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三章(五)


  迪布勒伊已經獲悉共產党變卦的消息。拉福利彬彬有禮,勸他放棄集會的主意。“他們害怕我們力量過分壯大。”迪布勒伊說,“他們企圖嚇唬我們,可是如果我們堅決頂住,他們卻不敢輕舉妄動、攻擊我們。”他作出了決定,決不妥協,亨利极為贊同。可總得把問題提交委員會討論一下:這純粹是走走形式,委員會最終總是贊成迪布勒伊的意見。“浪費了多少時間啊!”亨利听著那慷慨激昂的、亂哄哄的聲音,心里這樣在想。他透過窗戶望了望美麗的藍天:“我還不如去散步呢!”他自言自語道。這是初春的第一天,又是和平后的第一個春天,可他卻抽不出一分鐘的空暇去享受這美好的春光。上午,他向美國戰地記者作了報告,繼而又和北非人進行了秘密交談;中午,他匆匆吃了一個三明治,邊吃邊瀏覽了報紙;現在,他又被關進了這間會議室。他看了看別人,沒有一個想開一開窗戶。勒諾瓦既激動又羞怯,聲音顫抖,几乎在結結巴巴地說道:“如果這次集會會被視為對共產党抱有敵意的話,那我認為是有害的。”
  “若不揭露共產党的專橫,那才有害呢。”薩維埃爾說道,“正是因為這樣怯懦,左派才漸漸走向滅亡。”
  “我不認為我是個懦夫。”勒諾瓦說道,“可是,我想爭取自己的權利,當我的同志們在點燃節日的篝火的那個夜晚到來時,能与他們同聲高唱。”
  “哎喲,我們大家意見實際上都是一致的,只是個策略問題。”薩瑪澤爾說。
  他一開口說話,眾聲便戛然而止,只要他亮開嗓門,就沒有他人說話的位置。他嗓門大,而且充滿歡樂,當他從嘴中發出宏亮的聲音時,那架勢仿佛在咕嘟咕嘟大口地喝紅葡萄酒。他振振有辭地解釋說集會本身构成了獨立于共產党的一种宣言,因此集會講話的內容就不偏不倚,甚至友好為妥。他講得如此机智,以致薩維埃爾都以為這是一种策略的行動,其目的在于在保證与共產党人決裂的同時又把錯誤推到他們頭上,可是勒諾瓦卻理解成這是在不惜一切代价保持同盟。
  “可是,這种靈活的手段又有何用?”亨利心想,“只是掩蓋了我們的分歧,而并未消除。”眼下,迪布勒伊能夠輕而易舉地讓眾人接受他的決定。“但是,倘若形勢緊張起來,比如共產党人向我們發起攻擊,那每個人的反應將會怎樣?”勒諾瓦已被共產党人所迷惑,只是因為他的文學旨趣和對迪布勒伊的友情才使他暫時沒有加入共產党。恰恰相反,薩維埃爾作為一個社會党積极分子,昔日的積恨難以平息。至于薩瑪澤爾,亨利對他到底想些什么不甚了解,心里隱隱約約地對他多少有點儿不信任。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政客典型。由于他長得腰圓膀寬,加之聲音熱烈達到了嘶啞的地步,像是深深扎根于大地,讓人覺得他對人、對物有著強烈的愛。可實際上,世間的人与物只不過用以補充他那狂熱的活力:而他恰恰因此而飄飄然。他是多么地喜歡講話!不管對誰都是滔滔不絕!到城中參加晚宴對他來說是多么合适!可是,當一個人不關心自己說話的含義而更注重自己說話的聲音時,那他還有什么誠意可言?布呂諾和莫蘭是真誠的,可總是猶豫不決,正是拉舒姆所說的那种存有幻想、存有感到自己有所用處但卻從不犧牲自身利益的知識分子。“跟我一樣,”亨利暗自思量。“也和迪布勒伊相同。只要能夠和共產党人一起行動而又不与他們為伍,那就行。可万一他們決定把我們排斥在外,那就會提出令人大傷腦筋的難題。”亨利舉目遙望藍天。妄想今天就解決這道難題,實在沒有必要,眾人的心中甚至還無法具体地提出這道難題呢:只要共產党的態度一變,所有的前景就會跟著變化。可以肯定的是,必須堅決不畏恫嚇。大家實際上對此觀點一致,這些無休無止的爭論純屬廢話。“眼下,有人正在悠閒地垂釣呢。”亨利心里在想。他并不喜愛垂釣,可垂釣者卻樂此不疲,他們真有福气。
