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 秋收 文 / 風中的失落

    李儒沛沒有婚假,大婚之後,他馬上開始了忙碌,鐵血軍的發展、秋收與商貿三件事情,是他必須要高度重視的和最為關心的,已經擴展為六萬人的鐵血軍,高馳邦負責訓練等事宜,這方面不用過於擔憂,加之先進的訓練理念,造就出來的就是不一般的將士。

    六萬鐵血軍的消耗是巨大的,而且李儒沛建立鐵血軍的基礎是專業的軍隊,這和千年之後還有所不同,並非是說鐵血軍的每一個將士服役兩年到三年時間就可以退役的,除非是年齡超過五十歲的普通軍士,嚴酷的訓練和充足的保證,是鐵血軍存在的基礎,這就需要節度使衙門能夠拿出來充足的軍餉和糧草。

    山南西道和其他地方的政策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盡量保證百姓的利益,不能夠增加百姓的負擔,通過發展商貿,增加府庫的收入,用以維持日常的開銷,應該說這個政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不錯的,商貿已經在山南西道各地普遍開花,結出豐碩果實的日子也不會很久,不過其中的問題也是存在的。

    山南西道的位置過於偏僻,就說梁州這個地方,從地理位置來說並非是最好的商貿發展之地,若是能夠吞併山南東道,以襄陽為商貿發展中心,效果就會完全不一樣,襄陽所處位置,正好是大唐南北交界之地,交通發達,可以貫通大唐南北兩地,坐鎮襄陽負責南北貨物的運轉與流通,商貿將得到極大的發展,官府的收入也會成倍的增加。

    拿下山南東道,需要鐵血軍將士拚搏。

    維持鐵血軍的開銷,需要充足的軍餉和糧草。

    秋收就成為了這裡面非常重要的一環,秋收能夠收穫足夠的糧食,老百姓能夠穩定下來。鐵血軍也有了足夠的糧草,這才是真正的良性發展的軌道。

    六月初五,李儒沛和劉允章等人,到山南西道所屬的府州縣巡視了一番,大部分地方的糧食作物已經開始成熟,馬上就要進入到收穫季節,這一年天公作美,沒有出現什麼自然災害,李儒沛看到的各處,地裡糧食的長勢很是喜人。

    回到梁州。李儒沛與劉允章等人商議之後,再次做出決定,秋收開始之前召開一次大會,府州縣的知府、刺史和縣令悉數參加,每一個縣同樣有一名耆老、裡正和甲首參加會議,同時還有一名士紳富戶代表參加會議。

    這是一次規模很大的會議,足見李儒沛對秋收的重視。

    大會的時間不長,也就是一天的時間,首先是知府亦或刺史匯報各地糧食生產情況和秋收準備的情況。接著是李儒沛提出來要求。

    李儒沛最為擔心的是隨著糧食的豐收,各地的士紳富戶在租費上面做章,大肆斂財,官府已經頒發書。嚴格規定了租費的多少,可眼看著能夠到手的利益,一定會讓某些士紳富戶蠢蠢欲動,這些士紳富戶一旦與官府勾結起來。吃虧的就是百姓了。

    官府頒發的書,必須要執行,若是有人膽敢違背。李儒沛不會客氣,他會毫不猶豫的殺人,召開此次大會的目的,就是要告誡各級官吏,管好自己的手和嘴,他還要警告諸多的士紳富戶,牢記殺雞取卵的悲劇,不要亂伸手,否則賠上的是身家性命,他也要告誡那些耆老、裡正和甲首,認真履行職責,這些人在秋收的時候,作用非常大,包括組織秋收、敦促所有人按時上繳賦稅等等。

    李儒沛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念,那就是責任倒查制度,某一個地方出現問題,首先追查的是知府、刺史和縣令的責任,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都是主官的管理不到位導致的,在嚴厲處罰當事人的同時,上面一級級的官吏同樣要遭遇到處罰,譬如說某一個地方的士紳富戶,隨意變更租費,那麼管理這件事情的縣丞、縣令以及負責巡視當地的官吏要遭受處罰,若是事態嚴重,知府或者刺史也要遭受到責罰。

    李儒沛的講話,給與所有的官吏、士紳富戶是當頭一棒,他們很清楚,只有按照節度使衙門的要求做事情,才能夠保證相安無事,否則很有可能因為秋收之中的問題,丟掉了官職,甚至丟掉了性命。這麼長時間過去,眾人也清楚了這位王爺的作風,那就是說到做到,按照王爺的要求認真做事情,不用擔心提拔和待遇的問題,若是不按照王爺的要求做事,後果會非常的嚴重。

