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江山圖

龍騰世紀 第二十一章 他鄉故人 文 / 江山圖

    馬車行徑兩個時辰後天空似為宋義之死而哭泣居然下起了小雨。張老實換過雨衣戴上斗笠繼續趕車前行半個時辰後到達一個叫回籠的小鎮。柳雨音見雨越下越大這回籠鎮她年少時曾經路過便讓張老實找客棧歇息。張老實對回籠甚是熟悉駕著馬車來到一家名為「君再來」的客棧。幾人下得馬車張老實就去放車餵馬小翠則去定下兩間廂房。

    不一會張老實餵馬回來。見他們母子三人坐在大堂當下便走過去湊個熱鬧。一路行來張老實和趙玉龍一家吃在一起一般客棧都有趕車人住的下房張老實這住宿問題並不需要趙玉龍他們負擔。當下四人喝喝茶聊聊天張老實把以前趕車遇到的趣事講給眾人聽不時逗得眾人哈哈直笑。

    柳雨音出生巴蜀在這江南聽聞鄉音倍感親切尋聲望去。只見一個年約五旬的老人頭鬍鬚皆為花白正不停地用手抹著頭上的雨水看那老人的裝束卻是一身下人打扮。待得看清楚那老人摸樣柳雨音不禁一呆。

    那老人抹著雨水忽然間似乎有所感應朝著四人坐著的位置望來。看到柳雨音時那老人似乎不相信的揉揉眼睛接著再仔細看看確認之後不由老淚縱橫朝四人坐的位置行來邊哭邊喊道:「小姐老奴終於找到您了。」說完便要朝柳雨音拜倒。柳雨音看清楚老人模樣時也是淚流滿面早已站起見那老人要拜急忙將老人扶住忙道:「忠叔您老人家怎麼來了江南?」那老人哭道:「小姐老爺讓我……」柳雨音卻擺擺手打斷老人的說話示意老人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當下對著趙玉龍和小翠道:「龍兒小翠還有忠叔我們三人先回房。」說完一頓又對著張老實道:「張大叔對不起了我有些家事要處理你便留在這裡喫茶罷茶錢都算我們的。」

    張老實見他們要單獨說話自己一個外人自該留在此處見柳雨音如是說忙回道:「不妨事不妨事我便留下喫茶你們回房慢慢聊聊。」

    當下柳雨音一行四人進了廂房柳雨音待那老人脫去雨衣便對小翠和趙玉龍道:「快來參見忠伯。」趙玉龍在客棧大堂時便知道這老人是娘親老家中的人當下和小翠向老人一拜道:「見過忠伯。」忠伯急忙扶住二人連呼不敢當仔細看看趙玉龍望著柳雨音問道:「小姐難道您已經成親了?」趙玉龍知道自己長得像娘親多一些故忠伯有此一問。柳雨音點了點頭道:「十多年前我便已成親這是我兒子趙玉龍和我兒媳小翠。」說完話題一轉問道:「忠叔您老怎麼在這江南?」

    忠伯見房間都是自己人沒想到小姐在江南不僅成婚甚至連兒子和媳婦都有了。這時代的大戶人家一般都有童養媳是以忠伯也不吃驚當下回道:「小姐十多年前逃婚後那田家的人來我們家鬧過幾次後來便不再來了。老爺打聽到原來是那田家少爺常去煙花之地得了花柳病不到一年便死了。老爺聽到這個消息後便找田家拿回婚書那田家也知道自己理虧這事就不了了之了。老爺深悔當年逼迫小姐太急幾年前便著老奴前往江南尋找小姐。沒有想到老奴一出蜀中那鎮南王就舉兵造反。老奴受主人之命便到這江南來尋找小姐。黃天不負有心人啊終於讓老奴遇到小姐了。卻不知姑爺是否也在?好讓老奴參拜參拜。」

    柳雨音見忠伯提及夫君心下一酸含淚道:「夫君十年前便上了戰場至今仍無下落只剩下我們孤兒寡母。」

    忠伯初見柳雨音母子三人衣衫簡陋卻不知這是母子三人故意如此裝扮為的是掩人耳目正所謂財不露白也正是如此一家三口才能平安走到今日。忠伯此刻聽聞姑爺上了戰場十年未歸看樣子凶多吉少。又見小姐衣著寒磣與以前的錦衣華服完全兩般模樣知道小姐這些年來吃盡苦頭忍不住心中酸楚老淚縱橫。

