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 顧不上 文 / 風中的失落

    形勢的發展,對於李儒沛來說,也太快了,讓他有些猝不及防。

    征伐黃巢和畢師鐸,不是最終的目的,佔據這些地方之後,很好的建設,讓百姓富裕起來,至少讓百姓能夠穩定下來,才是主要目的,平定南方才是最為關鍵的事情。

    黃巢這麼快就被剿滅了,這讓李儒沛頭疼,要知道江南東道和江南西道的地盤是很大的,很好的建設這些地方,可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的。

    李儒沛對大唐的官職,早就有看法了,他認為官制的不順,也是造成大唐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節度使的權力太大了,特別是能夠掌控軍隊,這一點是不可思議的,地方的軍隊效忠節度使,根本不會理睬朝廷,軍隊相當於節度使私人所有,這樣的體制說起來就是笑話,若是任由這樣的體制發展下去,大唐將永遠不得安寧。

    當然產生這種局面,也是有原因的,無非是因為朝廷的衰弱,無法控制地方了,才縱容地方的節度使,北方的那些藩鎮,從安史之亂之後,就開始**於朝廷了,這場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動亂,讓強盛的大唐開始衰弱下來,讓藩鎮割據的情形開始出現。

    在李儒沛掌控的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兩位節度使崔安潛和劉允章是絕對不能夠掌控軍隊的,哪怕崔安潛是李儒沛的岳父,也不能夠掌控軍隊,李儒沛之所以攻打揚州,要徹底剿滅畢師鐸的大軍,其最為根本的目的,就是南方除開鐵血軍。不允許存在其他的軍隊。

    在李儒沛的理念裡面,大唐不允許任何的節度使掌控軍隊,軍隊和地方上面必須要剝離,由朝廷或者是皇上絕對控制,哪怕就是北方戍邊的軍隊。也是朝廷派遣將領,地方上不准染指,至於說節度使,就是管控地方上的民政。

    今後節度使的權力要逐漸的削弱,加強刺史和縣令的權力。

    官制必須要理順,不過這些事情。李儒沛只是在考慮,從實際情況來說,至少有十年以上的時間,鐵血軍需要四處征伐,真正的統一大唐。接下來就是理順官制,大規模的整頓官場,可惜局勢的發展,讓李儒沛感覺到,他的計劃必須要提前了。

    皇上的聖旨抵達襄陽的時候,李儒沛從揚州回到了襄陽。

    一切的計劃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圍困揚州的依然是五萬大軍,高馳邦出任副帥。負責統一指揮,黃彪和朱溫等人,協助高馳邦。趙來寶統領一萬大軍,駐守在江南西道所屬的洪州,掌控江南西道,謝玉鑫指揮五千鐵血軍將士,趕赴江南東道所屬的蘇州,掌控整個的江南東道。謝玉鑫和趙來寶的任務都還很是繁重,需要剿滅江南道的匪患。

    應該說黃巢被徹底剿滅的消息傳遍江南道之後。一些在江南道作亂的勢力,紛紛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投降了。這也源於高馳邦率領的大軍,在岳州、江州、洪州和饒州等地剿滅匪患的舉措,鐵血軍迅猛如虎,出手狠辣,土匪根本不是對手,那些反叛的力量看見這樣的情形,是絕不敢抵抗的,只能夠是乖乖的投降。

    地方官吏的缺乏,成為了目前最大的問題。

    李儒沛頭疼這件事情,崔安潛更是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他已經派不出更多的官吏了。

    皇上的聖旨,讓崔安潛等人歡欣鼓舞,可李儒沛卻沒有看在眼裡。

    東都留守闞澤宇帶著十餘人依舊在襄陽調查,他們的調查已經失去了意義,皇上聖旨下達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們的調查沒有任何的作用了,不過既然是皇上親口安排的任務,他們還是要完成的,好笑的是,他們的這次調查,沒有到淮南道去,更沒有到揚州去,而是一直都留在襄陽,如此調查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李儒沛回到襄陽的時候,見了闞澤宇等人。

    闞澤宇的態度非常的恭敬,站在李儒沛的面前,一直都不願意坐下,李儒沛已經是大唐的福王,排名在諸王之上,更為關鍵的是,李儒沛是南方道大行台,掌控南方的一切事宜,做出的任何決定,都不需要經過朝廷討論和商議了。

    李儒沛之所以見闞澤宇,一方面是因為崔安潛的推薦,說是闞澤宇這人有能力,能夠委以重任,另外也是馬浩軒的力薦,馬浩軒當初作為朝廷使者,與闞澤宇一同到梁州,結果馬浩軒投奔了李儒沛,成為了李儒沛的心腹,闞澤宇回到了朝廷。

