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龍騰世紀 第二百七十六章 、嘗試一下都不願意 文 / 凡十二

    [正文]第二百七十六章、嘗試一下都不願意——

    第二百七十六章、嘗試一下都不願意

    第二天一早,易嬴照例同住在雲興縣的官員一起上朝,不過還在去往京城的路上,易嬴就感到有些不對勁了。

    因為,與昨日不同,今日居然再沒有一個官員前來找易嬴打招呼。甚至過不了多久,易嬴身邊就再沒有官員一起同行了。其他官員要麼是急匆匆走在易嬴十幾步前,要麼是慢悠悠落在易嬴十多步後,只將易嬴的一頂轎子孤零零丟在中間。

    而由於每天的上朝時間都是日出時,所以為了趕上上朝時間,天沒亮眾人就得從雲興縣出發。

    因為左右都沒人,只有易嬴一乘轎子打著更燈,前後一下都變得黑糊糊起來。

    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易嬴就掀開了轎簾。

    想問一下發生了什麼事,卻又沒看到丹地,易嬴不禁有些詫異道:「春蘭,丹地上哪去了?還有那些官員怎麼都與我們離那麼遠,即便這是因為昨日朝廷上的事?他們也不該這樣吧!」

    春蘭卻回頭望了望道:「老爺,二師姐也發覺事情有些不對勁,已經先去打探了。」

    「老爺,他們都知道二郡主的奏折是老爺給出的主意了。」

    春蘭的話音剛落下,丹地的回答就已經傳來。不過隨著丹地身影顯現,卻是從道路前方的黑暗中冒出來,與春蘭的視線方向完全相反,可見丹地已在前前後後的官員中都探聽過了。

    「什麼?他們都知道是我給二郡主出的主意了?這怎麼可能?」

    無論現代官場還是古代官場,只要是官場就沒有什麼絕對秘密。因為,與軍隊中的秘密都擁有絕對一致性不同,官場中的秘密根本就沒有任何絕對性,看似心腹的人,往往在其他地方可能還有著自己的心腹。

    所以不說秘密還好,一說秘密,很可能再也不是秘密了。

    但易嬴與圖瀲的秘密卻不同,除了圖瀲本人外,也就只有易府中人才知道這件事。

    雖說易嬴前日被圖瀲攔著一起出城可能也會讓人猜出一點端倪,但卻絕不至於這麼快就將消息洩露出去,還是一副無人不知的樣子。

    丹地卻說道:「老爺你不用想了,這消息就是圖瀲本人洩露出去的。」

    「圖瀲本人洩露出去的?她為什麼……」

    剛問了一句為什麼,易嬴自己就閉上了嘴。

    因為圖瀲雖然有理由不將消息洩露出去,但同樣也有理由將消息洩露出去。

    例如讓易嬴被北越國皇帝圖韞遺棄,讓易嬴被朝廷官員唾棄,只能心向浚王圖浪等等。因為在圖韞已不可能不同意這份奏折的狀況下,再說易嬴與這事全無關係不是不可以,可浚王府就得不到任何利益了。

    只有將易嬴也扯下水,說不定他們還可「爭取」一下易嬴,順道打擊一下太子圖煬。

    沒想到事情竟是這樣,春蘭立即一臉惱怒道:「渾蛋,那女人實在太可惡了。」

    不過丹地的意見卻好像有些不同道:「這並不奇怪,誰叫老爺給人的感覺太危險,是我也不會讓老爺左右逢源的。」

    「左右逢源不好嗎?這可是亂世的生存本能。」易嬴笑道。

    「可沒有一個當權者喜歡自己的屬下左右逢源,特別老爺還這麼能折騰,既然北越國皇帝沒能看住老爺,圖瀲當然也會想要扯一扯老爺後腿。」丹地依舊毫不留情道。

    聽完丹地責難,易嬴也不再多說了。

    因為,與在現代官場的左右逢源不同,現代官場輕易不會有殺生之禍,只要官員有本事,足可用左右逢源來為自己獲取更多利益,這也是那些中間派系的主要來源。甚至某一派系的內部權力爭奪中,同樣也會有些左右逢源的官員存在。

