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問鼎河山

龍騰世紀 815 一切為了華夏 文 / 問鼎河山

    815一切為了華夏

    815一切為了華夏

    「大捷、大捷。渤海大捷!飄零將軍重上戰場,再現鋒芒!」

    入秋的軒轅行星,依舊還是那麼炎熱。

    可就在這麼炎熱的天氣裡,幾個軒轅軍校的學生,卻聚在了彈丸大的一間小屋子裡。

    「辟哩啪啦」的鍵盤聲響,此起彼伏。

    好半天,終於,屏幕上顯現出了這一行大標題。

    所有人,全都忍不住,歡呼了起來。

    隨即,卻有人趕緊把手指伸到了嘴唇邊,「噓」了一聲。

    沒辦法。

    儘管渤海星系華夏艦隊大顯神威,可對於華夏共和國執政的政府來說,卻處境十分尷尬。

    政府,自然絕對不能承認任飄零的艦隊。否則,無異於和安宇,甚至是拉迪斯宣戰。

    搞不好,可就是當年五國聯軍殺入華夏的歷史重演。

    為此,內務部牽頭,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嚴厲措施,封鎖一切關於渤海星系的消息。

    哪怕是號稱絕無國界的網絡。也遭遇了恐怖的管制。

    當然,哪裡有壓制,哪裡也就必有反抗。

    這不,這幾個軍校情報系的學生,個個都是信息高手。

    對他們來說,侵入外網獲取信息,並不是什麼難事。

    三下五除二,他們就搜索到了渤海星系那邊戰事的詳細始末。

    「太棒了!飄零將軍果然不愧是宇宙第一名將。」這時,其中一個軍校生,激動地揮了揮拳頭:「唉,真是恨不得現在就追隨在飄零將軍的麾下。親眼目睹飄零將軍締造那一個又一個戰場的奇跡。日後,咱們七老八十了,也好像子孫們炫耀、炫耀!」

    「那還不簡單!」

    這個軍校生話音剛落,隨即,另一個學生立刻說道:

    「難道你沒有聽說嗎?現在渤海那邊急需人手。這兩天,火控系、機修系、裝甲系的人,都暗中組織了起來,準備偷渡去渤海!」

    「偷渡去渤海?」聽到這話,好些同學都不由眼睛一亮,連連追問道:「行不行啊?不是說,現在咱們這邊,和渤海星系的通道已經被封鎖了。」

    「切,你還真是孤陋寡聞!」

    之前說話的那軍校生,撇了撇嘴:

    「難道你不知道,安宇人已經被飄零將軍逼退了?只要咱們這邊,嘿嘿,知道負責渤海那邊守備的是哪支部隊嗎?第三艦隊師啊!」

    「第三艦隊師?那又怎樣?」

    聽到「第三艦隊師」這五個字。有消息靈通的,立刻恍然大悟。也有人依舊懵懂,兀自喋喋不休地繼續追問。

    那說話的軍校生,自然樂得賣弄,當下滔滔不絕地講:

    「這話要從宇宙歷二五零年,咱們華夏簽署了停戰協議說起。當時,五國聯軍兵臨城下,飄零將軍雖然屢戰屢勝,卻終究孤掌難鳴,結果華夏不得不簽署了十分屈辱的協議。其中一條,便是大幅度縮減軍隊。

    「於是,原本的很多集群軍,或者解散,或者就縮編成了艦隊師。比如,曾經參加過斯德爾科會戰的第五集群軍,縮編成了第二艦隊師。再比如,參加過印月行星大會戰的第七集群軍,縮編成了第三艦隊師。

    「聽懂了沒有?第三艦隊師,前身就是第七集群軍。那可是飄零將軍指揮過的老部隊了。如今從將軍到士兵,很多人,都是飄零將軍的老部下。有他們在。你認為那裡的封鎖,會嚴厲到哪裡去?」

    「這麼說……」聽到這裡,一旁始終都沒有說話的李豐,忍不住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也湊上去,加入了進來:「這麼說,咱們偷渡去渤海,應該很容易?」

    說話間,他習慣性地用力眨了眨眼睛。

    原本,他不是情報系的。這樣的行動,和他無關。

    不過自從前段時間認識了冷月之後,不知為何,他竟怎麼也忘記不了,這個古怪精靈的少女。

    於是,鬼使神差地,他忍不住跑來這情報系,刻意和情報系的同學套近乎。

    原本,他的目的很簡單,只是想套問一些,關於冷月的消息。

    結果,一來二去,無意中,他倒是和情報系這些激進派同學,臭味相投,打成了一片。

    簡直,就成了情報系的編外生。

    正因為如此,信息操作方面同樣也很有水準的他,這一次,也被邀請了過來。

    此刻。雖然是在說去渤海的事情,可他滿腦子,想著的,卻是當初那個一忽兒笑吟吟好像鄰家妹妹,一忽兒又剽悍得打倒一大群人的精怪女孩。

    她,現在應該也在渤海吧?在飄零將軍的身邊!

