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 曹全晸的結局 文 / 風中的失落

    嚴復終於從京城傳來了兩封情報,第一份是報平安的情報,嚴復在京城盤下一座酒樓,依照在梁州時候的做法,將部分的斥候安排在酒樓裡面,蓋因酒樓是最好刺探情報的地方,三教九流進入到酒樓,吃飯喝酒之際,不知不覺就會說出來不少的事情,至於說那些朝廷官吏,進入到酒樓,只要是在間裡面吃飯,就會談及到朝政,他們認為間裡面交談是最為安全的,這令嚴復能夠不費吹灰之力獲取眾多的情報。

    還有一部分的斥候,嚴復安排出去了,大都去找事情做,最好是能夠進入到朝廷高官的府邸裡面去做下人,這樣也能夠獲取到不少的情報。

    第二封情報是有關朝廷對黃巢渡過長江之後的抵禦安排。

    曹全晸被任命為天平節度使,兼任東面副都統,負責抗擊和剿滅黃巢。

    曹全晸的名氣是很大的,特別是聯合劉巨容,大敗黃巢,以此一戰揚名天下,若不是劉巨容考慮到朝廷的態度,那個時候曹全晸就能夠率領大軍,全殲黃巢,如今黃巢渡過了長江,眼看著就可能威脅到京城和東都了,故而朝廷這個時候想到了曹全晸,委任曹全晸為天平節度使,兼任東面副都統,協助高駢剿滅黃巢。

    朝廷認為黃巢是懼怕曹全晸的,對曹全晸抗擊黃巢,抱有很大的信心。

    接到嚴復的情報之後,李儒沛迅速查看了地圖,天平節度使控制的是山東省西南部的地方,這裡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遭遇到黃巢多次進攻的地方,一旦黃巢完全拿下天平節度使所控制的地方,前面就是一馬平川,可以直接殺向京城和東都了。

    黃巢的大軍已經佔領天長、**兩地,接下來的目標就是青州,一旦黃巢控制了青州,就佔據了戰場的絕對主動權了。

    李儒沛在地圖上面青州的地方,重重的畫下一筆。

    他的心情還是有些矛盾的,穿越的他是熟悉歷史的,儘管說千年之後,對唐末研究的歷史學家不是很多,有關唐末的資料也不是很齊全,但是牽涉到唐末幾場有影響的戰鬥,還是有著詳盡記載的。

    該不該提醒曹全晸,上任之後必須要派遣重兵守衛青州,這是李儒沛需要思考的問題,不管怎麼說,他還是不想黃巢佔據京城和東都,儘管說那樣的局面,可能對於他雄霸天下,是非常有利的。

    經過認真思索之後,李儒沛還是做出了決定,派遣斥候,找到曹全晸,告知曹全晸要注意青州的防禦。

    曹全晸出任天平節度使,兼任東面副都統的消息,很快也傳到黃巢的大軍之中。

    此時黃揆剛剛帶領兩萬大軍離開,前去圍剿鐵血軍,黃巢迅速召集了尚讓、朱溫、趙璋等核心謀士和將領,商議如何對付曹全晸的事宜。

    黃巢對曹全晸還是很重視的,畢竟曾經大敗給曹全晸,差點就丟掉了性命,不過此時的黃巢,有著充足的信心,能夠擊敗曹全晸,幾個月之前,他曾經擊敗和斬殺了最大的死對頭張璘,這給予了他充足的信心,再說如今的局面不一樣了,各地的節度使為了能夠自保,根本不會派遣大軍前來作戰,曹全晸獨木難支。

    眾人商議的意見非常一致,目標直指青州,特別是尚讓,曾經和曹全晸直接交手,遭遇了慘敗,一心想著復仇。

    商議很快結束,黃巢親率十五萬大軍,征伐曹全晸,尚讓、趙璋等人跟隨他出戰,朱溫留下,守護天長、**等地,防止曹全晸突然襲擊大軍的背後。

    一張大網逐漸鋪開,這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決戰,若是黃巢能夠剿滅曹全晸率領的大軍,甚至是斬殺曹全晸,可以說在大唐境內,無人敢和他的大軍對抗了。

    曹全晸的注意力也在青州。

    上任之後,曹全晸接管了天平軍,天平軍共有八千將士,算得上是一支英勇善戰的軍隊,不過曹全晸畢竟是剛剛上任,短時間難以徹底磨合大軍。

    剛剛掌握諸多的情況,曹全晸就給高駢寫信了,說明了朝廷的諸多佈置,懇請高駢能夠派遣大軍,和他一道剿滅黃巢,而且曹全晸還將自己的基本打算,悉數告知了高駢。

    只要高駢能夠派遣大軍,那麼曹全晸就有著充足的把握,能夠擊敗黃巢的大軍,至少能夠抵擋住黃巢大軍的攻勢,應該說曹全晸的計劃,對於高駢的壓力不是很大,與黃巢大軍的交戰,以曹全晸和天平軍為主,高駢派遣的大軍,只是在關鍵時刻增援。

