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崇禎王朝

龍騰世紀 第五十九章 文 / 崇禎王朝

    皇太極在率領後金軍隊主力抵達三屯營後並沒有立即揮師攻城.t行軍的艱難迫使皇太極命令後金軍隊進行必要的休整。當然,考察戰場環境、打造攻城器具,都使後金軍隊不能立即的攻擊三屯營。

    皇太極率領手下一干後金戰將策馬觀察了一下三屯營外圍的城防。明軍的不置讓皇太極感覺攻擊三屯營可能不會像預想的那麼的順利。

    作為尊化門戶的三屯營,歷來就是一座堅城,再加上馬世龍的悉心修繕,可以說是固若金湯,堅固的城牆上佈置了大量的火器,皇太極甚至現了令後金軍畏懼的紅夷大炮。城下被修成了一個呈倒三角形的壕溝,上寬下窄,頂部寬數十丈,深數丈,越往下越窄,最窄處勉強能容納一個人的腳指頭。

    皇太極回到後金大營後,立即命令加緊打造攻城器具,沖車、盾牌、雲梯是重點打造的器具。為了攻佔三屯營,皇太極也頒布命令,將繳獲的明軍火器收集到一起,配給八旗漢軍使用。

    第二天一早,皇太極集結後金軍隊,開始猛烈的攻城,守衛三屯營的明軍在城頭上也猛烈的用大炮、火槍、弓弩回擊進攻的後金部隊。因為三屯營城外的空地上早已布上了地雷,所以後金軍隊一開始的進攻就不是很順利。

    但是在後金軍隊悍不畏死的衝鋒下,他們很快越過了地雷陣,衝到了壕溝的邊上,這時城牆上的紅夷大炮和其他的火炮開始使勁的轟擊城下的後金部隊。但是這些後金部隊像著了魔一樣,頂著城牆上猛烈的炮火,拚死的在壕溝上架起一座座的浮橋。

    而八旗騎兵也騎著戰馬,奔馳在三屯營的城牆四周,用手中的弓箭死命的向城頭上射擊,以掩護攻城的步兵。後金的這種不要命的進攻給在城牆上的明軍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尤其是那些騎兵手中的弓箭,明軍只能依靠堆疊的掩護,用手中的火槍、弓弩,不甘示弱的拚命向城下回擊。

    後金的部隊手持著盾牌,推著沖車,蜂擁而至,等他們衝到城下之後,有的步卒用沖車死勁的衝擊城牆,有的用手中的巨斧對著城牆一通的狠鑿,還有扛雲梯的,到達城下之後也在同伴的協助之下,將雲梯搭在了城牆之上。

    城上的明軍看到後金軍隊已經衝到了城下,趕緊太起放在一旁的火罐、滾木、雷石,冒著後金部隊的箭雨,死命的往城下邊扔。火罐的威力很大,罐內添裝火藥和鐵蒺藜。它的性能有些向後世的手榴彈和燃燒彈,從城上被扔下後,在人群中爆炸,用衝擊波、火藥和鐵蒺藜殺傷敵軍。

    雖然後金部隊冒死衝到了城下,但是城上明軍猛烈的炮火卻一次又一次打退了後金軍隊的進攻,到了中午十分,皇太極看到後金軍隊難以突破明軍的炮火,而且傷亡慘重。無奈之下,皇太極只能鳴金收兵。

    在前線指揮的是阿敏,他看到自己的兵馬被阻擊在三屯營的城下,而且傷亡慘重,他氣得臉色刷白。想自己在沙場縱橫幾十年,除了在寧遠和寧錦的戰場上,還沒有吃過這麼大虧,他越想越氣,隨即他又想到,都是這個皇太極,非要一意孤行,勞師遠征,打了這麼多天,自己和自己的部隊才收剮到這麼一點的戰利品,都不夠彌補自己率部的花費的。

    阿敏看到自己的部隊又一次被明軍打退,阿敏終於忍不住爆了,他暴跳如雷,破口大罵手下的將領全是飯桶、王八蛋。隨後他命令手下的將領,再組織一次進攻,這次進攻只能前進,不得後退,如有違令者,定斬不饒。