    趙玉龍和小翠在一旁聽忠伯和柳雨音談話小翠聽得不是很明白但也知道這忠伯是娘親的家人見二人落淚竟跟著掉下淚來。趙玉龍兩世為人卻是聽的清楚明白心中暗想娘親原來是大戶人家小姐自小定下婚事看樣子母親不是很滿意這樁婚事逃婚來江南遇到父親生下了自己沒有想到娘親居然是自由戀愛的先驅而外公似乎最近幾年良心現派忠伯前來尋找娘親。看樣子可能我們要回巴蜀了這巴蜀離那吐蕃甚近不知道這世上還有沒有班禪大師?有沒有那聖光?

    趙玉龍正在胡思亂想之間卻被忠伯的說話聲打斷思緒只聽忠伯對柳雨音道:「小姐這些年可苦了你了。老奴離開蜀中之時老爺讓老奴帶了一千兩出來老奴這些年尋找小姐幾乎走遍整個江南如今這錢還剩下九百多兩。現在進蜀之路已被鎮南王切斷回蜀中之路現在行不得了。老奴自幼便跟著老爺學過些經營之道自問做生意也不會吃虧。不如我們先在這江南做些小買賣等蜀中之路一通我們便回蜀中。」忠伯乃柳雨音家中老奴這些年漂泊江南如今見著小主人自然以後便跟著小主人。

    柳雨音見忠伯滿面風霜頭花白自己離家時忠伯乃是滿頭華如今白叢生顯然這些年來吃過不少苦頭。這幾年才用一百多兩而且幾乎走遍江南各地其中苦楚唯有忠伯他老人家自己知道當下輕輕擦拭眼角淚水止住悲傷對忠伯道:「忠叔放心這錢的事情您老不用操心龍兒甚是聰明前些日子已經掙了些銀錢已經夠我們吃穿不愁。如今我們前往杭州便是讓龍兒和小翠去那江南書院讀書。您來江南之前家中情況可好?爹娘身體是否康健?」

    忠伯見小姐說小主人掙了些錢不由往趙玉龍看去只見趙玉龍年約十四五歲雖衣著簡陋卻面容俊朗雙目炯炯有神看起來甚是精明隱隱有老主人年少時的模樣不過怎麼看都是個乳臭未乾孩子卻不知道小主人掙了多少銀錢?看小主人小小年紀就要出來掙錢養家顯然是家中窘迫已極聽柳雨音問及家鄉情況急忙回道:「老奴走時老爺和主母身體倒是安康家中情況也比較好。就是小姐離開時主母曾大病一場整日以淚洗面落下一些病根。前幾年遇到一位神醫雖比不上北國聖手但也是醫術高幾幅藥下去主母病情便好轉。只是主母思量小姐在我離開蜀中之時還常常以淚洗面。」柳雨音聞聽母親得病忍不住淚流滿面哭道:「娘親孩兒不孝。」受了她的情緒感染登時小翠忠伯兩人也不由掉下淚來陪她一起哭泣。

    幾人中只有趙玉龍最是鎮定見她三人哭泣不止當下勸道:「你們別哭不如我們回蜀中吧。這杭州便不去了。」

    忠伯聞聽小主人說話止住哭泣回道:「小主人有所不知如今鎮南王謀反縱容手下兵士。凡由外進蜀的人他們便搶男的拉去做壯丁女的便被賣到青樓。是以無人敢進蜀中。不如我們先在杭州落腳不知小主人掙了多少銀錢?老奴學過做生意以後就由老奴來照顧主人一家絕不會讓主人一家餓著。等以後王師平定西南我們再回蜀中。」忠伯見主人一家三口衣著簡陋以為他們沒有多少錢想著自己有九百多兩做些經濟憑借自己學做生意的手段主人一家便可衣食無憂以後西南平定便可以回去。

    趙玉龍見忠伯如此忠心安慰道:「讓忠伯操心了。」接著望向柳雨音見柳雨音點點頭示意不必什麼都瞞著忠伯顯是對這忠伯十分放心。當下輕描淡寫地道:「我前些日子掙了些錢也就十萬兩左右。」