    雖然關於冷月的行蹤,之前因為飄零將軍的關係,一直被校方封鎖。

    不過,如今隨著任飄零在渤海星系打開了局面,這封鎖的消息,也就漸漸傳了出來。

    尤其,根據網上的情報,殲滅遠東星系那個安宇艦隊師時,冷月可是出了大力氣,立下了大功勞。

    自然,也就成了網上口耳相傳的傳奇人物。

    李豐倒也沒有多想其它什麼。

    他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過去,離冷月近些。越近越好。

    當下,他脫口而出:「那,我們去渤海!」

    「好,去渤海!」

    這話,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

    眼下聚在這屋子裡的軍校生,個個都是熱血男兒。

    此刻的他們。尚未被社會殘酷的現實,消磨掉稜角和壯志。尚未被功利迷濛了心靈,也沒有在物慾和女色的溫床上,流連忘返。

    他們依舊單純。單純的他們,僅僅只是單純地出於對英雄的崇拜,以及報效華夏的熱望,瞬間,便全體都熱烈地響應了這一個提議。

    只是,熱血沸騰的學生們,誰也沒有注意到,就在小屋子不遠處。正有一雙眼睛,默默地盯著小屋子。

    良久,一絲冷笑,浮現在了黃文的嘴角。

    他躲在小屋外的樹叢裡,很久了。

    恰,把所有進入小屋子的軍校同學,全都看在了眼裡。

    隨即,他悄然離開,方向正是內務部。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這段時間,他和王傑打得火熱。暗地裡,已經領了內務部的一份薪水,成了內務部的一個密探。

    說實在,身為蘇有望總統親信大將,國防部部長黃清的侄子,他倒並不在意這份薪水,也不在意內務部的那個身份。

    可是,他那個叔叔是有名的老古板。可不會放任他胡作非為。更不會動用手中的權力,幫他飛揚跋扈。

    王傑可不同。王傑一直都有心巴結黃清這個華夏的新權貴,自然樂得給黃文大開方便之門。而內務部本身,就是個行事肆無忌憚,打著國家安全大旗為所欲為的所在。這樣一個機構,同樣也正合黃文心意。

    能夠幫他很多忙。比如,對付幾個情敵,滅掉幾個看不順眼的同學……

    只是今天,讓黃文意想不到的是,他才匆匆趕到內務部,就看見自己的叔叔,堂堂國防部長黃清,居然也在王傑的辦公室。

    看到黃文,黃清立刻厲聲喝道:「你來這裡幹什麼?」

    「我……」

    黃文頓時一個激靈。

    他雖然在外面無法無天,可在這個叔叔面前,卻一向戰戰兢兢,不敢有半點放肆。

    被黃清這麼一喝,頓時嚇得話都不敢說了。

    總算王傑在一旁,笑呵呵地圓了幾句,終於緩和了氣氛。

    黃清最後冷哼了一聲,冷冷地掃了一眼這個不爭氣的侄兒。又看了一眼王傑,猶豫了一下,終究沒有說什麼,只是板著臉,快步走出了王傑的辦公室。

    說實在,他不是不知道黃文這些日子,在外面雞鳴狗盜的勾當。

    只是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當年,黃文的父親,他的兄長,可是他黃清加入墨徒的引路人。後來,蘇有望領導的墨徒,受到政府嚴厲打壓。正是黃文的父親,捨命掩護,黃清方才僥倖逃脫,這才有了進食今日的地位和成就。

    很大程度上,可以說他黃清如今的一切,全都是兄長用性命換來的。

    而若非兄長早逝,相信黃文也不會如此不堪。

    愧疚之下,黃清雖然時刻都嚴厲對待黃文,卻始終都不忍心,當真嚴懲這個侄兒。

    就如同現在,明知道黃文來到王傑這兒,肯定不會有什麼好事。

    不過,他終究還是沒有去管。

    事實上,現在他也沒有心情去管。

    直到渤海星系最近爆了這樣的驚天大事,他方才愕然現,原來早在宇宙歷二五零年,就有這麼一支艦隊,神秘消失。

    而國防部,卻一直都茫然無知。

    恥辱!這對於國防部來說,絕對是天大的笑柄。

    更讓黃清惱火的是,這事情,居然蘇有望,堂堂華夏總統,他平生最敬仰、崇拜的導師,也或多或少參與其中。

    而他黃清,一直自詡是蘇有望最得信任、最受重用的門生。卻,從頭到尾,都被蒙在了鼓裡。

    當真,豈有此理!

    氣惱之下,他從王傑的辦公室出來,就徑直走入了蘇有望在北華宮的住處。

    只是,走到蘇有望面前,看到這位昔日名滿宇宙的學者、導師,如今滿頭白,短短兩年便盡顯老態的身影,他滿腔的怒火,一下子全都不出來了。

    「先生,你這又是何苦!」輕輕歎了一聲,黃清忍不住握緊了拳頭:「知道外面怎麼說的嗎?全都說我們是卑躬屈膝,向外國賣好的叛徒。就他任飄零,是那華夏的英雄!」

    「是嗎?」聽到這話,蘇有望淡然一笑:「你我一生奔波,難道在乎的是這些嗎?何況,飄零做得確實不錯。我看過渤海的戰報。以區區兩個艦隊旅的兵力,卻一次又一次,戰勝數倍於己的敵人。縱橫戰場,是百萬敵兵如無物。我華夏能有這般天才,難道,你不覺得歡欣雀躍嗎?」

    「可是……」黃清悻然地撇了撇嘴:「可是,明明是先生百般張羅,頂住了各國壓力,暗中為渤海源源不斷輸入物資人力。現在、現在……」

    「算了!這事兒不用再提。黃清,我只要你記住一點,無論如何,都一定要確保渤海得到充足的補給。華夏命運幾多坎坷。如今,外有強敵窺視,內部百般瘡痍。實在,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絕境。而渤海,便是逆天翻盤的關鍵。如此關鍵時刻,蘇某戰戰兢兢,只求莫要行差踏錯半步,成為華夏的千古罪人。至於個人榮辱物議,何足道哉!」

    說話間,蘇有望站立起來,遠眺窗外,慨然道:

    「一切,都為了華夏!」。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