    但在北越國這樣的古代社會中,不忠卻很容易引來殺身之禍,幸好今天這事易嬴是早向圖韞、圖蓮坦白過了,不然事情的確很麻煩。

    「那我們該怎麼辦?」春蘭有些焦急道。

    易嬴說道:「怕什麼,本官給圖瀲乃至圖僖出主意的事,陛下昨日就已經知道了,儘管這些官員如何腹誹本官,只要陛下知道本官這主意是為了太子著想,那也不會有什麼事情。」

    「可這種事情卻不能在朝廷上明說吧!在大臣們的壓力下,老爺認為陛下真會對老爺做出這種事無動於衷嗎?」

    對於易嬴的輕鬆,丹地依舊一臉不滿。

    因為,即便所有人都知道易嬴這個主意是為太子著想,可在這主意本身就帶有分疆裂土嫌疑的狀況下,別說是易嬴,相信圖韞都無法阻止大臣們對易嬴的蜂擁彈劾。

    所謂寡不敵眾,指的就是這種事情。

    面對丹地責難,易嬴聳聳肩道:「那本官能怎麼辦,事情都已做下了,也就只能去面對了。」

    「……奴婢只想提醒老爺,以後再不能這樣亂來了。」

    春蘭不會去管易嬴怎麼做事,丹地卻顯然很有些不滿。

    易嬴卻說道:「這又怎叫亂來,換一個官員站在本官位置上,如果他們能做到同樣事情,他們又能不做嗎?」

    「你這樣只會重蹈覆轍,還是你認為大明公主又會力保你不失?」

    由「老爺」變成」你「的稱呼,可見丹地對易嬴的憤怒已到了何種程度。

    不過,聽到丹地提起大明公主,易嬴反而不怕了。一臉笑道:「怕什麼,只要天英門主對本官有信心,換個地方不是一樣做事?或者說,大明公主不會力保本官不失,天英門主總該力保本官平安吧!」

    「呵呵,這還用說?」

    看到易嬴鬥贏丹地,春蘭立即低笑開來。

    而在這種狀況下,丹地想辯白都不可能了。因為,她總不能說天英門也要放棄易嬴,那樣丹地自己都沒必要對易嬴說三道四了。

    於是在一路無人打擾下,易嬴就順利地進入了京城。

    不過剛到皇宮前,易嬴的轎子就被人攔住了。

    「少師大人,大明公主殿下有請。」

    看到蘇三的面無表情雙臉,易嬴第一次感到高興起來。因為大明公主現在召見自己,即便未必會替易嬴擋下這次事情的主要責任,至少易嬴已不必在朝廷上當面承受那些大臣彈劾了。

    所以一邊向蘇…頭,易嬴就望向正準備進入宮中的洵王圖堯大聲道:「洵王爺,大明公主找本官過去有事,待會若是錯過了朝議,煩請洵王爺幫本官說一聲。」

    「本王知道了,易少師你自去吧!不要耽擱了大明公主的事情。」

    聽到易嬴這足以讓宮門前所有官員聽到的嗓門,洵王圖堯也一臉會意地向易嬴揮了揮手,隨即與一旁大臣繼續低說起來。

    不過,聽了易嬴招呼,一些原本興致高昂的官員卻立即黑下了臉,甚至還有些人滿臉憤憤地瞪向了易嬴。

    因為,與現代社會一樣,只要有官員確切去處,朝廷並不會去過問官員是否會耽誤每日的朝議。參與朝議的大臣那麼多,誰也不想說缺了誰都不行,大臣不能這樣,皇帝尤其不能這樣。

    離開了宮門前的吵吵嚷嚷,易嬴才拉開轎簾說道:「三兒,大明公主已知道二郡主將事情說出去了?」

    「是的,易少師。對此你又有什麼要對大明公主說的嗎?」蘇三在轎旁依舊面無表情道。

    不是說對蘇三的脾氣不滿,而是易嬴不覺得有繼續說下去的必要,拉下轎簾說道:「沒有。反正這又不是本縣自己要實行垂簾聽政,垂簾聽政對本縣來說也毫無益處。如果大明公主覺得自己已經足以掌握一切,那就隨她去吧!」