  當委員會終于一致同意舉行集會后,薩瑪澤爾走到了亨利身旁。
  “這次集會無論如何必須成功!”亨利說道。他的話中隱含著某种責備。
  “為此,發展成員的速度必須大大加快。”薩瑪澤爾說道。
  “但愿如此。”
  “您明白,如果我們有份報紙,那我們保證能引起公眾更為廣泛的興趣。”
  “我知道。”亨利說。
  他毫無興致地打量著這張總是笑盈盈的、結結實實的面孔。“如果我繼續走下去的話,那我便要跟他打交道,至少不比迪布勒伊少。”他暗自在想。薩瑪澤爾一活動起來,往往不知疲倦。
  “迫切需要了解您的回話。”薩瑪澤爾說。
  “我已經事先告訴迪布勒伊,必須給我几天考慮的時間。”
  “是的,還有几天時間呢。”薩瑪澤爾說。
  “我顯然不喜歡他。”亨利在心底再次這樣想道。可他緊接著責備自己:“這恰恰又是一种個人主義者的反應!”一個同盟者并不一定非是一位朋友。“再說,朋友是什么?”他一邊和迪布勒伊握手,一邊自問:“作為朋友,要掌握哪种分寸?要付出什么代价?如果我不讓步,這一友情將會變得怎樣?”
  “您沒忘記一些稿件還在《警覺》雜志社等著您處理吧?”迪布勒伊說。
  “我馬上就去。”亨利說。
  他對這份雜志更有興趣,他可以幫助迪布勒伊組稿、選稿,其樂無窮。可還是那個老問題:得有時間仔細閱讀稿件,給作者复信,与他們交談。絕對不可能。那些無名氏的書稿,他只能匆匆地瀏覽一下。“我什么都是在窮對付。”他一邊坐到黑色小車的方向盤前,一邊在想。這美妙的一天,他也是在馬馬虎虎地打發。若這樣一天天混下去,最終必將稀里糊涂地了卻一生。
  “你是來取你的稿件的吧?”納迪娜問道。她一副自命不凡的神態,遞給他一只鼓鼓的牛皮紙袋。她對待自己的秘書工作態度极為認真:“這是征稿新聞,你愿意看一眼嗎?”
  “改天吧。”亨利說。他富于同情心地打量著堆在桌上的那一疊疊稿件,有黑色、紅色、綠色的筆記本,有扎得亂七八糟的紙包,也有裝訂成冊的稿件。稿件如此之多,然而對它們各自的作者來說,每一部稿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請你把要取走的稿件清單給我。”納迪娜一邊忙著整理卡片,一邊說道。
  “我把這包取走。”亨利說道,“還有這一件,像是挺好的。”他指了指一部小說,這部小說的第一頁引起了他的興趣。
  “小珀勒維的作品?他樣子挺可愛的,那個紅棕頭發的小伙子,可他年紀才這么大點儿,能寫出什么來?他最多不超過二十二歲。”她不由分說地用手按住了本子:“先給我留下吧,我今晚給你送去。”
  “我并不肯定這就是部好東西……”
  “我想看看。”納迪娜說。這种貪婪的好奇心是她表現的惟一的激情。“今晚咱們見面好吧?”她用怀疑的口吻接著問道。
  “行。10點鐘,街頭的那個小酒吧見。”
  “在這之前你不去馬爾科尼飯店嗎?柏林被攻克了,大家要在那儿慶賀一番,朋友們都會去的。”
  “我沒有時間。”
  “听說馬爾科尼飯店有不少最流行的唱片、我可不在乎、可你口口聲聲說喜歡爵士音樂。”
  “我是喜愛爵士樂,可我有事要忙。”
  “在5點至10點之間,你就不能騰出一分鐘時間?”
