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三十三章 於員外的憤怒 文 / 風中的失落

    第三十三章於員外的憤怒

    於承惠回到關莊鎮的時候,肚子裡全部都是火氣和怨氣,他曾經是禮部員外郎,掌管禮樂、學校、衣冠、符印、表疏、圖書、冊命、祥瑞、鋪設等等事宜,職責是很重的,但因為得罪了宦官,無法在朝廷呆下去了,被迫辭官歸家,名義上是年紀大了,難以勝任官職,其實於承惠還不到四十歲,正是做事情的時候。

    於承惠見過很多的事情,更是知道朝廷存在的弊端,他是正牌的進士出身,在朝廷之中,還是有著一些影響的,可惜生性固執的於承惠,不願意與宦官有絲毫的交集,這樣的態度,自然是無法長期在朝中做官的。

    回到關莊鎮之後,於承惠很快發現,幾年的時間過去,地方上存在的問題更大,老百姓的賦稅太重,本來就無法承受,加之黃巢造反,各地節度使都想方設法的增加賦稅,美其名曰剿匪,致使老百姓到了崩潰的邊緣,其實這些賦稅,都被節度使拿來擴充個人的實力了,朝廷沒有得到,也根本沒有辦法制止。

    老百姓快要活不下去了,肯定是要想出路的,這恐怕是黃巢屢次遭遇到圍剿與沉重打擊,但總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恢復實力,繼續和官軍對抗,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不跟隨黃巢造反,還能夠幹什麼,總不至於等死。

    儘管沒有了官職,但於承惠還是改不了耿直的脾氣,回到家鄉之後,他曾經為老百姓賦稅太重的事情,與地方上的縣令爭執,甚至直接給朝中的丞相寫信,但這樣的爭執和反映沒有任何的作用,只是縣衙的吏員到關莊鎮徵收賦稅的時候,態度稍微好一些,不至於來硬的,畢竟於承惠的身份擺在那裡,誰知道什麼時候,皇上想起於承惠了,人家再次進入朝廷去,得罪了可划不來。

    山寨土匪騷擾百姓,於承惠專門找到了慶源縣縣衙和武陵縣縣衙,畢竟土匪聚集的山寨,處於兩縣交界的地方,與兩個縣都有關係,為了能夠切實解決問題,於承惠甚至直接找到了巴州刺史,官軍倒是來了,可不是來剿匪的,到了關莊鎮,大吃大喝,還要劫掠一番,派出去偵查的軍士,總是說一切都是正常的,沒有見到什麼土匪,駐紮幾天之後,大隊人馬倒是開出去了,清早出門,午時不到就回來了,說是大敗山寨,還抓了幾個土匪。

    於承惠看到這些所謂的土匪之後,氣的臉色發青,這些被抓的人,哪裡是什麼土匪,分明就是大山腳下的老百姓,可惜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這些當兵的,可不會在乎於承惠是什麼態度,堅持說打敗了土匪,純粹的睜眼說瞎話。於承惠很快絕望了,索性和山寨的土匪聯繫,要求他們不要騷擾關莊鎮,關莊鎮每年給予山寨一些糧食和錢財。

    這次到縣衙去,於承惠也是為關莊鎮的老百姓說情的,老百姓實在交不上賦稅了,可惜縣令還是沒有鬆口,說是今年的形勢特別的緊張,上面的要求很是嚴格,賦稅是一定要足額徵收的。聽到縣令如此的表態,於承惠甚至沒有力氣與縣令爭執了。

    「劉都尉,關莊鎮的於員外,影響不小的,某建議去拜訪一下。」

    「哪個於員外啊。」

    「朝廷原禮部員外郎於承惠,去年下半年才回到關莊鎮的。」

    「侯二,你一直在山寨,和於員外怎麼如此熟悉,知道這些情況,還要某去拜訪。」

    「去年年底的時候,於員外和山寨達成了協議,山寨不騷擾關莊鎮,關莊鎮每年給山寨一些錢糧,相安無事,某以為於員外這樣的處理方式,還是很不錯的,拉攏了和百姓的關係,在地方上也是有著一定威信的,故而建議劉都尉去拜訪於員外。」

    劉迪看了一眼侯二,慢悠悠的開口了。

    「既然是朝廷官吏,就算是辭官了,身份也是不一般的,怎麼能夠和土匪沆髒一氣,這等的事情,某倒是第一次聽說,看來還真要去見見這個於員外。」

    侯二心裡咯登了一下,知道事情不好,他本來是好心,感覺到於承惠這個人是非常不錯的,有能力有水平,借此推薦給劉迪,讓劉迪結交一下,今後能夠相互照應,這也算是自己的一份功勞,想不到劉迪是這等的看法,看來自己想著能夠當劉迪的參謀,還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劉迪出身不一般,心高氣傲,看問題有些片面,更存在固執的一面。

