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貴女反攻記

龍騰世紀 第八百九十一章 天賜 文 / 悠悠忘憂

    第八百九十一章天賜

    盯著面前的泰山賞日圖和那副信手塗鴉的山水圖,卓遠之的眼中,卻漸漸的騰起了一股怒氣。

    一揚手,將兩幅畫揉在一起撕了個粉碎,卓遠之大口的粗喘著氣,雙手憤怒的攥成了拳,卻不知道該往何處發洩。

    「隨安?」

    揚聲喚了身邊的小廝進來,看著他一如往日的恭謹,卓遠之的心裡,卻突然有些不知該不該信任他的懷疑。

    「隨安,你跟在我身邊,也有些時日了吧?」

    話鋒一轉,卓遠之和顏悅色的問道。

    而聽了卓遠之的話,隨安神情一怔。

    跟在卓遠之身邊這麼多年了,隨安又哪裡能不知曉他此刻在想什麼,「撲通」一聲跪在卓遠之的腳邊,隨安沉聲說道:「小的是從慕府時便跟在公子身邊的,這麼多年,小的自問忠心耿耿,從未做過一件對不起公子的事。而且,慕府的人,也從來沒跟小的打探過公子的事,這些,小的可拿自己的性命起誓。若是有違此言,讓小的此生不得好死,死後下十八層地獄。」

    隨安這般模樣,卓遠之一時又有些後悔起來。

    許是自己多疑了吧?

    暗歎了口氣,卓遠之埋怨道:「你這是做什麼?我隨口問一句罷了,起來吧……」

    俯身磕了幾個頭,隨安承諾一般的說道:「公子,小的跟在您身邊這麼多年,您對小的好,小的心裡都明白,這一輩子,小的心裡只有您一個主子,小的也絕對不會做那背棄公子的事,請公子放心。」

    主僕二人過了這麼多年,彼此是什麼樣兒的人,心裡也都是清楚的,卓遠之方才也是因為寶藏被賀啟暄先一步得了手而感到憤怒,此刻見隨安這般說,遷怒的怨氣一掃而光。

    「起來吧,我有事吩咐你去做。」

    叫了起,卓遠之仔細的叮囑了一番,隨安一一應下,轉身出了書房。

    十一月初八,初冬的第一場大雪洋洋灑灑的落下,起初還是小雪,沒一會兒,漫天的雪花如初春的柳絮一般瀰漫起來,天地間頓時多了幾分清冷的肅殺之氣。

    「娘,爹爹他們怎麼還不回來啊?前次送信,不是說三五日就回的嗎?」

    仔細的繡著手裡的一條帕子,珠兒頭也不抬的問著,話語中滿是對賀啟暄的擔心。

    「去的時候本來也沒帶多少人,都是你爹爹和大舅素來極信任的人,要開啟,要挖掘,到時候還要搬送運回都城,也沒那麼簡單。終歸是在都城附近,萬一有什麼事,還有通州大營的將士,想來很快就會回來了,不擔心,啊?」

    柔聲說著,慕嫣然側頭看了一眼外頭的風雪,歎了口氣道:「我也希望他們早些回來啊,這天寒地凍的,路上越發難走了。」

    聽了慕嫣然的話,珠兒也放下手裡的繡繃朝外看去,母女二人的側影如出一輒的娟秀靜美,殿內的空氣中,也多了幾分安然。

    用罷午膳,孩子們各自回去午休了,慕嫣然懶散的躺在暖炕上,卻覺得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

    猶豫間,外頭傳來了刻意壓低的話語聲,聽著,倒像是紫月。

    「白薇?」

    揚聲喚了白薇,果不其然,紫月跟在身後。

    「主子,奴婢進宮來陪您說說話兒……」

    俯身行了禮,紫月笑道。

    點了點頭,慕嫣然坐起身,指著腳邊的小杌子讓她坐,一邊,問著都城裡的情形,「這幾日,可有什麼傳言?」

    知曉慕嫣然問的定是寶藏的事,紫月將自己聽來的,都告訴了她。

    說罷,紫月一臉不解的問道:「主子,不都說寶藏是先恆王謀逆時窩藏下來的軍餉和王府的寶物嘛,怎麼如今都城裡風向逆轉,竟有人說不是,你說,咱們都不知道是哪兒來的,他們怎麼一本正經說的跟真的似的?」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就正是要這樣才好的。」

    故弄玄虛的說著,慕嫣然一臉的笑意。

    眼見紫月盯著自己,慕嫣然方解釋著說道:「這幾個月,先是賞菊閣,後是寶藏的事,都城裡就沒一天消停過,那寶藏,即便是先恆王的,如今,也不能讓百姓真的以為就是他的,否則,倒好像咱們佔了多大的便宜似的。」

    低頭思忖了一會兒,紫月頓時有些明白了,頓時無奈的搖了搖頭道:「哎,其實百姓們何曾在乎過寶藏呢,那些東西,離他們都太遙遠,他們只盼著自己的日子過得安安穩穩的,就別無所求了。倒是那些富貴人家,自己得不到,也見不得別人落好,一來二去,這都城裡可不就被他們鬧得烏煙瘴氣的?」

