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 文 / 風中的失落

    傳令兵稟報消息的時候,錢世渠已經有不妙的感覺,可惜負責指揮中軍的不是他這個軍師,是一名副將,也是深的杜威信任的副將。因為傳令兵稟報了消息,中軍加速了行軍速度,要用最快的時間,和前軍會合,徹底剿滅鐵血軍,這樣的決定,不會有人反對,遺憾的是,七千軍士基本都是新兵,動作不可能有那麼快,副將只能夠乾瞪眼。

    大約半個多時辰之後,正在行軍的副將,遇見從前方逃回來的先鋒軍的軍士,他很快知道了前方的戰況,鐵血軍的驍勇,令這名副將目瞪口呆,他做夢都想不到,大軍主帥、牙將杜威居然被鐵血軍生擒,這是多麼恐怖的戰鬥力。

    副將沒有做太多的考慮,馬上下令,中軍減緩行軍速度,既然前方的軍士已經逃回來,說明戰鬥基本上結束,這個時候要是衝上去,凶多吉少,杜威率領的三千精兵都遭遇到失敗,中軍若是不做好充足的準備,一樣難逃失敗的厄運。

    變故和爭執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

    作為軍師,錢世渠在得知了前方的戰況之後,果斷提出建議,中軍必須加快行軍速度,不顧一切的去增援先鋒部隊,儘管說先鋒部隊很有可能被打垮,哪怕主將被擒,無論如何,中軍要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戰鬥之中,要想辦法搶回主將,哪怕付出重大的犧牲,在所不惜。

    可惜錢世渠的想法,僅僅是想法,他沒有指揮權和決策權,只能夠建議。

    中軍的行軍速度,最終慢下來了,副將開始沿路收攏潰退下來的軍士,在距離戰場尚有十餘里地的時候,副將下達命令,中軍停止了前進。

    激烈的爭執爆發了。

    錢世渠非常的憤怒,對於中軍停止行軍,感覺到不可理解,他與副將大聲的爭執,堅持自身的看法,也顧不得讀書人的斯文,以及爭執可能在中軍之中產生的影響了。

    要說這一次,錢世渠的認識的確有道理,他認為杜威率領的三千將士,戰鬥力是很不錯的,就算是遭遇了慘敗,也給予了對方重創,鐵血軍一定付出了重大的代價,此時進攻,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若是失去這樣的機會,討伐鐵血軍的戰鬥,就徹底失去希望了。

    副將雖然覺得錢世渠說的有道理,但他不敢冒險,畢竟中軍將士,基本都是新兵,缺乏足夠的準備,戰鬥力不強,加之主將杜威被鐵血軍生擒,鐵血軍士氣正旺,誰知道他們是不是做好準備,就等著中軍撞到槍口上去啊。

    副將堅持自身的意見,與錢世渠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副將畢竟不是大軍的主帥,只是臨時負責指揮中軍,從威嚴方面來說,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錢世渠的態度也不一樣,說話的底氣足了很多,這令副將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傷害,認為錢世渠依仗著軍師的身份,看不起他這個臨時主持工作的副將,說話同樣不會客氣。

    錢世渠畢竟是讀書人,爆粗口方面,絕非副將的對手,一番爭論下來,他的臉色發白,身體顫抖,險些說不出話來了。

    副將倒是沒有什麼事情,臉上還透露出來鄙夷的神情,這種神情與杜威的很是相似,說到底都是認為讀書人在戰場上沒有任何作用。

    錢世渠與副將之間的爭執,注定了中軍的悲劇。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兩人應該要團結,要考慮到中軍下一步的行動,既然杜威被生擒了,前鋒部隊徹底失敗了,大軍面臨的形勢就變得很嚴峻了,穩定中軍成為最關鍵的任務,接下來就是下一步的作戰部署。

    副將已經下令停止行軍,這個決定既成事實,無法改變,作為軍師的錢世渠,這個時候就需要轉換角度思考問題,不要認為自己正確的建議被否定了,就死活不放過,就算是中軍加速前進,馬上衝過去作戰,也沒有實際效果,人家早就撤走了。

    這是錢世渠的悲劇,畢竟第一次參與到戰鬥之中,沒有足夠的經驗,不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妥協,什麼時候應該堅持。

    副將畢竟不是主帥,臨時負責指揮中軍,頭腦中很少想到全面的戰鬥部署,也不會考慮這些事情,因為形勢的巨變,驟然承擔了指揮中軍單獨作戰的任務,需要得到幫助,只要錢世渠的態度好一些,用商議的語氣說話,副將肯定能夠聽得進去,也會採納正確的建議,只要兩人團結了,共同來想辦法,至少能夠保證中軍不失敗。

