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光緒之中華再起

龍騰世紀 第六十二章 大戰之前 文 / 光緒之中華再起

    兩天之後,海軍艦隊歸來,可以說是戰果輝煌。打掉橫須賀,轟掉大阪,而且還把江田島的海軍學校給轟了遍,吳鵬表示很滿意,同時也把戰果給李鴻章通了個氣。海軍艦隊在必須的補給之後又上路了,這一次仍然到日本外海去,目前的海軍四艘軍艦都不適合打海戰,自設計之初就是遠洋襲擊艦,所以絕不能躲在港內,在日本外海機動作戰。

    至此,甲午戰爭已經完全轉變,日本海軍由於橫須賀的被炸,剩餘的有作戰能力的軍艦隻適合用於近海防禦,北洋海軍短期內也沒有遠洋作戰能力,海軍已經徹底淪為6軍的附庸,戰爭主要集中到了朝鮮,準確地說是到了鴨綠江岸。

    袁世凱率清軍退出平壤之後,由平壤到鴨綠江又組織了多道防線,不過隨著日軍的到來了只是略作抵抗就再次撤退,在平壤抗擊了日軍十多天,朝廷又沒有援兵,戰士們情緒低落。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容易了。

    到了七月下旬,清軍6續渡過鴨綠江回到遼東。統一劃歸老將軍宋慶指揮。以九連城為總根據地,佈防在鴨綠江沿岸。

    日本人的大部隊到了八月中旬才集中到了鴨綠江邊,原來在攻擊平壤之時,朝鮮就已經有了五萬日軍,大東溝海戰結束之後,日本大本營又加派了一萬多人,現在總兵力達六萬多人,大部分到了鴨綠江北側的義州。不過過程卻是艱難的,因氣候惡劣,日本的作戰物資都是一部分由艦隊運送到仁川,還要防備著劉海艦隊的偷襲,而且從仁川到鴨綠江的路並不好走,馱牛死亡甚多,輜重運輸極為困難。物資運不走,糧草供不上,日軍天天四處搜捕逃避的朝鮮百姓充當民夫,並強征馬牛,這才勉強到了義州。

    這支軍隊的總指揮官就是山縣有朋。

    此時,山縣有朋駐義州城中坐鎮,他是一個狂熱的擴張主義分子,在日本擴張主義分子中間有一句流行一時的口頭撣,就是「飲馬於鴨綠江」。豐臣秀吉當一五九二年日本軍隊進佔平壤時,一度得意忘形,不可一世,進而謀劃要在第二年打進中國,並攻佔北京,遷日本國都於此,將其周圍十縣「貢聖上(天皇)御用」。豐臣的狂想雖然幻滅了,但山縣有朋卻想實現豐臣的未竟之志。山縣並不滿足於「飲馬於鴨綠江」,他腦子裡想的是一個「大韜略」,即計劃先略取盛京,然後進行直隸作戰,並攻佔北京。他在義州的統軍亭上想像著渡鴨綠江作戰的情景,並揮毫書七絕一以言志:

    對峙兩軍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雖然海戰的結果對於日本並不利,但他仍沒有改變他心中的大韜略。

    「敵軍以九連城為總根據地,伸其左翼於虎山及長甸城,張其右翼至安東縣,在鴨綠江沿岸有炮寨壘營數十,幾百面軍旗隨風飛翻,看來總數不下兩萬人。」先鋒團長向著山縣匯報道。

    山縣聽著匯報沉思著渡江方案。而在鴨綠江的對岸也有人正在討論著。

    「軍長,你怎麼來了!」說話的正是李忠,渡江之後他並沒有直接回鞍山,而是隨著宋慶的分配來到了這個名為虎山的陣地上。此時他旁邊的一人正是黃立三。

    「來探探日軍的虛實!」黃立三道,他探虛實是其一,在鳳凰城憋不住了才是真的,他也率了三百人來助戰,被宋慶直接分配到了虎山李忠這裡。

    「軍長,這日本人沒啥虛實的,槍法一般,只不過有一股不要命的拼勁,只要頂住第一波進攻,沒有了士氣,也是一槍兩窟窿!」這些天沒少和日本人打仗,李忠也模出經驗來了。

    「那你覺得這次日本人能不能突破這鴨綠江防線!」黃立三對於李忠也很是喜愛,並不是李忠與吳鵬的關係親密,而是李忠確實機靈。

    「軍長考我呢!」李忠心中暗道,不過卻也暗自得意,「這防線太長,我軍不可能面面俱到,若是我來指揮的話,先於一部分在我軍防禦的薄弱處,比如安平河口,然後再大部隊正面搶渡虎山配合已經渡過的小隊,虎山可破!」

    黃立三點著頭,竟然和他自己想的一樣,孺子可教!

