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三百三十章 不予討論的思路 文 / 風中的失落

    光啟元年的臘月和光啟二年的正月,李儒沛是異常忙碌的,鄭從讜的建議,他仔細思考過了,的確是可行的,一旦鐵血軍開始進攻北方,那麼全部的重心就將轉移到北方去,到時候基本沒有什麼精力來考慮吐蕃的事情了,所以說在進攻北方之前,首先拿下吐蕃,應該是明智和現實的選擇。&

    吐蕃也就是千年之後的**,自然環境異常惡劣,儘管說鐵血軍在南方是異常驍勇的,可是到了吐蕃,到了高原,就是說不定了,而且高原氣候多變,很多地方都是缺氧的,鐵血軍的將士,不一定能夠適應吐蕃的氣候,要是軍士出現了高原反應,不要說打仗,能夠活著撤離就算是不錯了。

    就算是唐太宗李世民,也是採用了和親的方式,下嫁成公主,讓吐蕃臣服的,終唐一朝,吐蕃都沒有歸服,終究是**的王國,吐蕃的贊普是國王,贊普之下設大相一人,副相一人,大相和副相之下,一人掌管內務,稱為內大相,一人掌管刑法,稱為整事大相,此外還有掌管國外事務、外交、財政等各種官吏,以大相為首的九位大臣稱為九政務大臣,地方上,分為四個如,即藏如、約如、衛如和葉如,每如分為上下支如,支如以下是千戶府,設置了千戶長、五百戶長、百戶長、十戶長等等。

    這些設置,表示了吐蕃最終還是**的王國。

    李儒沛是絕不會允許此等情況存在的。

    此外吐蕃一直實行的是奴隸制,貴族的權力大的驚人,隨意掌控奴隸的生死,奴隸是貴族的私有財產,沒有絲毫的自由,沒有絲毫的權力,剝皮等處死奴隸的方式,比比皆是。

    這是李儒沛痛恨的制度。現在可不是千年之後,還要講究什麼國際影響等等,如今這個時代,實力就是一切,鐵血軍進攻吐蕃,只要徹底剿滅吐蕃的貴族,按照大唐的區劃設置官府,派遣能幹的官吏到吐蕃去,讓吐蕃的奴隸能夠有飯吃,有基本的自由。就能夠牢牢的掌控政權,讓吐蕃的貴族沒有出頭之日。

    當然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可惜李儒沛有的是時間,他相信按照他的思路來治理吐蕃,百年之後,吐蕃的情形將要發生顛覆性的改變。

    李儒沛絕不會想到,他此番決定攻打和徹底佔領吐蕃,將在歷史上產生多麼重大的影響,將會大唐的政權產生多麼重大的震動。

    貞觀年間。大唐的實力無比強盛,吐蕃的松贊干布為了迎娶大唐的公主,曾經於大唐在松州交戰,那次交戰的規模不大。大唐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之後松贊干布迎娶了成公主,對大唐表示了臣服,唐太宗於是在安西都護府下面設立了四個軍鎮。分別是龜茲、焉耆、于闐和疏勒,歷史上稱之為安西四鎮。

    安西四鎮對於大唐掌控大西北的局勢,起到了異常重要的作用。

    安史之亂之後。大唐的實力急劇衰退,吐蕃趁著大唐實力衰弱的時候,出兵佔領了隴右、河西諸州,之後又佔領了北庭以及安西四鎮。

    失去了安西四鎮,失去了安西都護府,失去了隴右道,這成為大唐永久的痛。

    到了唐僖宗繼位的時候,吐蕃和突厥的勢力已經很是強大,失去隴右道的唐王朝,根本無力去顧及這些地方,就算是歷史上的五代十國,也沒有能夠真正收回隴右道,元朝的時候,隴右道和吐蕃才真正的歸於中華之統轄。

    李儒沛的決定,比起當初設置安西都護府、安西四鎮的規模要宏大很多,恐怕當初提出建議的鄭從讜,知道了李儒沛真實的想法之後,怕是會以為自己在做夢。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大唐對隴右道失去控制太長時間了,這些地方的地圖,早就遺失,至於說吐蕃,更是沒有詳實的地圖,這個任務,落在了鐵血軍將軍秦二黑的身上。

    堂堂的鐵血軍將軍,麾下有兩萬將士的秦二黑,此次率領五百斥候,開始一次艱苦卓絕的偵查,此次的偵查,充滿了危險,地域的複雜、環境的惡劣,還有對手時刻的威脅,就連李儒沛,都沒有充足的信心。

    李儒沛派出秦二黑親自偵查,也可以看出他對此次戰鬥之重視。

    牽一髮動全身,李儒沛需要拿下的不僅僅是吐蕃,還有隴右道。

    只要鐵血軍能夠拿下這兩個地方,北面的突厥,絕不敢亂動。

    李儒沛親自給秦二黑交代任務,一再告誡,若是遇見什麼危險了,不要逞強,特別是進入吐蕃的道路,艱辛無比,實在找不到路的情況之下,可以想其他的辦法,其實李儒沛的想法也是有鬆動的,那就是鐵血軍徹底掌控隴右道之後,從經濟上徹底封鎖吐蕃,讓吐蕃不戰自亂,這樣可以減少鐵血軍將士的損失,只是這樣做,需要的時間恐怕很長,對李儒沛的整體戰役部署,會有一定的影響。