    「正是這個理兒……」

    附和的說著,慕嫣然笑道:「所以,王爺帶兵出了都城,小平子就下去佈置了,如今,能做多少是多少吧。寶藏到手也是進了國庫,來年用於萬民,百姓的日子也能更好些,他們自然知曉哪個對他們更有利,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啊。」

    主僕二人閒散的說著話,紫月不時的將聽來的那些趣事跟慕嫣然說著,屋內多了些笑聲,再轉頭看到外面的飛雪,也不覺得看著犯冷了。

    傍晚紫月出宮時,雪才小了一點兒,而地面上已經積了厚厚的一層了,肇哥兒牽著蕾兒的手,兩人如搖擺學步的鴨子一般從遠處走來,小臉凍得通紅,可眉眼中的歡喜,卻怎麼都掩不住。

    初冬第二場大雪降臨的時候,已是十一月十六了,前一次的雪還沒消融,漫天的鵝毛大雪便再度覆了下來,整個大地一片銀裝素裹的純淨。

    午時將過,都城裡各處一片安靜,街道上的鋪子裡,夥計們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處說著閒話,城門處,卻忽的喧囂起來。

    以慕容言為首,出城的將士們押運著幾十輛馬車魚貫著進了城門,只一瞬間,街道上就湧出了許多的人,滿臉好奇的盯著馬車上那些烏黑的箱子。

    許是連日奔波,馬兒都有些累了,又許是車上載著的箱子過於沉重,馬車行駛的極為緩慢,可聯想到在都城裡傳了這麼久的謠言,百姓們頓時交頭接耳的議論起來,再看向那些箱子,眼中都多了幾分熾熱。

    「知道嗎?那可都是先恆王的謀逆之物,先恆王雖已經死了這麼多年了,他這也算是造福天下蒼生了……」

    人群中,有百姓悄聲說道。

    「我看不盡然。若真是先恆王藏匿下來的,怎麼太上皇和景熙爺在時沒尋出來?可見還是攝政王英明,所以啊,老天爺都覺得該對咱們大梁好一點,所以,才降下了這些寶物……」

    「是啊是啊,聽說是在通州遠郊發現的呢。大梁雖大,可到底是在都城附近,犄角旮旯定然都有人走遍了,這麼多年都沒發現,可見從前是沒有的,興許真的是老天開眼。所以啊,這必定是天降祥瑞於我大梁……」

    更多的百姓,傾向於天賜祥瑞,天祐大梁的說法。

    「將軍威武,將軍威武……」

    百姓們興奮的呼叫聲,在看到賀啟暄的身影映入眼簾後,都跪倒在地大聲的叩拜著喊起了「攝政王英明,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一時間,街道中央那些朝宮中行駛的馬車,顯得愈發震懾人心。

    「天賜之物,今日充入國庫,來年必定盡數用於民生。」

    揚聲說了一句,賀啟暄再未多言,一揚鞭,胯下的馬兒緩步朝前奔去。

    而都城的幾條街中,百姓們卻頓時沸騰起來。

    景熙爺當朝理政時,大梁本就一片欣欣向榮之態,即便經歷了煥王的謀逆和北疆的挑釁,可大梁的根骨卻紋絲未動,如今,雖還不知曉將來會是什麼模樣,可百姓們的心裡,因為曾經的宣王、兵馬大將軍、護國並肩王於大梁的功勞,對如今的泰和帝和攝政王,都是滿腹的信心。

    「天降祥瑞,佑我大梁……天降祥瑞,佑我大梁……」

    直到將士們的身影都沒入宮門不見,百姓們激昂的話語聲,依舊響徹在都城的天空中,連同那漫天的飛雪飄到了各處,久久不散。

    紛傳了幾個月的寶藏傳言,終於以這樣完滿的方式落幕。

    寶藏盡數運入國庫,隨後的幾日,戶部的大小官員都忙的腳不沾地,仔細的將一應珠寶金銀都做了詳盡的清點。

    大梁的稅收,通商的所得,再加上此次寶藏的納入,大梁國庫前所未有的充盈。

    沒幾日,依著往年的慣例,慕容睿這戶部尚書,遞交了一份內容詳實的奏章,將來年的大梁民生庶務做了一番周詳的規劃,賀啟暄看完,和幾位大臣商議了一番,索性擬出了一份惠民十二計的章程,以皇榜的方式張貼在了大梁各地。

    此事一出,百姓愈發振奮,想到來年的好日子,各個都是一臉的喜悅。

    寶藏的事落下帷幕,尋風而去的瀏陽王和南寧候,也各自歸位,前所未有的平靜淡泊,仿若一個真的是出城靜養去了,另一個也真的是養了幾日的病一般。

    朝堂上,一片泰然。

    瑞安宮裡,慕嫣然一臉不解的看著賀啟暄問道:「慕風呢?你們都回來了,他怎麼還不見蹤影?」

    面上的歡喜漸漸斂了下來,賀啟暄安撫的拍了拍慕嫣然的手道:「放心,再過幾日,他便回來了,還有些小事沒處理完。」

    聽了賀啟暄的話,慕嫣然一臉的狐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