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龍騰世紀 第九百五十九章 、每日陪著她瞎奉承 文 / 凡十二

    [正文]第九百五十九章、每日陪著她瞎奉承——

    第九百五十九章、每日陪著她瞎奉承

    隨著天氣一日日轉暖,轉眼間,各種夏日繁花已經競相盛開起來。可即便如此,白良城中的景色或許已發生極大變化,充斥著白良城每個角落的濃濃藥香卻還是一點都沒有轉變。

    畢竟春天有春天的病,夏天有夏天的病,何況有病就一定要醫治。

    所以其他氣味白良城可以沒有,藥味白良城卻絕對少不了。

    而彷彿全然忘記了熊寒天的八萬培州軍已進軍蕁州一樣,每日每夜,大明公主還是帶著遊玩般心情在白良城中尋訪著那些名醫、大儒。

    知道大明公主脾氣,或者說是熟悉了大明公主的行動模式後,白良城居民也漸漸不再將大明公主當成一回事了。

    當然,他們不是不再尊重大明公主,而且已經沒有了大明公主初到白良城時的過度敬畏感。

    而每天陪著大明公主四處轉悠,不僅圖觴與大明公主的關係越來越親密,僥州知州滿滄也好像將這當成了自己的每日工作一樣。只是說男女有別,滿滄卻不能像圖觴一樣陪著大明公主住在一起。

    然後依舊是一大早往大明公主府中趕去,在馬車內將雙眼從車外的綿綿細雨中收回,滿仁就嘟著嘴說道:「爺爺,怎麼我們每天都要去奉承大明公主少奉承一天就不行嗎?」

    「官場,這就是所謂的官場尊卑……」

    不用滿滄開口,雖然滿義乃是弟弟,教訓起自己哥哥來同樣有種頭頭是道感覺。

    畢竟兩人乃是雙胞胎,滿仁只是被父母認定為哥哥,但若是說到兩兄弟性格,滿義更有哥哥的派頭。

    而聽著兩兄弟話語,滿滄卻並沒有急著開口,甚至望著車外的綿綿細雨也有些發呆。因為夏雨比不上春雨,不僅沒有春雨的滋潤感,還容易給田地帶來負擔。

    當然,不僅滿仁已經不耐煩這樣每日陪著大明公主,甚至滿滄也有些不耐煩起來。

    因為滿滄不僅不知道大明公主什麼時候以及怎樣才會離開白良城、離開僥州,就是大明公主留在白良城的五萬培州軍,卻也得由僥州府衙來供應各種補給。當然,不僅大明公主的培州軍如此,正在僥州城內整戈待旦的十多萬僥州軍也是一日復一日的持續緊張著。

    不說這樣的日子怎樣才算到頭,光是這種負擔和壓力,滿滄這個文官都覺得有些吃不消。

    這還幸好是滿滄「躲」到了白良城來,更多麻煩事找不到滿滄身上,不然滿滄自己都要不知這日子該怎麼過了。

    所以收回雙眼,滿滄就歎息一聲道:「沒錯,這就是官場,除非大明公主離開白良城,乃至離開僥州,爺爺都得每日陪著她瞎奉承……」

    「瞎奉承?爺爺這話說的好,要說這就是瞎奉承。」

    雖然前面就是大明公主居所,滿義還是跟著讚歎了一句。

    因為不管喜不喜歡,身在官場,誰又能將大明公主丟在一旁。至於這種奉承的真假,當然沒人會去在意。

    而後進入大明公主府中,先迎出來的自然還是朱鬲。

    當然,這不是說朱鬲與滿仁、滿義已經有多交好,而是留在大明公主身邊學習,朱鬲也得給自己找些事情來做。何況滿仁、滿義並不比朱鬲大幾歲,到有幾分同齡人的妙處。

    因此看到朱鬲迎出,滿滄就說道:「朱公子,公主殿下今日的行止定下了沒有。」

    「定下了,還是詩會,有勞滿大人安排一下。」

    「本官明白了。」

    聽到「詩會」二字,滿滄就一臉溫吞的笑了笑。

    因為作為一座遍佈名醫、大儒的醫城,白良城其實很少這種小家子氣的活動。只是說大明公主如果喜歡參加詩會,那自然會有不少年輕俊傑跟著去捧場。

    而詩會又為什麼會被當成小家子氣的活動?

    自然是因為對那些上了年紀的官員、大儒來說,寫詩都是為了愉己、敘情,哪會沒頭沒腦就拿出去給人品評,即便大明公主都不可能。

    所以詩會這種事物在任何地方都只屬於那些年輕學子斗長的場所,在滿滄這種上了年紀的官員眼中,自然就有些小家子氣。

    而且大明公主的詩會一般都是放在夜間舉辦,這樣一來白天就不會再出門了。

    已經習慣了大明公主行止,滿滄自然知道該怎麼辦。

    當然,聽到大明公主又要辦詩會,滿仁、滿義也跟著興奮起來道:「是嗎?大明公主今日又要辦詩會啊幸好我們早有準備。」

    這不怪滿仁、滿義會歡喜。

    因為兩人雖然還沒參加過科舉,但正是喜歡彰顯才學的年紀。

    這不僅是在大明公主面前彰顯才學,同樣是在白良城那些年輕俊傑面前彰顯才學。

    而且大明公主已不是第一次在白良城中舉辦詩會,別說滿仁、滿義,一般人都會在結束第一次詩會後就立即開始為第二次詩會做準備,帶著這種期待心,大明公主的詩會自然是次次都獲得了滿堂彩。

    因此看到兩個孫兒興奮的樣子,滿滄也點點頭道:「行了,你們就不要再炫耀了,就你們那水平,在詩會上可顯不出來。」

    「誰說的,要不是……」

    雖然滿仁相當不服氣,但也有些說不下去的感覺。

    因為白良城的名醫、大儒眾多,雖然他們自己多都是因為年紀太大「不屑」去參加詩會炫耀,但他們的小輩卻都對能參加大明公主的詩會興致勃勃。因此要說起年輕俊傑,白良城的年輕俊傑可不比京城少。

    然後在滿滄帶著仁義二孫離開時,朱鬲又回到了大明公主身邊。

    與朱鬲先前出迎時一樣,大明公主仍在與圖觴手談。

    只是說與朱鬲小小年紀就熟讀詩書,並且已形成一番屬於自己的見解不同,對於手談這種一定需要名師教導乃至名手對練的事,朱鬲著實有些半懂不懂。畢竟朱鬲原本就出自武將家庭,沒有太多與人手談的機會。

    但幸好朱鬲也懂得什麼叫觀棋不語,並不會在這時去打擾大明公主和圖觴。

    當然,在與大明公主手談時,圖觴更不會去想太多身外事。

    因為手談乃是一件費腦筋的事,在現代社會更已成為一項運動。不僅容不得圖觴胡思亂想,也能讓圖觴暫時忘卻該怎麼去討好大明公主的煩惱。畢竟大明公主在白良城一停就是大半個月,雖然知道大明公主是在等蕁州消息,但她未免也太沉得住氣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