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崇禎王朝

龍騰世紀 第一百零六章 黑山大戰 4 文 / 崇禎王朝

    黑山大戰從三月中旬開始,直到五月末,袁崇煥集結遼軍與京軍共計十萬餘人,馬四萬餘匹東出廣寧,直撲黑山,要與還皇太極的後金八旗決戰。當袁崇煥的兵馬過西平堡,剛出羊腸河,明軍的行蹤就被後金的探子偵知。

    袁崇煥明白,這場大戰對與明軍來說太重要了,朝廷現在好不容易集結起來的最精銳的十萬官軍,要是被皇太極所率領的八旗兵馬被擊敗了,那明軍不僅就喪失掉最為精銳的朝廷大軍,遼西的廣寧、錦州、寧遠等諸多堡壘就危險了。

    那意味著,不僅朝廷會失去好不容易訓練出來的軍隊,而明金雙方在遼西對峙的局面將被打破,而袁崇煥也沒有足夠的軍隊來防守漫長的廣寧防線,最後袁崇煥只能退守山海關,所以袁崇煥他輸不起。

    而對於皇太極,這場即將到來的黑山大戰對他也十分的重要。這次皇太極可謂是傾盡了全力開攻打黑山城,與明軍決戰。皇太極很清楚,對於後金來說,明朝太龐大了,依照後金的實力,根本就耗不過明朝。

    皇太極根據得到的情報,他知道,明軍這次派出的是明軍的最精銳部隊,遼軍不用說,和八旗對抗怎麼多年,可謂是明軍中,戰力最強的部隊;而京軍,是朝廷重金打造,配備最好的火器的一支新訓練出來精銳部隊。

    皇太極明白,這次大戰,不僅對於後金,對於明朝來說,都是一場生死攸關的大戰。明軍輸了,不僅將最具戰力的兩支軍隊丟在了遼東。而連遼西都會盡數落入後金的手裡。而後金要是輸了,依照後金這點家底,那後金就十有**就要亡了,所以皇太極他輸不起。

    明軍在度過羊腸河後,就等於進入了戰區,袁崇煥不敢大意,於是在袁崇煥的親自率領之下,十萬大軍採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策略,徐徐向黑山推進。

    袁崇煥深知道皇太極所屬的後金兵馬的厲害,他們常常採取圍點打援的策略,誘明軍與其野戰,而在野戰方面,後金又常常用優勢兵力圍殲勢單力薄的明軍部隊,所以袁崇煥這次是不敢分兵,採取分兵合進的策略,他只能將全部兵馬合起來。

    袁崇煥這邊正向黑山徐徐推進,皇太極他也沒閒著,皇太極也在積極的準備。袁崇煥親自出馬,皇太極那敢怠慢啊,於是皇太極召集八旗將士,皇太極命令莽古爾泰率領兩藍旗與大部漢軍及一部蒙古軍繼續圍困黑山。

    而皇太極親自帶領兩黃旗、白旗和代善的兩紅旗及「重軍」和大部蒙古軍在距離黑山城二十里的地方嚴陣以待,準備在這個地方與明軍決戰。一次同時,皇太極命令代善率領兩紅旗與一部分蒙古軍前去試探和打擊明軍的士氣。

    皇太極打的主意非常的好,讓代善率領兩紅旗與一部分蒙古軍先和明軍血拼,遲滯、消耗明軍,等明軍打到這地方的時候,自己以逸待勞,一舉解決明軍主力。皇太極計算的很精明,代善也明白皇太極的用意。

    不過代善沒有其它的選擇,代善為了保全自己一脈的子孫的安全與榮華富貴,只能毫無怨言的聽從皇太極的命令。代善有時也經常後悔,當時怎麼就同意讓皇太極接了大汗位,還和他們一起逼死了大妃,不過後悔已經晚了。

    代善率領的前鋒部隊經過了幾天的行軍後,與明軍的前鋒相遇了,不過當時天色已晚,再加上明軍戒備森嚴,所以代善很明智的選擇退兵十里,然後紮營,等明天天明對明軍進行試探性的攻擊。

    袁崇煥在接到前鋒營現後金前鋒的消息後,趕緊命令擔任前鋒的吳襄與宋偉兩營加固營寨,嚴加戒備,防止後金偷襲。吳襄與宋偉都是遼軍老將,他們都曾經和後金大軍血戰過,於是吳襄與宋偉有條不紊的開戰戰備工作。

