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匪行三國

龍騰世紀 七十章 檄文天下 文 / 匪行三國

    在不斷製造殺戮的董卓現在正與袁紹談話,他急需朝臣的支持,袁紹便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此時他也是這個心思,袁家四世三公,聲望之高。當初連漢少帝劉辯登基,立即便冊封了袁隗為太傅。現在董卓自然要爭取袁家的支持。

    袁紹此時卻是不樂意的,他也不贊同董卓廢立皇帝,自然不願意,直接對董卓說到:「東西兩漢王朝恩德佈滿四海,萬民擁戴,國豢民安。相國擅自廢立皇帝,實為不智。」

    董卓聽後,凶相畢露,也不管自己現在是在袁紹家中,持劍怒叱袁紹:「本官有意看重於你,沒想到你如此不識抬舉,今天不除你,今後總是禍害!」

    袁紹此時豈能束手待斃,亦是手按劍柄:「相國想殺盡天下人乎?」

    董卓也猶豫了,現在他可是在袁紹家中,跑到人家家中殺人總不是事情。更何況他對袁家還是有所忌憚的,當即拂袖而去。袁紹自知得罪了董卓,不敢在做停留,當夜便逃出洛陽。想想還是曹操見機的快啊,阿瞞這小子,真不仗義,就派人告訴自己他跑了,也不告訴自己一起逃跑。

    董卓聽聞袁紹逃跑,心中大怒,當即就想派人出公文,追捕袁紹,卻被李儒勸住:「主公不可。」

    「怎麼了?」董卓正在火頭上,對李儒吼了起來,噴了李儒一腦袋唾沫。

    「主公,廢立乃大事,區區豎子,豈能理解主公之意?袁紹不識大體而逃,並非反對主公。若現在通緝太急,勢必激起事變。袁氏四代廣佈恩德,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理當安撫,不可激怒,主公原意不也是如此嘛。」

    董卓這時候也熄了怒火:「那你說該怎麼辦?」

    「袁紹不同與曹操,我們不但不通緝他,還加恩於他,他慶倖免罪,再敢主公恩德,當不會反對主公您了。」

    「嗯,不錯,便給他個官當吧。你看該怎麼封?」

    李儒眼睛一瞇:「主公加恩與他,卻不能讓他太舒服了。以他的官爵,當賜予他一郡守之職。冀州號稱天下之重資,便將袁紹封去冀州,他必然感恩戴德。」

    董卓卻不樂意了:「不好,冀州富庶之地,歷經變亂如今卻生機煥,讓他去冀州為郡守,不是便宜他了?」

    「主公莫忘記了,冀州有一頭猛虎呢。現在又弄去一頭猛虎,一山豈容二虎?讓他們爭去吧,又能對主公造成什麼影響?」

    董卓聞言也開心了,是啊,怎麼忘記了冀州巨鹿還有一頭猛虎呢,袁紹家四世三公,本人聲望也高,更是猛虎入林。冀州一山豈能有二虎?讓這兩隻老虎互咬去吧:「好,好得很,便任命袁紹為渤海郡守。哈哈………………」董卓笑的異常開心,好似看見袁紹與秦方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真是解氣哪。

    「對了,張溫那邊如何了?」

    衛尉張溫,曾任太尉,更是堅定的反董派,董卓視之為眼中釘,現在更是迫不及待的想殺掉張溫。他散佈謠言,誣蔑張溫不尊天子,對抗朝廷,等的就是合適的時機幹掉張溫。

    「全部準備齊備,只等主公一聲令下了。」

    「好,動手吧。」

    衛尉張溫,這位忠臣就被以莫名其妙的罪名處死。董卓在朝中更是飛揚跋扈,無人敢對抗他的威勢。他放縱自己的部下,讓他們隨意在洛陽附近劫掠,殺死百姓。而後回到洛陽,宣稱這是對外征戰的戰利品與擄獲級,更昭彰他的威勢。

    董卓又假天子名義,出聖旨,召回了皇甫嵩。皇甫嵩在軍隊中的名望很高,他本意是想殺掉皇甫嵩,最後卻因種種原因,只得作罷,任命皇甫嵩為城門校尉,剝奪他的權力了事。

    董卓在朝中大權獨攬,捕殺大臣,更迭公卿,激起了諸多人的不滿。當初倉惶逃出洛陽的曹操逃到陳留,出檄文並打出旗號開始招募軍隊,以對抗董卓這等殘暴之人。曹家也是累世官宦,錢財不缺,曹操更是傾家蕩產的灑出金錢,很快便招募了一支軍隊。

    同時,曹操派人將檄文傳遍天下。到了渤海的袁紹也在徵募自己的軍隊,冀州這裡人丁興旺,袁紹亦有感於冀州恢復之快,果然不愧是號為天下重資的冀州。而他借助家族的聲望,與他本身在擔任西園校尉時積累下的威望,投效他的人也不少。