    因為缺乏官吏,李儒沛也想到了,能夠讓闞澤宇留下,當然是不錯的,崔安潛能夠看上的人,能力肯定是不錯的。

    襄陽的王府,沒有任何的變動,只是南方道大行台設置在王府之內,讓這裡成為名副其實的南方的權力中樞了。

    廂房,李儒沛和崔安潛面對面坐著,他們需要商議絕密大事。

    李儒沛首先開口了。

    「岳父大人,鐵血軍已經掌控了江南東道、江南西道,還有淮南道,某的想法,讓於承惠出任江南西道節度使,譚明曉出任江南東道節度使,錢士渠出任淮南道節度使,此外就是馬浩軒出任山南東道節度使,至於說岳父大人,出任南方大行台特使,不知道這樣的安排,岳父大人看看是否合適。」

    崔安潛稍微思索了一會,重新任命節度使是必然的事情,何況李儒沛已經是南方道大行台,至於說什麼司徒和中書令,那都是虛職,沒有任何的意義。

    崔安潛更加明白,自己出任了南方大行台特使,那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從此他可以代表李儒沛行使南方道大行台的職責,甚至可以直接調整官吏了,承擔了這樣的重任,加之和李儒沛之間的特殊關係,崔安潛肯定是嘔心瀝血了。

    「如此安排某沒有什麼意見,目前之問題,還是官吏不夠,某有些時候,真想著能夠從京城招募一些官吏啊,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已經不能夠

    繼續抽調官吏,否則這些地方也難以維持正常運轉了,山南西道節度使衙門,僅僅剩下二十多人,劉公已經是叫苦不迭,山南東道節度使衙門,也就是三十餘人,還要承擔各地之協調職責,人手遠遠不夠啊。」

    李儒沛點點頭,突然開口了。

    「某倒是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開科舉,這本是朝廷的事情,不過科舉可以放在襄陽舉行啊,錄取的進士,經過了培訓之後,就可以直接派遣到各地去擔任官吏了。」

    崔安潛的眼睛亮了,這的確是最好的辦法,通過科舉取士,這些人一定是兢兢業業的,做事情也能夠放心,至於說不熟悉官場套路問題,只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問題就不是很大了。

    「這個辦法可行,某建議王爺可以先行開始運作,科舉取士可以定在九月舉行。」

    「不,某的計劃是五月進行,時間不能夠拖得太久了。」

    人員缺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只能夠慢慢的想辦法,這一點崔安潛也是明白的,用人特別重要,用錯一個人,損害的就是一大片的地方。

    「岳父大人,某認為大唐之官制存在問題,特別是節度使之權力,需要做出改變,當然改變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有一點必須要落實,那就是節度使絕不准掌控軍隊,不准自行掌控賦稅,一切都要服從南方道大行台之政令,南方道大行台所掌控的地方,只能夠有鐵血軍之存在,其餘任何軍隊不允許存在。」

    崔安潛看著李儒沛,眼睛裡面有了異樣的神色,他想不到李儒沛能夠看的這麼遠,節度使掌控軍隊,是大唐最大的弊端,是必須要廢止的,只不過李儒沛提出這等的決定,對北方的藩鎮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王爺說到了關鍵的地方,山南東道、山南西道、淮南道、江南東道和江南西道等地,只能夠存在鐵血軍,不允許其他軍隊只存在,某還要補充一點,唯一能夠調動軍隊的,也就是南方道大行台,其餘地方一律不准染指軍隊,軍隊和地方上必須要剝離,駐紮在地方上的軍隊,也不能夠干涉地方上的事物。」

    「嗯,這些事情,麻煩岳父大人操心,科舉取士之事、南方軍隊駐紮之問題,還請岳父大人列出來條陳,這些條陳就不討論了,要求下面執行,此外就是南方道大行台,還是要單獨設置官府辦公,不能夠設置在王府之內,如此很多的事情不方便,此外就是闞澤宇等人,岳父大人若是覺得不錯,就讓他們進入南方道大行台做事情吧。」

    崔安潛早就考慮過另外找尋辦事之地點了,他一直負責全面的事宜,在節度使衙門也不合適,王府更是不行,那樣李儒沛根本不能夠很好的歇息,其實官邸他已經謀劃好了,就在襄陽城東,這裡有一處大宅子,以前是襄陽某家士紳所有的,如今家道中落,無力維繫大宅子的開銷,早就想著賣出去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