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寧王妃:庶女策繁華

《》正文 132.第132章 重用寧王 文 / 卿落落

    慕澤:「……」默默關上了門,他也不再追問一臉醬色的三十了。

    第二日一早,慕澤便起身洗漱,準備上朝。

    現在滿朝文武都知道他和端王已經歸京,昨日才回來,皇上未召見,想來也是體恤他們趕路辛苦,但是今日必須上朝,給眾人一個交代了。

    而三十進屋準備替慕澤換藥的時候,慕澤卻有些不捨得似的看著胳膊上的紗布,對三十道:「今天不換了。」

    三十有些愁苦道:「殿下,不換藥,傷口癒合的慢啊!請您不要再為難屬下了!」

    慕澤也是個數一不二的,他不想讓別人換下昨日元錦玉為自己包上的紗布,別人怎麼說對不成。

    所以他只是揮了揮手:「你出去吧,帶到本王換好朝服,咱們便上朝。」

    三十沒有辦法,只得想到了昨日元錦玉叮囑寧王的話,心中忐忑,嘴上的聲音也在顫抖著:「殿下,可是昨日錦玉小說叮囑,您必須要按時換藥才行。」

    慕澤聽到他提起元錦玉,也猶豫了一下。昨日自己確實是答應過元錦玉的,所以不能言而無信。

    但是自己又不願意將這紗布換下去,怎麼辦呢?

    想了一下,慕澤指著自己胳膊上的紗布,對著三十道:「你要包紮的和這個一模一樣,不然本王治你的罪。」

    三十在心中淚流滿面,他可以收回剛剛說過的話麼?自己怎麼就攤上了這麼一個主子啊!

    藥還是要換的,三十懷著壯士斷腕的心情,努力的回想著之前紗布被包裹成了什麼樣子,一絲不苟的幫著慕澤處理著。

    慕澤臉上嫌棄的表情,卻是一點都沒變過。最後等三十換好了藥,後背都已經被汗給浸濕了。

    寧王盯著那紗布看了好幾眼,只說出了兩個字:「真醜。」

    三十表示,寧王殿下若不是自己的主子,他肯定就將紗布甩他臉上去了!就算是元錦玉再來包紮一次,也不會和之前一模一樣的吧!

    三十本來只是心中想著,沒想到卻嘟囔了出來,剛好慕澤看到了他的口型,便無比自然的回答道:「就算是不一樣,也比你包紮的好看一百倍。」

    三十更加難過,他可是跟了寧王殿下十幾年啊,現在包紮個傷口,都這麼被嫌棄了!

    他不服他鬱悶!

    換好了衣服,天還未亮,寧王便坐上了去宮中的馬車。

    皇上在上朝時,果真是見到了自己的兩個兒子。

    其他的皇子都立在一邊,太子和楚王的臉色不善,瑞王倒是面露喜色。

    寧王打了勝仗,必定要論功行賞的,自己做哥哥的,臉上也有光。

    端王只比寧王大了兩歲,並且在所有兄弟中,就數他和寧王長得最為出眾,這會兒也是穿著一身朝服,站在寧王的身邊。

    金鑾殿上燈火通明,在百官的注視下,寧王和端王跪在地上,雙手抱拳,對皇上行禮:「父皇,兒臣幸不辱命,得勝歸來!」

    皇上哈哈一笑,拍著手掌,連著說了三聲好好好,看著兩個兒子也是無比的欣慰:「快快平身!你們這次立下的功勞,朕全部都知道,出征的事情,彷彿還在前日一般,朕一閉上眼睛,便能想到你們二人在出征時所說的豪言壯語,不退蠻夷三百里,誓不歸朝!而今你們兄弟二人齊心,將這件事情終於做到了!可謂我大周之幸!老七,老九,你們有什麼想要的,儘管說來,朕必定滿足你們!」

    端王比寧王要大,所以這會兒自然要他先開口,站起身來,對著皇上又行了一禮,端王態度恭順,但是眉眼間,卻是藏不住的銳利:「回父皇的話,保家衛國,乃是兒臣作為大周將士應該做的事情,兒臣並無所求。」