    不過讓他覺得不舒服的是,韓馥這傢伙居然派人監視著他,並且不斷的限制他這個那個的。袁紹擁有的一切太多了,門第、名望、財富、擁護者,這一切都讓韓馥感到了異常的威脅。本來冀州之中,一個秦方已經讓他焦頭爛額了,幸好這些時間秦方哈算安分,除了不怎麼聽話,也沒有給他找多少麻煩。

    可袁紹卻不一樣,袁紹不論從任何角度都比他韓馥高,他怎麼能不防範?袁家的聲望太高了,連他韓馥的直屬部下有很多都在動搖,這冀州牧到底是誰?不管讓誰看來,袁紹都比他韓馥適合當冀州牧………………

    曹操與橋瑁聯名的檄文到了冀州,韓馥、秦方、袁紹這三個冀州之內最大勢力的人也做出了不同的反應。就檄文而言,單曹操或許不足,可加上橋瑁就不一樣了。東郡太守橋瑁,太尉橋玄聲望非常之高,橋瑁是橋玄族子,有了此人這檄文份量就不一樣了。董卓的行為本就弄得天怒人怨,現在有了人領頭,自然會有人響應。

    得到了這份檄文之後,袁紹還在猶豫,董卓的威勢他太清楚了,此事是否可行他還要斟酌。不過是督促下屬,繼續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實力先。

    韓馥看到這檄文,也是做了猶豫,他需要等待一下。若是他將大軍派去冀州去,他就沒有了威懾。袁紹與秦方這一龍一虎指不定搞出什麼事情呢,他需要等待袁紹與秦方的態度明朗化之後才能做決定。

    秦方看到檄文卻是大喜過望,立即將此檄文傳遍轄區,亦大張旗鼓的表明了自己的決心,集結人馬。頓時,整個巨鹿郡乃至整個大行山都開始忙碌了起來,對於秦方的態度,頓時使得無數人疑惑,難道這廝真個是忠義之人?別人還在猶豫的時候,他卻已經立場鮮明的表示反對董卓。

    對於秦方的反應,也帶來了一個不錯的效果,那就是很多人必在那麼的反對他了。出身不好固然是瑕疵,可忠義之人在這個時代總是受到人們的讚揚。

    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應瑒登門求見了,這讓秦方很驚訝,這位田豐口中的才子一直對自己不怎麼樣,現在卻親自登門,怎不讓人高興:「德璉真稀客啊。」

    看秦方以最快度親自出迎,應瑒也略微感動了一下,大禮參見:「瑒怠慢了,特來請罪。」

    「言重了,請…………」將應瑒迎入之後,秦方也問起這個年輕人來意。

    「請問將軍,起兵討伐逆臣之事,可否屬實?」

    原來是問這個事情啊,秦方嘴一咧:「自然屬實,本官麾下集結大軍,全力籌備糧草,邀請天下忠義之士同討賊子董卓。這還能有假不成?」

    「既然如此,瑒雖卑微,亦願為漢室盡一份力。」

    秦方大喜:「德璉可是願與我共圖大事?」

    「合當效力。」

    伴隨著秦方的態度,巨鹿郡乃至整個冀州,很多人對他的態度都生了改變,這個好處之大,實在乎秦方的想像。連韓馥這個一直與他做對的傢伙都很久沒有刁難他,而不少士族門閥更是主動給予秦方錢糧支持,與以前的態度完全不同。這個現象也讓秦方感慨,雖然漢室朝廷施政混亂,卻依然是天下正統,受到人們的擁戴。以往自己是賊寇之名,這些人對自己的態度非常糟糕。現在自己一出響應討伐董卓的命令,這些人的態度簡直是一百八十度的轉彎,真是讓人感慨。

    秦方手上的士兵足夠,他並不急著現在擴軍,要擴軍對他來說很容易,但是養軍隊可就不那麼容易了。即便現在許多地方門閥對他的態度生了一定的轉變,可秦方並不認為這些人對自己的態度真的有多少改變,要不是因為董卓搞的太過分,他們也不會給自己這樣的支持。一旦董卓倒下了,這些人的態度就很難說了,現在自己需要的是積蓄,而不是盲目擴軍。

    應瑒甫一加盟,就表現的讓秦方非常之高興,一篇檄文寫出,讓趙峻、沮授這些文人非常欽佩,至於秦方,他都不好意思說,這檄文很多地方他沒看懂。不過他也只有不懂裝懂,也是大聲叫好,立即將應瑒的檄文通告全軍,反正士兵基本都和他一樣,是聽不明白的,不明白的東西自然是很好很強大的了。

    同時也將應瑒的檄文傳遍天下,公開表示支持對董卓的討伐。各地諸侯也紛紛招兵買馬,開始準備會盟,一同討伐董卓,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戰馬上就要開始了。

    小遊戲,等你來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