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三國創世錄

龍騰世紀 第十四章 :伯喈弟子 文 / 三國創世錄

    蘇佩忽然覺此次不光獲得了寶馬更是獲得了曹操等人的接納。提起蘇佩可能許多人都不知道提起近期在馬市上獲得寶馬奔宵的童子人人都能說上幾句當日神奇的場面一時間似乎全洛陽的人當時都在馬市上親眼看見該童子如何用神力或者是如何用法術獲得寶馬的認可。反正越說越走樣最後見到蘇佩和馬的人幾乎都認為傳言中的這兩個主角絕無可能是眼前這樣的一匹神駿的黑馬和一個清秀的童子幾乎以為此馬背有雙翼此人有三頭六臂。

    按照蘇佩對外人的解釋此次到京師主要是因為裴伯伯要在京師開拓生意此生意雖然稱為「蘇氏」產業但實際上自己並不管事。為了堅定此說法蘇佩乾脆給裴壯士購買了一部新的馬車讓獨自出外應酬。蘇佩自己讓新雇的一個年輕人給自己當車伕成天在洛陽城內遊逛。洛陽的名勝固然要逛洛陽的市場同樣也在蘇佩的閒逛範圍內他讓跟班的人一樣一樣將貨物的價格暗暗記下來然後回去了全部整理記錄下來讓裴壯士找人搜集其它各地的物價以便掘商機。

    過得一個來月華佗托人帶信來說三人已經找到並因為華佗出面都成功地聚在廬江。延請黃忠時黃忠又推薦了兩人:其中一人是黃忠遊歷巴郡時遇到的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此人名為甘寧子興霸原是一幫水匪中的孩子黃忠被打劫的時候覺其頗有膽略和勇力因此帶在身旁作跟班。另一人是蜀郡人九歲姓張名任是一窮人家的孩子黃忠遊歷蜀郡的時候覺此子行止有度因此就帶了出來。此次延請時黃忠得知有少年可以一起練武藝於是就欣然帶甘寧和張任一起到廬江。另外已經找到太師父的行蹤正在托人去通知其前來廬江。

    華佗信上說得固然是輕描淡寫蘇佩卻是看得目瞪口呆:本來自己讓尋找這幾個少年也只是心存僥倖因為在蘇佩的意識裡歷史在此刻從大漢一統走向三國鼎立基本是大勢所趨。雖然預定將來需要很強的力量但對於可能導致潮流變化的人蘇佩從來就不敢去招攬怕引不可預知的變化。太史慈與周泰雖屬猛將但在三國前期基本不會有太大作為而太史慈更是與其上司不能同心同德所以蘇佩認為在廬江「預定將來」的行動能夠找到太史慈一人已經是很大的成功了。但此時黃忠帶甘寧和張任前來完全出了他的估計。對於一股可以翻天覆地的力量就在眼前驚喜固然是驚喜但另有一番隱憂在其中。蘇佩甚至懷疑從現在起歷史的車輪已經悄悄地在往某個方向偏移了。這種遷移是好還是壞誰也不能確定因此他戰戰兢兢不敢再行下步。

    蘇佩雖然跟曹操等人有所接觸但自然沒有達到和這些人一起飛鷹走狗的程度而且每次見袁氏兄弟蘇佩也是很彆扭。曹操也察覺其中的尷尬而且自己很快就要返回東郡頓丘便提出推薦蘇佩拜蔡邕為師的建議。蘇佩聞言大喜趕忙去備禮讓曹操引介。曹操有點奇怪蘇佩的熱心但想想蔡邕正《五經》的名氣於是釋懷不覺有它。

    蔡邕子伯喈是陳留圉縣人。其父親蔡勳平帝時為郿縣縣令。王莽新政初改隴西為犬戎郡任命蔡勳為郡守(犬戎連率)蔡勳看著印綬歎道:曾子都不受季孫子的恩賜況且是事二姓的君主!於是就鑽到深山裡去了。據說蔡邕為子誠孝因為其母親長年有病蔡邕日夜服侍曾經有七十天不眠不休的記錄。母親去世後蔡邕結廬在墓旁守孝動靜均合禮數。其母親墓上菟絲子馴服似地纏繞在室旁並有連理樹生在邊上。時人多以為奇都跑去觀看。而蔡邕和叔父及堂兄生活在一起三代不分家產。蔡邕據說從小就博學多才以太傅胡廣為師精通辭章、數術、天文、音律。

    當蘇佩看到蔡邕的時候馬上產生了很深的印象——此人木訥中帶著一點癡勁毫無疑問此人屬於那種稍微有點懦弱稍微帶點迂腐的人說白了是有學問沒有太硬的骨頭。這種人一般都是較有正義感但又不能守得住自己的底線。說到底便是書獃子加正人君子為其正人君子的自律成就了其正氣;唯其書獃子的癡狂成就了其博學和迂腐。至於懦弱則是胎裡帶的秉性。