    有利的方面也是存在的,那就是南方的一些商賈,和吐蕃之間有生意上的往來,有些人是知道進入吐蕃的道路的。

    這些人自然被秘密徵召,參與了此次的偵查行動。

    光啟八月的時候,秦二黑就帶領五百斥候出發了,他們跟著商隊行動,在充滿危機的道路上面,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光啟二年正月十六。

    崔安潛、鄭從讜、高馳邦、朱溫、謝玉鑫等人,來到了王府。

    他們不知道是什麼事情,也不知道王爺為什麼會召集他們。

    進入王府,看見管家的笑容,眾人還以為沒有多大的事情,也許是王爺想著強調一些什麼事情,鄭從讜剛剛提親回來,剛剛給李儒沛稟報過提親事宜,那個時候看見王爺,沒有察覺到什麼奇怪的地方。

    進入書房之前,眾人很快感覺到氣氛不一般了。

    &

    nbsp;王爺身邊的親兵守候在中院,無關人等一律不准靠近書房,就連眾人進入書房,也要拿出身上所有的武器,親兵的臉上沒有笑容。

    親兵的態度,就代表了王爺的態度。

    眾人的心提起來了,這是要發生大事情、或者是商議大事情的徵兆。

    眾人進入書房,看見李儒沛背對著他們,正在仔細看著牆上的地圖,這是眾人從來沒有見過的地圖,上面標注著幾個大字:隴右道、吐蕃。

    所有人的心瞬間緊縮,他們隱隱明白是什麼事情了。

    李儒沛轉過身的時候,眾人的心更加緊縮了,李儒沛的臉上居然帶有淚痕。

    「諸位看見牆上的地圖了,儘管說還不是很完備,可這些地圖裡面,滲透了鐵血軍斥候的鮮血,為了能夠繪製出來地圖,已經有近百名斥候傷亡。」

    書房裡面的氣氛更加的緊張,斥候的戰鬥力,不用說大家都知道的,難道說畫出來這樣的地圖,需要付出近百名斥候的生命。

    李儒沛派遣斥候偵查隴右道和吐蕃的地形,這是眾人第一次知道。

    「吐蕃和隴右道的地形特別複雜,斥候在回來的路上,遭遇到暴風雪,因為猝不及防,損失慘重,險些被封堵在吐蕃,要不是他們有著常人沒有的能力,怕是回不來了。」

    「諸位看到了地圖,應該明白今日準備商議什麼事情了,某不想諸位過多的爭論,斥候用鮮血繪製出來的地圖,還有吐蕃和隴右道險峻惡劣的氣候道路情況,由不得爭論,攻打和佔領吐蕃、隴右道,是某的決定,恐怕諸位不明白,某為什麼要花費如此大的精力,因為某和諸位的想法不一樣。」

    「大唐鼎盛時期的時期,沒有徹底征服吐蕃,吐蕃依舊是一個**的王國,至今也是如此,在某的眼裡,這個王國不應該存在,應該歸屬於大唐的統轄,大唐必須在吐蕃設立府州縣,設置官吏,徹底管轄吐蕃,至於那些不願意服從統治的吐蕃貴族,就讓他們去自家的祖先面前哭泣吧。」

    「諸位恐怕認為,這個想法過於大膽,甚至是荒唐了,某記得貞觀年間,太宗皇帝打敗了高昌之後,準備改高昌為州縣建制,丞相魏征建議,應該安撫高昌的百姓,保留高昌的社稷,讓高昌的可汗繼續統領,則大唐的威德波及荒原之地,再說高昌距離中原遙遠,設置州縣,需要派遣千人駐守,幾年一換,如此的折騰,很多人會喪命,而且還要耗費軍資,拆散家庭,如此惡性循環,隴右地區的錢財將要耗盡,得不償失,當年太宗皇帝採納了魏征的建議,讓高昌保留了社稷,歸於可汗統領。」

    「幾百年時間過去,隴右道是什麼情況,諸位都是知道的,魏征提出的建議,當年是有道理的,但放在長遠的目光看,這個建議是錯誤的,征服一個地方,必須要徹底拿下,要讓大唐之化統領當地,只有大唐之化成為這裡的主流,才算是真正佔據了這個地方。」

    「魏征說的有道理的地方,就是設置府州縣,會消耗大量的錢財,不過這樣的代價,必須要付出,自古以來就是如此,沒有付出哪裡有收穫,短時間之內,這樣的付出也許是重大的,但長久之後,這樣的付出必定會綻放出來誰也無法想像的輝煌。」(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