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三國美人志

正文 第344章 北方紛爭 文 / 最後的茄子

    我們再回看一下那段歷史。

    司馬懿之孫司馬炎一統天下之後,傳位給了一個傻兒子,天下崩盤。降附多年的匈奴人劉淵滅亡晉國,復興了漢朝(儘管匈奴人復興漢朝這事很逗,但它真的發生了。無獨有偶,在西方,羅馬帝國亡後,日耳曼人也搞了一個神聖羅馬帝國,就是現在的德國前身,被人稱為既不神聖,又不羅馬。)

    劉淵成為了新一代曹操,在北方北方建立了漢國,而西晉皇族琅邪王司馬睿在王導的輔佐下成了另一個孫權,氏族人李雄佔據巴蜀,成了另一個劉備。

    可惜劉淵不是曹操,起兵的時候太老,南征北戰五、六就掛了,皇位歸屬了兒子劉聰。劉聰是一個很羅曼蒂克的人,醉心於啪啪啪事業,光皇后就立了n個,還特意分了上皇后、左皇后、右皇后……

    當然,劉聰最為人稱道的並不是皇后比人家的妃子還多,而是每天啪太后。劉聰是庶生,劉淵的第二任皇后姓單,在劉淵死後被尊為太后,啪太后實在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劉聰的弟弟劉乂,也就是這位太后的親兒子,每天都勸哥哥不要再啪他老媽了,但劉聰不聽,接著啪。

    歷史上劉聰不是沈峰,體力無限,又有太后和n個皇后需要照顧,所以只當了八年皇帝就累死了。他死之後天下大亂,奴隸出身的將領石勒最終一統北方,成為了絕世霸主。

    胡人有收養義子的傳統。石勒攻取天下之際,有一個十二歲小孩叫冉良,被石勒的侄子石虎收做義子,改名石瞻,從此成了石家的一員。小石瞻很勇猛,也把石虎當成親爸,為石勒打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為左積射將軍、西華侯。

    石瞻有一個兒子叫石閔,從小就跟石瞻一樣,勇猛善戰。石虎很喜歡小石閔。雖然是養子之子,也把他當親孫子一樣看待。石閔長大之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用史書上的話說。「胡夏宿將莫不憚之」。

    就在石閔成為一代名將之際。石閔的養爺爺,一代暴君石虎,當了十多年北方霸主後死了。

    石虎死後。諸子爭權,老九石遵得到了姚弋仲、苻洪、石閔等實權人物相助,搞死了石虎的太子,成功奪得皇位。

    石遵為什麼能得到石閔相助呢?是因為他對石閔說:「你是我侄子,不是外人,如果我能奪得天下,肯定立你為太子。」

    石閔一聽有太子可當,當然是掄膀子猛干,將這位九叔扶上了皇位。可是石遵當上皇帝後,立即立了自己親兒子當太子,沒理他這個便宜侄子。

    石閔看到自己沒當上太子,不樂意了,謀反了,並幹掉了石遵,謀朝篡位。可他是老石家養孫,不是親生的,所以獲得了胡人高層的一致反對。他們甚至還考證出石閔根本不是羯人,而是漢人,其父親本來姓冉,根本不姓石。

    石閔一看眾人都反對他,火大了,一拍桌子,不是說老子是漢人嗎?老子就不陪你們這些胡人玩了,我要把胡人都殺光!

    雖然殺胡令的效果不像網上傳的那麼神乎其神,但也確實亡掉了一個民族,那就是羯族。冉閔將他養爺爺全家,乃至在首都附近的全民族無論貴賤、男女、老少,統統殺了個精光,死者二十餘萬,在城外堆積成山,其中因為鼻子高或鬍子多,類似胡人而被冤殺的,大約有一半左右。

    冉閔這一搞大屠殺,自然是全國造反,撫軍將軍張沈據滏口,張賀度據石瀆,建義將軍段勤據黎陽,寧南將軍楊群據桑壁,劉國據陽城,段龕據陳留,姚弋仲據灄頭,苻洪據枋頭……就跟三國時十八路諸侯討董似的。

    如果說三國時有什麼人跟冉閔像,那無疑就是呂布了。但真比起來,呂布遠不如冉閔。論殘暴,呂布只是殺了兩個義父而已,冉閔直接屠了養爺爺全民族,論起戰績,呂布不過是在兗州打打曹操,在徐州爆了劉備,哪像冉閔這般,單挑全世界!