    忠伯一聽小主人掙了十萬兩之巨登時驚得嘴巴張得足可塞下幾枚雞蛋不可置信的望著柳雨音只見柳雨音點點頭。忠伯素知小姐脾氣只要小姐確認那就不是假的這才相信趙玉龍所說。又仔細看看趙玉龍怎麼看這小孩子都不像掙十萬兩銀子的人。卻聽小主人繼道:「忠伯我們有十萬兩這杭州物價貴麼?做生意難麼?如果錢不夠我再去弄些。」忠伯只聽得大氣都不敢出十萬兩!買房買地幾輩子都花不完了聽小主人的意思還可以掙更多的錢一時間不由驚得呆住。

    「你這鬼精靈以後不許再像以前一樣了。如此下去我們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無立足之地!」卻是柳雨音斥一旁責趙玉龍「以後賭坊之地也不許再進!」

    趙玉龍見母親生氣也知道賭坊掙錢雖然容易但非長久之計恭敬回道:「不去就不去娘親別擔心。以後我一邊讀書一邊和忠伯學做些生意也可積累些財富。」

    忠伯聽得一頭霧水隱隱感覺小主人這錢好像是從賭坊裡贏來的來歷並不甚光明。卻不知道這小主人如何贏得這麼多銀兩老主人在蜀中也算是比較成功的商人有商舖田地資產現銀加起來也不過五萬兩。這小主人居然掙了十萬兩乃是川中老主人身家的兩倍。自己的九百兩銀子在小主人眼中簡直不值一提。想到這裡忠伯不禁老臉一紅頓感慚愧。

    柳雨音見忠伯面有難堪便不再瞞他將趙玉龍經神仙點化贏了高昇賭坊和興業賭坊二十多萬兩然後一家人準備到杭州避避風頭順便讓小翠和趙玉龍去江南書院讀書的事情詳細講了一遍。忠伯才恍然大悟原來小主人乃神仙點化之人難怪如此厲害一掙錢就是二十萬兩忙朝柳雨音賀喜道:「恭喜小姐小主人如此聰明又經神仙點化以後前途不可限量我看即使考上狀元也不是難事。以後小姐帶著小主人見到老爺老爺肯定會喜歡小主人的。」

    柳雨音自從兒子清醒過來第一次聽到有人誇獎兒子雖是自己家中的老家人心下也甚是歡喜謙虛道:「忠叔別誇他以後忠叔還要幫我一起嚴加管教這孩子。讓他知道些為人處事的道理。」

    趙玉龍只聽得差點氣岔自己兩世為人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經驗而且有著三十多年的人生經驗還需要有人來管教我?只聽忠伯道:「不敢不敢。小主人年紀雖小卻經過神仙點化小小年紀便有此作為以後必定能成為國之棟樑。只要老奴日後跟著小主人能跟小主人學學也算是老天開眼老奴也沒有白活這一輩子。」聽忠伯這麼說趙玉龍感覺舒服多了急忙謙遜道:「忠伯不可如是說您老人家過的橋比我走過的路還多吃的鹽比我吃的米還多。見識比我不知高了多少我以後定要跟您老好好學學希望您老以後能嚴加管教我。」

    柳雨音見趙玉龍如此謙遜心中欣喜忙道:「忠叔不必謙虛讓這孩子好好跟著你學些本事。龍兒你以後要謙虛謹慎切不可再進賭坊以免節外生枝。」趙玉龍連忙答應以後不進賭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多聽忠伯教誨等等。接下來柳雨音和忠伯談到去杭州的事情。

    忠伯老於世故建議讓張老實回去在這回籠購置馬車由他駕車去杭州。眾人聞言盡皆同意他的辦法。

    第二天一大早柳雨音便讓小翠給張老實二十兩銀子。當初和張老實談車錢的本是六兩銀子張老實見錢多了幾倍而且還沒有將客人送到目的地只肯收六兩。後經忠伯勸解這才歡喜收下二十兩並答應以後有人問及柳雨音她們三人的情況就說三人往蜀中去了。送走張老實忠伯為了避人耳目買了輛小馬車。一家四口便朝著杭州出。現在車上的人都是自己人一路上眾人有說有笑好不快活。這一日馬車穿出一片樹林只見遠處城牆巍峨牆頭旗幟鮮明士兵盔甲錚亮杭州城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