    易嬴的話有些像抱怨,但更像是自信。蘇三雖然依舊沒有任何表示,丹地與春蘭卻對望了一眼,同樣沒有多說什麼。

    一路來到大明公主的宛華宮,易嬴沒有任何阻礙地就被帶到了宛華宮的書房中。

    不過意外的是,易嬴卻並沒在書房中看到任何人。

    沒等易嬴說話,看到沒有外人,春蘭就問道:「三師姐,大明公主人呢!」

    「公主殿下與太子殿下一起前去垂簾聽政參加朝政了,公主殿下只是說她要在宮中召見易少師,但卻沒說立即就會見他。」

    蘇三的回答不僅讓丹地、春蘭一怔,易嬴也是一臉愕然。好一會才說道:「原來如此,難道公主殿下打算代本官前去應付朝臣們的責難嗎?」

    「這我就不清楚了,易知縣現在有什麼吩咐沒有,或者想三兒幫你準備什麼書籍或吃的東西?」

    「不用了!要說真有什麼願望,三兒你能不能帶本官參觀一下大明公主殿下的寢宮。」

    一邊自言自語說畢,易嬴就在蘇三和丹地、春蘭望過來的目光中大笑出聲。因為,易嬴即便不敢保證圖蓮真能幫自己度過這次難關,至少圖蓮這次沒讓易嬴獨自面對難關的表現就已讓易嬴很滿意了。

    而在易嬴大笑開來後,天英門的三個弟子就直接將目光從易嬴身上轉開了,再也不願去多看一眼這恬不知恥的老頭。

    ※※※※※※

    經過一日趕工後,大殿的龍椅一側就多出了一條同樣是由黃帷帳圍成的甬道。

    甬道盡頭直接就是後殿,前端卻有如易嬴說的一樣被一道珠簾給遮住了。因此事實上,黃帷帳後面的藏兵功能並未有任何改變,改變的只是黃帷帳由「一」字形變成了有如「凹」字的形狀,以及一處藏兵變成了兩處藏兵而已。

    看到大殿上的變化,進入大殿的群臣都有些無語。

    因為,他們可以責難圖韞改變祖制,但卻無法在沒有祖制限定的地方阻止圖韞做任何事情。

    然後依舊是由司禮太監宣旨上朝,抬起臉來的大臣果然看到珠簾後多出了兩個身影。

    等等?兩個身影?

    反應過來事情不對後,在圖韞宣佈朝議開始後,禮部尚書鍾厚立即驚慌失措地出班道:「陛下,老臣斗膽,可以請問陛下現在實行垂簾聽政的都是些什麼人嗎?為什麼老臣恍惚看到不只太子殿下一人在簾後垂簾聽政?」

    「這有什麼奇怪的,朕在這裡與你們議論朝政,又怎可能沒事就去指點太子學習。這不僅與禮不合,與制也有不合。」

    圖韞說出這話時卻有些信心十足,好像自己就是一個遵從祖制的典範一樣。

    然後圖韞才解釋道:「現在簾後陪伴太子學習的乃是長公主殿下,長公主殿下乃是太子義母,正適合在一旁指點太子各種朝政要務,鍾卿還有什麼疑問嗎?」

    「老臣不敢,如果是大明公主在陪伴太子殿下,老臣就放心了。」

    不是放心,而是不得不放心。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圖韞能坐穩現在的江山,有大半功勞都要歸結在大明公主身上。不是女人不能當皇帝的古例,如果圖蓮當上皇帝,就是育王圖濠都不敢再胡思亂想。

    為什麼說是古例?因為北越國沒有這樣的祖例,大陸上所有國家都沒有這樣的祖例。

    但作為男尊女卑的一種體現,這就是一個任何人都不會去輕易碰觸的古例。

    然後以此為開端,朝臣們就開始將一個個議題拿出來,一邊接受圖韞審定,一邊接受大臣們的異議與討論,很快就進入了正常無比的朝議程序中。

    不過,一邊聽著簾外圖韞與大臣們的朝議,一邊聽著圖蓮的指點與分析,圖煬卻是有些越來越糊塗。

    終於在說到一個無關緊要的官職任用時,圖煬就忍不住疑惑道:「長公主殿下,郝公公不是說外面已經傳遍二郡主那份奏折是少師大人所為嗎?怎麼到了現在,還沒有一個人以此彈劾少師大人呢?難道宮外的群情激憤全都是假的?」

