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廷上的爭論 文 / 風中的失落

    驟遇大事,田令孜還是知道輕重的,想要調遣關內道、河南道等地節度使掌控的大軍進入山南西道剿滅鐵血軍,僅僅憑著暗箱操作,那是有很多後遺症的,必須要在朝會上面議論,最終由朝廷做出決定,當然,這種所謂的決定,早就有了定論,在朝會上面議論,不過是做做樣子,這樣的事情,田令孜駕輕就熟。

    一番仔細的考慮之後,田令孜做出了決定,當然,這些決定不能夠由他直接提出來,免得最終沒有了退路,也避免今後出現麻煩,朝廷追究責任的時候,他會留下把柄。

    最好的人選就是盧攜。

    盧攜是朝中丞相,資歷很是不錯,加之盧攜和他的關係很是不錯,兩人在很多事情上面都有配合,盧攜與高駢之間的關係很好,田令孜看不慣高駢,不過看在盧攜的面子上面,田令孜沒有發作,加之高駢打仗的確不錯,很長時間都能夠穩住南方的局面。

    朝會的前一天,田令孜與盧攜見面了,兩人商議了大半個時辰。

    早朝,朝廷四品以上的官員悉數參加。

    宣政殿,皇上端坐龍椅之上,諸多的大臣行跪拜禮之後,議事正式開始。

    盧攜首先發言了,所說都是大事情,也就是黃巢與山南西道的事宜,奏折早就上來,不過在朝廷之上宣讀之後,還是引發了很多的議論,下面的大臣竊竊私語,交頭接耳。

    田令孜咳嗽了幾聲,宮殿之內迅速安靜下來。

    盧攜首先說到了迎戰黃巢的事宜。

    「皇上,臣以為,黃巢偶然取得勝利,不足為慮,鎮海軍節度使、諸道行軍都統高駢遭遇敗績,這也是在預料之中,去歲黃巢曾經遭遇慘重打擊,今年年初,高駢也險些剿滅黃巢,只是幾個月時間過去,黃巢得到喘息,勢力大了一些,而今黃巢渡過了長江,佔據了和州、滁州,圍攻天長、**,兵勢甚盛,如此需要一名驍將領軍,打擊黃巢之勢,配合高駢剿滅黃巢的大軍,臣舉薦兵部右侍郎曹全晸,出任諸道行軍副都統,率領大軍圍剿黃巢。曹全晸驍勇善戰,定能夠徹底剿滅黃巢……」

    此言一出,大殿之中一片讚譽之聲。

    曹全晸的驍勇,眾人都是清楚的,何況曹全晸曾經率領大軍,與劉巨容一道,圍剿黃巢,差點就徹底剿滅了黃巢。

    第一個站出來符合的是丞相劉巨容。

    「皇上,臣贊同。」

    接著,丞相鄭畋等人也表示了同意。

    曹全晸的臉上沒有笑容,盧攜的此番舉薦,說的是冠冕堂皇,可惜遺漏了最為關鍵的東西,那就是兵力從何而來,難不成他曹全晸單槍匹馬去對付黃巢,那和送死有什麼區別。

    不過諸位丞相都表明態度,曹全晸也無法反駁了,大不了散朝之後,直接給諸位丞相提出來要求。

    第一件事情確定下來之後,接著就是山南西道的事情了。

    這件事情很是微妙,關鍵是牽涉到了一個人,那就是鐵血軍的主帥李儒沛,此人身份不一般,乃是魏王李佾的兒子,正宗的皇室宗親,不過盧攜是有著很大把握的。

    「鐵血軍佔領了山南西道,斬殺了山南西道節度使鹿晏弘,此舉等同於造反,鐵血軍主帥李儒沛,乃是魏王李佾的兒子,本來是皇室宗親,應該要考慮到大唐之大局,卻做出如此忤逆之事,理應嚴懲,臣建議,調集關內道、河南道大軍進入山南西道,剿滅鐵血軍,朝廷可以給予兩路大軍一定之獎勵,若是他們打敗了鐵血軍,可在山南西道就地補給……」

    大殿裡面迅速安靜下來,議論聲沒有了。

    盧攜說完之後,一個聲音很快響起來,這是另外一名位高權重的丞相鄭畋。

    「鐵血軍能夠擊敗鹿晏弘,而且斬殺了鹿晏弘,戰鬥力肯定是不一般的,黃巢的大軍已經渡過長江,奏折裡面也說了,黃巢兵力正盛,此時朝廷兵分兩路,圍剿黃巢與鐵血軍,恐怕力不能及,加之這兩路的軍隊戰鬥力都是強悍的,某以為,還是重點對付黃巢為佳,李儒沛乃是魏王李佾的兒子,本來就是皇室宗親,孰輕孰重他是知曉的,某的建議是重點圍剿黃巢,一旦平息了黃巢的造反,轉頭來對付鐵血軍和李儒沛,才是上策。」

