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龍騰世紀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兩、三年或更長時間 文 / 凡十二

    [第二卷《雲湧》]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兩、三年或更長時間——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兩、三年或更長時間

    大陸第三大帝國是什麼?哦!那就是大陸第三大帝國。

    可與陸中正這樣的西齊國官員當初一直都在設想如何才能幫西齊國突破桎梏不同,由於北越國一直是個以戰養國的國家,從來都只有北越國侵略它國,卻沒有它國侵略北越國的事,因此北越國官員除了擔心自己的官位外,對所謂的國家前途卻一直都沒有太多想法。

    因為他們不是不想考慮,而是沒必要去考慮。畢竟在已經習慣以戰養國的狀況下,突然叫他們以佔領他國為設想,這怎麼都有些不現實。

    只是他們根本沒想到,易嬴突然就提起了一個力爭大陸第三大帝國的大計劃,而且其設想居然是從吞併西齊國時就開始了。

    這說明什麼?

    說明這個設想的謀劃時間即使並不長,最多只有區區一年時間,但包括易嬴、大明公主及現在的西齊郡在內,全都已經開始在圍繞這個計劃行動了。

    這就更不用說浚王圖浪,同樣也是因為這個計劃才獲得出境建國的機會等等。

    但真將這件事與浚王圖浪的出境建國聯繫在一起,苦笑的卻不僅一人、兩人。因為在他們的認識中,讓浚王圖浪出境建國原本就僅僅只是為太子登基爭取時間的防守策略而已,但沒想到最後這竟是一個瘋狂無比的進攻策劃。

    甚至於據易嬴所說,浚王圖浪也已經與大明公主達成了共爭大陸第三大帝國的協議等等。

    所以這已經不是他們想不想阻止,而是他們要怎麼去實行的事。

    不然最後只有浚王圖浪去攻擊大梁國,一旦北越國不跟上,給大梁國吃掉了浚王圖浪和西齊國,反到是北越國要考慮滅國的問題了。

    當然,有大明公主和易嬴在這,眾人也沒有多少信心去阻止。

    只是望了望面色不變,彷彿早就知道這事的圖鳳,圖青傑卻未免有些惶恐道:「這個,長公主殿下,如此重要的事,由圖鳳去擔當是不是太兒戲了。」

    大明公主卻是淡淡說道:「青傑司徒不必擔心,圖鳳現在去西齊城主要就是進行一些整理軍隊的工作,真要與大梁國開戰,那卻要等圖浪那廝統一了周邊國家後再說,至少還有兩、三年或更長時間可等。」

    「老臣明白了。」

    兩、三年或更長時間?

    聽到這話,眾人的臉色才稍稍有些正常起來。畢竟這麼瘋狂的計劃,真讓他們立即贊同還是相當困難。可如果這只是一個長期計劃,先迎合一下大明公主再從長計議也就是沒問題了。

    而看了眾人一眼,大明公主當然能猜出他們在想什麼,卻是點點頭說道:「青傑司徒明白就好,但攘外必須先安內。本宮接到消息,育王爺恐怕近期打算再調兵入申州,故而余侍郎,本宮命你由塗州再調兵馬入盂州,協同余容的兵馬清除掉那些只忠於育王府的軍隊,並有餘力的狀況下,伺機將箜郡王的軍隊也一併解決了。」

    「老臣遵旨,但即便老臣將塗州軍調入盂州,萬一兵力上又出現問題……」

    聽到大明公主的大陸第三大帝國計劃,最震驚的是什麼人?不是別人,正是余連。因為大明公主可是曾許諾讓余容也出境建國的。

    但大明公主讓浚王圖浪出境建國的目的如果是為了大陸第三大帝國計劃,那讓余容出境建國又是為了什麼就不好說了,甚或真讓大明公主成功建立大陸第三大帝國,余容的國家又能保住嗎?這同樣讓余連極為不安。

    只是余容與大明公主的協議沒有旁人知道,余連也知道這種事不能在這種公開場合說出來,只能稍稍含糊了一下。

    而聽到余連提出兵力問題,大明公主又是一臉淡然道:「有關軍隊的方面的事,本宮知道的不多,但余侍郎你如果能說服什麼人共禦育王圖濠及箜郡王圖兕,亦可到本宮這裡來索要旨意。當然,有趙孜為先例,封侯封爵自不在話下。」

    「當然,不僅餘侍郎如此,為了將來與圖浪那廝爭奪大陸第三大帝國的權柄,如果你們誰有軍中的可靠關係,亦可給本宮介紹過來,以便本宮幫你們進行統籌協調。當然,你們推薦上來的人所建下功勞也有你們的一份,為創建大陸第三大帝國,亦是為了北越國之將來,諸位大臣都要同心協力才是。」

    「微臣遵旨。」

    聽到大明公主話語,眾人雖然都有些糊塗,但還是先應了下來。

    畢竟不僅餘連那樣的武將,便是戶部尚書紀劬這樣的文官在大明公主開啟了以戰功封爵的道路後,誰又沒去試著拉攏武將。只是大家暫時都沒將各自收穫說出來,也沒有交到大明公主手中而已。

