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三十一章 立功心切 文 / 風中的失落

    (昨夜看世界盃,白天睡覺,今天更新晚了,兩章一起更新。)

    劉迪帶領的五百軍士,戰鬥力是不俗的,悉數都是牙軍,也就是駐紮在節度使治所地的軍隊,與牙外軍、外鎮兵比較起來,可謂是天地之別,一般來說,節度使管轄的地方出現了土匪,大都是牙外軍去剿滅的,這些牙外軍,駐紮在節度使所管轄的城池附近,待遇不好,戰鬥力更是一般,奉命剿匪,多是劫掠一番,不可能真正去鎮壓土匪。

    當然,也有可能是外鎮兵去圍剿土匪,這些外鎮兵都是駐紮在關津要地的,一般也是處於邊關所在的節度使,才會擁有外鎮兵的,主要的任務是對外防禦,可到了後來,內地的諸多節度使,也擁有了外鎮兵,儘管說節度使都是在大唐朝廷的領導之下,可是隨著朝廷力量的削弱,每一個節度使之間,都是有著**的地盤的,相互之間也是需要防備的。

    除非是遇見了特殊的情況,否則也不會有哪個節度使會派出牙軍去剿滅土匪。

    按照慣例,劉迪是應該首先要到梁州去拜見山南西道的節度使,接著要到巴州去的,不過父親劉巨容早和山南西道節度使聯繫過了,而且他認為既然襲擊官軍的土匪出現在武陵縣城郊,那就直接趕赴武陵縣城,到其餘的地方沒有多大的作用,出來的任務是剿匪,不是觀光,早些完成任務早些回去,才是正道。

    五百牙軍來到武陵縣城,引發了很大的轟動,畢竟小城很少看見如此驍勇的官軍。

    感受到老百姓的驚奇和崇拜,劉迪還是很高興和滿足的。

    武陵縣的官吏都來迎接,進入到縣衙之後,劉迪直接提出來了要求,馬上去剿滅土匪,希望縣衙提供土匪的情況,有關這方面的事宜,襄陽早就給梁州和巴州等地發去信函了。

    武陵縣縣令譚明曉一臉的笑容,絲毫不擔心,反而勸劉迪先去赴宴,不管怎麼說,牙軍奔襲幾百里地,非常辛苦,縣衙都是要好好招待一番的。

    礙於譚明曉的面子,劉迪壓住了急切的心情,跟著一同去赴宴了。

    進入酒樓之後,眾人分主次入座,劉迪坐在主座,譚明曉陪在旁邊。

    酒過三巡之後,劉迪還是忍不住開口了。

    「譚明府,某到武陵縣來,奉命剿匪,給縣裡添麻煩了。」

    「劉都尉萬萬不可這樣說,本縣與慶源縣,一直以來都說太平無事的,想不到竟然有土匪喪心病狂,敢於攻擊朝廷,襲擊朝廷的大軍,某是非常的震驚,也深感慚愧的,不過聽聞劉都尉率領大軍前來剿匪,在本縣與慶源縣的震動是非常大的,土匪戰慄,不能夠自持,土匪頭目已經歸案,餘者都是烏合之眾,劉都尉定可大獲全勝的。」

    劉迪的神情有些奇怪,他本來是滿懷信心來到武陵縣,就是想著立下大功,想不到土匪頭子已經被抓獲了,這功勞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了,再說了,若說山寨的土匪是烏合之眾,那豈不是說曹全晸麾下的官軍,更是熊包了,居然被一群烏合之眾打敗了。

    劉迪能夠陞遷到都尉的位置上面,重點還是劉巨容的影響力,再說劉巨容身為節度使,本就可以任命屬下的官吏,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劉迪很想證明自身的能力,消除眾人的疑惑,這次到武陵縣來,也是憋足了勁的。

    看見劉迪的臉上沒有出現笑容,譚明曉心裡咯登了一下,知道自己肯定是沒有說好話,不過話已經說出來,收不回去了。

    「劉都尉,土匪的山寨,位於關莊鎮,距離此地有近兩百里地,一共有一千餘土匪聚嘯山林,危害四方,若不是劉都為率領大軍前來,本縣與慶源縣,不知道還要遭受多少的麻煩,整日裡都是提心吊膽的,如今劉都尉來到了本縣,某就踏實了。」

    「哦,譚明府這是什麼意思,匪首不是被擒獲了嗎,土匪不是烏合之眾嗎,難道土匪還敢囂張嗎。」

    侯二與楊泗進來的時候,劉迪的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從內心來說,他是看不起侯二與楊泗這類人的,忠臣不事二主,出賣自家的主子,肯定不是什麼好人,儘管說如今這類人很多。

