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新闖王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一章 扮豬吃虎 文 / 新闖王

    對於李先生額外做出的貢獻,吳濤不吝惜讚美之詞道;「李先生所作所為真是神來之筆,本來我們每年就要捨出些錢財,讓那些桿子山寨不要招惹我們的根據地,可經李先生這麼一安排,還是那些財物,到讓各個山寨都變成了咱們山寨的外圍實力,為咱們對付官軍的圍剿預留了偌大的活動空間,佩服佩服啊,」

    陳策這時候在案牘中抬起頭,活動了下發酸的脖子,面容一整道;「李先生這次做的也的確對,闖王悲天憫人,菩薩心腸,但我們卻不可以,我們一定要做到把山寨的每一文錢都要當成十文來花,才對得起闖王的勞苦,既然要給那些山寨資助,就要得到那些山寨的回報,要不我們養他們這些蛀蟲作甚,李先生這樣一做,不但讓他們這些山寨不在白吃我們,還能給山寨減輕些許負擔,增加些許收入以壯大我們的實力,同時也給我們現在的以曹家集為中心的根據地外圍加上了保護的實力,我們就可以在這片根據地裡安心發展,節約了開支,一舉多得何樂不為呢,」

    大家就一一點頭,

    「但是這畢竟沒有得到闖王的首肯同意,也沒在根據地大會上商量通過,是我們一個先斬後奏的方法,此風不可漲,此法不可行,一切還是要報請軍師批准的,」吳濤皺眉,正容道,

    這是原則問題,如果人人都認為自己做的對,就如此專斷專行,那麼慢慢的就會出現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進而發展成為割據於山寨之外的勢力,這是吳濤所不願也不想看到的,

    陳策覺得吳濤說的非常對,雖然好像呂世不很在乎,但不等於以後大家就可以任意施為,這次李先生的辦法好,雖然後來向自己等匯報的時候,也得到了自己這個負責政務的的首肯,但也不能如此,整個根據地,還是闖王說了算,

    李先生一點就透,當下肅然道;「謹遵軍師教誨,也是我急於為山寨立功心切了,下次再不敢犯,」俄爾眼珠一轉道;「其實陳政務官和吳軍師早就得了闖王的專斷之權,我不過是軍師的手下,尊張辦事罷了,這次如果事情得闖王首肯贊同,那政務官和軍師就是首當大功,」

    三叔撫鬚點頭,其實他知道,這都是這些熱血漢子為山寨發展奮不顧身的心才這樣的,大家都沒有一點私心,將來是不是還這樣那就是將來的事情了,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闖王會解決好的,他對這個兒子充滿了信心,

    「再者說了,」李先生話鋒一轉狡猾的道;「既然政務官和軍師可得大功,與手下辦事的人無干,那麼這辦法一旦不得闖王同意,那麼政務官和軍師就要有背黑鍋的覺悟哈,」

    大家一愣,隨即哄堂大笑起來,

    讀書人就是狡猾啊,但這個辦法卻對山寨再好不過的了,呂世豈能不通過,雖然有了獨斷專行的錯誤,但想起李先生單身獨闖龍潭虎穴的艱險,其中種種危難,個個都佩服的五體投地,

    吳濤再次站起施禮道;「李先生辛苦,」

    就這一句辛苦就讓李先生雙眼一熱,也放棄了嬉笑整容道;「為了山寨上這幫肝膽相照的兄弟,為了山寨上未來的強大繁榮,為了闖王那美好的世界,些許苦楚又當如何,某只是不想碌碌無為這一生罷了,」

    大廳裡所以有人一時無語,

    男子漢大丈夫,哪個真的願意碌碌無為老死林下,李先生正道出了吳濤陳策等的心聲,

    這件事,就暫時這樣過去,陳策開始詢問李先生洛川縣城落戶的事情;「不知道李先生洛川縣城一行可還順利,」

    當陳策問道李先生得意處,李先生不由哈哈大笑道;「就那幫本就被嚇落了膽的蠢貨,哪裡需要那些口舌,幾下就好,」當下滔滔不絕的講起了自己洛川一行的過程,

    卻原來這日那洛川縣令正坐困愁城咳聲歎氣,現在縣令已經成了閒人,城外呼嘯往來的都是闖軍,還有就是熙熙攘攘得到闖賊撐腰的百姓,對那些往日了作威作福的衙役胥吏根本就不在唯唯諾諾,反倒敢於拿著棍棒一陣痛打,現在政令都不出城門,就這一片小小的天地還能有什麼作為,

