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 王鐸的計劃 文 / 風中的失落

    被排斥的時間長了,王鐸忍不住了,曾經的朝廷第一丞相,長時間的擔任太子賓客,這樣的滋味的確不好受,王鐸曾經和曹全晸結成了聯盟,期盼著能夠東山再起,可惜不長時間曹全晸就在征伐黃巢的戰鬥之中陣亡了,這對他是沉重的打擊,因為大權旁落,曾經的門生故里紛紛另投他路,眼看著在朝中的勢力也是越來越小了。

    如此的情況之下,王鐸要展開行動了。

    其實在剛剛擔任太子賓客的時間,王鐸利用自身的影響,還是能夠在朝廷之中說話的,宦官田令孜和楊復光之間有著比較尖銳的矛盾,楊復光對皇上忠心耿耿,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和神策軍將士的擁戴,田令孜還是有些忌憚的,王鐸也正是利用了這樣的矛盾,盡力施展自身的影響,在朝廷商議大事情的時候,提出了不少的建議。

    李儒沛的崛起,讓朝廷之中的格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田令孜和楊復光兩人對李儒沛的印象都不是很好,田令孜是不用說了,與李儒沛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至於說楊復光,則是因為原山南西道節度使鹿晏弘的事情,鹿晏弘曾經是楊復光的心腹,可是被李儒沛斬殺了,這對於楊復光在地方上的勢力,也是巨大的打擊。

    可朝廷第一丞相鄭畋對李儒沛是頂禮膜拜,不管什麼時候,都是要在朝會之中為李儒沛爭取到最大利益的,這已經被眾人看出來了,而且一部分的武官員,為著自身的利益考慮,也開始投靠鄭畋,期盼能夠謀取好的未來。

    各方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不禁讓人想到了李儒沛的未來。

    李儒沛是正宗的李唐皇室子弟,被冊封為親王。距離九五之尊也就是一步之遙,而且李儒沛麾下的鐵血軍異常的驍勇,佔據了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對朝廷的敕令根本不在乎,現在更是佔據了淮南道的一部分,前兩日山南東道節度使崔安潛專門寫來了奏折,說是鐵血軍佔據的淮南道府州縣,因為遭遇到反賊的劫掠,民不聊生,故而鐵血軍暫時駐紮在這些地方。等到地方上面平穩之後,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這樣的奏折,誰都明白其中之含義,那就是鐵血軍不會撤出淮南道了,接下來很有可能找尋合適的機會,佔領整個的淮南道,到了那個時候,李儒沛的力量將空前壯大,直接威脅到皇上之地位。

    偏偏鄭畋還在朝會的時候。一味的幫著李儒沛說好話。

    在王鐸看來,這就是機會了。

    王鐸清楚皇上的想法,儘管說皇上不大署理政務,可對於諸多的親王還是忌諱的。李儒沛的力量如此之大,皇上肯定是有想法的,加之以前皇室出現的爭鬥,讓皇上更加的擔心。只不過朝廷的力量逐漸削弱,根本就無力干涉諸多藩鎮和節度使的事情。

    田令孜時時刻刻都想著對付李儒沛,提出讓鐵血軍協助剿滅反賊。就不是什麼好的心思,本來是想著讓鐵血軍進入淮南道與黃巢火拚,借此能夠削弱鐵血軍的實力,想不到黃巢根本不上當,索性直接撤離了淮南道,躲到江南一帶去了,這讓田令孜的計劃泡湯,也讓鐵血軍的影響力更大,佔據的地方更多。

    按照此等的態勢發展下去,一旦李儒沛有了徹底撼動朝廷的實力,田令孜的日子將異常的悲慘,如此情況之下,田令孜想方設法都要對付李儒沛。

    楊復光儘管說不會主動出手對付李儒沛和鐵血軍,但面對田令孜對李儒沛的算計,也會默許的,畢竟他的心腹鹿晏弘被李儒沛斬殺了。

    將這一切擺到明面上,需要一個機會,這個機會就是王鐸能夠再次復出的契機。

    王鐸的目光對準了第一丞相鄭畋。

    鐵血軍在淮南道取得勝利,打敗了黃巢,斬殺了王緒,說起來也是朝廷的勝利,這是必須要慶賀的事宜,為此皇上專門設宴,款待群臣,這樣的機會不多。

    按照座位的排列,王鐸不可能與田令孜、楊復光等人坐在一起,不過事先他就想了辦法,依靠自身的影響力,在此次皇上的宴請之中,爭取到了一個好的座位,緊靠著楊復光,距離田令孜也不是很遠。