    「來吧,戰吧,你們敢討伐我,我就讓你們死回去!」

    這一時期的冉閔,開啟了殺神模式,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各路諸侯,紛紛敗退。

    而這些諸侯中,最有實力的就是羌族人姚弋仲,氐人苻洪。

    姚弋仲是石虎手下老臣,平時做事十分不檢點,就算是看到了皇上石虎,說話時也以「你」「我」相稱,不知禮貌。石虎雖是絕代暴君,卻對這個羌人很欣賞,還因功封他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西平郡公。

    姚弋仲有四十二個兒子,其中老五姚襄,雄武冠世,好學博通,時人比之為孫策。冉閔造反之時,姚弋仲對姚襄說道:「你的才華是冉閔的十倍,如果不能砍掉冉閔的腦袋,就不要來見我!」

    姚襄於是率眾攻冉閔,在常盧澤大勝而歸,算是在冉閔全勝時期少數能讓冉閔吃癟的傢伙。不過打了勝仗回來,姚弋仲卻因為姚襄沒能擒獲冉閔,而打了他一百軍杖。

    雖然姚襄在冉閔身上拿了個小勝,但大家都看出來開啟殺神模式的冉閔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姚弋仲和苻洪一齊瞄準了關中之地,想先定關中,再一統中原。於是姚弋仲派姚襄帥眾五萬爆苻洪的菊花,可姚襄雖被眾人比作孫策,畢竟不是孫策,反為苻洪所敗。

    苻洪打敗了姚襄,安定了關中,意氣風發,揚言道:「孤率眾十萬,居形勝之地,冉閔、慕容俊可指辰而殄,姚襄父子克之在吾數中,孤取天下,有易於漢祖。」

    不過到死為止,苻洪未能從冉閔身上討到便宜,終結冉閔超神記錄的人是慕容恪。在這中華大地一攤渾水之際。鮮卑人也來了。

    中國古代的邊境線基本就是400毫米等降水線,這也是世界上農耕明與遊牧野人的分界線。為什麼我國不向北拓地,征服世界?答案很簡單,北邊種不了莊稼,誰願意去大草原

    原上四處流浪,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日子?雖然你覺得在草原上很浪漫,可現實是要先吃飽飯。

    所以我國常常擊潰匈奴人、突厥人、以及其它形形色色的民族,但從來沒讓漢族向北遷移,生產力不高的年代,去那邊就跟送死差不多了。除了死刑犯。沒人會去。

    人總是想從不好的地方,搬到好地方,沒有喜歡從好地方搬到窮鄉僻壤的。就算是現代社會,想搬家到北上廣的人很多。卻沒看到舉家搬到南極洲的。

    雖然漢人對於北方的荒草地不屑一顧。但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吊絲。生活在北方那些不會種田。也沒有田可種的貧苦民族們,只能在大草原上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日子,沒吃沒喝又冷又餓的環境。也養成了他們彪悍的民風——不能搶的人全餓死了。這就是達爾所說的自然選擇,人類也不可避免。

    最先在中國北邊,是匈奴族,匈奴人敗於漢人之手,投降了一批,逃跑了一批,但草原不會空著,更北邊更窮的民族看到南方富裕的地方空了,馬上遷移而來。歐州蠻子為什麼能移民全世界?就是因為他們太窮了,世界各地在他們眼中都是好地方。

    繼匈奴人之後,就是鮮卑人來到北方邊境了。鮮卑人有很多部落,西北有乞伏、禿髮,正北有拓跋,東北有慕容、段、宇……

    「這裡真是好地方,冬天也就零下十來度,十個族人只能凍死三個,有七個能活,哪像西伯利亞那鬼地方,能活三個就不錯了……」

    當然,歷史上的鮮卑人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但佔據了匈奴人的草原,他們的心情肯定是這樣愉快的。

    但隨後,他們發現南邊居然有更美好的一塊地方,那裡的人居然可以種莊稼,每年都有吃的,不用互相搶!

    「這不搞笑嗎?天下間居然有這樣的天堂?必須上呀!」

    光腳不怕穿鞋的,所以人類歷史是大同小異的,都是農耕民族被遊牧民族暴菊,四大明古國的另外三個被暴得連渣都不剩了,唯有中華留存到現在。

    於是在這個動亂的年代,鮮卑人也來了,最先來的是慕容家。

    慕容家的慕容皝有很多出色的兒子,其中最出色的是老五,慕容皝說老五日後一定能成就霸業,所以給他取名為慕容霸,並想立他為太子。

    可惜的是,在中國混亂之際,慕容皝招募了很多漢人當輔臣,也被漢人洗腦了,這些人紛紛勸說慕容皝立子不能以賢,而應以長。於是慕容皝猶豫了很久,最終沒能把皇位傳給老五慕容霸,而傳給了年長的慕容俊。

    慕容俊當上皇帝之後,非常忌恨這個五弟,就跟曹丕忌恨曹植一樣,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慕容霸打獵墜馬,掉了一顆牙,他就立即下旨讓他改名叫慕容,即繁體的「缺」字,笑話他缺牙。慕容霸當然不想叫這麼難聽的名字,求了好久,才去掉了「夬」的偏旁,改名慕容垂。

    且不說慕容家的內部紛爭,單說冉閔在中原地區殺得超神,慕容俊看不過去了,於是領兵南下。這個時候慕容霸肯定不能重用了,但慕容俊還有一個僅次於慕容霸的威猛弟弟——老四慕容恪。

    慕容恪一戰終結了冉閔的超神記錄,將他送上了斷頭台,並幫慕容俊征服中原。至此,北方天下一分為二,西邊關中地區是干敗姚家的氐族人苻家,東邊中原地區是鮮卑人慕容家,十六國時期的後半段,就是慕容家和苻家的愛恨情仇。(未完待續……)

    ps:感謝行莫停投了1張月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