    阿敏手下的將領也是一肚子的火,這根本就不是自己的錯啊。城上明軍的炮火實在是太厲害,一通炮火打下來,自己手下的兵丁死傷慘重,還有那該死的壕溝,也不知道是誰的主意,竟然把壕溝修成那樣,兵丁從浮橋上掉下去後,大部分被活活的憋死,等衝到城下了吧,明軍又扔下了火罐,這些套路過後,在城下的兵丁根本所剩無幾啊。

    阿敏罵完那些將領後,皇太極的傳令兵也趕了過來。阿敏收到皇太極的將令後,臉色由白轉青,全身抖。阿敏勉強忍住要狠狠的痛打皇太極的想法。他手底下的將領看到阿敏這種樣子,一個個都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趕喘,生怕阿敏遷怒到自己的身上。

    過了好一會兒,阿敏才從口中吐出兩個字,他說道:退兵!!

    阿敏說完,就氣沖沖的走了。眾位將領看到阿敏終於走了,他們都暗自鬆了一口氣,心說:真幸運,總算過關了。

    阿敏怒氣沖沖的回到中軍大帳。抽出配劍,胡亂砍殺了一番後,怒氣稍微平息了一番。他又收拾了一番,緩步走向皇太極的汗王大帳。

    在皇太極的汗王大帳中,後金的重要將領已經會聚一堂,準備開會,可是偏偏阿敏遲遲未到。而皇太極卻是一副不著急的摸樣,座在椅子上平心靜氣的等待著阿敏的到來。

    表面上皇太極是那麼的平和,可是在暗地裡,皇太極早已經是波濤洶湧,大罵阿敏不是個東西,耍什麼大牌,仗著自己位高權重,不把自己放在眼裡,等著,等有一天自己一定要把阿敏打入十八層地獄,讓他永世不得升。

    阿敏終於慢悠悠的走進了皇太極的汗王大帳。他對著座在上位的皇太極行了禮,然後就站到了一邊。

    皇太極忍住了怒氣,臉上露出關心的表情,很是親切的慰問了一番在前線督戰的阿敏。畢竟是在大庭廣眾之下,還是要給皇太極一些面子的,誰讓他是汗王啊。阿敏也比較恭敬的回答了皇太極,並且抱怨明軍的炮火太犀利,自己損失了不少的兵馬。

    皇太極也十分贊同阿敏的說法,作為一個高明的領導人,皇太極也注意到,明朝方面的火器,尤其是紅夷大炮給後金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一炮轟下來,就死傷數十人。所以皇太極決定,不能屯兵在三屯營了,必須往前打。

    皇太極提出,留下一部分部隊,繼續攻打三屯營,而皇太極自己率領大部分兵馬越過三屯營,直接攻打尊化,另外在分出一部分精銳的八旗騎兵,直接向明朝的京畿方向進軍,最好打到京城去。

    皇太極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用精銳的八旗騎兵造成一種攻打明朝京城的假象,把尊化的守軍誘出尊化城,然後自己率領後金主力部隊在野戰中,殲滅尊化守軍,進而得到尊化。如果尊化守軍固守城池,那麼那些精銳騎兵就在明朝的京畿地區盡情的劫掠一番,反正明朝的兵馬在野戰中奈何不了八旗騎兵。

    同時皇太極也暗子決定,如果在三天之內攻不破尊化城,就開始撤兵,不能在多呆了。皇太極已經隱隱的感覺到不妙了。一路上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順利,自己遇到了明軍的強烈抵抗,金的損失也不小。如果在不能攻佔一座像樣的城池的話,自己很難在往前打了。

    再有就是袁崇煥在哪裡,皇太極知道,擋在自己進軍中原的最大的障礙袁崇煥,他的動向自己不能不注意。皇太極也知道,自己佈置的那麼手段遲早會被袁崇煥識破,按照袁崇煥的性格,他早應該率領他的兵馬趕過來阻截自己了。

    為了防備袁崇煥,皇太極安排了不少探馬,可是現在連袁崇煥的一點消息都沒有,皇太極的心理實在是沒有底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