    七月初一。

    秋收正式開始。

    與春耕時節的模式一樣,幾乎所有的官吏都下去了,包括各級的主官,李儒沛的要求是非常明確的,若是出現重大問題,各級的官吏都要跟著倒霉。

    秋收開始之際,也是商賈開始忙碌的時間。

    商賈要趁著秋收時節,大肆的收購糧食,他們通過糧食的差價,賺取銀子。

    李儒沛也離開了節度使衙門,到各地去巡查了。

    這次他是微服私訪,身邊跟著秦二黑和十餘名親兵。

    各地秋收都在如火如荼的展開,所到之處,看到的都是忙碌的田間地頭,就連官道上面,也能夠看見攤開的谷子,這些谷子必須要曬乾。

    來到巴州武陵縣所屬的官莊鎮,李儒沛有了熟悉的感覺,離開這裡之後,他沒有回來過,此次趁著秋收下去巡視,趁機來到官莊鎮看看。

    官莊鎮本來就是南北要道,幾年時間過去,境況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不少的房屋都重新休憩過了,這恐怕也是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原因,這裡是鐵血軍的發源地,於承惠成為了蓬州刺史,原武陵縣縣令譚明曉成為了巴州刺史,官莊鎮自然得到照顧。

    同時這裡也是李儒沛發跡的地方,具有不一般的紀念意義。

    李儒沛走到一戶人家的門口。

    這戶人家的房屋經過了重新的修葺,原來的一層房屋變成了兩層,增

    加了閣樓。

    這裡正是荷花的家,李儒沛當年和高馳邦來到官莊鎮,正是在荷花的家裡,與宋虎等人發生衝突,導致他進入了土匪盤踞的山寨。

    荷花已經嫁給了一名鐵血軍的將士,這名將士也是曾經的山寨土匪,可謂是鐵血軍最早的將士之一,這名將士已經是鐵血軍的一名中層軍官。

    荷花成為了軍屬,家中的待遇自然不一樣了。

    敲門的時候,李儒沛內心還是有著很多感慨的,官莊鎮的變化很大,出乎了他的預料,這裡面肯定有譚明曉和於承惠照顧的因素,但也從側面說明了,他所推行的政策是有利於百姓的,是能夠讓村鎮迅速發展起來的。

    一個精神矍鑠的老人坐在堂屋裡面,褲腳還挽著,顯然是從地裡回來不長時間。

    第一眼看見老人,李儒沛就認出來了,這是當年的那個老人,但是精神和身體都完全不一樣了,這麼大的年紀,還能夠到田間地頭做事情,可見身體很好。

    老人不認識李儒沛,看見陌生人進來,連忙站起身來招呼。

    李儒沛借口路過,期望討一口茶喝。

    老人大聲呼喊在廚房忙碌的老伴,一個白髮的婆婆走出來和李儒沛等人打過招呼之後,忙乎著到廚房去燒茶。

    秋收時節,家家戶戶都是非常忙碌的,黃彪和宋虎等人曾經建議,是不是讓部分鐵血軍將士回家幫助秋收,這個建議被李儒沛否決了,相反他要求加緊對鐵血軍將士的訓練,因為秋收之後,鐵血軍就要有大動作了。

    李儒沛和老人閒聊,不經意的問了一些問題,包括州縣官吏的作為,耆老、裡正和甲首是不是到各村督促秋收,士紳富戶是不是趁機盤剝佃戶等等,說到這些問題,老人臉龐發紅,顯得很是激動,一再的說官府的好話,說官吏很是關心百姓,和過去完全不一樣了,老人還很自豪的告訴李儒沛,他的家裡曾經來過王爺,就是這位王爺,現在是節度使,這位王爺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專門來護衛百姓、保護李唐江山的。

    李儒沛有些哭笑不得,當年他到老人家裡來的時候,正是落魄的時節,如今再次來到老人家裡,形象完全不一樣,老人自然是認不出來了。

    老婆婆燒好了茶端出來。

    李儒沛仔細看了看老婆婆,老婆婆的精神一樣不錯。

    老頭子叮囑老婆婆,做飯的時候多做一些,到鎮子裡去買一些肉,家裡來了客人,一定要招呼好,老人同時要老婆婆到田里去,將女兒叫回來幫忙。

    老人說這些話的時候,李儒沛連忙站起身來了,人家正在忙碌,他可不能夠添麻煩,瞭解到情況不錯就可以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一個臉色紅潤的姑娘帶著一個小男孩進入了屋子,姑娘看見李儒沛等人之後,有些害羞,連忙準備到廚房去,小男孩膽子大一些,看著李儒沛等人,吮吸指頭。

    老人開口說這就是他們的閨女荷花,小男孩是他們的小外孫。

    李儒沛不打算在老人家裡吃飯,他笑著開口了,說幾年前來到老人家裡喝粥,印象非常深刻,這次回來看看,老人一家生活不錯,他就放心了。

    老人、老婆婆和荷花全部愣住了,臉色發白,當年喝粥的那位王爺,是他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事情,想不到王爺再次來到家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