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奮鬥在民國

龍騰世紀 第八章 平叛(二) 文 / 奮鬥在民國

    「忠革認為,介石的校軍,能不能及時的趕來戰場,我怕到時候他們還沒有到,我們獨立師已經殲滅了滇軍了。」鄧演達的話語中滿著自信,對於滇軍的作戰能力,尤其是這支楊希閔的滇軍,可謂不堪一擊(歷史上,校軍僅用1天邊殲滅了這次叛亂)。

    高振笑笑:「滇桂軍的佈防我想他們也應該瞭如指掌,不過我想介石他們就算想來,也要聽從一下大元帥府的命令,不像我們這般自在。之所以讓部隊不用接受大元帥府的這次命令也是和他們脫不了關係,自從總理去世之後,鮑羅廷在大本營的地位越來越高了,雖然在之前我和胡漢民通過氣,他也支持由獨立師來負責這次平叛,但是我擔心在會議的時候,鮑羅廷會不會讓咱們作為主力是個問題。」

    這方面也正是鄧演達的擔憂,獨立師自從來到贛南之後,和蘇俄顧問之間的矛盾更加擴大化,從以前的台下也漸漸的有搬上檯面的意思。上次的工人罷工事件背後,多多少少有他們的影子,尤其是事情被臨時政府鎮壓之後,他們的態度更是強硬的讓人覺得有些過分。

    這種擔憂在數天前已經的到了證實,只不過高振等在贛南的獨立師並不知道。**之廣州區委在針對楊希閔、劉震寰有可能叛變革命的事情已經組織了數次討論,同時也在黨內進行了秘密動員,隨時準備策應平叛的戰鬥。會議上,他們不僅是通過了支持廖仲愷的主張,鮑羅廷更是在加侖等人勸說下,決定在以後針對此事的政府會議上,支持由校軍來擔任平叛的主力。

    會後第二天上午,胡漢民又在大元帥府主持了召開了針對楊劉反跡的會議,參加會議者的意見並不像原來歷史上的那麼統一,畢竟這次會議提前了將近一個月。革命政府也為正式成立為國民政府,局勢也不是歷史中的那樣,楊劉已反。像剛剛又回到廣州的鄒魯就堅決不同意要把劉震寰也帶入其中,這是因為他和劉震寰的私交甚好。有不少人也提出應該先通過談判來解決分歧,等國民政府成立之後,再做武力方面的打算。然而,像廖仲愷這樣堅決表示要通過武力來解決的人也不在少數,而且得到的支持更多一些。

    蔣介石、許崇智、譚延闓等軍隊指揮人員也趕來參加會議。蔣介石對於這件事情已經計謀已久,一輪到他說話的時候,便提出了具體的作戰計劃。即由校軍為主體,粵軍為輔而組成的平叛部隊,由三路向楊劉部隊起進攻。

    軍事顧問加侖在眾人各抒己見的時候仔細思考了一番說道:「各位,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滇桂兩軍的總兵力應該不到四萬人,根據我的計算,我們可以調動前來平叛的部隊可以達五萬人之眾。更重要的是,對方還沒有部署開來,如果我們能夠在秘密的把部隊調回廣州的話,等對方反旗一舉,我們就完全可以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許崇智贊同道:「我同意加侖顧問的話,作為平叛的部隊,還是應該由校軍,也就是總理去世前欽定的黨軍和粵軍一起來擔任。當然,對於福建,我們也應該重視,永福艦到現在也沒有要回來,實屬我們革命政府一大恥辱。」

    對於平叛,他和蔣介石早就商量好了,對於滇桂軍在廣州的所作所為也早就按捺不住內心的不滿。東征的勝利讓他無論從實力上還是信息都大增,只要這次平叛能夠順利的話,等國民政府一成立,自己無論是在政府中,還是在軍隊中的地位都會比現在的位子更高一步。

