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戰神

龍騰世紀 第五十四章 蔡邕一哭(上) 文 / 風中嘯

    原來那人不是別人,正是侍中蔡邕。

    黃尚搖扇微笑,暗自想道:「若是王允主政,他敢哭董卓之死,必是死罪。幸好今天是我說了算,不然的話,那小美人兒蔡文姬沒了老爹,一定很傷心。這救父之恩,她該如何回報才好?嘿嘿嘿嘿……」

    太僕王允出列,直指蔡邕叱道:「董卓逆賊,今日伏誅,國之大幸。你也是漢臣,不為國慶,反為賊哭,何也?」

    眾官見他一臉正氣,有人暗自欽服,有人卻不屑地想道:「現在這麼厲害,從前面對董卓你可是比誰磕的頭都多!」

    那蔡邕年紀約有六十,伏地磕頭認罪道:「邕雖不才,亦知大義,豈肯背國而向卓?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

    王允怒道:「此何等大罪,你說不覺為之一哭,便可以了麼?」

    蔡邕抬頭上望,見天子毫無表情,不由心驚膽戰,磕頭道:「蔡邕自知罪大,願陛下見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續成漢史,以贖其辜,邕之幸也。」

    眾官惜蔡邕之才,都上奏少帝,替他求情。

    朝中太常馬日?也奏道:「蔡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成後史,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無名,誅之無乃失人望乎?」

    王允此時只想與董卓劃清界限,凡敢哭董卓的,他都要努力打擊,才不會被天子和大將軍誤認為是董卓的爪牙,便一力上奏道:「昔日孝武帝不殺司馬遷,後使作史,遂致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運衰微,朝政錯亂,不可令佞臣執筆於吾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訕議也。」

    馬日?面色微怒,仗義執言道:「善人,國之紀也;製作,國之典也。滅紀廢典,豈能久乎?」

    見群臣紛紛爭辯不已,何後心中惶惑,便問道:「大將軍意下如何?」

    封沙面色不變,回道:「不過是一哭,可查他往日所做的事,若沒有跟從董卓害民,便可赦罪。」

    黃尚笑道:「大將軍所言極是,此事體大,可將蔡邕暫時打入天牢,待查清他有無劣跡,再作決斷。」

    少帝點頭道:「黃尚說得對,就這麼辦吧。」

    無良智腦暗道:「皇上當然說得對了,你是我造出來的,我不對,還有誰對?」

    蔡邕鬆了一口氣,隨即便被衛士拖下去,關進了天牢。

    ※※※

    虎牢關上,呂布看著關下諸侯聯軍,冷冷一笑。

    關東諸侯雖然兵多,在他眼中,也不過是一群酒囊飯袋而已。前日他已擊破了王匡軍,五招之內殺了河北名將方悅,若不是喬瑁、袁遺兩軍趕來救了王匡,他的腦袋也已懸在虎牢關上了。

    十八路諸侯之中,虎牢關外現有八路諸侯,乃是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孔融、張楊、陶謙、公孫瓚等八路。其餘各路諸侯現在大都在汜水關外,由袁紹統領,攻打汜水關。只有曹操所部,在兩關間往來馳援救應。

    關下八路軍中,並沒有什麼讓呂布看得上眼的人物,只有那殺了華雄的小兵現在正在公孫瓚軍中,讓呂布微有些好奇。

    不過,這些人都比不上一個人……

    想起那個人,呂布不禁握緊了手中的方天畫戟,眉頭緊鎖。

    那個人,勇武堪與自己抗衡,甚至兵器也與自己的兵器一般無二,自己手中握的這枝戟,其實是從他手中得來的,而自己賴以成名的方天畫戟,應該是在那個人手中,並用它斬了胡車兒,以武力收服楊奉、徐晃,保著廢帝劉辯與太后一路向西涼去,又回兵奪了長安,在路上順便以自己的方天畫戟殺了中郎將牛輔。

    只有那個人,才是自己的對手啊!呂布在心中暗歎道。

    「溫侯在想什麼?」一個深沉的聲音問道。

    呂布回過頭,見是部下大將高順,便笑道:「我在想這關外諸侯,都沒有什麼值得重視的人物,我軍可一擊而破!」

    高順諫道:「太師已經回師洛陽,溫侯一人在此,當小心從事。」

    呂布心中有些煩躁,道:「知道了。我們現在便去迎敵吧。」

    高順為難道:「太師與段中郎將帶走了八萬人,我軍現在只剩五萬兵了!」

    呂布冷笑道:「便只有一萬兵,我也可將敵軍殺得片甲不留!」

    他走下城關,下令道:「你帶二萬軍到關前與我迎敵,魏續帶三萬兵守住虎牢關,不可有失!」

    魏續聞聲領命,帶了宋憲、侯成,三將嚴守虎牢關,呂布則與高順、張遼、郝萌、成廉、曹性等將率兩萬人到關前設陣迎敵。

    不多時,八路諸侯已在高岡上列陣,與呂布軍遙遙相對。

    呂布親率鐵騎出戰,向諸侯軍衝陣。

    上黨太守張揚見狀,便命部下穆順出戰。

    穆順得令,率軍出營,迎面正遇到呂布,大喝道:「呂布,且吃我一槍!」拍馬上前,挺槍便刺。

    呂布冷哼一聲,赤兔發力衝上,如閃電般奔到穆順面前,穆順一驚,沒有想到他來得這麼快,措手不及,被他一戟刺到咽喉,仰天落馬而死。

    眾軍大驚,北海太守孔融部下武安國按捺不住,揮動一雙鐵錘拍馬衝出,直奔呂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