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佳婿

龍騰世紀 第七十五章 不同 文 / 佳婿

    長樂公主手上染血的寶劍直指賢妃,一向對賢妃避讓三分的皇后道:「賢妃你是打算害了長樂?」

    賢妃平緩的說道:「娘娘怎麼能這麼說?皇上,皇后娘娘誤會了臣妾。」

    「誤會?」沒等皇帝說話,皇后睜大眼睛,怒道:「賢妃你給本宮跪下。」

    公主府喜宴上隨著皇后這話死寂一般的寂靜,皇后在賢妃被冊妃後,從沒讓賢妃下跪過,一直躲在中宮中唸經的皇后第一次在朝臣面前顯露出皇后的威勢。

    長樂公主略有吃驚,她沒有將今日的事情提前告訴給皇后,這是皇后最本色的反映,長樂公主心裡**辣的,手刃愛過的人,她孤單難過,然皇后對她的維護驅散了難過的情緒。

    皇帝手握住椅子扶手,皇后不畏懼般的迎上皇帝目光,「陛下,本宮不能讓賢妃跪下?」

    賢妃款款的起身,直挺挺的跪在皇后面前,褪去了平產時的冷眼高貴,」臣妾恭聽皇后娘娘訓斥。「

    在說話的時候,賢妃沒有看皇帝一眼。

    寧欣輕輕的一歎,長樂公主意料不到皇后的反映,寧欣卻想到了,母為自強,長樂是皇后唯一的骨血,從這一點上看,皇后並非是懦弱不敢爭的,皇后有同賢妃爭鋒的心思,寧欣為長樂公主出謀劃策就容易許多,但眼下賢妃的反映,讓寧欣的心緒猛然沉重了幾分。

    不過這樣的女人,才應該是賢妃。

    賢妃的順從,皇后眼裡閃過錯愕,道:「訓斥?本宮哪敢訓斥你?本宮且問你方才為何為那罪民求情?你莫非不知,光武陛下讓叛國奸臣後代永世為罪民的初衷?」

    「回娘娘,臣妾知道光武皇帝是想讓世人驚覺。寧做大唐人,不做賣國賊。」賢妃馴服般低頭,聲音平靜溫婉,語調平緩,既不是著急喊冤,又沒有辯駁皇后,「光武皇帝驅除韃子,光復大唐,榮耀大唐皇室。臣妾不敢非議光武皇帝。」

    那位憑著風雲簽繼承皇位的光武皇帝,一生中最大堅持就是判下遇赦不赦的罪民,他在大唐剛剛光復後,面對諸多聽宣不聽調的王爺諸侯的算計順利的將帝位傳下去,

    正因為有了兩代帝王的積累。光武皇帝的孫子當今陛下才有了些許的底氣,同無雙郡主合謀削藩!

    賢妃深知當今最為敬佩強敵環繞之下的光武皇帝,當今深深的記得光武皇帝臨終留下的遺言,恢復皇帝無上權威!賢妃用對光武皇帝敬意挽回局面。

    皇后說道:「你既然敬佩光武皇帝,怎麼還為一個罪民求情?你方才在維護罪民!」

    「臣妾不知那人是罪民,臣妾只是怕長樂公主後悔,畢竟他們曾經那麼好。」賢妃此時才抬頭。「臣妾只不過見了他幾面,還是在眾人面前,臣妾又不是無所不知的無雙郡主,臣妾哪會知道他是罪民?」

    賢妃此話暗藏毒針。她沒看出罪民,同罪民情意綿綿相處三年的長樂公主不也沒看出罪民?

    她若是居心叵測,長樂公主又算什麼?不是長樂公主手刃罪民的話,這一點會成為賢妃攻訐的重點。只要長樂公主有一分猶豫或者那個韓地來的蠻子不曾出現就好了。

    長樂公主道:「不知道?好一句不知道。賢妃娘娘,你不會認為本宮派去的人意圖屠殺桃源鎮的百姓掩蓋真相吧?」

    賢妃緊扣住手指。突然覺醒的皇后難纏,長樂公主更是機靈,「臣妾不知那些喪盡天良之徒是哪個派去的。」

    「好一句不知道?除了你之外,本宮想不出還有誰如此大膽算計長樂。」皇后憤怒的指責賢妃。

    長樂公主手中的寶劍垂下,娘啊,您能不能別這麼魯莽?

    寧欣低垂下眼瞼,皇后娘娘總是讓人意外當別人忽視她正能量的時候,她會出其不意的襲擊賢妃,當別人對她抱有希望的時候,她卻向世人證明,為何玩不過賢妃。

    這樣性情的人做皇后實在是一個痛苦的事情,難怪被賢妃逼得步步後退。

    皇后,你太著急了!

    果然賢妃淚睫於盈,嗚咽的說道:「皇后娘娘誤會臣妾了,臣妾只在深宮中伺候陛下,哪有這麼大的本事襲擊桃園鎮?臣妾的娘家人也沒有這麼大的能耐。」

    「你說謊!除了你沒有旁人!」皇后娘娘聲音淒厲的叫道:「皇上,長樂是您的女兒啊。」

    「皇后娘娘的心情臣妾理解,可臣妾實在是沒有算計長樂公主的心思,長樂公主同臣妾關係親近,臣妾將她當作女兒看待,怎麼會算計長樂?臣妾只有九皇子一個,臣妾一直想要個女兒啊,雖是安樂養在臣妾跟前,可臣妾最疼得人是長樂公主。」

    賢妃深情疼愛的看著長樂公主,長樂公主拿劍的手臂顫抖,她總算是明白寧欣為何那麼說了,她對賢妃的親近是賢妃最好的護身符!