    譚延闓也有心藉著平叛來擴充自己的地位和實力,和許崇智的打算一樣,雖然生性淡平,可面對如此好的機會,自然也就不願意看他一人獨享美食:「汝為兄,我看還是你親自留在閩粵那邊比較好,如果他們一旦不用再承受你的虎威,我看他們也不回像現在這般老實了不是。」

    「祖安說的沒錯,汝為還是親自留在東江比較合適。這樣我們也能夠放心的召校軍和粵軍的幾個師回防不是。」廖仲愷贊同道,如果想讓閩粵邊境不分了平叛部隊的心,這方面一定要做好。

    許崇智聞言哈哈大笑,他心裡明白,自己要是想親自指揮平叛是不可能了。不過眾人對於指揮平叛部隊的指揮上,都比較傾向於蔣介石,正當他要說話的時候,隱隱約約的能夠聽到零星的重炮之聲,列座在會議場的所有人此時此刻陷入了驚訝和恐慌之中,難道滇軍叛變了?

    將近9點左右,高振率領的獨立師一部才趕到廣州郊外,駐紮在這裡的廖品桌師的士兵還在睡意當中,通過望遠鏡觀察只能夠看到對方軍營中零零點點的數十人負責軍營的警戒工作,嘴上叼著、手裡拿著、腰間別著的是他們特有的煙槍,幾人圍在一起像是要享受一番。

    邊觀察著,高振的臉上邊露出笑容,滇軍的雙槍兵果然如傳言一般,如果自己的部隊連這樣的部隊都收拾不了,那可謂是丟人丟大了。

    「師長,突擊部隊準備完畢。是否向一、二旅去電報,開始總攻?」趙謙來到這處後就站在一邊,通過自己手上的望遠鏡也觀察到了敵軍的情況,詢問道。負責韶關那邊的是鄧演達,他們在8點多左右就到達了預定地點,如果不是在等高振這邊一起起進攻,估計正在這邊享福的滇軍上下早就知道開戰了。

    高振轉頭問道:「炮兵到達預定位置了麼?」

    趙謙點點頭,表示已經準備完畢,後邊的參謀上前打開作戰地圖,趙謙指著地圖說道:「師長,雖然我軍缺少重火力支持,但進攻上不會遇到多大的困難。您看,一旦這座大營門口被我軍攻佔,敵軍的情況就開始危急。而我軍後繼部隊在對方未組成防禦陣地前跟進,在數十門山炮的配合下,結束戰鬥只是時間問題。無論是梅縣作戰還是上次的吉安作戰,我軍向來打這種進攻突襲戰,看來這次也不例外。」

    經過近距離的觀察,此處的地勢果然如同之前的情報所述,地勢較為平坦,只有幾座矮小的山丘,對於步兵衝鋒來說,地形較為不利,暴漏的可能性太大,但機動性上卻能得到不少的優勢。

    「這你可別找我說事,你要問問對面的,為什麼遇到我們的時候,他們總是沒有準備。」高振苦笑了一下,貌似自己回國後最喜歡的就是短兵相接的突襲戰術,而這種戰術往往也依托於類似德國二戰6軍戰術的雛形戰術。

    想到這,高振隨即正了正軍裝,表情異常嚴肅的說道:「命令,突擊隊隊員準備,炮步兵戰術他們應該都掌握了,告訴他們,綠色信號彈一升空,便開始進攻。既然要打,就乾脆一點,讓全軍後繼士兵做好準備,一點攻破對方軍營大門被奪了過來,立即開始總攻。」

    作戰計劃圍繞著一個方向展開,突擊隊員也是全師當中最精銳的官兵組成,配合著隨身的各種近戰武器,力爭一舉突破滇軍大營,然後不顧一切的要挺進大營正面,等待後繼部隊的救援。

