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三百二十二章 崔慎由的無奈 文 / 風中的失落

    李儒沛已經進入到嶺南道境內巡查,崔慎由並不知情,此時他正在為其他的事情擔心。

    大唐氏族門閥之風是非常盛行的,五姓七望以及關中四姓,都是尋常百姓仰望的存在,這種情況在唐初的時候,特別的突出,到唐朝的中期,望族門閥人才濟濟,在各級官府以及朝廷之中,有著數不清的人,他們掌握了權力,促使家族或者是氏族更加的興旺。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大唐出現衰敗之局面。

    要是名門望族得以延續,也有自身的原因,名門望族對於子弟的教育是非常嚴格的,絕不含糊,良好的家風讓名門望族的子弟知書達理,有著不一般的能力和魅力,儘管社會動盪,盜賊和反賊四起,可是這些名門望族依舊能夠嚴格要求家族子弟,這是非常寶貴的地方。

    名門望族曾經以不願意迎娶皇室公主而出名,玄宗時期和憲宗時期,皇上都遭遇過此類的尷尬,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

    一來是因為服喪之禮的規定,一般來說,妻子病逝之後,丈夫都是要為妻子服喪的,稱之為齊衰,尋常家族,丈夫為妻子服喪一年時間,可對方若是公主,就需要服喪三年時間,比得上五服之中排名第一的斬衰了,斬衰是為父母服喪的,也就是三年的時間,這讓名門望族難以接受。

    二來是門第的觀念認識,大唐重視門第,門第不僅僅是有著顯赫的權勢,還要有優良的家族化傳統。以及家法門風和令人羨慕的婚姻關係,在這方面,李唐皇室儘管也是名門望族之一,可是在化傳統方面,與其他的望族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李唐皇室起源是突厥,不是漢族,在婚姻上面,與漢族有著很大的不同認識,公主可以改嫁就是一大方面,譬如安定公主和齊國公主出嫁三次。唐高宗接納父皇的才人武媚娘為皇后,玄宗強納兒媳楊玉環為貴妃,這些在名門望族看來,都是自由乃至放蕩的家風。

    三來是不少的公主不修家風,不修婦禮。豪奢、驕縱者有之,專橫、淫蕩者有之,妒悍、殘暴者也有之,而且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在社會上造成不良甚至是惡劣的影響。

    有了這些原因,名門望族自然是不願意迎娶公主的。

    清河崔氏一直都是名門望族之一,也正是得益於良好的家風,讓氏族人才濟濟。

    不過名門望族之認識也在慢慢出現轉變。那就是他們都認識到,不管如何高潔的氏族或者是家族,都不能夠完全**於權勢之外。這樣的教訓得益於安史之亂之後的藩鎮割據。

    藩鎮可不會在乎你什麼名門望族,凡是能夠為他們所用的,就是有用的家族,不能夠為他們所用的,不管你有著多高的名望,都是會遭遇到冷落和打擊的。

    如此的情況之下。名門望族的婚娶之風正在慢慢改變,加之自憲宗之後。皇室闇弱,李唐子弟和公主也沒有那麼的驕橫了。

    不過名門望族有一點認識還是一樣的。那就是盡量少的迎娶皇室公主,但自家的姑娘能夠嫁給皇室子弟,還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李儒沛被冊封為福王,位在諸王之上,掌控了整個的南方道,成為了南方道大行台,而且麾下的鐵血軍強悍驍勇,名門望族豈能不知道其未來的發展,隨著李儒沛拿下了劍南道、黔中道和嶺南道,關注李儒沛的名門望族越來越多了。

    讓其他名門望族更加擔心的是,崔氏家族太耀眼和強勢了。

    清河崔氏在五姓七望之中,並非是最為突出的,可自從崔涵蕾成為了福王妃之後,這一情況發生了重大的改變,清河崔氏已經凌駕於所有名門望族至上了。

    崔安潛成為了南方道大行台特使,地位僅次於李儒沛,統管南方所有節度使,還可以插手鐵血軍的事情,崔慎由成為了嶺南道節度使,地位隱隱在其他節度使之上,崔彥沖身為鐵血軍十大將軍之一,更加要命的是,王妃崔涵蕾的兒子李承博,已經成為李儒沛名副其實的繼承人,這也意味著,清河崔氏將要走上巔峰,完全壓制其他的名門望族。

    大唐五姓七望之名門望族,全部都在北方,體會到了藩鎮割據的痛苦,知道權勢之重要,若是在大唐強盛的時代,他們是無所謂的,大可以埋頭氏族之發展,可是如今就不行了,沒有權勢的支持,沒有很好的環境,名門望族也就面臨著衰落了。

