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調教盛唐

龍騰世紀 第062章 :無果的會議 文 / 調教盛唐

    王家的小青年無奈之下只好打道回府了,拜師的事兒依然沒有結果.楊釗心有餘悸的在客廳中想著關於搬家的事兒,鮮花男已經升級到了同性戀的級別,楊釗一門心思的想著怎麼躲開,搬家似乎是個好主意。

    但當楊釗的好主意一旦遇到張氏,便失去了探討的可能性。

    而就在這時,旱情終於波及到了這裡。四月是梅雨時節,儘管連續陰沉下雨的天氣在江南最為明顯,但是如果整個初夏的四月都沒有雨的話,在古老中國的任何地方都屬於不正常的。蒲州猶是。

    滿心憂慮的永樂百姓們幾乎家家祈雨,可惜的是他們沒有等到雨水的到來,等到的確是各地受災的消息,以及部分逃荒而來的難民。

    李隆基日夜忙碌,熬得兩眼通紅嘴巴起泡,依然是難以兼顧大局。大唐十道六十四州,各地郡縣都有災情傳來,整個朝廷忙的焦頭爛額,但有限的時間之內,根本沒有一個能夠兼顧全國的策略。

    各地郡縣的一把手在沒有朝廷旨意的時候,誰也不敢私自開倉救濟災民。殷實之家自然可以勉強維持,但部分貧寒之家在收成盡毀之後,卻是衣食無著。於是逃荒這個很少出現在大唐前期的現象,便出現了。

    永樂縣衙,後堂。

    李安道端起案几上的茶碗,卻又沒有心思喝茶。即將來臨的大旱讓他傷透了腦筋,永樂治下雖然沒有出現逃荒的跡象,但天氣持續乾旱,逃荒是遲早的事情。作為一把手,此時不由得他不憂心。

    「各位,情況大家都知道了,先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面對著李安道的問題,下面所坐的一些人都沒有說話。縣丞郭遠和縣慰劉琦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因為這本不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但是作為主簿的張方卻不能不說。

    「縣令大人,以卑職看來,我等今後所面臨的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問題,以是我等治下之民的衣食問題,二則是逃荒而來的百姓的問題。兩者必須兼顧才可。」

    李安道擺了擺手,示意張方接著說下去。

    張方便接著道:「前天的抵報上傳來的消息,關中大旱,蜀中大旱,今年產糧銳減到不足往年的三層。儘管各地府庫,大都稟實。但暫時卻不能動。如何騰出糧食救濟卻是當前的要問題。」

    李安道聞聽此話道:「主簿所說不錯,官員要想法救災本在情理之中,這一點沒有什麼好講的。但怎麼救,救到多大程度就有待討論了。現今河流水位較低,引水灌溉難成其事,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大病一場的孫大山,經過一個月的調理,逐漸的好了起來,這個時候也成了開會的一員。見有些冷場,便大大咧咧的站了起來的道:「既然河水水位過低,那為何不打井以取水灌溉呢?」

    李安道看了孫大山一眼,連理這個二百五的心思都欠奉,打井來用這一招誰都能想的到,但看似簡單的回答卻有著致命的缺陷。

    張方只好解釋道:「打井固然是好,但費時費事,一口井要三五個青壯勞力進五日的時間才可完成。這些都沒有什麼。主要的是取水的問題,一桶一桶的向上汲水,全縣田畝那麼多,猴年馬月才能澆完?」

    打井又不行,引水又引不到,水位太低誰也沒有辦法。張方甚至能想像的出要不了多少時日,全縣百姓只能眼看著各種作物全部干死在地裡的那種傷悲。

    然而如果只有這些的話,憑藉著府庫中的糧食,道沒有什麼大問題。古往今來,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守著「靠天吃飯」的傳統,水旱兩災都是普遍現象,隨便翻翻史書都能找得到一大堆。這個時候有場旱災,並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但是旱災之後的事情就嚴重了,由不下雨而導致的旱災往往與其他災害相互作用形成旱、蟲、饑、疫多重性災害鏈。這些才是真正讓人憂心的存在。蟲災和瘟疫,那可是要死很多人的。

    因此,解決不了旱災,那麼真正的災難往往才開始而已。史書上能用得著「大災」二字的往往都是具有毀滅性的災難。

    張方解釋完以後,孫大山就不吭聲了,被人家笑一回,可能是不瞭解情況,笑兩回的話就完全是自己傻蛋了。

    場面逐漸冷清之後,縣丞郭遠卻開了口:「如此說來的話,打井雖然不能解決問題,但總比束手無策要好。縣令大人怎麼看?」

    還能怎麼看?李安道一聲歎息之間,根本就想不到什麼辦法,永樂雖說地處偏遠,但糧食產量並不低,挖井雖然沒有大用,但能挽回一點是一點。

    「打井之事,倒是可以通知各地裡正照之執行,本縣希望我等能聯名上奏,以獲得危機之時可自開倉賑濟災民,爾等以為如何?」

    眾人對於這一點都沒有什麼意見,因為往年遇到災害都是這麼辦的,有沒有用先不說,至少這是標準程序。

    將眾人都沒有什麼要說的,李安道只好宣佈了散會,留下張方處理一下來往公文的問題。

    在李安道看來,縣令也不是那麼好當的,治安,民生等等,一縣大大小小的事兒夠讓人頭疼的了。而此時他更頭疼的則是大街上幾百個風餐露宿的流民該怎麼安排。

    叫來剛走沒多久,正在衙房當值的孫大山,李安道著重吩咐一定要管好街上的幾百個流民,至於救濟這些人,自然輪不到他李安道掏腰包。

    而此時的楊釗正聚精會神的躲在書房裡面,繼續著偷盜的大業,這一次偷盜的確是「論語正義」當年老爺子給他講論語的時候,可不單單只是背書而已。能背能解釋,還要能說出什麼地方用了什麼典故,這些典故的出處什麼的都要知道。

    按照回憶,楊釗將以前老爺子講的給全部收錄下來,經過一番加工之後,一本嶄嶄新的《論語正義》就誕生了,而且是原創的。不過目前他還只是開了頭而已。

    常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寫學術性的書,可不是那麼簡單的。楊釗坐在書桌之前,以無比懷念的感覺回想著電腦,想著要是能把百度那種級大殺器給帶過來,該多好啊……

    小遊戲,等你來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