

    聶振邦也笑了起來,很開心,自己的這一套模式。說白了,就是充分的運用了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觀的這一個概念。在發展上,摒棄了急功近利的模式。穩紮穩打。厚積薄發。

    體制內的人事制度,有的時候,往往還沒有出政績,就調走了。這才是阻礙這種模式的最大問題。說白了,就是人心的問題。

    頓了一下,聶振邦也正色道:「秉義同志。這麼說吧。這還是一個急功近利和追求政績的問題。」

    追求政績?

    劉秉義重複了一下,卻是有些恍然大悟了。在這方面劉秉義的領悟能力還是很不錯。

    比如,一個項目,有的時候,有幾個選擇,一個選擇是很快能出效益、出政績。但是,對環境污染有很大的影響。一個選擇,或許是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但是,卻是能夠保證環境不受影響,或是影響有限。

    這樣的選擇,相信,不少幹部都會選擇前者。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官場上,也是如此。各人自掃門前雪,還管其他幹什麼。或許,一個項目,還沒出政績,或是快出政績了,突然調走了,這政績,不是讓後人乘涼了麼?至於這地方的環境,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呢?

    看到劉秉義沉思的樣子。聶振邦也不點破,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隨著對環保的逐漸重視。如今,魚與熊掌兼得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可能了。這種事情,就看自己怎麼勘破這利益了。別人,是幫不了忙

    頓了一下,聶振邦繼續道:「另外,交通上,五梁市要充分利用航運的優勢。大力拓展航運業的發展。並且。加大公路、鐵路以及航空的發展。五梁市地處巴蜀、黔州和彩雲三省交匯地帶。區域優勢明顯,交通的進一步暢通,將成為五梁市發展的翅膀。在交通的規劃上,秉義同志。可以先期找交通廳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先期的規劃和勘探。

    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的。可以來找我。」

    聽到聶振邦的話語,劉秉義此刻卻是也有些激動起來,如果說,剛才的那番話,不過是理論性方面的指導,那麼。現在的這番話語,就是實質性的東西了。有了聶振邦的這一句話,五梁市的交通發展,肯定會得到上級的支持和扶持。

    劉秉義離開之後,這兩天,巴蜀省內,不少幹部也都主動過來找聶振邦匯報工作。這也是正常的。

    上次紅星廠的事件,卻是讓巴蜀省的幹部們都見識到了聶省長的強勢。連外交糾紛都不怕的聶省長,難道還會畏懼國內的這些事情麼?

    一連兩天,李居朋這邊,卻也是有些忙碌不堪起來。兩天時間,省長的工作日程都安排得滿滿的了。連帶著,不少幹部都向自己發出了邀請。如果全部接下來的話,飯局都可以安排到四五天之後去了。

    兩天的時間下來,聶振邦的日子總算是輕鬆了一些。正式上任,也已經有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了。

    剛剛上班,聶振邦卻是拿起電話撥通了政府秘書長方圓的電話:「老方麼?你通知一下政府班子裡面,在家的所有班子成員。上午九點,我們先召開一個班子通氣會議。上任這麼久了。班子成員,還有不少都不熟悉。開個會,相互認識一下。」

    上任半個月。聶振邦的班子分工還沒有確定下來,在省政府的網站上面。雖然已經把自己的簡歷以及各個方面的材料都掛了上去。可是,在介紹上,卻只有一句話話——聶振邦,省長,主持省政府全面工作。至於具體的分工上,卻是並沒有明確的寫出來。

    這種情況,是很不正常的。一個省長,作為政府的一把手,主持全面工作。但是,手中卻也要抓住幾個部門。比如,財政廳。發改委等等,這些都是必須要抓在手中

    對於這個,聶振邦卻也不急。目前。政府班子的成員,自己認識的,只有三個,一個是孫家洛,一個是潘建章,另外一個,就是上一次在紅星廠召開現場辦公會的時候,認識的省長助理羅威群。