    蔡邕見到曹操寒暄幾句便開始抱怨前兩天宣陵中的幾個人不學無術竟然也被帝上下詔為太子舍人——也就是太子的門人。原來前些日有數十個市民相聚在宣陵裡自稱為「宣陵孝子」。對於蔡邕來說這件事本身就夠奇怪的了先帝的孝子一般都是皇室的人或者是股肱大臣一般的市民沒有那個資格說戴孝或者不戴孝更不用堂而皇之地稱自己的某個皇帝的孝子了。但是靈帝不以為然反而給這些人一個名分為「太子舍人」。所以蔡邕就覺得有些東西不吐不快見到關係比較近的同僚曹操了於是就說了出來。

    曹操含笑不語只是說自己帶人來拜師了便把蘇佩給推了出來介紹說是時下洛陽最為神奇的童子。蔡邕見了蘇佩固然是驚喜但還是考較了一些識字的東西見蘇佩還算有些根基就收了下來。

    待曹操告辭了蘇佩才討教蔡邕:「老師『宣陵孝子』是什麼意思?」

    「『宣陵孝子』就是一幫小人看當今聖上至孝至情於是就想通過這種方式謀得一官半職。」蔡邕忿忿不平地說「我一定不能讓他們得逞的。包括樂松、賈護那幫小人。」

    「老師黨錮之禍是什麼意思?」蘇佩突然問。

    「喑?」蔡邕對於剛收的弟子有此一問比較吃驚。

    實際上黨錮之禍起於一連串的謠言。比如有關房植和桓帝帝師周福的「天下規矩房伯武因師獲印周仲進」此二家的客卿互相譏揣遂各樹朋徒漸起風波因此甘陵就有了「南北部」和「黨人」的議論。由此開始後來汝南太守宗資任用功曹范滂南陽太守成瑨亦委任功曹岑晊二郡有謠言說:「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陽宗資主畫諾。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瑨但坐嘯。」。流言也轉入太學諸生有三萬多人郭林宗、賈偉節為其冠並與李膺、陳蕃、王暢更相褒重。學中語曰:「天下模楷李元禮不畏強禦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又有渤海公族進階、扶風人魏齊卿同時危言深論不隱豪強。自公卿以下莫不畏他們的貶議每次要是聽到這兩人到了都穿上鞋到門口去迎接。

    其後天下開始為天下名士公議稱謂: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八元、八凱。竇武、劉淑、陳蕃為「三君」。「君」就是指這些人的言論是一代人的宗長。李膺、荀翌、杜密、王暢、劉祐、魏朗、趙典、朱瑀為「八俊」。「俊」的意思是說人中精英。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范滂、尹勳、蔡衍、羊陟為「八顧」。「顧」的意思是說這些人的話能以德行引導世人。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為「八及」。「及」是指這些人的言論引導人們跟隨言宗。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為「八廚」。「廚」指這些人的言論能作為財貨一樣救人。名號一出自此多事。

    後來秉承這種風氣有人誣告說某些人結黨企圖危機社稷並炮製出來一個新的「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八元、八凱」的名單。結果靈帝便下令逮捕了一干人等共有六百多人遭死刑、徙罪、廢除、禁閉等懲罰。

    就在蘇佩進京師洛陽前一年永昌太守曹鸞言辭懇切地上書要廢除黨錮罪被大怒的靈帝一車給拉到京城送往槐裡獄內殺害。然後更讓各郡大力檢舉原黨人的親屬弟子如果有在位的就免官禁錮。

    現在蘇佩提起這個問題蔡邕還真不好回答於是只好哼哈回應。

    「師父實際上黨禍向來都是皇帝最為惱火的事情了」蘇佩自顧自地說「本來官祿這種恩惠只能是天子一人有這種特權但是黨人以為是自己結黨正常的所得所以對皇權就不怎麼尊敬了。這是天子最忌諱的東西也是為什麼黨錮之禍不滅的原因了。」蘇佩皺著眉頭分析道。

    「那和『宣陵孝子』有什麼關係?」蔡邕沒好氣地問。

    「師父啊天子現在不是在行恩惠嘛。雖然這種恩惠看起來有點不正式但是道理是相同的。你看光是殺這些黨羽是不夠的所以天子要造《皇羲篇》五十篇讓大家來學學得好的就有官做這不是也在給自己結黨嘛。『宣陵孝子』等人從布衣到官爵加身誰不感恩戴德?至少聖上會這麼認為那就夠了!」蘇佩笑嘻嘻地看著蔡邕。

    蔡邕想了半天最後冒了一句:「天子貴有天下用這些小恩惠幹什麼?不行我還是要上書把那些人罷掉!」

    蘇佩只能歎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