    大隊人馬來到關莊鎮,劉迪思索再三,決定去拜訪於承惠。

    於承惠與山寨有口頭協議的事情,劉迪的看法很不好,曾經身為朝廷官員,而且是六品的官員,怎麼能夠與土匪有交集,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過去的,這豈不是給朝廷和官吏抹黑,何況黃巢造反,已經有一些官吏,為了能夠保全自身的利益和性命,直接投降了,朝廷對這樣的事情,非常的惱火。

    劉迪來拜訪,於承惠的態度很是熱情,畢竟人家是襄陽節度使劉巨容的兒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再說劉巨容在朝廷裡面,也是有著一些影響和勢力的。

    劉迪進門之後,於承惠就感覺有些不對勁,他畢竟在朝廷為官幾年,能夠感受和捕捉到對方的態度。

    「某奉命到關莊鎮來剿匪,還希望得到於員外的支持。」

    劉迪說出來這句話,於承惠楞了一下。

    「劉都尉率領大軍前來剿匪,某當然是要支持的,某是關莊鎮人,希望本鎮的老百姓能夠過上平靜的日子,附近有土匪,攪的鎮子裡不能夠安寧,老百姓本就吃不飽穿不暖,若是還有土匪的劫掠,就更是活不下去了。」

    「如此就好,某就放心了。」

    劉迪高高在上的態度,還有語氣之強硬,令於承惠非常的不舒服,不過人家是帶著軍隊來剿匪的,能夠剿滅山寨,得到好處的是關莊鎮的所有百姓,早就想過這層關係的於承惠,選擇了忍耐,不計較劉迪的態度和語氣。

    接下來的寒暄,氣氛顯得冷淡了很多,於承惠不會主動找話說。

    其實於承惠是知道劉巨容的,能夠到襄陽節度使的位置上面去,還是不簡單的,只不過這個劉巨容,生性過於的圓滑,對上對下都有一套應對的辦法,但身處漩渦之中,圓滑也是一種自保的辦法,無可非議,於承惠本來以為,劉迪是劉巨容的兒子,至少是能夠學到很多的,想不到這個劉迪,年少氣盛,自以為了不起,真真的比不上劉巨容。

    場面冷淡下來,劉迪不滿意了,他本來是帶著訓斥的目的來的,考慮到了於承惠的身份,說話還是很注意,頗有些含沙射影的意思,提醒於承惠要注意,身為有功名的讀書人,還是要注意自身的形象,有些事情是不能夠做的。

    按說於承惠聽懂了意思,應該是感覺到羞愧的,至少自我檢討一番,客氣一下,想不到讀書人就是窮酸要面子,明明做錯了,卻還是有理,甚至不允許他人說說。

    於承惠還沒有送客意思的時候,劉迪站起來了。

    「某還要去剿滅土匪,就不打擾了,某此次來剿匪,不給百姓增加負擔,惟願徹底剿滅土匪,還百姓一個安寧,某不想行動暴露,免得山寨有所準備,若是土匪四散而逃,最終受害的還是本地的百姓,還請於員外理解。」

    這樣的話就說的有些過分了。

    於承惠的臉色發青,被噎的險些說不出話來。

    劉迪轉身準備離開的時候,於承惠終於開口回答了。

    「虎父無犬子,某真的是佩服,但願劉都尉凱旋而歸,某等著慶賀。」

    劉迪猛地轉身,盯著於承惠,臉上的神色很不好看,他本來就認為自身的能力是很不錯的,並非是依靠父輩的力量才能夠出任都尉一職,況且他的上面還有兩個哥哥虎視眈眈,對於他受到父親格外的關注不滿意,一直都想著能夠超越他,故而對於這類的話題,劉迪非常敏感,想不到於承惠專門說出來,這豈不是譏諷他沒有真正的本事嗎。

    「某自然是要徹底剿滅山寨的土匪,某可不會與山寨有什麼糾葛,想那黃巢造反,朝中有些官吏,賣身求榮,某是最看不慣的,這也是朝廷所不容的……」

    於承惠的身體開始哆嗦起來,臉色陰沉,說不出話來,劉迪說到這裡,含義就不一般了,遠不是前面的含沙射影那麼簡單了,於承惠和山寨達成口頭協議的事情,可大可小,要是官府一定要追究責任,完全可以將他關押到大牢裡面去的。面對劉迪這樣的愣頭青,於承惠沒有必要拿著雞蛋碰石頭。

    看見於承惠這樣的神情,劉迪內心透露出來滿足的感覺,也不說話,扭頭離開。

    劉迪離開好一會,於承惠才一屁股坐下來。

    他感受到了劉迪的強硬和無禮,更加感覺到了危機,這種危機並非是自身可能遭遇到波折,而是劉迪剿滅山寨的行動,不一定能夠成功,官軍強悍不假,但若是以如此的高姿態去行動,漫不經心,以為手到擒來,未免會馬失前蹄,遭遇失敗。

    去提醒劉迪是沒有必要的,人家也不一定能夠聽得進去,不過於承惠需要做好一些準備,若是官軍真的失利了,不能夠將怒氣發洩到關莊鎮,不能夠讓關莊鎮的百姓吃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