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龍騰世紀 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明公主的烙印 文 / 凡十二

    [正文]第二百七十四章、大明公主的烙印——

    第二百七十四章、大明公主的烙印

    「什麼?圖瀲竟敢在朝堂上提出這種奏折?那女人瘋了嗎?」

    由於圖韞冊封太子一事讓育王圖濠太過氣憤,所以今日一大早,育王圖濠就出城打獵散心了,順便也想獨自思考一下接下來的應對方法。

    只是沒想到,冬天獵物稀少,圖濠在打獵中並沒有什麼好收穫。

    剛回到育王府,卻又聽到圖瀲奏請朝廷允許浚王圖浪興兵境外的消息。

    如果朝廷真允許浚王圖浪興兵境外自立為王,那就等於給了圖浪一個自立為王的大義名分。但一直想將繼承權拿在手中的育王圖濠,卻會因此變得一無所獲。因為,育王圖濠即便可在北越國內控制不少將領幫其奪取皇位,卻無法控制他們幫自己出境開闢國土。

    而且圖韞萬一真允許這事,育王圖濠再想渾水摸魚就難了。

    在育王圖濠焦躁得滿臉暴怒時,二世子圖俟就說道:「父王莫要著急,那只是圖瀲一廂情願而已,陛下根本不可能立即同意這事。」

    「不可能立即同意這事,那就是隨時都可能同意這事了?你是不是這個意思,是不是這個意思?」

    狗被逼急了都會跳牆,何況是人被逼急了。

    二世子圖俟在育王府三個世子中的身份本就是最低的,但在專心權謀的同時,圖俟卻又每天穿著粗布灰衣在育王圖濠面前現眼。一邊表示自己「無意」王位,卻又好像在「諷刺」育王圖濠不將自己當兒子看一樣。

    雖然育王圖濠平時可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今日卻再也無法忍耐。聽到圖俟有如刺激自己的話語,滿腔怒氣就都全衝著圖俟噴出。

    不僅身體衝到圖俟面前,雙眼更是直瞪圖俟,用力揮手叱向圖俟。

    圖俟的眉頭卻不為人知地皺了皺,低下頭說道:「孩兒知罪!」

    「知罪?本王要你知罪有何用,你有沒有辦法,有沒有辦法。」圖濠繼續怒吼道。

    圖俟頭也沒抬就冷冷說道:「殺圖瀲。」

    「嘶!」

    育王圖濠今日雖然再沒有招什麼大臣來府中議事,但作為王爺府,育王府中本身就有一套只屬於自己的官吏系統。這不說育王圖濠早想造反,而是身為皇室宗親,只要他們自己有財力,並且達到一定身份,完全可以自行開府立治。

    只是育王府的制度只能實行在育王府的控制範圍內而已。

    這卻並非圖韞為育王圖濠的發明,而是歷經幾百年發展,北越國為了平息皇室爭權的制度延續。

    所以這次聚集在育王府內廳中的並不只育王圖濠和兩個世子,還包括育王府下屬的所有府官。只是在聽了圖俟建議後,幾乎所有官員都抽了一口冷氣。

    因為,育王圖濠如果在這時刺殺圖瀲,即便圖韞再想答應浚王圖浪也不可能了,浚王圖浪同樣也會造反。

    即便浚王圖浪猜出這是育王下的手,恐怕也不會停止起兵。

    因為他要為圖瀲報仇,必得帶兵殺到京城才能找育王圖濠麻煩。

    否則浚王圖浪如果不為圖瀲報仇,那他就會失信於秦州軍民,再無力在北越國爭奪皇位了。所以殺圖瀲,的確是一釜底抽薪之計。只是一般人未必敢出這種計策,一般人也未必會答應這種計策。

    「好!殺圖瀲,就就由你親自去殺。」神情僵硬一下,育王圖濠卻並沒從憤怒中完全恢復,而是繼續瞪向圖俟叱道。

    圖俟卻也沒猶豫,直接從椅上站起身說道:「孩兒遵命。」

    「王爺,不能這樣!這萬萬不可啊!」

    看到二世子圖俟與育王圖濠兩人竟鬥起氣來,王府長吏覃贊立即驚呼一聲站起,更是伸手帶住了想要離開的圖俟胳膊。

    因為,刺殺圖瀲並不是只有好處,同樣也有壞處。

    育王府能刺殺圖瀲,其他人也能在京城中進行刺殺。一旦圖瀲身死引起京城混亂,育王府不僅未必能成為最終獲勝的人,很可能還會被其他人渾水摸魚,趁勢趕超。或許表面上,育王府的確是能爭奪皇位的唯一王府,但如果加上那些次一等的郡王府,有野心的人就更多了。

