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新闖王

正文 三百七十四章 經濟舉措 文 / 新闖王

    陳策見三叔懷疑自己手下有刻薄商戶的嫌疑,當時大動肝火。漲紅著臉吹鬍子瞪眼大聲道「三叔,請你派人去看看那些商人,哪個不是交口稱讚咱們的政策好?哪個像被盤剝的樣子?」這時候的陳策已經忘記了當初正經對呂世的腹誹,二一力為呂世抗爭起來。

    吳濤見陳策急了,連忙站起向三叔道歉,但也的確不明白這是為什麼能收到那麼多的稅金。不過如果真的是這樣發展下去倒是喜事,那從現在開始,這片根據地就完全不需要老營一分開支就能正常運轉,到一年後說不得還能上交很多節餘,那就真的實現了呂世常說的靠生產發展而不是一味的靠劫掠過活,就真的所謂良性發展了。

    看李先生迷茫的神色,陳策就把當初呂世說的給每個百姓二兩銀子的事情說了,最後道;「闖王說叫什麼初期投入一兩銀子到市場上,就可以帶動十兩銀子的消費和增長,叫什麼拉動經濟,反正我就是不懂這一兩銀子怎麼就變成十兩銀子的增長了呢?」

    陳策吳濤不知道,但李先生卻是恍然大悟了,就這樣目瞪口呆的好半晌,就連吳濤喊了他幾回也不覺,大家正在納悶,突然那李先生兩手一拍大喜道;「我有辦法啦,我有辦法啦。」

    大家都被這李先生一驚一乍的表現嚇了一跳,忙上前問詢李先生什麼就有了辦法啦。

    那李先生滿臉漲得通紅,興奮的道;「闖王之法讓我頓開茅塞,讓我有了一個解決現在一個大事的辦法。」

    「現在不能解決的大事就是沿河風車灌溉的事情,不知道李先生有何辦法解決?」陳策緊著問道。

    「現在建設風車提水,是保證將來大豐收的最好辦法,但百姓沒錢自造,那麼我們何不借給那些百姓銀錢造風車,幾十家造一架,以他們的土地收成做抵押,這樣我們的銀子不是白白的投放市場,但也能起到刺激市場發展的作用,給商家帶來更大的市場潛力,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稅收收入。」

    「對啊,我們用低息還可以打壓一下農民最大的負擔高利貸,這樣就更能讓老財們自覺的放低高利貸利息,這比強迫他們減息不是更好?同時我們還能得到一點利息來補充我們練兵管理的費用。」陳策舉一反三的道。

    「好小子,這是個好辦法,總好過我們白白給錢,我看我們還可以把這個辦法發展到別的地方,比如種子,農具耕牛,還有那些百姓還可以用我們的貸款買種羊種豬下崽,那時候我們這裡的豬羊多了,就能吸引外地的客商來我們這裡收購,賣到外地不是更是增加我們根據地百姓的銀錢,增加我們的稅收嗎?這豈不是越來越好?」三叔已經眉飛色舞起來。

    「對對。就是闖王說的良性循環啊。哈哈哈。」大家開心的笑起來,李先生探身問山寨的銀錢管理者三叔道;「只是不知道三叔能拿出多少銀錢來進行這個放貸。」

    三叔爽快的道;「現在咱們山寨倒是不愁你這些銀錢,你儘管去做便是。」說到這裡卻是一皺眉道;「只是這許多銀錢拿出去卻要一個托底的人經管才成,莫要一個不小心被他貪墨了。」

    「這倒是個大問題。」吳濤也跟著發愁起來,現在在座的都有要務在身,一時好像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既是有也不可能有那麼多。

    李先生沉思了一會突然兩手一拍大呼道;「有了,某有一辦法倒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大家給參詳參詳。」

    吳濤等連忙問是什麼辦法。那李先生道;「我的辦法就是錢人分離。」

    「怎麼個分離法?」

    「這就要麻煩陳兄弟了,先請陳兄弟派幾個得力忠心的監軍士,他的職責就是盯住經辦事情的人。」

    「這個好辦,我去和趙督管說一下,他肯定同意。」陳車爽快的答應下來。

    「那就好,這第二步就是選出一些識文斷字的人出來,但這些人只負責到那些需要貸款的人那裡,考核評估那人的財產價值和瞭解他的人品,然後決定放不放他的貸款,放多少,然後給那人開出貸款憑據,貸款人拿著憑據到我們這裡來交給發放的人,這裡發放的人驗看了憑據後,給那貸款的人放款,這樣就是管放款的不管錢,管錢的不管放款,還要受到監軍士的監督,這樣三人互相制約豈不萬無一失?」

    大家聽了這個辦法都大點其頭,當然完全杜絕貪墨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可以最大可能的堵住了貪墨的漏洞。

    大家都為李先生的辦法叫好,三叔開玩笑道;「小李子,你這腦袋不經商絕對是個天大的浪費,我看你這太平紳士地主就不要當了,干明個我和我兒說說,乾脆你就專門負責和那個什麼鄭宏達打對家得了。」

