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三百五十二章 後手 文 / 風中的失落

    楊復恭的行動,可以瞞過滿朝的武大臣,可是瞞不過李儒沛,儘管說大軍在潼關暫時駐紮下來,但無數的斥候早就潛伏到京城,在京城全面戒嚴之前,和京城之中的暗線取得了聯繫,這些斥候關注的重點,就是神策軍的動向,李儒沛早就說過了,想要跟蹤楊復恭是做不到的,但只要盯住神策軍,就能夠知道楊復恭有什麼動作。/

    京郊神策軍軍營異動的情報,以最快的速度到了李儒沛的手中。

    看著手中的情報,李儒沛的臉上露出了微笑,他的目的基本達到了。

    其實李儒沛早就做出了分析,楊復恭不願意放棄權力,那麼就只有反抗,憑著神策軍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和鐵血軍抗衡,楊復恭必須要想到其他的辦法,歷史上的田令孜和楊復恭,兩人都做過一件事情,那就是挾持皇上離開京城,田令孜是挾持皇上到西川,楊復恭是挾持皇上到鳳翔,兩人挾持的對象不一樣,一個是唐僖宗,一個是唐昭宗。

    因為他李儒沛的穿越,田令孜沒有機會挾持唐僖宗了,這下恐怕輪到楊復恭了。

    楊復恭曾經聯繫北方藩鎮,進京勤王,這就說明楊復恭和北方藩鎮是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何況那次的進京勤王,諸多藩鎮都得到了好處,那麼這一次,走投無路的楊復恭,肯定是挾持皇上離開京城,前往北方的藩鎮躲避,從而達到挾天子令諸侯的目的。

    北方藩鎮,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皇上在身邊,得到好處的同時,還能對其他的藩鎮提出來要求,這樣的好事情誰不願意做,更何況這是增強實力的最好機會。

    楊復恭也許想著。通過挾持皇上,能夠聯合到北方的藩鎮,與鐵血軍抗衡,那樣日後的結局就不好說了,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況,誰也說不清楚。

    可惜的是,李儒沛早就做好這方面的準備了。

    若是發揮鐵血軍快速的優勢,楊復恭根本沒有動手的機會,說不定鐵血軍進入到長安城控制了一切,楊復恭還可能被蒙在鼓裡。至少楊復恭沒有任何行動的機會。

    李儒沛豈能想不到這一點。

    鐵血軍兵不血刃的佔領了河南府、東都洛陽和潼關之後,李儒沛的想法就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他發覺京城長安和東都洛陽,根本不是值得操心的地方,佔據這些地方,不會消耗鐵血軍的實力,不會遇見強烈的廝殺,那麼下一步的動作就需要提前了。

    李儒沛的目標已經轉向了北方的藩鎮。

    京城長安和東都洛陽的位置其實十分尷尬,北面的關內道、河東道、河北道。全部都被藩鎮所佔據,這些藩鎮不聽從朝廷的號令,甚至對長安隱隱的形成了威脅,其次就是突厥。儘管說突厥的實力大為削弱,但威脅總是存在的,東面的河南道,一樣被藩鎮佔據。他們同樣能夠威脅到京城長安和東都洛陽。

    李儒沛一旦佔領了京城長安和東都洛陽,就將直接面對北方的藩鎮和突厥。

    當初他下令鐵血軍收復隴右道,就等於是在北方安插了一顆釘子。這顆釘子時時刻刻威脅到突厥和藩鎮,同時也保證鐵血軍能夠順利的拿下京城長安和東都洛陽。

    李儒沛肯定會對藩鎮動手,大唐不允許存在藩鎮,這個安史之亂時候出現的毒瘤,必須要連根拔除,否則大唐永遠都得不到安寧,但李儒沛也要預防出現意外的情況,那就是鐵血軍佔據京城長安之後,所有北方大大小小的藩鎮,都表示擁護和屈服,這讓他缺乏了動手的理由,畢竟藩鎮擁有軍隊,也是朝廷做出的決定。

    李儒沛必須要找到動手的機會,這個機會,恐怕楊復恭會為他創造出來。

    一旦楊復恭將皇上劫持到藩鎮之中去,李儒沛會抓住機會,不給楊復恭任何喘息的機會,命令鐵血軍以最快的速度追擊,將楊復恭和聯繫的藩鎮同時剿滅,哪怕在這個時候,花費代價,也是值得的,這個時候,李儒沛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開始清理北方藩鎮了。