    寧王也只是淡淡道:「兒臣亦是。」

    兩個如此優秀的皇子,立下汗馬功勞,卻一點好處都不要,皇上更加欣慰,便派人傳旨。

    「你二人這次立下這麼大的功勞,必定是要封賞的!」

    之後便是太監的傳旨,無數的金銀財寶全部賞賜給了兩位王爺,甚至寧王和端王都得了鎮西大將軍的稱號,而且還分別賞賜的封地。

    大周已經很多年,沒有這麼大規模的賞賜了,太子雖然早就做好了這種心裡準備,可是聽著那些賞賜,卻還是有些嫉妒了。

    楚王倒是面帶著笑容,看向站在大殿中的寧王和端王。

    太子不能出征,風頭太盛,會讓聖上起了殺心,雖然你那兩位王爺得到了嘉獎,但是還是被太子壓了一頭,只要注意著些,他們就沒有什麼機會爬上來。

    而自己本身任的就是文職,就算是當時他也帶兵打仗,皇上都不會讓他出征,所以從最開始的時候,楚王就知道,自己和這些賞賜無緣了。

    在一系列的封賞結束後,文武百官都在大殿上對著兩位王爺便道賀起來。

    皇上見到這種景象,也不去阻止,只是笑著看著下方的眾人。

    相爺也是說了幾句話的,不過並不像其他官員那麼熱絡。他從來都不站隊,這幾個皇子什麼心思,他管不到,只要他們不危害到皇上就好。

    而端王和寧王被官員們包圍著,也是不同的樣子。

    端王從小便是驚才艷艷,而且聰慧過人,就算是有著強悍的母族,他也從來都不會像是慕昭那般囂張跋扈。

    甚至於他是懂得踩著皇上的底線的,此時有官員道賀,若是說的過分了些,他都會糾正。

    相比端王,寧王那裡就清冷很多了。寧王失聰,聽不到這些人說話,他們笑著歡呼著,他看在眼中,心中也不會起任何的漣漪。

    而且他不喜歡應付這些人,可是不應付幾句又不成,瑞王便走到了他的身邊,幫著他去一一回應那些官員。

    慕澤在這會兒,又想起了元錦玉。昨晚在見到她時,她眼中的欣喜,自己也是看到了的。

    她是為了自己大勝歸京而高興,並且笑著的她,從未像是這些官員一般,和自己說些冠冕堂皇的客套話。和元錦玉不過相處了一個多時辰,卻讓自己感到無比的熨帖和滿足。

    等到下朝的時候,皇上又叫住了寧王和端王,還有其他的幾位皇子,示意他們到御書房中議事。

    皇上心情依舊不錯,看著站成一排的幾個皇子,那深邃的眼眸中,也帶了一絲笑意。從戰事開始到現在,不光是元錦玉提心吊膽的,皇上亦是。

    「此次查出軍中內鬼,誘敵深入,並且斬殺敵軍三枚大獎,老九功不可沒啊。」皇上又開始誇讚著寧王。

    寧王看了皇上一眼,低下頭,態度不卑不亢:「是七哥在後方指揮得當,兒臣不過是打了個先鋒而已。」

    端王也上前,謙虛道:「正是因為九皇弟打頭陣,才能大挫敵軍士氣,並且鼓勵我軍向前,所以九皇弟的功勞最大。」

    兩個兄弟謙虛,皇上也更加高興,對著他們道:「你們就莫要再推辭了,朕真心誇讚你們,你們承認了便是。蠻夷馬上便要派王子到京城和談,老九對蠻夷大軍有震懾作用,老四又在禮部任職,對於和談事項比其他幾個兄弟清楚,就由老四和老九,共同組織這場和談吧。」

    寧王和楚王對皇上行禮:「兒臣領命。」

    不過皇上這會兒又看了寧王一眼,慕澤雖然用兵如神,但是對於文官所要做的事情,卻是不大瞭解,想到這裡,皇上便叫著瑞王:「老五,這次的事情你也參與吧,畢竟老九身上帶著傷,你多費些心。」

    瑞王也上前:「兒臣領命。」

    皇上看向端王:「至於老七,這麼一場戰事必定傷筋動骨的很,和談的事宜,便都交給你的幾個兄弟吧。」

    端王並未有什麼異議,只是行禮道:「兒臣明白。」

    寧王和瑞王對視一眼,交換了一個眼神。

    楚王則是有些搞不懂皇上的做法,出征時,端王為正,寧王為副,此時組織和談,卻不讓端王參與,而是提拔了瑞王上來。

    皇上這是在表示他準備重用那兩兄弟了麼?楚王心中有些不順,不過卻並未在臉上表現出來。

    而現在楚王畢竟還是太子一派的人,他本身還在禮部任職,比瑞王寧王資歷都要高,所以這次主要還是要他來挑起大梁來,也就是皇上不算是冷落了太子一派。

    太子雖然沒得到什麼任務,從剛剛開始,皇上也沒和他說過什麼話,但是卻並不著急。

    皇上就算是提拔一下瑞王和寧王又如何呢,這麼多年,端王也權勢滔天,還不是被自己壓了一頭。

    只要自己不犯錯,不讓皇上起了猜忌之心,這太子之位,自己就還能穩穩當當的坐著。

    議事結束,端王和寧王便自然而然的走在了一起,朝著宮外而去。

    坐上同一輛馬車之後,端王先是簡單的和寧王說了說京城中發生的大事,比如元貴嬪晉位為元修儀,聖上將皇后娘娘的侄女吳婉兒和相府嫡女元繡玉,全部賜婚給了寧王。

    寧王靜靜的看著瑞王講著這件事,皺了一下眉頭,反問著瑞王:「相府這是要站在楚王那一派了?」

    瑞王搖了搖頭:「現在還看不出來什麼。而且相爺可是還有一個女兒呢,那個女兒嫁給誰,才是判斷的關鍵。」

    「你說錦玉?她近來在京城中如何?」寧王自然而然的問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