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貴女反攻記

第一卷 第六百四十四章 喜愛 文 / 悠悠忘憂

    「哦?為什麼不願意啊?」

    瑜哥兒臉上一喜一楞,卻全然沒有一絲緊張,景熙帝看著他,心中不由多了幾分趣意,逗著他問道。

    回過頭看了一眼賀啟暄,見父親的臉上並沒有不喜,瑜哥兒方轉過頭看著景熙帝問道:「皇伯父,你是睡在這兒嗎?」

    小腦袋四處轉著看了一圈,雖不知帷幕後是不是暖閣,可瑜哥兒大抵猜到景熙帝平日是住在這兒,遂伸手指著偏殿後面的方向問道。

    知曉瑜哥兒此刻所問,定然與方才自己的問題有關,景熙帝遲疑了一下,點了點頭應道:「嗯,皇伯父大多時候都歇在這兒。」

    似是自己果然猜中了,瑜哥兒顯得有些得意,搖頭晃腦的說道:「這兒太大了,要是和皇伯父住在一起,一點兒意思都沒有。」

    「哦,那你要什麼意思啊?你在家時,不是這樣嗎?」

    景熙帝的眼中溢滿了笑容,看著小不點的瑜哥兒繼續發問道。

    搖了搖頭,瑜哥兒不老實的在錦凳上挪了一下屁股,方繼續說道:「這兒只有皇伯父身上的味道,沒有皇伯母的味道,也沒有哥哥姐姐的味道……」

    瑜哥兒的話說的不清不楚,賀啟暄和景熙帝卻頓時就明白了,賀啟暄轉過頭看著這個雖小卻心裡什麼都明白的兒子,眼中儘是欣慰的笑容,而景熙帝,面上的笑意,卻是一下子就怔住了,片刻後。唇邊溢出了一抹有些無奈的苦笑。

    心中長歎了一句,景熙帝默默的感慨道:是啊,何止是乾安殿啊,便是整個宮裡。怕是也沒有一家人的味道啊。

    偏殿內有些安靜,瑜哥兒轉過頭看了看父親,見他唇角微彎衝自己笑了笑。示意沒事,瑜哥兒眨了眨眼睛,伸出手從錦桌的芙蓉描金磁碟上取過一塊糕點,逕自吃了起來。

    不一會兒,唇角邊便全是點心的碎渣,瑜哥兒一邊拿衣袖拂著嘴角,然後端起茶碗逕自喝了幾口茶。看向景熙帝問道:「皇伯父,你不餓嗎?」

    從瑜哥兒的發問中回過神來,景熙帝展顏笑道:「怎麼?你餓了?從你皇伯母那兒吃了宴席還不到一個時辰,你就餓了?」

    撇了撇嘴,瑜哥兒摸著小肚皮埋怨的說道:「上了菜。皇伯父說了一通話,那些白鬍子爺爺們又說了好久,等吃用的時候,菜都涼了。爹爹夾給我的金絲軟玉糕倒是極好吃,可爹爹只夾了一個給我,我……我沒吃飽。」

    說著,瑜哥兒的臉上,顯出了一抹不好意思。

    「哈哈,那倒是朕和那幾個白鬍子老頭兒的不是了……」

    笑的開懷。景熙帝的心裡,卻也覺得好久沒這麼高興過了,站起身,走到瑜哥兒身邊拍了拍他的頭,景熙帝俯下身子看著瑜哥兒的眼睛說道:「你一說,皇伯父也覺得有些餓了。咱們吃些熱乎乎的夜宵,怎麼樣?」

    欣喜的點著頭,瑜哥兒的表情,像是偷油得逞的小老鼠。

    「小路子……」

    站起身揚聲喚了一句,待到小路子小跑著進來,景熙帝笑呵呵的吩咐道:「去,讓御膳房做幾樣小點心送來,再送幾碗湯食來,記得,一定要熱乎兒的,要是涼了,便自去慎行司領板子吧。」

    說罷,看著小路子忙不迭的轉身出去了,景熙帝看著賀啟暄說道:「你這個兒子,極有意思,你放心,朕既然下了旨宣他進宮來給大皇子伴讀,便必定會護著他,你放心,等到他日回都城,必定還你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

    站起身俯身一拜,賀啟暄謝恩道:「臣弟謝主隆恩。」

    不大的會兒功夫,御膳房的幾個送膳小太監便提著食盒進來了,待到幾盤點心小菜布好,紅白黃綠的,只那繽紛的顏色,就看著讓人胃口大開。

    而三碗粗糧粥端出來,果然還熱騰騰的。

    擺了擺手,示意布膳的宮女都下去,景熙帝看著賀啟暄說道:「朕說了,今兒之論兄弟不論君臣,沒那麼多規矩,用膳吧。」

    說罷,景熙帝逕自坐下,身旁,賀啟暄和瑜哥兒也各自坐好,拾起筷子各自吃用起來。

    景熙帝似是極喜歡瑜哥兒,又或許是,大皇子的身子不好,從未在自己面前展現過如此活潑可愛的一面,一頓夜宵,景熙帝頻繁的給小傢伙夾菜夾糕點,小傢伙也盡數用下,滿嘴糕點碎屑,卻還不忘「謝過皇伯父」,外帶那個可愛的笑臉,雖沒吃幾口,可景熙帝的心裡,卻覺得如碗裡的粥一樣,溫乎乎的熨帖的緊。