  “不行。7點鐘,我要去見杜爾納勒,他終于給了我約會的時間。”
  納迪娜一聳肩膀:“他准會對你大加嘲笑!”
  “我有所准備。可我想這就可以給可怜的達斯·維埃納寫回信了,告訴他我已經當面跟杜爾納勒談過了。”
  納迪娜一聲不吭地簽好清單:
  “行,那今晚見。”她抬起頭說道。
  亨利對她微微一笑:“今晚見。”
  他將于10點与她相會,11點左右,兩人一塊儿上報社對面的小旅館去。是她堅持一定要再跟他睡覺,想到再過几個小時這枯燥的一天就將迎來一個溫馨的玫瑰色的夜晚,這是一种慰藉。亨利鑽進了小車,向報社駛去。夜晚尚還遙遠,下午將要在無歡無樂中消逝。听听新的爵士樂,跟同事們一塊儿喝喝酒,對女子頻頻微笑,這一切,他是多么喜歡。可他的時間以分來計算:在報社,已經有人在計算他的每一分鐘。他恨不得把小車停在沿河馬路邊,倚著欄杆,望著波光粼粼的水面,或者駕車駛向巴黎四周的羞澀的鄉野。他喜歡的東西多著哩。可是不行。今年,巴黎的古老城垣又將在他身旁悄悄地披上綠裝。“一切都永不停息,存在的只有未來,然而它卻無限制地往后推移。而這就是所謂的行動!”永無休止的討論會、報告會。這一個又一個小時根本就沒有存在的价值。現在,他又要動筆撰寫社論,去見杜爾納勒,10點鐘之前勉強能騰出時間寫完那篇文章,送去排印。他把車子停在報社的大樓前。得到了這輛小車算是運气,要是沒有它,他永遠也無法做完該干的事情。他打開車門,目光掠過了儀表盤。2327,他詫异地又看了一遍里程數。他清楚地記得昨晚計程表上指的是“2102”。掌握車庫鑰匙的只有四人:朗貝爾現在德國,呂克上午一直在報社,從夜里12點到中午12點這段時間,樊尚怎么開了225公里?他可不是那种帶著妓女四處兜風的家伙,他對妓院的看法极為獨特。再說,他從哪儿弄到了汽油?他也該先打個招呼,大家有事向來都是先說一聲的。亨利登上樓梯,走到辦公室門口時,一動不動地呆立著。這里程數的事使他感到蹊蹺。他舉步朝編輯室走去,把手搭在樊尚的肩上:
  “嗯……”
  樊尚轉過身來,微微一笑,亨利一時猶豫不決。這根本談不上什么怀疑,可剛才在讀《法蘭西晚報》頭版下部的短文時,腦中浮現出樊尚在紅酒吧露出的那副笑臉,現在樊尚臉上挂著微笑,亨利不禁又想到了那則短文。他暫時沒有發問,改口道:
  “你來喝一杯好嗎?”
  “向來不拒絕。”樊尚答道。
  他們上樓到了酒吧間,在門邊的一張獨腳小圓桌前坐下來,門正對著平台。亨利要了兩杯白葡萄酒,這才開口問道:“你說,今天上午是你用的車子吧?”
  “車子?沒有用。”
  “真怪了,要么除了我們,還有別的人掌握鑰匙。我昨晚12點把車開進了車庫,此后有人開了225公里。”
  “你可能看錯數字了吧。”樊尚說。
  “不,我肯定沒看錯,我記得清清楚楚,剛剛超過2100。”亨利稍停了片刻:“今天上午呂克一直在這里。若不是你開了車,我在納悶到底是誰,我必須把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
  “這又關你什么事?”樊尚問道。他的話中帶有某种懇求的口气,亨利一時默默地打量著他:
  “我可不喜歡這個謎團。”他說。
  “這可是一個小小的謎。”
  “你以為?”