    侯二的臉上,堆起了笑容,與在山寨的時候,有著天壤之別,楊泗本來就是混混,進來的時候,努力想著保持形象,怎奈多年的習慣養成,一舉一動都暴露出來混混的本性。

    侯二根本沒有想到,襄陽節度使劉巨容的兒子劉迪會親自帶領大軍來剿匪,這豈不是最好的機會,他的心可不小,投奔武陵縣縣令譚明曉,也是無奈之舉。

    「拜見劉都尉。」

    「不用客氣了,二位都是功臣啊,棄暗投明,定能夠得到朝廷的嘉獎,某很是欣賞,不過此刻某關心的是山寨的情況,時間寶貴,某必須在最快的時間內,剿滅山寨。」

    「劉都尉放心,某一定竭盡全力,山寨的情況,某非常熟悉,這是某繪製的山寨的地形圖,山寨的土匪都是烏合之眾,劉都尉一定能夠大獲全勝。」

    侯二從懷裡掏出繪製好的地圖,遞給了劉迪。

    劉迪接過地圖的時候,注意看了一下侯二。

    侯二身後的楊泗,不願意錯過這麼好的巴結機會,也開口了。

    「劉都尉其實大可坐鎮武陵縣,某給官軍帶路,保證徹底剿滅山寨。」

    包房裡面瞬間安靜下來了,所有人都看著楊泗,包括侯二都皺起了眉頭。

    楊泗這個馬屁拍錯地方了,犯下大忌,人家劉迪到武陵縣來剿匪,證明襄陽方面非常看重這件事情,劉迪一定是要立功的,要徹底剿滅山寨的,要你這個尚未完全改變身份的土匪帶路去剿匪,主將坐在縣城裡面,到時候功勞是誰的,這樣的事情傳出去了,人家怎麼評價劉迪。

    劉迪看了看楊泗,一股厭惡之氣不由自主的顯露出來。

    「不勞費心了,某自有分寸。」

    離開酒樓的時候,侯二的臉上恢復了以前的神情。

    看著跟在身後的楊泗,侯二氣不打一處來,原來這個楊泗,也是有著鬼心思的,見到了劉迪,就想著能夠巴結,能夠謀求到更好的前途,兩人進入酒樓的時候,侯二一再叮囑楊泗,不要輕易開口,一切都由自己來處理,可惜見到機會,楊泗不願意放過,暴露出來混混的本性了。

    楊泗儘管是混混,但也知道,自己的話沒有說好,正是因為他說了那幾句話,譚明曉迅速開口了,示意他們離開酒樓,等候通知,本來想著能夠給劉迪敬酒加深印象的,也沒有做到,不過楊泗不知道自己錯在什麼地方了。

    「楊泗,某說了,在劉都督的面前,不要輕易開口,這牽涉到某和你的前程。」

    「軍師,某知道話沒有說好,不過也奇怪了,這些當官的,某沒有說錯啊,某去賣命,他們得到好處,有什麼不妥啊,換做其他人,某還不會這樣說的。」

    侯二不想解釋,他隱隱感覺到,離開山寨之後,這個楊泗完全成為了負擔,要是繼續呆在自己的身邊,說不定關鍵時候會壞事的,再說譚明曉昨日也透露出來,準備向朝廷舉薦自己,以擒獲匪首的功勞出任司法佐,雖說是不入流的吏員,但總算是有了官府的身份,但譚明曉沒有說到如何安排楊泗,恐怕也是看不起楊泗的。

    當然譚明曉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自己帶來的人馬,全部都要編入到捕快隊伍之中,直接歸縣尉領導,從此與自己沒有關係了。

    其實這些人,都歸譚明曉直接控制了。

    不過世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這樣的交換條件,肯定是存在的。

    看來下一步,就是要想辦法除掉這個楊泗,不要讓其壞事。

    想到這裡,侯二勉強擠出了一絲的笑容。

    「算了,事情已經過去了,想也沒有多少的作用。」

    一個時辰之後,侯二來到了縣衙,這一次他是一個人來的。

    劉迪正在廂房等候,看見侯二進來之後,沒有客氣。

    「侯二,你清楚山寨的情況,山寨尚有一千左右的土匪,某準備在一日的時間之內,徹底剿滅這股土匪,還地方上一個安寧,某準備請你帶路,不知道你還有什麼需要說的。」

    「某一定效命,山寨剩下的土匪,確屬烏合之眾,不過山寨的地形有些複雜,大軍行動還是需要注意的。」

    侯二話裡有話,劉迪看了侯二一眼,他當然能夠聽懂裡面的意思了。

    侯二抓住了機會,繼續開口了。

    「某離開山寨之時,帶著五十名弟兄,這些人都是山寨最為驍勇的,當然不敢和官軍比較,山寨餘者以前都是附近的農戶,從沒有進行過訓練,某相信,劉都尉帶領大軍,一定所向披靡,徹底剿滅山寨。」

    「原來是這樣啊,那就請你費心了,若說能夠徹底剿滅山寨,某一定會舉薦你的,到時候你和你的那五十名兄弟,都跟著某到襄陽去吧。」

    侯二離開縣衙的時候,特別的舒暢,他終於抓住機會了,到襄陽去,與留在武陵縣,前途大不一樣,是有著天地之別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