    鄭畋剛剛說完,盧攜再次開口。

    「鄭公此言差矣,黃巢造反六個年頭,期間反反覆覆,此次朝廷未必能夠徹底剿滅黃巢,如此之情況下,難道不剿滅鐵血軍嗎,任由鐵血軍坐大,待到尾大不掉之時,只怕是比黃巢更加的麻煩,某認為鐵血軍比較黃巢,更加的危險,黃巢造反六個年頭,一直都是逃竄,可鐵血軍崛起才多長的時間,前後不過週年,卻能夠拿下山南西道,能夠斬殺鹿晏弘,可見其戰鬥力是不一般的,李儒沛本是皇室宗親,若是知曉事理,也不會在朝廷為難之際造反,故而某以為,最大的危險是李儒沛和鐵血軍。」

    鄭畋看了看盧攜,他與盧攜之間一直不大融洽。

    此時田令孜的目光也看向了盧攜。

    鄭畋很快明白其中一切了。

    「盧公此言,某有些不理解,鐵血軍的凶悍,或許有可能,不過一年多時間,鐵血軍一直都是在山南西道活動,並未到其他地方,何況鐵血軍佔據了山南西道,究竟是什麼目的,還不得而知,某並非是認為鐵血軍不足為慮,只是目前不知道鐵血軍目的之情況下,貿然的征討,令朝廷處於兩路征伐的窘境,任何一方面出現問題,都是難以應對的,某的建議還是如此,朝廷可派人到山南西道,看看李儒沛是什麼目的,想要得到什麼,若是李儒沛是為了其他的事情,朝廷暫時答應下來,也未嘗不可,如此就能夠全力對付

    黃巢了。」

    大殿之內愈發的安靜了。

    沒有人想到,鄭畋會如此說,魏王李佾是如何被殺的,大家都清楚,鄭畋此時說出來這樣的話,豈不是大逆不道,至少有與他人面對面干的意思了。

    田令孜一直都沒有說話,聽見鄭畋這樣說,他的臉色有些發白,單單憑著鄭畋個人,萬萬不會說出來如此的話語,上面沒有支持,鄭畋難道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盧攜也愣住了,想不到鄭畋說出來如此的話語。

    大殿之內沉默了一會,很快,田令孜開口了。

    「咱家以為,鄭公說的有些道理,朝廷可派人看看李儒沛是什麼態度,若是李儒沛提出的要求不是很過分,暫時答應下來,也是可以的。」

    田令孜居然說出來這樣的話語,這就很有意思了,誰都知道當今皇上是如何登基的,也知道魏王李佾是曾經威脅到皇上登基的皇子之一,魏王李佾已經故去一年多時間了,這個消息千真萬確,為什麼故去的原因,大家也都知曉,按說田令孜是最為擔心的人之一,絕不會放過李儒沛的,為什麼會在朝會的時候,說出來這樣的話語。

    盧攜、鄭畋和劉巨容等宰相,很快就明白其中道理了,他們都是經歷過無數風波的大臣,能夠成為當朝的宰相,那都是人精。

    果然,田令孜的話語剛落,皇上開口了。

    只有十八歲的皇上,說話還是很老道的,既然成為了皇上,在早朝之中好好的說話,就是首要的任務,經歷了六年的時間,皇上早駕輕就熟了。

    「鄭畋之建議,很有道理,朕也是這樣看的,不管怎說,李儒沛都是朕的侄子,都是皇家的子弟,朕相信李儒沛能夠以大唐利益為重,若是朝廷能夠爭取到李儒沛,其統領的鐵血軍,能夠為朝廷出力,那是最好的事情,朕看這件事情,就此確定下來……」

    離開宣政殿,田令孜的神色有些陰沉,早在鄭畋開口之後,他就想到諸多的可能性,皇上開口之後,他已經明白了一切,今日他在早朝之上的發言,言不由衷,當他必須要這麼說,不管怎麼說,他必須要依靠皇上來統領朝政。

    可以肯定的是,當他向皇上稟報了鐵血軍和李儒沛的事宜之後,皇上肯定是找到了鄭畋,要求鄭畋在朝會上如此說,才會出現今日的一幕。

    這說明皇上真的長大了,有些事情想著自己做主了。

    這可不是什麼好的情況。

    去爭取李儒沛,這是田令孜不願意看見的情況,萬一李儒沛的身份合法化了,那麼將成為皇上的一大依靠,相比較來說,神策軍的地位就有可能出現動搖,就有可能威脅到他田令孜和諸多宦官的地位,這是絕不能夠出現的情況。

    不過一切都在田令孜的掌控之中,朝中就算是派人到山南西道去,也必須讓他田令孜插手,沒有誰敢不聽他田令孜的擺佈,故而朝中派人到山南西道去,算是好事情,只要他田令孜在其中活動一番,讓李儒沛忍無可忍,那麼皇上也就無話可說,內心的那點親情就會徹底葬送,到時候他就可以再次調動大軍,圍剿李儒沛和鐵血軍了。

    能夠從不利的局面之中把握機會,才能夠保證每次鬥爭的勝利。

    這是田令孜能夠掌控朝局的心得和法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