    若是有可能長樂公主想一劍刺死賢妃,像她對於狀元做得那樣,哪怕會失去性命。可賢妃不是那罪民,在父皇面前,她傷不到賢妃。

    賢妃是會劍舞的,當年若不是她擅長劍舞,先帝怎麼會相中她?以歌姬為貴人,先帝同樣頂著天下人的議論。當然先帝受到的壓力絕對沒有當今陛下更大,用先帝貴人為賢妃,以往的皇帝中沒有一個敢做。

    長樂公主看出父皇不悅之色,她記得很深,當父皇接出家為女冠的賢妃入宮時,宮門口跪了很多的朝臣,他們阻擋賢妃入宮,但父皇一頓板子下來,大臣血肉橫飛,那一次廷杖活活打死了六十七人,首輔也被打得重傷,隨後更是被父皇以逼君之罪罷免!宮門口的血案後,沒有誰再敢說賢妃的不是。

    只要皇帝一日寵著賢妃,那麼賢妃的地位就是不可動搖。這話是寧欣說過的。

    長樂公主還記得寧欣最後說『不要再提皇上為賢妃做了多少的荒唐事兒,這些事情提得越多,陛下越會堅持下去,做得越多打殺的朝臣越多,陛下越沒有反悔的理由,欲其說陛下寵愛賢妃,不如說陛下在同天下人作對,在宣揚皇帝無上權威!公主姐姐,淡化吧,讓曾經的一切事情都轉淡化掉。」

    「父皇。」長樂公主拋下寶劍,跪在皇帝身前,「如今兒臣才知道母后如此疼愛兒臣,兒臣深感愧對母后,兒臣不想讓母后和賢妃之間的矛盾影響父皇,今日的事兒,兒臣心如死灰,請求父皇准許兒臣出家修行。」

    「不行!」皇帝有幾分著急,「為了一個罪民出家?」

    「不是為他,是兒臣想平靜平靜,兒臣想找一個清淨的地方反省,父皇,請您恩準兒臣所請,」

    「朕封你為女冠,准許你帶髮修行。」

    皇帝也知道這次事情後,若是不讓長樂避一避,世人不知會如何非議長樂公主。

    此時皇帝可有再杖責百官,封天下人口的勇氣了,誰都意氣風發過,但總是熱血衝動不知沉穩的話,那人是瘋子。

    「多謝父皇。」長樂公主叩謝。

    皇后淚眼迷濛,「長樂。」

    「母后,我會常常進宮陪伴您。」長樂被皇后拽起,她們雙手交握,盡顯珍貴的母女之情。

    寧欣勾起了嘴角環顧四周人的反映,這才對嘛,若是長樂都站在賢妃那邊,誰還瞧得上皇后?

    皇帝道:「今日的事情,朕不會就這麼算了,朕要看清楚罪民到底想怎樣?」

    「起駕回宮。」

    「恭送陛下。」

    皇帝在路過李冥銳的時候,抬手拍了拍他肩頭,「你很好。」

    「謝陛下。」李冥銳低垂下腦袋。

    皇帝一行離開公主府,薛珍才暗自鬆了一口氣,賢妃是不會拋棄她了。

    薛珍暗自感激起插話的皇后,可她還是不明白,於狀元怎麼變成罪民的?長樂公主怎麼會沒有任何猶豫的殺了他?

    最讓她困惑得是,皇上怎麼會欣賞李冥銳?怎麼會同傻子世子和風流世子認識?李冥銳薛珍可是一直當他是一座移動的大金礦,只等到王季玉長進之後,她會偕同王季玉將李冥銳的秘密挖出來,只要那筆銀子到手,李冥銳也沒什麼用了。

    但現在李冥銳竟然入了皇帝的眼兒,薛珍擔心皇帝會不會對那筆銀子動了念頭?一千萬兩的真金白銀,任誰都拒絕不了,哪怕那人是皇帝!

    薛珍只記得前生伯爵府在李冥銳身上得了一大筆銀子,她不知寧欣怎麼把銀子算計到手的,她唯一打聽出來的消息是李冥銳也不知身上帶著這樣重大的秘密。

    寧欣得了銀子沒多久,伯爵府就傳出李冥銳染病的消息,王季玉為他遍請名醫,耗費了很多銀子賣藥,甚至王季玉親自照顧李冥銳,三月後李冥銳病逝,王季玉為他風光大葬。

    世人大多稱讚王季玉有情有義,稱讚威武伯爵府厚道,對一故交之子如此之好,王季玉和寧欣賺足了好名聲。可惜得是李冥銳,到死也不會明白寧欣對他的算計!

    薛珍對李冥銳流露出一抹的同情,反過來想李冥銳什麼都不知道反而是一種幸福,若不是她什麼都知道了,她就不會如此恨那些欺辱過她的人,她也不會攜恨重生了。

    薛珍在這次事中沒有得到任何好處,還得費盡心思挽回賢妃娘娘的信任,李冥銳卻入了皇上的眼兒,薛珍非常的鬱悶,對李冥銳的那份同情話為無形。

    ps明天雙更,求幾張粉紅,奶奶的,夜該規則了十張粉紅加更一章,拼這個月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