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光緒之中華再起

龍騰世紀 第五十三章 騎兵衝鋒 文 / 光緒之中華再起

    所謂的背負式炮塔就是將兩個炮塔分佈在不同的層面上。目前戰列艦的炮塔都是在同一水平線上的,但隨著主炮數量的增多,在有限的空間內擺不下數量太多的火炮,於是吳德章等人就想到了將相臨的兩炮塔分層級放置。將前後第二次序的主炮位置提高,最前面的主炮是安裝在甲板上,後面的主炮安裝在炮台上,離遠了看就像是第一座炮塔背著第二座炮塔。如此設計能夠有效地利用艦船的空間佈置更多的火炮。

    這兩年吳德章雖然沒有造多少艦船,但卻沒少花錢,別的不說,那艘驗證艦可沒少驗證新東西,吳鵬不催促他不代表吳鵬不關注了。以吳鵬的判斷吳德章也應該來找自己了,果然今天提了,也算在意料之中吧!

    蝦蟆塘的戰爭還在繼續,現在中**隊在此已經集結完畢,簡單的陣地也已經修建了起來,不過一直以來,雙方都在增兵,小部隊的戰鬥有,但大部隊都沒有動,李忠在分析了雙方的形勢後,採取了一個大膽的策略,分兵從三面將俄國人圍了起來,如此分兵將士們反對的聲音確實不少,但李忠堅持如此。

    不過俄國人也不是傻子,只要他們集中兵力於某一面,就是他們的兵力優勢期,這個機會決不能浪費了。

    庫羅帕特金親自來到蝦蟆塘督戰,雖然人數上俄軍比中**隊在蝦蟆塘的正面人數略多一些,但就裝備而言明顯的中**隊佔優,而且是全面的優勢,中**隊迫擊炮、輕重機槍都有裝備,而俄軍只有不到三十門的火炮,而且炮彈也嚴重不足,機槍更是一挺也沒有,唯一的優勢就是有幾千騎兵。

    18日,俄國人的反攻先由騎兵動,步兵跟隨著騎兵,此時中國6軍的火炮還沒有完全運抵,炮兵陣地的工事也很簡單。正是動反攻的大好機會。

    哥薩克騎兵的大名可謂是無人不知了,大名在外,中國6軍也有少量的騎兵,但已經不再作為一個主要的兵種了,更多的是執行特定的戰術,比如遠距離機動突襲等。現在6軍的大佬都是從甲午之戰開始竄起的,他們的第一次的戰鬥就是火炮至上,而這種火炮壓制理論已經在6軍中根深蒂固了,戰術一般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制定的。這種理論在這個時期不能說不好。但總歸前衛了些。炮火壓制是好,但對於後勤的壓力也是巨大的,現在別看在邊境上,畢竟也是近距離作戰,而且還有鐵路,以後遠離根據地作戰再用這種戰術就有些奢侈了。

    「炮火注意提前量,騎兵度快!」目前最前沿的是十八師,師長叫馬軍,就是在九連城槍殺日本戰俘的那位團長,現在已經混成師長了。馬軍大聲的下達著命令。部隊雖然平時訓練過,但實戰中對付騎兵還是第一次,騎兵的快突破能力太強了,只要突破了,自己的陣地就可能失守,與後面衝上來的俄軍朝廷白刃戰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哥薩克騎兵的服役年限很長,最長的可以達到三十年,也就是說從十幾歲開始服役,到近五十歲才退役,若是有足夠的壽命,哥薩克整個生命就是一部軍隊史。他們是專為戰鬥而生的。

    此刻俄國的騎兵已經開始衝鋒了,三千騎兵就像一陣旋風一樣,不過兩軍相隔還很遠,足有一千米,不在槍的射程之內,但火炮卻是可以的,雖然炮師並沒有全部到達,但憑藉著迫擊炮以及已經到達的炮兵火力也足夠兇猛。隨著俄國騎兵的衝鋒,中**隊也是萬炮齊。掀起了一股鋼鐵風暴,擊殺了大量的騎兵,但騎兵的度太快了,一千米的距離只是眨眼的事情。

    進入到四百米的距離之時,輕重機槍以及步槍的聲音頓時大作,目前二七式輕機槍已經生產出了兩百多挺,全部部署在東線,重機槍就更多了。

    「準備白刃戰,掩護機槍陣地!」馬軍大吼著下達命令,之前一直不重視的騎兵在戰場上的突擊作用顯露無疑,一旦陣地被騎兵衝散了,面對後面跟進的俄國士兵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來。