    圖瀲都能刺殺,其他人還有誰不能死。

    為向浚王圖浪表示善意,恐怕很多人都會想辦法向育王府暗中下黑手。

    被覃贊拉住,圖俟也停住了腳步,只是臉上依舊面無表情。

    看到情況不對,一旁準備看熱鬧的圖仂也不得不說道:「父王,既然皇上不可能立即答應圖瀲請求,為什麼我們不看看情況再說。或者我們能讓皇上拒絕這請求,結果不是更好。」

    「如何才能讓圖韞拒絕這請求。」

    「孩兒不知。」

    圖仂也知道自己不以智計見長,望向圖俟就再沒有說話。

    知道自己先前對圖俟的態度有問題,這也是圖俟一口氣提出殺圖瀲的絕戶計原因,育王圖濠壓了壓心中怒氣,望向圖俟說道:「俟兒你有沒有辦法讓圖韞拒絕這請求。」

    「皇上必不會拒絕此請求,但父王如果想爭取時間,可發動群臣去反對圖瀲的奏折,畢竟這份奏折原本就有分裂國土的嫌疑。」

    淡淡說了一句,圖俟卻又說道:「當然,這只是治標不治本。」

    「怎樣才能標本兼治。」

    不用圖俟補充,育王圖濠都知道發動群臣反對圖瀲奏折是件治標不治本的事,因為要給太子繼位讓道,圖韞就必須幫他清除掉浚王圖浪這個最大威脅。知道不答應浚王,浚王就會發兵造反,那些群臣會反對圖瀲要求也只是一時之事。相信浚王稍做威脅,群臣立即就會倒戈。

    在育王圖濠追問下,圖俟猶豫一下,最終還是回過頭來,滿臉恭謹道:「相信這事依舊與少師大人有關,若父王能問計於易少師,情形應該能有所改觀。」

    「要本王問計易匹夫,憑什麼?」

    沒想到圖俟竟會提起易嬴,想起易嬴在芳香閣前掃了自己面子,想起死在易嬴手中的武林高手,育王圖濠再次有些怒不可遏起來。

    圖俟淡淡說道:「易少師能相助太子、能相助三弟、能相助二郡主,所以這不是易少師不能相助父王,只是……」

    圖俟沒有繼續說下去,育王圖濠的臉色也漸漸黑下來。

    因為正如圖俟所說,不是易嬴不能相助育王圖濠,而是育王圖濠一開始就將自己擺在了與易嬴的對立位置上。甚至只因一個小小的顏面之爭,育王圖濠就派人去刺殺易嬴,結果才導致損兵折將。

    但易嬴之後卻又能相助圖僖,這就更等於是在數說育王圖濠的不是,一切都是育王圖濠自己的責任。

    看到育王圖濠沒有說話,覃贊在旁邊說道:「王爺,要不讓大世子或二世子去接觸易少師看看?反正易少師都能相助三世子,他對兩位世子更不可能拒之門外。說不定易少師相助三世子,也有緩解芳香閣之爭的打算?」

    「好吧!俟兒你去看看易匹夫到底打算幹什麼。」

    如果一個人沒有足夠堅持,有沒有可能將對皇位的渴望堅守到現在。所以,育王圖濠不僅對王位繼承權堅持無比,對易嬴的態度同樣也是堅決不肯動搖,最終只是以一種極不甘願的心情讓圖俟去試試接觸易嬴。

    聽到育王圖濠命令,圖俟無喜也無憂,圖仂卻在旁邊鬆了一口氣。

    因為,圖仂只要一想起當初在白府認親宴上與易嬴的交鋒,他就不願再與易嬴打交道,更不願代表育王府去與易嬴打交道。生怕落入易嬴套子中,更懷疑圖僖是不是也落入了易嬴的某種套子。

