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新闖王

正文 第四百六十章 展望未來 文 / 新闖王

    黑虎寨的大廳裡,昏黃的燈火搖曳不定,地上劣質的炭火冒出陣陣青煙,沒燒開的碳節不斷的爆裂,出辟辟啪啪的聲音,在這落針可聞的廳堂裡,顯得分外清晰。

    在鄭宏達提出兩千馬刀扎槍五千隻這個龐大的數目之後,所有的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於是,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鄭宏達也知道自己要求過甚,也看出了呂世的為難和糾結,端著水碗喝了一口,然後放下,先打破沉默,鄭重言道:「我知道兄弟們的心思,和所處的尷尬地位,其實這大明原先被那魏忠賢鬧的烏煙瘴氣,的確是民不聊生,讓各位沒有活路辦法才不得不落草,但新皇登基,一舉剷除了魏忠賢奸黨,重用了以東林為的清流主政,並且收回了各地的太監和錦衣衛東西廠,真的有了中興之氣象,隨著新皇的年齡漸長,東林盡心,吏治將慢慢清明,百姓也會慢慢安定,大明一定能強大起來,到那時候,我會央求雲南巡撫和總兵,以這些武器為籌碼,上報朝廷作為兄弟們的功勞,兄弟們就可能被朝廷招安,從歸各業,像呂兄弟這樣的大才,也能在邊軍對外的國戰中大展身手。」

    這的確是鄭宏達的出點之一,也是肺腑之言,但呂世聽了,低著頭只是苦笑。

    昏暗裡,鄭宏達沒有看到呂世的表情,依舊按照自己的想法勸說道:「現在各地還有叛亂,東南蠻夷還不服王化,每年還要花費朝廷上百萬的軍餉,東北女直還在不斷騷擾扣關,袁督師被皇上重用,親赴錦州前線,也提出了五年平蠻之策,但也耗費大量的國庫銀錢,雖然這山陝,連帶著河南旱災頻繁,賦稅枯竭,但一切用度都不能減免,也要體諒皇上和政事堂的一片苦衷。」

    趙興撇撇嘴,但不說話,依舊盯著火盆看,同時,那眼角餘光注視著呂世的反應,他分明清晰的看到呂世眼角上的一絲譏諷嘲笑。

    鄭宏達說道這裡,突然提高了聲音,「而一旦兄弟你的扎槍和馬刀裝備了西南官軍,那就能很快的剿滅蠻夷叛亂,那朝廷每年就可以省下上百萬的軍餉,那就可以拿出這些軍餉賑濟這山陝饑民,你等兄弟都有懷才濟世之心,這番功德兄弟們怎麼能不做。」他興奮的語聲就在這空曠的大廳裡隆隆迴響,很有氣勢。

    呂世無奈的笑笑卻不反駁。

    現在的大明在表面上,自從新皇登基後的連番舉措,的確給人以中興之像,但他們不知道,呂世卻清楚的很,這大家寄予厚望的所謂中興之主,所謂正義清流,其實比那些多少做了些正事的太監閹黨更加不堪,內部分裂傾軋,黨爭更加嚴重,需索更加無度,把本來有了點希望的大明徹底的推向了深淵,最終覆滅了大明,這以後不但皇糧賦稅更加的層出不窮,就在今年下半年,就要加贈了臭名昭著的三餉,並且還不斷的增加數目,把老百姓真正的逼上了絕路死路。

    但鄭宏達說的也是對的,盡快的剿滅西南夷的叛亂,的確能給這華夏子孫保留下一點元氣。

    屋子裡的眾人都拿眼睛看著呂世,等待著闖王的決斷。

    呂世想想後道:「也許鄭哥哥說的是對的,但我並不看好你說的前景。」見鄭宏達欲要反駁,抬手止住,笑著道:「不消一年,你我就會看到結果,是大明中興還是更加沒落。」話鋒一轉接著道:「但今天我們卻不去談,我決定對鄭哥哥的購買要求給予全力支持,畢竟我們與朝廷都是兄弟之爭,對付外人還是要同心同德的。」

    鄭宏達一聽,正身肅容道:「兄弟高義,哥哥我待前線的將士謝謝了。」

    「哥哥客氣。」呂世微笑著道:「不過,現在我們山寨剛剛取得了反圍剿的勝利,也在反圍剿裡取得了更廣大的勢力空間,需要增加兵力維護減租減息和分田分地的政策,再有就是這次反圍剿,一幫朋友解救了我家兄弟曹猛,所以我答應送他們一批馬刀扎槍,所以現在山上工匠營的倉庫裡到底還能剩下多少,卻是要等到工匠營趙頭領匯報上來才能答應。」

    呂世現在在外面奔忙,卻不知道,在葫蘆峪裡,在呂世思想指導下,那個鐵礦已經正式開工,並且不久就將出產真正的好鋼,再運用呂世的模具澆灌法,所產馬刀扎槍數量那是幾倍的上漲,這點需求已經完全可以滿足了。