    這樣的宴請,一旦開始喝酒之後,秩序就不可能很好了,因為很多人也想接著難得的機會,討好田令孜、楊復光、鄭畋和劉巨容等人,鞏固自身的位置,期盼著能夠更上一層樓。

    酒過三巡,王鐸舉杯給楊復光敬酒。

    楊復光一直都表現的很沉穩,臉上沒有過多的表情,不過王鐸敬酒,他的臉上還是露出了一絲的笑容。

    一杯酒喝下去之後,王鐸側過身體。

    「楊樞密使,皇上此次的宴請,某認為也是很無奈啊。」

    楊復光皺了皺眉,忍不住開口了。

    「王閣老怎麼會有如此之看法啊,咱家還真的不明就裡啊。」

    王鐸的試探得到了回應,若是楊復光不開口說話,他不好繼續說,現在開口了,說明楊復光的內心也是有想法的,因為他說的事情很是敏感。

    「這宴請乃是因為鐵血軍取得勝利,淮南道的情況暫時穩定下來,不過江南一帶,開始遭遇到黃巢的騷擾了,前日江南諸多節度使就上奏了諸多告急的奏折,朝會暫時沒有議論到此事,難不成再次要求鐵血軍進入江南道剿滅黃巢嗎。」

    「王閣老是什麼看法啊。」

    「某以為,這鐵血軍的實力逐漸壯大,彝王殿下也應該要有所表態了。」

    王鐸說出這句話之後,不再開口。

    楊復光扭頭看了看王鐸,也沒有繼續開口了,很多的話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要是完全說透

    了,那就沒有意思了,反正意思基本明確了。

    王鐸的確是老謀深算。

    酒宴結束之後,楊復光主動找到了田令孜,儘管說兩人之間有矛盾,可有一點還是相似的,那就是對於維護皇上之地位方面,楊復光是效忠皇上的,田令孜是依靠著皇上才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權勢的,兩人當然希望皇上的位置能夠永遠的穩固。

    可李儒沛的崛起,已經威脅到皇權,朝廷之中有不少的武大臣,表現出來投靠李儒沛的意思,鄭畋的表現更是明確,這無疑是對皇上的威脅,更是他們的危險。

    和田令孜的交談,楊復光是開門見山。

    「田大將軍,江南東道和江南西道的奏折,咱家已經朝廷必須要重視,朝廷可以任命淮南節度使畢師鐸出任諸道行營都統,合力圍剿黃巢。」

    提議畢師鐸出任諸道行營都統,這是田令孜最先提出來的,當初楊復光是反對的,現在贊成了,田令孜當然明白其中的意思。

    「楊樞密使的提議,很有必要,這黃巢造反多年,尾大不掉,如今遭受沉重打擊,朝廷要趁此機會,一鼓作氣,切不可懈怠啊。」

    兩人的觀點迅速統一,幾乎沒有經過什麼爭論,這是很少見的情況。

    不過楊復光還有想法,他和王鐸已經交談過兩次,慎重思考之後,認為王鐸的提議是有道理的,故而才會和田令孜商議。

    「田大將軍對朝廷之中的格局,不知道有何看法。」

    「楊樞密使如此問,不知道是何用意,咱家以為,提議畢師鐸出任諸道行營都統,難以在朝會上面順利通過。」

    「田大將軍所言有理,咱家也擔心不能夠順利通過,既然如此,何不事先想好辦法,讓這個提議能夠順利通過啊。」

    田令孜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既然楊復光也有這樣的想法了,他正好利用,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就不需要客氣了。

    「楊樞密使說到這裡了,咱家就不客氣了,畢師鐸出任諸道行營都統,最有可能提出異議的就是鄭閣老了,若是鄭閣老堅持反對,皇上也不好直接決斷,這鄭閣老一直都是維護彝王殿下之利益,於皇上和朝廷是不利的……」

    田令孜尚未說完,楊復光插話了。

    「咱家推薦太子賓客王閣老出任平章事、中書令,至於鄭閣老,這些年來一直都很是辛苦,可出任太子賓客,好好歇息一下了。」

    「咱家還還是劉巨容出任中書令,王閣老出任平章事,吏部尚書。」

    楊復光的意思是王鐸出任第一丞相,可田令孜的意思是劉巨容出任第一丞相,這關乎到兩人在朝中的權勢問題,可能誰都不會輕易的妥協。

    讓田令孜沒有想到的是,楊復光僅僅是思索了片刻,就表示同意了。

    畢竟王鐸曾經在淮南慘敗,這不光彩的一筆是存在的,貿然出任朝廷第一丞相,怕是有人不服氣,劉巨容擔任丞相的時間不短了,出任第一丞相,基本是能夠服眾的。

    鄭畋的命運是不用說了,直接被擺到一邊去了,王鐸也不錯,至少再次成為了朝中的丞相,至於說今後該怎麼辦,楊復光相信王鐸的能力是超過劉巨容的,影響力也大很多,只要今後好好的運作,第一丞相還是會歸於王鐸的,那個時候,他楊復光就能夠與田令孜再次抗衡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