    現在,班子成員的心態,聶振邦卻也是很清楚。手握在手中的權力,誰都不想讓出去。這種事情。不管是誰都是如此。上一次紅星廠的事情,固然讓聶振邦在巴蜀省有了一定的名望。可是,對於這些副省級幹部來說。這不足以說明什麼。真正要把班子整合起來,還需要不少的時間。

    這時候,李居朋也從門外走了進來,道:「省長,快九點了。」

    聽到這句話,聶振邦也站了起來。點了點頭道:「嗯,去會議室。」

    省政府的小會議室,就在聶振邦的辦公室邊上,一進門,會議室內,聶振邦的目光環視了一下眾人,此刻,會議室內,整個政府班子的人已經全數到齊,無一缺席。

    整個巴蜀省政府班子,一共有十一個成員。省長、常務副省長、常委副省長再加上六位副省長這就是九人了。再加省長助理和省政府秘書長。十一個成員。在全國來說,這一個班子配備,算是比較合理的。

    全省,六十幾個廳局委。再加上省公安廳廳長掛副省長的牌子。這個人數,並不算多。

    當然,這裡所指的班子,並不是黨組班子。因為,六位副省長之間,還有一位無黨派人士和一位民主黨派人士。省政府的黨組班子,是要將這兩位排除在外的。

    進入辦公室,聶振邦很自然直接走到了橢圓形會議桌中間的主位上,坐了下來。環視了一下旁邊的其他班子成員,這才開口道:「同志們,這一次,召集大家過來,開這個班子會議,主要的目的。還是相互的認識一下,也算是一個民主生活會的形式。

    調任巴蜀省,沿著先輩的努力足跡。扎根於巴蜀大地。這是我的一個榮幸,同時,我也是深感責任重大。我已經做好了在巴蜀省長期扎根的準備。當然,也希望能夠和在座的各位同志一起,共同努力。建設好我們的家園。」

    一開口,聶振邦並沒有採取什麼嚴肅的方式,相反,這種類似於平民百姓在家裡嘮家常,類似於學生在召開新生班會一樣的方式,讓整個會議室內原本凝重的氣氛頓時就顯得輕鬆了不少。

    這一種改變,雖然說不出來,但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清晰的感覺得到,聶振邦的嘴角也露出了一絲笑容,很是淡然,微笑著道:「孫省長,我看,咱們就從你這裡開始如何?」

    聶振邦的語氣雖然淡然,可是,卻有著一種不容拒絕的氣勢。孫家洛沉吟了一下,隨即也站了起來,微笑著道:「既然省長點名了。那我就先拋磚引玉……」

    接下來,政府班子每一個成員也都站起來做了一番自我介紹,認識的幾個人,自然是不需要說了,其他六位副省長裡面,其中,分管農林漁牧水的副省長叫李光強。是無黨派認識,另外,分管科教文衛體的副省長叫馬月群。是一名女性。屬於民主黨派。

    這兩人,分管的工作都是一些邊緣部門。再加上是無黨派和民主黨派,自然是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基本上,這兩人在班子裡面,不會存在什麼拉幫結派的可能。

    另外四位,其中,周宜寧是負責國土、建設等部門。黃進,主要負責公安廳工作。兼任省公安廳廳長。李曉陽負責人口計劃生育、糧食、移民等工作。最後一個李偉,負責貿易。外向型經濟、招商引資等工作。

    整個班子的成員們在逐一做自我介紹的時候,聶振邦的目光卻也是一直在關注著眾人。此時,聶振邦心中卻也是有了一番打算。看樣子,政府班子的情況,也有些複雜,如今,可以肯定的是,孫家洛和李偉的關係應該是很不錯。至於其他人。則是各懷心思的樣子。

    對於這種情況,聶振邦是最惱火的。真要是班子分成幾個主要的派系,那也就罷了,各個擊破就可以了,現在這種狀況。卻是讓聶振邦有些惱火起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