    吳襄與宋偉趕緊利用戰前的這段時間,加固營寨,挖掘壕溝,設立柵欄,佈置拒馬,嚴陣以待。前鋒營在忙著佈置營寨,在中軍的袁崇煥也沒閒著,袁崇煥深知皇太極與後金鐵騎的厲害。

    袁崇煥知道,自己這十萬大軍雖然看著厲害,可只要皇太極率領他的鐵騎把自己的糧道給截斷、並在大軍的退路上設伏,那可就全完了。於是袁崇煥命令滿貴和王家楫加強自己大軍的後方極其糧道巡視和保護力度。

    在第二天一早,明軍就在營寨外面結陣列隊,佈置槍炮;與此同時,後金軍隊也在集結待命,隨侍準備衝向明軍的營寨。代善的臉色看上去很冷峻,代善身邊的諸將領看到代善的面色很不善,所以諸將領都顯得很拘謹,沒有往日的輕鬆氛圍。

    代善看了看他周圍的將領,以及他身後的兩紅旗的士卒,還有那些蒙古的將士,代善的心在滴血,代善明白,經過這次戰役,不知有多少的兩紅旗的健兒會倒在這片土地上,而把他們送上戰場,讓他們的送死的,就是他代善自己啊。

    代善在無可奈何之下,命令大部分襄紅旗士兵以及他所統領的全部蒙古騎兵出擊,另一部分襄紅旗士兵留守大營,而他代善自己則親率正紅旗為那些出擊的士兵壓陣。代善看著那寫出擊士兵一張張年輕的臉龐,代善的心砸滴血啊。

    明軍的探馬在偵查到後金的移動之後,就向吳襄與宋偉稟報。吳襄與宋偉知道,後金兵這是要動真的了。於是吳襄與宋偉命令明軍軍陣嚴加戒備,等候後金軍隊的到來。

    後金鐵騎飛馳而到,吳襄與宋偉看到疾馳而來的後金騎兵,立即命令炮兵趕緊開炮,吳襄與宋偉知道,要是讓這些後金騎兵突馳到自己的軍陣當中,明軍的步兵根本就抵擋不住凶悍的後金騎兵,明軍非潰敗不可。

    於是吳襄與宋偉只能揮明軍火器的優勢,盡力不讓後金騎兵突馳到自己的軍陣當中。吳襄與宋偉軍中攜帶二十門紅夷大炮,還有數量居多的佛朗機火炮、虎尊炮以及單兵多管火器、一窩蜂等多種火器裝備。

    明軍先用紅夷大炮、佛朗機火炮等中、遠程火器轟擊後金騎兵,紅夷大炮、佛朗機火炮使用開花彈,雖然射程遠,殺傷力大,但是紅夷大炮、佛朗機火炮填裝不想現代火炮那樣,所以因為射的系,後金騎兵在付出相當的代價後,還是衝了過去。

    吳襄與宋偉見到後金騎兵還這樣的這麼悍不畏死的衝鋒,於是下達命令,虎尊炮以及單兵多管火器、一窩蜂等多種火器開火射擊:單兵多管火器,明代趙士珍明,參考了土耳其的類似火器,最大的可以達到18管,使用火繩或者燧石擊,加上外罩後狀如琵琶。射完畢後可以作為冷兵器使用!

    「一窩蜂」,類似於現代的多管火箭炮:—具射器中帶有多火箭彈,而軍在陣前還佈置了了軍用火箭。軍用火箭,就是在木製的桶狀射器裡,安放32支綁有火藥筒的箭矢,火藥筒由總藥線連在一起。作戰時,將它埋在地下,點燃總藥線,箭矢就會如蜂群一樣飛出來,殺傷敵人。

    後金軍隊雖然悍不畏死的衝鋒,但是奈何明軍的火器太過厲害,極大的殺傷了後金軍隊,雖然後金襄紅旗士兵極其蒙古騎兵在盡力的用手中的弓箭對明軍動一輪輪的反擊,雖然還有部分後金騎兵突入明軍的軍陣,但是突入明軍軍陣的後金兵馬太少了,根本撼不動明軍的軍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