    可惜兩人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前鋒部隊慘敗的消息,根本無法隱瞞,不斷有敗退下來的軍士回到中軍隊伍之中,小道消息四處流傳,無人制止,鬧得中軍軍士人心惶惶,更加要命的是,副將與軍師之間又爆發了激烈的衝突,兩人的意見不一致,導致下一步如何行動的命令遲遲不能夠下來,軍士更加的彷徨,焦躁和恐懼的情緒,迅速在軍士之中蔓延。

    打敗了官軍的前鋒部隊,生擒了官軍的統帥杜威,這是巨大的勝利,足夠鐵血軍將士驕傲和慶賀,鳳凰涅槃的蛻變,迅速得以體現,收拾和打掃戰場的過程變得歡快,到處都是笑聲。

    應該說鐵血軍的傷亡也是不小的,初步的統計,陣亡的軍士超過五百人了。

    按說這樣的情況之下,鐵血軍應該回到軍營去歇息調整,同時考慮如何處置俘獲的近千俘虜,但他們接到的命令,是馬上準備進攻。

    這又是李儒沛做出來的決定。

    李儒沛要求高馳邦和黃彪兩人,率領一千將士,迅速對官軍的中軍發動突襲。

    高馳邦很清楚時間的重要,但作為指揮官,他必須要謹慎,認真考慮之後,他對李儒沛提出來的作戰計劃,表示了懷疑。

    這是很少見的情況,但也是李儒沛面臨的一個難題,指揮官必須要有**思考的能力和勇氣,要對某些作戰部署提出來異議,只是在作戰決定明確之後,毫不猶豫的執行。

    李儒沛來不及做詳細的解釋,他說了三點理由。

    第一是官軍的中軍,雖然有七千人,但絕大部分都是新近招募的軍士,戰鬥力肯定不強,第二是官軍的先鋒部隊遭遇了失敗,幾乎被完全剿滅,中軍的指揮官肯定知曉了,按照常理是應該火速前來加入到戰鬥之中的,但偵查的斥候發現中軍停止了行軍,原地等待,這說明指揮中軍的軍官,產生了畏懼的心理,不敢發動進攻了,中軍的指揮官,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產生了猶豫的心理,第三是軍士也會彷徨,前鋒部隊遭遇慘敗,中軍指揮官猶豫畏戰,軍士的心裡肯定遭遇重創,如此情形之下,軍士無心廝殺,戰鬥力處於最孱弱的階段,這個時候,鐵血軍發動突襲,好好把握,一定能夠徹底打垮官軍。

    聽到李儒沛說完這三點理由,高馳邦不再猶豫,與黃彪一起,馬上召集將士,從中間挑選出來一千人,迅速集合。集合的過程之中,高馳邦和黃彪提出意見,李儒沛絕不能夠參加戰鬥,因為這次的戰鬥是突襲,爭取通過突如其來的猛烈廝殺,一舉摧毀官軍中軍。

    李儒沛爽快的表態了,他還需要指揮剩下的軍士打掃戰場,有的是事情做。

    高馳邦和黃彪率領以前軍士,迅速出發了。

    經過了大半個時辰的廝殺,軍士儘管有些疲憊,但勝利的喜悅,刺激了他們,能夠被挑選出來,再次參與進攻官軍的戰鬥之中,諸多的軍士感覺到自豪,從他們內心的認識來說,官軍不再可怕,勝利一定屬於鐵血軍。

    副將做夢都沒有想到,鐵血軍居然發起主動進攻,他還在生悶氣,與軍士錢世渠之間發生了如此劇烈的爭吵,心情不可能舒暢嗎,加之先鋒部隊慘敗,主帥杜威被生擒,中軍的處境也不是很妙,到底是改退回去安營紮寨,還是繼續前進,他拿不定主意。

    如此情況之下,副將甚至沒有想到派遣斥候偵查。

    十里路的距離,騎兵一刻鐘的時間就能夠趕到。

    鐵血軍的進攻開始的時候,副將的頭腦裡面一片空白,茫然不知所措,眼看著麾下的軍士四散逃開,根本無心抵抗,眼看著鐵血軍軍士犀利的衝鋒和無情的廝殺,他才明白過來,軍士錢世渠的建議是正確的。

    世上沒有後悔藥。

    副將努力想著振奮軍士的鬥志,但無心戀戰的軍士,無法集中了。

    高馳邦和黃彪帶領將士衝鋒,幾乎在衝鋒開始的時候,官軍就開始潰逃了,戰局呈現出一邊倒的局勢,兩人深深佩服李儒沛的遠見卓識,他們絕對想不到,不到半天的時間,一萬官軍組成的大軍,就這樣擺在了不足三千的鐵血軍將士之手。

    廝殺還在繼續,放開的鐵血軍軍士,變得異常的驍勇,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官軍四散逃開,沒有像樣的抵抗,不少的官軍選擇了投降保命,更多的官軍調轉馬頭逃命。

    渾渾噩噩的副將,在眾人的簇擁之下,調轉馬頭逃命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