    「群情激憤是不假,但現在的事情卻著實有些奇怪,還是他們在等待什麼?可他們又有什麼值得等待的?」

    隨著圖蓮同樣表示出不解,圖煬更是陷入了不安中。

    而沒有珠簾相隔,更可清晰看到朝中大臣的面上表情,趁著底下大臣正在為一個無關緊要的官職你爭我奪,洵王圖堯也向站在身邊的冉鳴小聲道:「冉丞相,你說今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本王看肖連他們好像全然都沒有追究易少師給二郡主出主意的打算呢?」

    圖蓮在簾子後面看不清楚,但沒有珠簾阻隔,冉鳴同樣可以看清育王圖濠一系官員的臉色。

    看清他們究竟是在蓄勢待發,還是另有打算。

    不過,如同洵王圖堯一樣,冉鳴同樣也什麼都看不出,只得雙眼疑惑道:「洵王爺所言甚是,老夫看他們好像也是不打算追究這事,反而那些沒什麼關係的人,卻好像已經有些忍不住了。」

    「難道是借刀殺人?可這不僅不符合洵王府的做事慣例,單從他們臉色可看不出來,洵王爺怎以為……」

    「看著吧!管他們是誰先說出這事,易少師今天總是要有一劫了。」洵王圖堯臉上卻有些幸災樂禍的樣子道。

    對於洵王圖堯的表現,冉鳴並不意外。

    因為,在表明過自己無意王位的態度後,洵王圖堯雖然可以說是朝廷內所有官員的朋友,可一旦任何官員落難,那不管對方原本與洵王圖堯的關係有多好,洵王圖堯都絕對會以一種幸災樂禍的態度在一旁旁觀。

    所以,朝廷上的官員都知道,你要想讓洵王圖堯錦上添花是沒問題,但要想讓洵王圖堯雪中送炭,那卻絕不可能了。

    不過即便如此,還是沒有哪個朝廷官員會放棄與洵王圖堯結交。因為不需洵王圖堯雪中送炭,僅是洵王圖堯的錦上添花就足以讓所有官員受用無窮了。何況洵王圖堯不去落井下石,這已經比一般官員強太多了。

    所以撇開洵王圖堯的不正經,冉鳴又回到育王圖濠一系的官員為什麼反常上。

    究竟是什麼理由讓他們放棄扳倒易嬴的好機會,甚至嘗試一下都不願意。

    難道他們對北越國皇帝圖韞的忌憚已達到了噤若寒蟬的程度?可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會有慶陽亭之議的事情發生。

    即便圖瀲這份奏折對育王府的打擊很大,他們也不會亂到這種地步吧!而且從樞密副使肖連臉上,冉鳴也沒看出任何大失方寸的跡象。

    雖然冉鳴與樞密副使肖連的直接交往並不多,但通過自己兒子冉雄與樞密副使肖連的兒子肖冰的交往,冉鳴還是可以從側面瞭解不少來自肖府的消息。據肖府透露,育王府似有接觸一下易嬴的跡象。

    但僅是為了接觸一下,又不能拉攏到易嬴?育王府就捨得放棄這個打擊易嬴的大好機會嗎?這又有何利益可言。

    等等,利益!

    想到利益二字,冉鳴忽然恍然大悟。

    因為,僅以圖瀲這份奏折來說,即便裡面的主意真是易嬴出的,事情發展到現在,易嬴能做到的工作已經全部做完了。育王府再以此去打擊易嬴,也不可能讓圖瀲這份奏折的影響憑空消失,最多就是讓易嬴個人稍稍有些損失而已。

    在不可能得到最大利益的基礎上,他們又不能以此保證讓易嬴永不反身。再加上易嬴還有圖韞和大明公主的力保,考慮到育王府打算接觸易嬴的想法,他們的確不可能在這時跳出來找易嬴的麻煩。

    反正他們不動手,總會有不甘寂寞的朝中官員向易嬴下手。

    不勞而獲的事情,誰又會愚蠢去拒絕。

    想通裡面關節,冉鳴頓時就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起來。

    靜等那些沒有派系的官員向易嬴發難,卻又在猜測圖韞和大明公主會怎樣處置這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