    今年的賦稅總算是完成了,但明年的呢,後年的呢,照這樣下去,那是沒有了半點指望,這城裡也不長莊稼,那些富戶商人也不能各個得罪,看樣這縣令是要當到頭了,不是自己被餓死,就是完不成皇糧賦稅被上峰拿下烏紗,

    最要命的是那些商人倒是各個天天來衙門裡鬧,鬧著要開城門,

    也是被逼無奈,如果再不開城門,那城裡就連燒柴都成了問題,還不要說市民急需的糧食和百貨了,但那如洪水猛獸般的闖賊土匪就在城外,一旦開了城門,一個不好混進來闖賊的強盜破了縣城,那就更是掉腦袋的事情了,

    好在過了這許多天,城外竟然沒有一個賊寇的影子,只有熙熙攘攘的賤民,吵吵嚷嚷著手拖銀錢要進城採購,這多少讓縣尊大人和千戶大人安下點心,

    今天上午打開城門來,但讓許多家丁衙役緊緊的看管,順便也收點城門稅度日,可是卻見無數窮人百姓蜂擁而入,各個如暴發戶似的在各個商舖裡採購,很是讓守門的衙役下人收了大筆的稅金,商人富戶很是賺了一筆,讓本來已經死氣沉沉的洛川縣城,竟然是畸形的繁華起來,

    大家很是納悶,窮的都沒有活路的百姓怎麼突然闊綽起來,細細一打聽,卻原來是那闖賊不但分給個人糧食,竟然還每人給了二兩銀子過活,這可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縣令在暗暗高興收到大筆稅金的同時也更加擔心了,這闖賊其志不小啊,

    但即便自己知道又能如何,上報吧,那就是拿自己的前程開心,雖然現在的處境也是不好,但還真是捨不得這身官袍,那就睜眼閉眼吧,只要現在有銀子銅錢的稅金可拿就知足了,哪裡還管那以後的事情,那些事情都是朝廷大佬巡撫都司的事情,

    有時候在兩人獨坐的時候,還暗暗的盼望著闖賊能多散些銀錢出來,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這日正患得患失間,有師爺來報,有山西天啟年進士李先生,名文忠,字宏遠的李老爺求見,

    縣尊大人一愣,這兵荒馬亂的,一個進士大老遠的怎麼到了這裡,但既然是進士老爺來了,當然就得見見,當下吩咐師爺去請,

    縣尊大人翻來扶起的看著來人的拜帖名刺,來人的拜帖名刺上寫著李文忠,字宏遠,山西臨汾人士,天啟四年進士及第,還有些其他的名頭,最下面是一個大大的山西教諭大印,

    縣尊無奈的笑笑,說不得這一定是個遊學到此,沒了盤纏的士子來打秋風的,但是大明三百年,最看重的就是這些士子,更何況到了大明後期那些寒門是得不到進士及第的,得了進士必定要麼大富大貴要麼就是官宦世家,這樣的背景下卻是慢待不得,虛與應付下吧,今天頭午還是得了不少的城門稅金,拿些與他便是,正盤算間就見師爺恭敬的帶進一個踱著方步的衣衫華貴的士子,那份傲慢雍容的神情就透漏著出身的不比尋常,縣尊一見馬上起身拱手道;「不知道李先生大駕光臨小衙,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那李文忠見一身官服的縣尊親自站起迎候,也收了傲慢之態,笑著拱手還禮道;「縣尊老父母,後學末進李文忠李宏遠參見縣尊老父母,」說罷深深拜下,縣尊大人忙上前拖住李文忠的雙臂,笑道,「都是聖人門徒,那裡來的這些虛禮,快快請上坐,」在那個時代身有功名的是見官不拜有罪不刑,得到朝廷優容的,所以李文忠也就順勢起身,賓主客套一番按照規矩尋了座位坐了,有小廝端上茶水,賓主互相謙讓著淺嘗即止,放下茶碗那李先生先拱手報了自己出身家室,這是官場應有之意,然後就是翻箱倒櫃的尋了淵源,竟然尋出那李文忠的父親和這縣尊是某年的同年,而且拜在同一老師坐下,那就是同窗,當然了一個在江南一個在陝西有點八竿子打不到罷了,但這不能耽誤他們的親近,這也是官場上的必須,各地官員士子互相攀上同年世交,以後就可以在官場上互相照應看顧,一旦有人飛黃騰達就可以攀上交情雞犬升天,這樣說來李文忠還要喊縣尊一聲世伯呢,李文忠當然不會放棄這樣拉近關係的好機會,嘴上是一套一套的高帽放下,然後縣尊大人又開始吹捧了些李文忠的學識才華,在在故紙堆中尋些聖人教誨切磋一番,再後來就是再次吹捧對方聖人文章之優秀等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