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三國之向上人生

龍騰世紀 第一卷 洛陽卷 第三十五章 黃巾起義 文 / 三國之向上人生

    183年歲末年初,久不上朝的漢靈帝突然來了理政的興致,每日按時早朝,對政事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完全一副勤政愛民的形象。新年之後漢靈帝迫不及待地宣佈改元,把年號從「光和」改為「中平」,以示天下太平,並且宣佈大赦天下,一時間普天之下的民眾都對這位皇帝歌功頌德。不過這位皇帝只堅持了一兩個月的面子工程就故態復萌了,在漢靈帝看來現在天下太平、國泰民安,自己這個皇帝也可以放鬆放鬆,沒有必要再讓自己起早摸黑的那麼累了。

    不過一切並沒有按漢靈帝期望的那樣展,遠在冀州的張角現在可謂是舉棋不定,前不久他收到封諝從洛陽傳過來的消息,馬義元和唐周兩人突然消失,連同收羅的錢財也一起消失了,而且封諝告訴張角這兩人可能是被別人剿滅的,但具體是誰就不知道了。張角被嚇了一跳,他的第一反應倒不是這兩人演一出苦肉計之後再私吞錢財逃跑了,這兩人在張角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馬義元是一方渠帥,唐周更是他的嫡傳弟子,這兩人是絕對不可能背叛他的,至於封諝就更不可能玩什麼花招,除非他不顧家人的性命。張角擔心的是這兩人是不是被官府秘密控制了,那後果真的不堪設想,張角自家事自己清楚,就自己幹的事掉十次腦袋都不夠。如果這兩人真的被官府控制了,那只有提前起事了,但是現在封諝還沒有確定這兩人已經落入官府手中,而且朝廷也沒有什麼過激反應,這樣冒失起事就等於提前暴露自己,而且人馬還沒召集,錢糧也不夠,這也是張角舉棋不定的原因。

    「大哥,不要再猶豫了,趕緊召集人馬準備動手吧,等到漢廷大軍圍剿我們的時候再動手那就晚了,到時想後悔都來不及了!」

    張寶一臉焦急地催促張角,這一陣子為這事他可沒少跟張角爭吵,自己這位大哥什麼都好就有些婆婆媽媽,這事早晚都會幹,橫豎都是一刀,十幾年的努力就是為了這一回,怎麼到了現在反而畏畏尾的。張寶向身後的張梁和一眾渠帥打了個手勢,眾人馬上齊刷刷地跪在張角身前,張角一陣無耐,他知道自己要是再拒絕恐怕會寒了眾人的心,既然這樣那就幹吧,張寶說得很對,反正遲早會走上這條路,與其擔驚受怕不如痛痛快快地搏一回。

    「好,既然這樣,那就準備起事!」

    「是!我等誓死追隨大賢良師!」

    眾人心裡一陣興奮,張角終於肯鬆口了,他們都是雄霸一方的太平道頭目,自然不滿足太平道那種清苦的傳教生活,現在張角終於點頭了,每個人都摩拳擦掌的準備大幹一番,然後共享榮華富貴。特別是張寶,他早就不滿足於現在這種生活,要不是張角壓著他早就率眾起事了。接下來張角帶領眾人商討了起義時間和細節,約定好之後眾人各自回去召集人馬準備起義的事例……

    遠在洛陽的袁峰還不知道他的一番舉動間接促成了黃巾起義,在圍剿完那些強盜之後袁峰再次了一筆橫財,高興之下把高順和那些士兵獎賞了一番。唐周自然乖乖地留在了袁峰身邊,他對袁峰是且敬且畏,袁峰要他怎樣他是屁都不敢放一個,在見識了袁峰的實力之後唐周徹底聽命於袁峰,唐周也覺得跟隨袁峰的話以後一定會很精彩。

    對唐周袁峰是真打算用,他現在身邊是人手奇缺,唐周這種會動腦子而且還能耍些小聰明的小人也有他的用處,不過從唐周這個人袁峰聯想到黃巾起義,唐周告訴袁峰張角很有可能會在最近起事,黃巾起義袁峰可比唐周清楚多了,歷史上張角就是在184年三月左右率眾起義的,但現在情況有些不同,洩密的唐周被袁峰控制起來,馬義元則被高順殺掉,既然已經這樣了,那張角還會選擇在那個時候起義麼?

    袁峰是徹底不希望張角起義,可能是出於對危險的畏懼吧,儘管袁峰現在差不多可以自保,但袁峰還是情願黃巾起義不生,可惜事與願違……

    184年三月,在倉促地準備了一番之後,張角率眾在冀州宣佈起義,起義軍頭纏黃巾,大喊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攻入城池,殺害官吏和地主豪強。與此同時,天下各州除了邊遠的涼州,益州等地之外,其餘各州紛紛響應,起義人馬都頭纏黃巾,人稱「黃巾軍」。這幾年朝廷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再加上連年大旱,天下農民早已困苦不堪,張角等人振臂一呼之下迅聚集了許多人,再加上張角的太平道一幫教眾,一時間各州縣人人自危,黃巾軍就如同蝗蟲過境一般,把朝廷的官兵壓得死死的躲在城裡不敢出來,東漢王朝頓時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