    ※※※※※※

    雖然在皇宮中耽誤了一點時間,但在上了圖瀲馬車後,易嬴卻很快回到了雲興縣。

    圖瀲並不是不想打聽出易嬴在宮中究竟與圖韞、圖蓮說了些什麼,而是身為當事者,易嬴根本不可能將自己在南方房中為浚王圖浪準備的緩兵之計說出來。

    這不是易嬴想要欺騙圖瀲,而是易嬴沒有不隱瞞圖瀲的理由。

    但一路回到雲興縣,圖瀲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

    因為,從易嬴毫無隱藏的態度中,圖瀲總算證實了圖韞的確打算贊同自己的奏折,剩下的就是個時間問題。浚王圖浪的時間雖然不是永遠不絕,但比起北越國皇帝圖韞的時間卻要多得多。

    而且,如果能在不背棄祖宗的狀況下取得皇位,不管是任何皇位,圖瀲相信自己父親都不會拒絕。

    馬車直接來到易府門前停住,圖瀲並沒隨著一起下車,而是替易嬴打開車簾道:「易少師,今日之事多謝易少師幫忙了。不說什麼感恩戴德的虛話,易少師異日旦有所求,浚王府必定萬死不辭。所以關於此事,還望易少師在聖旨下來前多多幫忙。」

    「沒問題,但我們也別說什麼旦有所求的蠢話。二郡主若是有心,先付十萬兩銀子,等聖旨下來,浚王府滿意,再付一百萬兩銀子。」

    十萬兩銀子?一百萬兩銀子?

    聽到易嬴獅子大開口,春蘭當即睜了睜雙眼。圖瀲卻反而不為所動,更好像鬆了口氣道:「行,易少師果然快言快語,回去吾就幫易少師準備好十萬兩銀子送過來,並讓浚王府隨時幫易少師準備好一百萬兩銀子。」

    「那就有勞二郡主了。」

    「是浚王府有勞易少師才對。」

    ……,……

    「老爺,該下車了。」

    看到易嬴與圖瀲在那裡相互致謝的樣子,丹地就極為不舒服,立即擋住了兩人的你來我往。不過圖瀲也不擔心,因為易嬴只要開價了,那就說明他肯定會幫忙幫到底,不會輕易半途而廢。

    當然,這不僅是易嬴用來取信圖瀲的方式,如果再能弄到一大筆銀子,易嬴又何樂而不為?

    於是在易嬴與圖瀲的皆大歡喜中,兩人這才在門外告辭。

    而在易嬴上朝時,阮紅、童武也張羅著將易府從縣衙搬到了洵王府旁邊的新易府,等到易嬴進入府中,迎上來的童武才說道:「老爺,徐大人來了,正在裡面書房等老爺。」

    「徐大人?你說徐琳?他來幹什麼?」

    「徐大人沒說,但卻一臉高興的樣子,應該不是壞事。」

    童武本身就有在宋天德府中做事的經驗,對京城和各種官員已經熟悉無比。所以,易府其他人雖然還有些不適合雲興縣的生活節奏,但對童武來說卻彷彿如魚得水一樣。

    「這就好,本官現在就去書房見見徐大人。」

    聽到童武說徐琳很高興,易嬴也放心了一半,想想又帶著惋惜道:「還有,童武你看能不能設法教幾個門房出來,不然你一個易府管家卻總要一天守在門房看人,這也不是個事。」

    「謝謝老爺關心,不過老爺如果想找合適門房,教可教不出來,最好還是能在京城買一批熟門熟路的下人。這樣不用小人去教,他們自己也識得來訪的是哪路官員了。而且這個別館面積相當大,家中下人也有些不夠用,小人正想找日子同老爺說說再買一批下人呢!」

    「再買一批下人?好吧!本官找個時間帶你和紅娘一起去看看。」

    「謝謝老爺,小人先下去了。」

    聽到易嬴接受自己意見,童武也一臉高興下去了。

    因為比起被主人關心,主人能接受下人意見才是最讓下人高興的事。畢竟關心是可以偽裝出來的,為讓下人效忠,主人也不會吝嗇展現自己的關心。但接受下人意見,這才是一種真正賞識,並且是不將下人當外人的行為。

    安撫下童武後,易嬴就開始朝書房走去,準備先去見見徐琳再說。

    而由於這原本就是育王圖濠的別館,書房也被建得比較靠前。因為有專門的道路前往,甚至都用不著經過前廳,顯然這也是當初的別館主人育王圖濠為方便在別館書房中接待客人所用。