    其目的就在於在突擊情況下,佔領對方大營前端,然後由後繼部隊持續不斷的推進來打亂敵軍反擊的部署,造成不利於敵軍的態勢,再由另一個旅的部隊從另外兩名圍殲而創造條件。

    「突擊隊一旦得手,就讓後繼的兩個團緊跟著突上去!記得,讓他們盡量射殺敵軍。」

    「是,師長。」

    趙謙剛走,高振放下望遠鏡,交給副官,準備一同回到已經搭建完畢的臨時指揮部。

    「報告師座,廣州政府急電!」

    「念!」

    「停止進攻,原地待命!」

    電報上就八個字,是以胡漢民的名義出的,看來昨夜的那份電報之後沒有得到回信的他此時肯定焦慮不安。

    「師長,這…?」副官李志問道。

    高振冷笑一聲,接過電報說道:「不回。」然後對著李志說道:「要是等他們開完會,估計對方早就現我們了。等戰事一起,你就給他們再去封電報,告訴他們對方現我們,率先朝我們開火,我部只得為保護廣州政府和獨立師的榮譽和對方開戰。」

    李志苦笑了下:「是,師座。」

    這種把戲,是個人都會玩,像獨立師現在的處境不用也不行,難道就在和對方相隔不遠處老老實實的待著,等對方現之後再真正的按照電報上回述的去做麼。

    不到1o分鐘之後,「嗖」的一聲蜂鳴聲響徹在兩軍前沿,緊跟著一陣綠光在天空中散開,「彭彭」的山炮聲隨之響起。

    駐防在這裡的滇軍官兵,惰性成災,煙癮不斷,有的甚至為了抽大煙連槍都敢抵,戰鬥力幾何一目瞭然。

    徐志勇在突擊隊隊員面前作著最後的動員,看著面前六百多名突擊隊員,徐志勇幾乎咆哮道:「把你們練的東西都給我湧出來,別忘了你們是獨立師戰無不勝的突擊部隊中的一員!四個月沒出現在戰場,別人都快忘了我們的稱號了,記得,你們將用最凌厲的攻勢摧毀對方的一道道防線!記住了麼!」

    說完,徐志勇向全體突擊隊員敬禮,並從警衛手上接過了三旅的軍旗,道:「去,把這面軍旗給我插在敵軍的軍營當中。記著,人在旗在,誓死一戰!」

    「人在旗在,誓死一戰!」

    那面軍旗呼啦啦的飄揚起來之後,山炮聲便在後面的炮兵陣地想起。

    跟隨這部前來的火炮都是上回繳獲的山炮,連一個重炮都沒有帶,炮兵也多有上次俘虜的炮兵組成,在經過4個月的系統訓練之後,對於如何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手上的武器,已經不是以前所能坎比的。

    九時半左右,獨立師第三旅、第四旅在高振的指揮下,率先向滇軍起衝擊,於此同時,鄧演達率領的獨立師第一旅、第二旅也開始向韶關不遠處的滇軍起了進攻。

    這次主動出擊是獨立師自從吉安戰役之後,再一次的向叛軍起進攻。

    滇軍的軍營離三旅的突擊隊只不過兩三里,廖品桌的部隊也萬萬沒有想到,革命政府會在這個時候,竟然會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起進攻。

    當突擊隊員迎著對方詫異的目光已經跑到了營帳大門的時候,竟然沒有遇到任何抵抗,所有暴漏在營帳外面的滇軍全部捂著頭趴在地上躲避著炮襲,根本顧不上反擊已經衝進軍營的突擊隊。山炮射出來的炮彈準確的紮在一座座營長上,滇軍的不少士兵還沒有來的急跑出來,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報效了楊希閔,一時間,毫無防範的滇軍一下子完全亂套了。

    猝不及防的進攻,讓滇軍根本無法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起有效的反擊,即便是開始有了零星的反抗,卻也被突擊隊員手上的勃朗寧輕機槍、毛瑟步槍、mp—18衝鋒鎗一窩蜂的壓制。

    只第一次衝鋒,突擊隊就順利的佔領了軍營前沿,等廖品桌從後面的大帳中驚慌的跑出來組織反擊的時候,獨立師後繼的兩個團已經趕來,在突擊隊和炮兵的掩護下,開始向軍營內部層層擠壓,把對方的士兵托在正面戰場。

    原來曾經是蔡部、鄧部的士兵第一次知道,原來戰可以這麼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