    遠在洛陽的漢靈帝沒過多久就收到天下大亂的消息,把這位皇帝驚得差點從龍椅上栽下來,十常侍等人也想捂著這個消息不讓漢靈帝知道,但黃巾軍實在是展迅猛,才一兩個月就席捲各州了,無耐之下只好向漢靈帝說明,這位皇帝前一刻還做著太平盛世的美夢,沒想到醒來就如墜冰窖了,朝堂上一片混亂不用說。

    在家中的袁峰在黃金起義的第一時間就收到了消息,這幾年經過袁峰的大力扶持,袁峰手中的情報網絡也在不斷擴大,這也是袁峰在第一時間收到消息的原因。不過袁峰看完消息就直搖頭,張角還是走上了老路,得罪了最不該得罪的地主豪強和士族,這傢伙起義時把被攻破的縣城裡的地主和士族統統殺掉,這樣是能大快人心,但卻把這些人推到他的對立面,這也注定了黃巾起義的失敗。黃巾起義不是在洛陽也有過動亂麼,怎麼都這麼久了還沒有生呢,袁峰頓時明白過來,洛陽的黃巾賊讓自己和高順都給收拾得差不多了,剩下一個封諝在那手中沒兵沒權的也蹦達不起來,沒想到自己無意中幫東漢朝廷清楚了一個麻煩,袁峰有種做了冤大頭的感覺。鍾繇也在旁邊看這本些情報,這位把眉頭皺得都不能再緊了,

    「鍾大哥,你覺得這伙黃巾賊咋樣?」

    「公子,這伙黃巾賊勢頭雖猛,但卻殘忍不堪,而且毫無紀律可言,鍾繇估計這夥人很難成大事,……」

    這傢伙的,一句就說到點子上,袁峰向鍾繇一豎大拇指,

    「那我看鍾大哥似乎很憂慮的樣子,既然這伙賊子掀不起什麼大浪,遲早會被滅掉的,鍾大哥還憂慮什麼?」

    「公子,這伙賊子自然不值一提,但他們的成員大多數卻是平民百姓,這些百姓跟著張角的後果不外乎兩個,起義成功了,這些人為張角賣命打下一片天下居功至偉,但沒有幾個能夠堅持到那種地步,另一種結果就是起義失敗,這些平民也難逃被殺頭的噩運,總之,受罪的都是這些平民罷了,唉,鍾繇是為這些平民不值……」

    鍾繇的一番話說得袁峰肅然起敬,這個時代背景下能一心為民的官員可是很難得,沒想到漢靈帝就這麼隨便放走了,不過他不放走自己哪能遇上鍾繇呢。

    「鍾大哥的這番話讓袁峰佩服,不過鍾大哥想過沒有,如果不是被逼到無路可走的地步,這些百姓恐怕也不會鋌而走險,這其中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在朝廷,如果朝廷能夠顧及百姓的疾苦,官員都能一心為民,平民有飯吃有衣穿之後就自然會擁戴朝廷,大漢的江山也就固若金湯了,可惜……」

    「公子的話人深省,如果當今皇上能夠聽到公子這一番話就好了。」

    鍾繇一臉激動地說到,袁峰在心裡搖搖頭,漢靈帝聽到我的話最好的結果恐怕就是裝幾天明君的樣子,最壞的後果就是一怒之下把袁峰殺掉,再加上對袁峰怨恨的人推波助瀾,袁峰更相信會是最壞的結果。東漢王朝已經不可救藥了,最好的辦法就是破而後立……

    「公子,」

    鍾繇看著袁峰,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鍾大哥有話儘管說,你我之間還有什麼難言之隱麼,呵呵。」

    「公子有沒有想過幫朝廷平叛,以此來獲取功名呢?」

    在鍾繇看來袁峰手中有兵有將,而且袁峰又極善謀略,要以此獲取功名那還不是手到擒來,他猶豫的原因就是擔心袁峰因此而誤會自己一心向著朝廷,不過鍾繇的擔心有些多餘了,袁峰一臉真誠地來到鍾繇面前拉著他的手說到,

    「鍾大哥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袁峰一直苦於沒有謀取功名的機會,沒想到在眼前的機會也差點錯過,幸得有鍾大哥提醒,袁峰一定想辦法請兵討賊。」

    鍾繇頓時鬆了口氣,不過沒聽清袁峰是說請兵,而不是帶著自己的兵去平叛,他只要袁峰沒有因此而誤會自己就好。袁峰決定領兵平叛,之前他一直把自己當著一個局外人,黃巾起義有皇甫嵩,朱俊等人鎮壓,與他沒有關係。不過讓鍾繇這麼一說袁峰覺得這真是個機會,歷史上曹操,劉備,孫堅等人都參加討伐黃巾的戰役,並由此聲名鵲起,自己為什麼就不能這樣做呢,不過袁峰可沒有傻到帶自己的兵去剿匪,吃力不討好不說,恐怕漢靈帝更多的是懷疑自己而不是獎勵自己,袁峰可不想過早地把自己實力完全暴露出來,低調做人一直是他的原則(雖然不大成功),明天就去找機會讓漢靈帝答應自己領兵剿匪……z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