    軍情緊急,曹全晸給高駢寫去書信之後,帶領大軍出發了,前往青州,他的長子曹翊率領兩千軍士,作為先鋒部隊,在前面開路。

    李儒沛派遣的斥候趕到之時,曹全晸率領大軍已經出發兩天了,斥候計算了路程,他基本上難以趕上了,同時從節度使衙門的議論之中,斥候知道曹全晸率領大軍,是前往青州方向的,這與李儒沛的分析是一致的,斥候也就沒有必要多此一舉了。

    接下來斥候的任務改變了,他要留在原地,等候此次大戰的所有消息,並且以最快的速度稟報給王爺。

    兩路大軍從不同的方向,都在向著青州方向前進,大戰一觸即發。

    雙方都派出了諸多的斥候,偵查周圍的情況,從兩路大軍的情況對比來說,黃巢是佔據明顯優勢的,無論是從兵力上面,還是從熟知軍士方面,都佔據了明顯優勢。

    這種優勢,很快轉化為勝勢。

    黃巢派出去的斥候,首先偵查到曹翊率領的先頭部隊,經過仔細的偵查,曹翊率領的先頭部隊,只有兩千人,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黃巢果斷作出決定,暫時不要去佔領青州,以剿滅曹全晸的大軍為主。

    尚讓率領五萬大軍,設

    下了包圍圈,等著曹翊率領的兩千先頭部隊進入到包圍圈。

    戰鬥從辰時開始,一直持續到了午時,半天時間結束。

    五萬大軍的攻擊,遠非兩千軍士能夠抵擋的。

    這一戰,曹翊率領的兩千先頭部隊全軍覆沒,無一人逃出來,曹翊本人也戰死了。

    三天之後,已經進入青州城的曹全晸,終於知道了消息。

    這對於曹全晸來說,是沉重的打擊。

    曹全晸一度開始懷疑自身做出的判斷,此時的黃巢,恐怕不是一年多以前的黃巢了,戰鬥力要強悍很多,畢竟黃巢的大軍打敗了張璘,而且斬殺了張璘,要知道張璘是朝廷上下公認的驍勇將領。

    六千大軍已經駐紮在青州,就算是想要撤走,也來不及了。

    黃巢率領的十五萬大軍,牢牢包圍了青州。

    這是異常敵我力量懸殊的大戰。

    自尊心極強的曹全晸,不願意完全守候在青州城池之內,他選擇了主動發起進攻,以六千將士對付十五萬大軍,這聽起來有些不可信,但曹全晸就是敢於這樣做,他敢於如此大膽的原因也是很簡單的,他自認為掌握黃巢的心思,知道黃巢麾下大軍的戰鬥力。

    曹全晸的分析是沒有問題的,但最大的問題就出在兵力過於懸殊方面了。

    初期的幾場戰鬥,曹全晸率領大軍,拚死廝殺,居然還佔據了一定的優勢,這讓人大跌眼鏡,畢竟黃巢麾下有十五萬大軍,十五萬對陣六千,根本不需要預測勝負。

    曹全晸再度出擊,準備憑藉著不足六千的將士,一舉擊潰黃巢大軍的時候,黃巢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要求十五萬大軍悉數出擊。

    一場亙古難有的廝殺在青州城外展開了。

    面對著如潮水般湧過來的對手,曹全晸的心裡在滴血,他給高駢寫去書信的時間很長了,按說這個時候,高駢應該派出大軍了,可惜前去送信的人,遲遲沒有回復消息。

    面對著人數佔據絕對優勢的對手,曹全晸忽然感覺到,他已經完全置身於危險之中。

    儘管他身先士卒,儘管他拚命的廝殺,可是對手根本就沒有退卻的意思了。

    六千大軍傷亡過半的時候,曹全晸無法堅持下去了,他主動放棄了青州,率領剩餘的軍士,朝著泗上的方向退卻。

    這是全軍崩潰的先兆,曹全晸意識到了,可他無力回天。

    十多天的時間過去,高駢的大軍遲遲不見影子,到了這個時候,曹全晸已然明白,高駢是不會派遣大軍前來增援了,他的命運只能夠是自己把握了。

    大軍退往泗上的方向,可尚讓率領的敵軍,瘋狂的追擊,一路上不少的軍士或者被殺,或者是投降,退到泗上的時候,曹全晸召集起來大軍,已經不足兩千人。

    曹全晸的臉上露出了決絕的神情,大兒子曹翊戰死,自己被尚讓率領的大軍團團包圍,周圍的軍士早就失去了抵抗的勇氣和精力,接下來的結局是什麼,不言而喻,這個時候,曹全晸想起去年曾經大敗黃巢,渡江追擊,可惜因為朝廷和劉巨容的緣故,他最終放棄了追擊,讓黃巢得以喘息,不過一年多的時間,情況完全反過來了。

    尚讓率領的大軍攻破了低矮的防線,源源不斷的殺過來。

    曹全晸怒吼一聲,端起了大刀,朝著敵軍殺過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