    俄國騎兵不斷地倒下,不過仍有大量的騎兵快前推進著。每個騎兵不僅配備有馬刀,而且還有馬槍,是俄國步槍改造而來。能夠到達陣地前沿的有五百騎左右,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數量了,這些騎兵的作用不是殺敵,而是衝進來就行,只要能夠拖住中**隊掩護自己的步兵近前就是勝利。

    隨著俄軍突入十八師陣地,戰士們有些慌亂,不過其中還是有不少老兵的,特別是各級軍官,而且中**隊的步槍之上同樣配備著刺刀,為的就是這種情況,經驗豐富的在近距離上先擊殺馬上的俄國士兵,不過大多數士兵還是三五一夥的進行短距離的刺刀戰,如此短的距離上很多人用的並不是舉槍瞄準,更多的是出於本能的揮動著刺刀。

    不過機槍兵卻基本上沒有動,面對著俄國步兵的衝鋒,機槍是最重要的武器,不管老兵還是新兵,都有意識地保護機槍兵不被衝入的騎兵擊殺。

    儘管中**隊抵抗的很頑強,但騎兵衝入後還是把陣地上攪亂了,除了炮兵陣地之外,其它地方一片狼藉。這也嚴重影響了陣地上對於俄國衝鋒士兵的有效阻擊,面對著俄國人的突擊,前面士兵死傷嚴重,不過俄國人死傷更重。

    不過隨著五百名突入陣地的俄國騎兵被戰士們擊殺,火力一下子又猛了起來,衝到最前面的俄國士兵已經到了距中國陣地一百米的距離上,這個距離也是機槍的高殺傷區,擺好陣勢的中國6軍是最喜歡對方衝鋒的了,這一百米的距離絕對不是俄國人所能逾越的。

    在後方的用望遠鏡中看到著這場戰鬥的庫羅帕特金在看到自己的騎兵突入中**隊陣中之時心中大喜,不過片刻時間,中**隊在解決了騎兵之後,火力猛增,再攻下去只能徒增傷亡了。

    在留下了近兩千具屍體之後,俄國人終於退卻了!

    「先不要忙著清點傷亡,命令第十二師急行軍繞過蝦蟆塘直接堵住蝦蟆塘逃回海參崴的退路,另外全軍所有輕機槍全部調撥給十二師,立即執行!」戰鬥剛剛結束,李忠就命令剛剛趕過來的十二師不作停留,直接前去堵截俄軍。正面中**隊人數之所以就麼少就是因為李忠已經把部隊分開了,現在蝦蟆塘已經有四萬俄國人了,李忠怕夜長夢多,還是圍起來實在一些。

    「總指揮,您認為俄國人要跑!」馬軍是來向李忠匯報的,卻聽到了李忠的命令。

    「騎兵已經被打散了,雖然還有一定的規模,但要想起像剛才的衝鋒已經不可能了,這一仗的雖然短,但我怕庫羅帕特金害怕,特別是那個遠東總督阿列克塞耶夫,他內心恐懼必然調所有的軍隊回海參崴,集中力量防守海參崴。這個舉動雖然動機是因為他怕死,卻也是一個正確的決定,所以決不能讓蝦蟆塘的這四萬俄軍回去!」李忠斬釘截鐵地道,現在海參崴城內正規軍只有兩萬了,雖然阿列克塞耶夫又臨時徵調民兵與警察部隊,但戰力差的就多了。

    李忠如此決定也是看出了俄國人沒有炮火的原因,俄軍是有火炮的,但炮彈嚴重不足,阿列克塞耶夫把兵派了過來,但彈藥卻沒有及時供應,再說了,海參崴彈藥也不多。

    「總指揮,俄軍還有幾萬兵馬,我們兵力並不佔多少優勢……」馬軍與李忠也相熟,自己想到什麼就說了出來。

    「正面炮兵馬上就要到位,至於十二師嘛!雖然任務有些重,要面對著幾倍於自己的俄軍,但十二師是裝備輕重機槍最多的部隊,在俄軍沒有強力火炮支援的情況下想要突破難度很大,只要他們佔住了位置就是勝利,而且在俄國人向十二師動進攻時,我們也不能閒著。最關鍵的是皇上又調來了兩萬援軍前來,估計後天就到了!」李忠躊躇滿志地道。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