    吳濤一聽連忙打住三叔的想法;「別別別,三叔你老還是體恤一下我吧,這李先生還要幫我打理這根據地萬千事物,那是萬萬離不開的。」大家就又是一番大笑。

    笑過之後陳車接著道;「我看咱們既然要在商稅上有建樹,莫若就也給那些小商小販放些貸款,讓他們做大做強,支持他們走出去,帶出我們的豬羊特產,帶回來百姓需要的百貨糧食,還有我們山寨上需要的物事。」

    「兄弟你的這個辦法好,咱們這根據地裡的商人,原先成氣候的和最重要的行業都被曹家所霸佔,留給那些小商人的就只有一些針頭線腦的東西了,這次剿滅了曹家我們得了上百家商舖,這些商舖都是大宗的買賣,商舖中的貨物動輒上萬兩,加上那些房產門面更是要幾百幾千兩的樣子,原先我打下曹家,就要沒收這些產業由山寨派人經營,但闖王卻不同意,說什麼大鍋飯裡那經營的人就沒有上進心,同時也僵化了運作管理,以後一定虧空,所以就決定都發賣出去,只是山寨收取這些商戶的商稅,但是由於這裡是那曹家一家獨大,其他人都勉強餬口,也就沒有財力來收購,結果發賣這些商舖卻是無人問津,外地的人也不願意來一個強盜經營的地方投資,所以還都放在那裡,做也不是丟又丟不了,成為雞肋般的東西,這幾天我正為這事犯愁,你的辦法卻是解決了這些大問題。」陳策點頭道。

    吳濤也興奮的道;「我們貸款給那些想經營的但沒能力盤店的小商人,讓他們購買我們的店舖貨物,一轉手貸給他們的款子就又回到了我們的手裡,但還多出了一年的利息和不知道多少的稅收,真是一舉多得啊。」

    「但是對於商人的貸款卻要謹慎,因為畢竟商業這東西有一定的風險。」三叔插言道;「可別什麼人都貸款,結果到年底卻讓我們血本無歸。」

    「三叔說的是,但這卻不怕,首先我們需要考評他們的信譽,然後我們在拿那些鋪戶房產抵押,其三我們要求他們尋找至少五戶有信譽和能力的親屬或同行的鋪戶擔保,豈不是把我們的風險就降到最低?」思路一開,李先生那是整人的道道一套一套的。

    「對,這辦法好。」三叔大聲讚歎道;「我們貸給百姓為營生的貸款就要低一點利息,這也體現你們闖王的菩薩之心,但這些商人卻要利息高點,畢竟商人言利,是有錢賺的,只要我們比現在的驢打滾的利息少就成,我看百姓的利息就算一年一分吧,而且是不打滾的,但商人卻需要二分,也是不打滾的,你們看如何?」自從三叔管起了山寨上的錢糧,那兩眼就完全掉到錢眼裡了。不過這個事情倒是一致通過了。其實就是二分利錢已經是這大明最低的了,商人一定會歡呼雀躍的接受的。

    就在不經意間,中國第一個放貸錢莊,也就是銀行的雛形開始在這幫兄弟們的七嘴八舌間誕生了。打這開始,貸款的消息一經發佈,那些有能力經商的都看好山寨發賣的買賣鋪戶,尋了親屬同道擔保貸款,轉眼間就把原先讓大家頭痛的曹家上百家鋪戶搶購一空,當時帶出去的款轉眼之間就又回到了三叔的手裡,看著沒有減少的銀山捧著和銀山一邊多的貸款憑證,算計著年底十幾二十萬的利息收入,三叔做夢都在笑。

    陳策還從山寨搬來了幾部風車,命人架在一條河邊,那不斷轉動的風車把河水提到高高堤岸上的場景,讓大老遠趕來看稀奇的百姓嘖嘖稱奇,順便打聽這是哪裡有的賣,當現場解說員說這東西山寨給提供圖紙,還可以給他們貸款自製的時候,立刻就帶來了一陣造風車的熱潮,幾乎所有臨河的村寨都有人貸款造風車,這就為根據地的糧食生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同時那些質樸勤勞的百姓也拿著山寨的貸款開始發展起來養殖業,一時間各個村子幾乎家家戶戶都開始放養豬羊,而這些貸款在根據地裡起到了再次提升商業繁榮的活力,根據地的稅收再次出現了提升。整個根據地出現了難得的欣欣向榮的景象,就連根據地周邊的百姓和商家都開始盼望著闖軍的勢力盡快輻射到他們那裡,也給他們帶去富足和平安。

    這時的吳濤興奮的對陳車道;「兄弟,我們連夜整理一個報告,你帶回去給闖王,如果闖王批准,讓他百忙之中給修改下如何?」

    陳車聞言一愣,這時候才想起自己來的目的,當下大笑道;「這卻不必勞煩我,你二位和三叔一起回去和闖王當面說不就成啦?」

    「此話怎麼講?」大家茫然的問道。

    「我這次來是領了闖王之命來通知你們,都去前寨敘舊慶功。」

    「慶功?難道是反圍剿已經勝利啦?」吳濤等高興的問道,反圍剿勝利這是大家堅信的,但沒想到會是這麼快。於是連連催促陳車給講下反圍剿的經過,於是陳車就開始吐沫橫飛的一一道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