    但鄭宏達一聽呂世之言,以為呂世還在推塘,卻是略顯失望,但聽到呂世興奮的介紹這次反圍剿的勝利,心中也是有點矛盾。

    闖軍的兄弟們打勝了反圍剿,擴大了減租減息分田分地的地方,這在鄭宏達愛惜百姓的一面當然是高興,但聞聽闖軍又要擴軍,這對於知道闖軍戰力的鄭宏達卻是患得患失,畢竟鄭宏達還是心向朝廷的,闖軍越強大就意味著朝廷的為難越重,但他沒看到,這些百姓在朝廷手中哪裡比得上在根據地裡安定富足,呂世可是在一本歷史書上看到過,這陝西就在崇禎十年的時候,在流寇,官軍,官府還有天災合力之下,人口百不存一,達到千里無人煙的程度,但你看看現在,就這甘泉富縣洛川三地,邊聚集了幾十萬人口,只要這樣展下去,那千里無人煙的歷史就將徹底改變,歷史對改變歷史有種無力感,但對現在眼前的現實卻有種成就感,改變了嗎,其實已經改變了。

    匆匆忙忙趕來的鄭宏達不知道歷史,更沒機會體察根據地的全貌,也就不表什麼評論了。

    「哥哥安心在我這裡呆上一天,我連夜安排監軍士回葫蘆峪老營,請趙鐵匠來這裡,到那時咱們再具體商量如何。」歷史不想讓鄭宏達失望,於是安慰著他道。

    「可以。」鄭宏達也只能無奈的點頭:「哥哥風餐露宿這一個月也是疲乏萬分,正拿你這裡休息一下。」鄭宏達大方的道:「還有,你上次說的小農具可製造出來些沒有,南方正是播種的時候,哥哥想販賣些過去,這樣對百姓的耕作大大的節省時間和牲畜,也能出產更多的糧食。」說道這裡,眼睛亮,幻想著全國能多打哪怕一成的糧食,那對整個飢寒交迫的大明,就是一種緩解,就能讓這個搖搖欲墮的大明緩上一口氣來。

    呂世看著鄭宏達的表情,不由得歎息,難道真的如人所說,愛國在民間,義士在江湖,那廟堂之上的都是些什麼人呢。

    不過那都是虛無,還是安排現在吧,呂世微微笑著道:「這個卻是現成,本來這東西也沒有什麼高科技,也不須多少技術工匠,只要初會木匠和鐵匠的就會做,所以我們老營裡現在倒是動了百姓做了不少,這次正可以讓哥哥販賣出去。」

    「那感情好。」鄭宏達也是高興,他不懂呂世口中什麼高科技,只知道這東西很容易生產,如果這次不能滿足自己購買軍械的目的,但販運些農具倒也可以賺上一筆。

    「不知道數量是多少。」鄭宏達試探的問道。

    「我出征的時候,老營裡已經打造了一萬具,想來現在更多吧。」

    「這麼多。」鄭宏達不由咂舌。

    其實這小農具根本就不是什麼高科技,幾乎有木料和鐵料就能做,呂世還採取了分拆給個戶的辦法,各家只做一個單獨的部件,然後收集上來統一組裝,那更是大大的利用了老營人力,加快了生產進度和數量,更能增加百姓收入,整個老營就是一個個小作坊組成的大工廠,做這點東西豈不是手到擒來,不要說是這麼簡單的東西,就是後世日本在二戰期間,連飛機的零部件都是用這樣的方法加工而成的,讓盟軍轟炸工廠廠區,破壞日本工業產能的辦法不能奏效。

    「其實我也知道這東西應該一看就會,要不哥哥有個不情之請,卻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哥哥但講無妨,哪裡有這樣的當與不當。」呂世笑著道。

    「既然這東西如此簡單,是否可讓哥哥我在南方各地建作坊製造些,畢竟這長途販運增加了販運成本,老百姓也是增加負擔。」其實在古代是沒有專利保護一說,但古代人淳樸厚道,對剽竊別人成果那也是嗤之以鼻的,比現在有專利法都管用的。

    呂世一聽哈哈大笑起來道;「這有何不可,一切的東西還是要百姓買的起才是真的好東西,哥哥儘管做就是了,我再把我們的生產方式告訴哥哥,那樣既增加了產量也增加了當地百姓的收入,一舉多得的。」

    「這樣最好,那哥哥代表百姓謝謝你了。」鄭宏達大喜道:『不過親兄弟明算賬,我還是要把我的利潤拿出五成給兄弟們的。」

    呂世笑道:「哥哥是個爽快人,我也不繞圈子,五五分賬卻是太多,就拿兩成吧,其實這已經是不少,南方相對穩定,繁榮富庶,相比較這小農機具還是有很廣闊的銷售空間,第一年想來模仿的要少,等以後就說不定了,想來第一年,如果按照每部一兩銀子的利潤看,我們還是可以賺上個十幾二十萬的銀子的。」

    「每部加一兩銀子,那可能就要十幾二十兩的價格,恐怕小百姓承受不起的。」鄭宏達皺眉道,畢竟南方再是富庶,但百姓還是很是貧苦的,價格太高,怕是影響銷路。

    「哈哈哈,十幾二十兩一部,哥哥不如加入我的隊伍,我們去搶好了。」呂世此言一出大家哄堂大笑。

    鄭宏達和那個管家都被笑愣住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