    所以要參與申州戰局,或許余連不會藏私,但真隨著形式發展,誰都不知道狀況如何了。

    只不過說到這裡,大明公主卻好像一副已經心滿意足的樣子站起身說道:「很好,本宮還有要事,就不多留了。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你們可以自己問易少師,易少師的話就是本宮的話。」

    「臣等恭送長公主殿下。」

    對於大明公主想要離開的事,不僅那些官員都是一臉樂意的樣子,易嬴也相當樂意。

    因為不管大明公主為什麼急著兜售這事,易嬴卻是希望大明公主說的越少越好。

    然後隨著大明公主領著圖鳳離開,眾人目光立即全都轉向易嬴。而在有人有開口前,易嬴才說道:「各位大人,雖然本官也沒料到長公主殿下會現在就將消息提前洩露出來,但本官現在要提醒各位大人的就只有一句話。」

    同樣早知道事情前後,陸中正就說道:「易少師請說。」

    易嬴說道:「很簡單,那就是各位大人如果不滿意長公主殿下的野望,那從現在開始乃至將來都可以選擇什麼都不做。但不管你們出自什麼理由,卻絕對什麼都不能說。誰敢將今日的事情說出去。不管你們的官階、品級,那都只有一個字!死。」

    死?

    猛聽易嬴話語,眾人心中都跳了跳。

    而一向與易嬴不睦,戶部尚書紀劬就說道:「易少師,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僅憑區區一個「死」字你就想控制所有人,或者你想要殺誰,直接栽贓就可以了?」

    「哼!紀大人多慮了!但不管紀大人是不是多慮,紀大人認為說這話又有意義嗎?」

    「怎麼沒意義。」

    「當然沒意義,因為你們若是真犯了這一條,殺你們的不會是本官或長公主殿下,也不是朝廷,而是天英門弟子。而長公主殿下為什麼提前兩、三年就將消息說出來,為的就是長期檢驗你們的忠心。所以你們一旦犯下這條,本官保證你們話音落地,人頭就會跟著落地,沒有一人知道你們的死因是什麼。」

    「呵!」

    即便同樣知道保密這事的重要性,可隨著易嬴的警告,甚至陸中正也同眾人一樣在嘴中抽了口冷氣。

    因為易嬴已經說的很明白,大明公主會提前將事情說出來就是要控制他們的忠心。又即使他們現在還有少許貳意,兩、三年時間下來,恐怕也再沒人敢有貳意了。

    特別話音落地就意味著人頭落地,意味著他們往後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天英門弟子監視下,根本沒有任何反撲的理由。

    只是紀劬固然被易嬴憋得有些上氣不接下氣,宋天德卻是皺皺眉頭說道:「這個……,易少師的意思是長公主殿下會用天英門弟子來監視我等將來的言行,但天英門弟子不是說不參與朝政之爭嗎?」

    朝政之爭?

    沒想到宋天德會將這事歸於朝政之爭,易嬴就知道他同樣不滿意這事的處置。

    畢竟天英門的真正承諾是不干涉朝政,這與朝政之爭又有什麼關係。

    於是略一斟酌,易嬴就說道:「很簡單,因為浚王爺已經許諾將來一等他建國成功,立即就會將秦州劃給天英門作為國中之國。由於利益太大,天英門無從拒絕,所以作為這件事的參與者,她們已不存在不參與朝政之爭的事了。」

    國中之國?猛聽到易嬴話語,眾人頓時一臉震驚。

    甚至陸中正也是滿臉驚愕道:「易少師你說什麼?國中之國?天英門怎會與浚王爺合作,但她們既然與浚王爺合作,現在又怎會繼續幫長公主殿下做事?」

    「很簡單,她們不僅與浚王爺合作,也與長公主殿下合作,只是說雙方的合作內容不同,本官也不方便多說。」

    「當然,雖然長公主殿下是希望各位大人能在不透露內情的狀況下盡量拉攏軍隊效忠,但你們如果硬要將這事告訴什麼人以換取支持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們真想對什麼人說出這件事,卻只能在宛華宮和少師府兩個地方,乃至說是在長公主殿下和本官面前,並有天英門弟子的監視下才可以。不然你們即使將事情告訴太子殿下,同樣是一個死字!」

    「……這,太子殿下也不能說嗎?」陸中正驚訝道。

    「太子殿下年紀太小,這事情又太過遙遠,未免太子殿下分心,也是為了方便按部就班的教導,最好先不要讓太子殿下知道這事。」

    「本官明白了。」

    哼!你明白了,我們卻不明白,或者說是不知怎樣才能明白。

    雖然易嬴是很簡單的敷衍下了陸中正,眾人的目光中還是有些茫然,畢竟今日這事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了。

    只是匪夷所思歸匪夷所思,對於易嬴和大明公主禁止將消息外洩的態度,眾人卻沒有什麼異議。

    畢竟真做出這種事情,不僅對大明公主來說沒意義,除非是打算背叛大明公主,對他們自己來說也沒有任何利益可言。而他們如果真決心背叛大明公主,大明公主要殺了他們,誰又能有異議。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