    「日本人也許真的如你想的這般,現在日本人兵多,而清軍兵少,且士氣低落,此戰敗局已定。若是日本人渡過了河,不要戀戰,別人撤退你也要撤退,你們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從虎山撤退後,退到其它佈防地,一定要靠近炮兵陣地,清軍在這一側一共有火炮六十幾門,日本遠來,必無多少火炮,這些火炮絕不能落入日軍之手!你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炸掉火炮!」黃立三命令道。

    「是!」李忠答道。

    下面情勢的展果然如黃立三所說,日本人很快就攻了下來,而且攻勢猛烈,李忠所部這一次並沒有拚命抵抗,隨著大部隊潰退。

    此時李忠把七百人兵分兩路,自己帶三百人入九連城,另四百人急行軍入安東縣,目的就是在軍隊戰敗之時不惜一切代價摧毀火炮,不過令兩路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個任務完成的了太過於簡單了,九連城與安東縣的清軍早已經在日本人攻下虎山之時就已經潰退了,這一下,不僅火炮被炸掉了,連同炮彈,留下的槍支都被炸掉了,三萬多枚炮彈,四千多枝槍,可把戰士們忙壞了,另外還有四百多萬子彈,戰士們已經來不及清理日本人就已經來了。

    張家堡是鳳凰城東南的一個小村鎮,不過現在這個村鎮已經沒有人了,所有的人都已經遷入了鳳凰城,早在兩個多月前吳鵬就已經把戰場選在了這裡。而且在清軍退過鴨綠江時也把軍隊秘密開到了這裡,這一次吳鵬在這裡駐紮了四萬軍隊,黃立三任前敵總指揮。

    如此大規模的軍隊調動肯定不能不被人現,吳鵬也是先與宋慶打好了招呼,不過宋慶也不知道這裡到底駐軍多少,只知道這裡有一支皇帝的新軍駐紮。

    虎山之戰後,宋慶、袁世凱、聶土成、呂本元、孫顯寅等皆退至鳳凰城。準備在鳳凰城組織士兵再與日兵一戰。不過黃立三早早的就回到了自己的指揮部,就連李忠了回來了。

    「報告,抓到了個舊軍軍官,叫袁世凱,求見總指揮!」門外衛兵報告。

    「袁世凱,他來做什麼!」此時指揮部內不光黃立三一個人,李忠也在,還有幾個師長都在。

    「讓他進來吧!」黃立三道。

    「在下袁世凱見過儲位將軍!」袁世凱進來一拱手道。

    「袁大人不必多禮,在下黃立三,請坐!」黃立三道,因為黃立三並沒有讓其它人出去,所以幾位師長也並沒有出去,還是在這裡呆著。

    「袁大人,你怎麼來了!」房間裡就李忠與袁世凱認識,於是李忠道。

    「袁某這一次來一是拜會一下各位將軍,二是袁某一事不明想請教一二。」袁世凱道。

    「哦!袁大人有事請說!」黃立三道。

    「是這樣的,日軍不日即將進攻鳳凰城,將軍不如入城共守,為何把兵佈於城外呢!」

    「這個……,我軍不習守城,比較習慣於原野的陣地戰,而且我軍在外,與鳳凰城中兵士也能夠形成犄角之勢。」黃立三一笑道。

    袁世凱聽了也不好說什麼,他掃視著房內的眾將,這些人年齡最大的三十出頭,很多都是二十多歲,還有如李忠這樣剛剛二十出頭的年青人。

    「年青人果然是年輕呀!對面可是來了六萬日軍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