    即便這可能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顯然也很方便易嬴操辦公務。

    來到書房,裡面不可能只有徐琳一人,作為原本的書房丫鬟,芍葯雖然已正式卸任成為妾室,但由於月季還頂著書房丫鬟的名頭,書房自然還在芍葯的領域內。

    看到易嬴進來,芍葯就站起身說道:「老爺,您終於回來了,徐大人已在府中久候多時了。」

    「抱歉,抱歉,徐大人,朝廷中有些事情耽擱了,還賴徐大人久候。」

    「哪裡,哪裡,徐某才是應該道歉,竟然沒能在第一時間慶祝少師大人高昇。」

    即便徐琳一臉都是恭維笑容,易嬴卻可看出他臉上的由衷喜慶。

    而且很明顯,這種喜慶還不是因易嬴而起,卻是因他自己而起。不知徐琳有什麼喜慶之事,又為什麼找上自己,易嬴略帶試探道:「徐大人客氣了,但不知徐大人此次前來易府,又是為了何事。」

    「這個……」

    稍微尷尬一下,徐琳卻仍是臉帶興奮道:「易大人既已升任太子少師,那不知易大人對接任的雲興知縣有沒有什麼屬意人選?」

    「雲興知縣?徐大人何出此言,這事情與本官又有什麼關係?」

    沒想到徐琳竟是為了雲興縣知縣這一位置而來,即便旁邊陪客許久的芍葯也有些驚訝。可隨著易嬴追問,徐琳就略帶訕然道:「這個,不怕少師大人笑話,在昨日得知少師大人的陞遷消息後,下官就以此事去造訪了大明公主殿下。」

    「可大明公主殿下給下官的答覆卻是,這事完全由少師大人自己來決定。少師大人說誰是雲興縣知縣,誰便是雲興縣知縣。」

    「這樣也可以嗎?」

    臉上一陣愕然過後,易嬴卻又有些恍然大悟。

    因為很明顯,圖蓮在將雲興縣的所有職位都已拿下後,即便易嬴已被提拔上去,她也不可再能讓雲興知縣的位置旁落。不過,由於這些在雲興縣任職的官員都是新得不能再新的新人,沒有足夠考察時間,不想輕易做出重視誰或輕視誰的態度,圖蓮才將責任推給了易嬴。

    當然,這裡面或許也有徐琳急於求成的緣故在內,也虧得徐琳能做出這種急於求成的蠢事。

    而隨著易嬴表態,徐琳卻早有準備地從懷中掏出一張字條道:「少師大人不必不信,這便是公主殿下叫下官交予少師大人的手信。」

    易嬴接過紙條看了看,上面果然寫著讓易嬴自行決定雲興縣知縣繼任人選一事。

    也不知道圖蓮今日見面怎麼不說,難道就是為了打易嬴一個措手不及。

    於是,易嬴也不想考慮徐琳為什麼這麼急切想得到雲興知縣這一位置了,點點頭說道;「如此甚好。既然有這封手信在,徐大人便隨本官一起前往雲興縣衙接任知縣一職吧!想必這也符合大明公主殿下的要求。」

    「這怎麼敢當,怎麼敢當,少師大人不用再在縣衙中挑選人選嗎?」

    聽到易嬴將知縣位置許給自己,即便不是沒有預料,徐琳仍是一臉興奮地故做謙虛起來。

    易嬴卻上前挽起徐琳道:「不必了,只要徐大人不嫌知縣一職位低言輕,徐大人能拿到這張字條,便就是能接任雲興知縣的最好證明。」

    「那還真是慚愧,慚愧……」

    在徐琳的一連聲慚愧中,易嬴也省得再去看他表演了,拉著徐琳就開始向府外走去。因為這與其說是圖蓮讓易嬴決定知縣一位的人選,易嬴更覺得這是圖蓮在試探他是否對自己忠心的一種做法。

    因為,不管徐琳是不是有些急於求成,易嬴若是不滿意大明公主選擇,肯定會在縣衙中另選人選,或是用其他理由推托。畢竟只用一張紙條就決定一個京畿知縣的任職,這也有些太過荒唐。

    當然,易嬴如果接受了大明公主字條,絕對也是打上了大明公主的烙印。

    至於徐琳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根本就不值一提。

    沒想到圖蓮還給易嬴安排了這樣的差使,儘管芍葯和春蘭、丹地等人都是看著易嬴帶走徐琳張了張嘴,卻沒有一人開口阻止或跟上易嬴。

    因為在她們心中,或許易嬴也是不在乎被打上大明公主烙印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