    清理藩鎮沒有那麼多的謀略,只要實力足夠強大,一切都好說。

    神策軍開拔的消息尚未傳來,李儒沛突然下達命令,五萬鐵血軍將士,晝夜兼程,必須在一天之內抵達京城長安。

    潼關距離京城長安三百里地,儘管說全部都是起兵,可是要在一天一夜的時間抵達,這個任務是不清的,不過命令就是命令,絕對不能夠違背的。

    李儒沛親自領軍,命令崔彥沖帶領一萬鐵血軍將士駐守潼關,其餘高馳邦等人,全部隨著他直奔京城長安。

    早就做好準備的鐵血軍將士,如同一股滾滾的洪流,朝著長安的方向而去。

    朱溫、楊謬和楊行密等三名將軍,率領三萬大軍,以最快的速度,追擊已經撤離京郊的四萬神策軍,李儒沛和高馳邦率領兩萬鐵血軍將士,直接進入京城。

    挾持皇上,率領四萬神策軍軍士剛剛出發不久,楊復恭就接到了消息,鐵血軍已經朝著京城開拔了,先鋒部隊距離京城不足百里地了。

    驚慌失措的楊復恭,來不及想到其他的,馬上命令兩萬神策軍軍士留下來,構築起來工事,抵禦鐵血軍的進攻,餘下的兩萬軍士,跟隨他晝夜兼程,前往鳳翔而去。

    鐵血軍的行軍速度之快,還是出乎了楊復恭的預料,這也難怪,楊復恭從來都不知道鐵血軍真正的戰鬥力,也就是聽說了不少的傳聞,他甚至認為鐵血軍弱於北方藩鎮的軍隊,楊復恭認為真正厲害的軍隊,還是河東節度使李克用麾下的鴉兒軍,楊復恭做出挾持皇上前往鳳翔的底氣,也是認為北方的藩鎮聯合起來,是能夠輕易打敗鐵血軍的。

    楊復恭的大意和自信,這一次鑄成了難以挽回的錯誤。

    />

    留下的兩萬神策軍將士,尚未來得及構築起來有效的防禦工事,三萬鐵血軍的洪流已經抵達了,廝殺在瞬間展開,奔潰也在瞬間出現。

    氣勢如虹的鐵血軍,根本不是神策軍所能夠抵抗的,經歷過無數次廝殺的朱溫,衝鋒在最前面,鐵血軍以泰山壓頂的氣勢,朝著神策軍衝去。

    指揮作戰的神策軍軍官,本來就是一肚子的怨氣,原來以為能夠跟隨一同到鳳翔去,誰知道臨時接到了命令,必須留下來防禦鐵血軍,若是進入到京城去防禦鐵血軍,還能夠依靠穩固的城池堅持一段時間,最不濟也可以投降,可現在投降的機會都沒有,眼看著鐵血軍將士衝過來,首先逃跑的就是那些軍官了。

    兵敗如山倒,嗜殺的朱溫絕不會客氣,他命令將士殺無赦,不要放走逃跑的神策軍軍士,一時間戰場充滿了血腥味道……

    只有下馬跪下投降的神策軍軍士,才有可能保住性命,那還要祈求馬蹄不要踏到身體,出於本能逃走的軍士,幾乎沒有活命的機會,鐵血軍將士本來在人數上面就佔據了優勢,更何況兩軍的戰鬥力明顯不一樣,所以勝利也是理所當然了。

    朱溫、錢謬和楊行密等人,憋了好長時間了,從襄陽出發,一直到潼關,沒有遇到一次戰鬥,大軍不斷前進,不斷佔領諸多的地方,這不符合朱溫等人的心理,既然是鐵血軍出征,那就是要廝殺的,這樣才能夠展現出來鐵血軍真正的作用,好不容易遇到一次真正的廝殺,不取得徹底的勝利,朱溫等人是不會收兵的。

    廝殺持續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官道上到處都是屍體,有些地方甚至堵住了官道……

    快要到京城的李儒沛,接到了傳令兵的稟報,言朱溫、錢謬和楊行密率領的大軍,取得了勝利,目前正在收拾戰場。

    細心的高馳邦,發現了傳令兵的稟報之中,沒有說到如何處理投降軍士的事宜。

    傳令兵離開之後,高馳邦開口詢問了。

    李儒沛笑著開口了。

    「鐵血軍諸多將士,憋了這麼長的時間,好不容易有一場真正的廝殺了,豈會放過,再說了,這些神策軍的軍士,若是讓他們逃走了,你想想他們會到什麼地方去,還不是跟隨在楊復恭的後面,如此楊復恭的力量豈不是強大一些了,情報已經很明確了,楊復恭挾持皇上前往鳳翔的方向而去了,鳳翔的李茂貞,這些年的發展不錯,兵力也是比較雄厚的,若是楊復恭帶著太多的軍士到了鳳翔,兩軍聯合到一起,鐵血軍下一場的廝殺就會異常的慘烈,這一次朱溫等人將那些神策軍軍士的氣焰徹底打滅了,讓少部分的軍士逃到鳳翔去,也能夠動搖楊復恭和李茂貞的軍心,這對於鐵血軍來說,是最為有利的。」

    說完這些之後,李儒沛對著身邊的傳令兵再次下達命令。

    「命令駐守在隴右道的謝玉鑫,率領一萬鐵血軍將士,朝著關內道方向前進,將隴右道相關的民生事宜,移交給隴右副使謝國喜。」(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