    清河崔氏做出的另外一個決定,徹底震撼了其他的名門望族。

    清河崔氏本來是在河北,可是因為地方上局勢的不穩定,崔慎由、崔彥沖和崔安潛等人商議之後,決定將崔氏家族其中的一支搬遷到襄陽去,這個消息意味著以崔慎由等人為首的崔氏家族,將要圖謀未來的發展了。

    名門望族要做出任何一個決定,都是非常謹慎的,特別是搬遷的事宜,更是難以作出決定,若是崔慎由等人決定搬遷到襄陽去,肯定是有異常重要之原因的。

    好的環境對於家族之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另外就是滎陽鄭氏,同樣也因為鄭畋的關係,攀附到李儒沛了,鄭畋的兒子鄭凝績,已經成為黔中道節度使,孫子鄭紹余,也擔任了縣令,而且在襄陽舉行的恩科,當時的鄭畋是非常重視的,要求氏族諸多的子弟參與恩科,滎陽鄭氏也憑著這次的恩科,輸送了不少的子弟進入了南方的官府,成為了李儒沛的手下。

    范陽盧氏和太原王氏家坐不住了,他們首先派遣人員,到襄陽、梁州、揚州和蘇州等地考察,帶回來的消息讓整個的氏族震驚,襄陽之繁華富裕程度,已經超越了京城長安和東都洛陽,南方局勢平穩,百姓安居樂業,隱隱出現了大治的景象。

    兩大望族再次派遣家族子弟,到成都、梓州、廣州等地考察,結果發現這些地方一樣在飛速發展。

    &nbs

    p;讓兩大望族眼紅的是,南方道大行台府異常重視教育,將禮義仁智信作為重要的為人處事原則,不僅僅是要求官吏需要遵守,就連尋常百姓,都是要謹記的,這讓南方在短時間之內,社會風氣大為轉變,加上百姓的富足,讓南方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之中的聖地。

    如此的情形,讓兩大望族的族長坐不住了,他們不能夠眼睜睜的失去機會。

    最好的辦法,也是最簡便的辦法,就是將氏族之中出色的姑娘,嫁給李儒沛。

    當然兩大望族也打聽過福王府邸之中的情況,有關福王殿下諸多事宜,南方的傳聞是很多的,不僅僅是說到福王殿下的家風很嚴,而且還說到了福王殿下潔身喜好,除開家中的夫人和側室,外面沒有任何的女人,就連南方的諸多官吏,都跟著受到影響,很注意自身的言行了。

    堂堂的福王殿下,身邊只有四個女人,身為王妃的崔涵蕾,曾經專門給福王殿下迎娶小妾,卻遭遇到福王殿下的訓斥,福王殿下嚴令不准納妾。

    這在大唐皇室子弟,或者說是大唐王爺之中,是絕無僅有的。

    如此的品行,當然得到了名門望族的高度重視。

    范陽盧氏和太原王氏,各自派出了代表,前往襄陽和廣州府,聯繫崔慎由和崔安潛了,他們要通過崔安潛和崔慎由,促使福王殿下改變想法,迎娶盧氏和王氏的姑娘。

    見到崔慎由比見到崔安潛簡單一些,這也不奇怪,崔安潛的事情太多了,而且最近一段時間,因為出去巡查,並未在襄陽大行台府,來到襄陽的家族特使,只能夠是等候,可崔慎由就不一樣了,一直都是在廣州府,而且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節度使衙門。

    故而盧氏家族和王氏家族的特使,來到廣州之後,就見到了崔慎由。

    崔慎由正在為這件事情苦惱。

    名門望族的影響力是不一般的,崔慎由考慮問題很是深遠,一方面福王殿下不能夠得罪名門望族,畢竟日後很多事情,都需要得到名門望族的支持,另外一方面清河崔氏也不能夠**於名門望族之外,這對于氏族今後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按說福王殿下迎娶盧氏家族和王氏家族的姑娘,是雙贏的事情,可是這位李儒沛的脾氣和秉性,崔慎由也是知道的,在迎娶妻室這方面,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就連崔安潛和崔涵蕾的勸說,都沒有任何的作用。

    作為崔氏家族的族長,崔慎由是很看好李儒沛這種品性的,身為親王、南方道大行台,李儒沛的地位可謂是無比的尊貴,但是在生活方面,潔身自好,在署理公務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和果斷的魄力,如此的俊才,百年罕見,故而崔慎由也清楚,大唐天下最終是李儒沛的,大唐在李儒沛的帶領之下,也將走向無比輝煌之路。

    這樣的俊才,誰不動心,盧氏家族和王氏家族,寧願降低身份,讓家族優秀的姑娘成為福王殿下的側室,也是心甘情願,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