    用罷夜宵,已近亥時,想著時辰不早了,賀啟暄欲帶著兒子告退,方起身,卻見景熙帝看了一眼仍舊精神奕奕的瑜哥兒,語氣柔和的問道:「瓊瑜,困了嗎?」

    見瑜哥兒搖了搖頭,景熙帝笑呵呵的說道:「那還願意陪著皇伯父說會兒話嗎?」

    回頭去問詢賀啟暄的意思,見他只笑不語,瑜哥兒點了點頭,小小聲的說道:「皇伯父,你不睡覺嗎?」

    仰頭哈哈大笑,景熙帝轉過頭看著賀啟暄說道:「左右無事,便多坐一會兒吧,朕好久沒這般閒適過了,等你們爺兒倆走了,朕以後便是想尋這樣的快活,也沒有了。」

    紛繁的朝事,羸弱的大皇子,壓在景熙帝身上的壓力,是賀啟暄無法想像到的,而如今日一般的閒適,想來定是平日裡不可多得的,賀啟暄也未執拗,點了點頭坐下,一邊,卻把瑜哥兒面前的茶碗,端遠了些,以免小傢伙喝了太多水,夜裡起夜的次數太多。

    「瓊瑜,聽你爹說,是你自己願意來宮裡的,以後想你娘了,可不許哭,明白嗎?」

    景熙帝將胳膊放在炕桌上,斜倚在那兒說道。

    提起了母親,瑜哥兒頓時想起了慕嫣然,原本歡喜的笑臉,頓時耷拉了下來。

    半晌都未開口說話,瑜哥兒看著腰間繫著的平安玉,方輕聲說道:「娘說會來看我,我要盡快長大,到時候,就可以像爹爹一樣騎快快的馬,回去看娘。」

    「好孩子……」

    若是旁的孩子,此刻提起親娘,怕是早就哇哇大哭了,而瑜哥兒,卻並沒有哭,景熙帝有些意外的讚道。

    「你已經見過皇伯父家的大哥哥了,以後,你就跟在大哥哥身邊,一起去上書房跟夫子們學習如何做學問,得空了,便一起玩,好不好?」

    景熙帝招了招手,示意瑜哥兒走到自己身邊,將他一把抱在懷裡哄道。

    忙不迭的點著頭,瑜哥兒好奇的看著景熙帝衣服上別緻的龍騰花紋,一臉的心不在焉。

    「可決定了什麼時候回去?」

    任憑瑜哥兒抓著自己的袖子看到認真,景熙帝抬頭看著賀啟暄問道。

    「這些日子,軍中的一眾事宜都盡數安排妥當了,若皇上再無安排,臣弟決定後日就出宮回鄆州了。」

    賀啟暄輕聲應道。

    點了點頭,景熙帝思忖道,「都城裡的事情,都安排妥當了?」

    點頭應著,賀啟暄胸有成竹的說道:「身處高位的那幾位老將,都是父皇時期便忠心耿耿為我大梁的將軍,所以,這幾日的交接,都極順利,從前什麼樣,往後還是什麼樣,大體上變動不大。至於其他一應要更迭的建制,一時半會兒,臣弟還沒有考慮萬全,等回到鄆州得出了結論,臣弟再上折子請示皇上。」

    兩手攬著瑜哥兒,景熙帝抬眼看著賀啟暄問道:「你心裡可曾費解過?」

    神情一怔,頓時明白景熙帝問的是讓自己做大梁兵馬大將軍的事,賀啟暄如實的點了點頭,方沉聲說道:「臣弟自問心中磊落如清風明月,而且,臣弟自問也做得好這兵馬大將軍,所以,從前心中的費解,都化作了對皇上的感恩,臣弟會用行動向天下人證明,證明皇上沒有信錯人,也證明臣弟是一心為了大梁,絕對不會行那背信棄義之舉。」

    唇邊帶著一抹淡淡的笑意,景熙帝的眼中,有些回憶的怔忡,「打小咱們一起在上書房做學問,你便最愛看兵書,我記得有一次,咱們兄弟幾個玩騎兵對壘,那時候,老二和老三,一個要做軍師,一個要做上陳殺敵的前鋒,唯有你,說要做大將軍,統籌全軍。」

    似是也想起了幼時的事,賀啟暄笑道:「臣弟小時頑劣不堪,那時也只是覺得大將軍風光,直至到邊關歷練了兩年,臣弟才體會到了邊關將士的艱苦,所以,臣弟不會辜負皇上的一片殷切之心,定會與大梁將士誓死效忠皇上。」

    感慨的長歎了一口氣,景熙帝的話語中,帶出了一絲果決的振奮:「朕答應過父皇,必定開疆拓土,讓大梁的子民過的比從前還好,所以,朕也會信守自己的諾言。」

    餘音綿長,二人相視一笑,眼中儘是信心滿滿的期望。

    回過神來,再低頭一看,瑜哥兒卻已偎在自己懷裡睡得香甜了,景熙帝隨和的笑著,將瑜哥兒遞到伸手來接的賀啟暄懷裡,再次承諾道:「朕會護著他,你放心。」

    點頭應著,賀啟暄頷首行了禮,踏出了乾安殿。

    看著蒼茫的夜穹,再低頭看看熟睡的兒子,賀啟暄的心中,仍舊有些不踏實,朝前走了幾步,賀啟暄的心中,突然想起了一個人。(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