  又出現了一陣沉默,亨利問道:
  “是你開的車吧?”
  樊尚微微一笑:“听我說,我正要求你幫忙呢。你就忘了這件事吧,徹底地忘了它。車子自昨晚以來沒有開出去過,要說的就這些。”
  亨利舉杯一飲而盡。225公里,阿迪希距巴黎約100公里。《法蘭西晚報》的那篇短文報道說,被怀疑与蓋世太保同流合污的波馬爾大夫剛剛獲得不予起訴的特惠,可次日拂曉在阿迪希他的家中發現被人殺害。亨利又細細地審視著樊尚。這件事簡直就像是一篇連載小說。可樊尚微微而笑,有骨有肉,實實在在。亨利站起身子。在阿迪希,有一具實實在在的尸体,然而,有骨有肉的凶手不知去向。
  “到平台上去談也許更好。”亨利說。
  “是的,今天天气很美。”樊尚邊說邊向欄杆走去,從欄杆上方望去,巴黎城的屋頂宛如一面鏡子,閃閃發光。
  “你昨天夜里在哪儿?”亨利問道。
  他得意地盤算著。亨利突然迸出一句:
  “你在阿迪希。”
  樊尚臉色驟變,他看了看自己的雙手,手并沒有顫抖。他猛地朝亨利抬起眼睛:
  “你憑什么這么說?”
  “再清楚也不過了。”亨利說。
  實際上,亨利話說出口時,連自己也不相信,可這突然成了事實。樊尚是其中一個團伙的成員,昨天夜里,他是在阿迪希。
  “真有那么清楚?”樊尚聲音不快地問。他為自己如此輕而易舉就被識破感到懊惱,至于其他,他似乎根本無所謂。
  亨利一把抓住他的肩膀:“你好像還沒有醒悟,這類事情卑鄙啊,卑鄙极了。”
  “那個波馬爾大夫,”樊尚平心靜气地說,“每當小伙子們被打得昏迷過去,都是把他從拉蓬普街喊來,由他把他們弄醒,然后,又讓他們經受嚴刑拷打。這勾當,他整整干了兩年。”
  亨利更緊地抓住他那瘦骨嶙峋的肩膀:“是的,他是個大混蛋。這又怎么樣?地球上少一個混蛋又有何益?若在1943年殺附敵分子,這我完全同意。可現在,這沒有任何益處,干這事用不著冒什么風險,不是什么英雄壯舉、偉大事業,甚至連体育運動也算不上,僅僅是一种有害的行徑而已。總有更有益的事情要做吧。”
  “你認為肅奸運動是一出卑鄙的鬧劇吧。”樊尚說。
  “可你的所作所為确實是一出鬧劇,卑鄙。”亨利說道。“你想要我把話對你挑明嗎?”他气惱地補充道,“冒險結束了,這讓你傷心,你极力維持假象,讓冒險繼續下去。可見鬼去吧!重要的不是冒險,是人們要捍衛的東西。”
  “人們捍衛的東西總是一成不變。”樊尚聲音平靜地說。他仿佛在爭論一個完全抽象的問題,死鑽牛角尖。“你知道,”他繼續說道,“這些小小的社會新聞對清醒清醒別人的頭腦大有好處。他們极為需要。噢,上星期,我碰到了朗貝爾,他正和他父親一起散步,這有點過分不知趣了,不是嗎?”
  “是我勸他如果真想再見他父親,就不妨去看看他。”亨利說,“這只是他個人的事。清醒清醒別人的頭腦!”他一聳肩膀繼續說道:“非得瘋了才會相信這能改變什么。”
  “誰要改變什么,改變什么東西?”樊尚用譏諷的口吻反問道。
  “你知道為什么工作停滯不前嗎?”亨利憤怒地說,“因為人手不夠。都是因為你,因為你的伙伴,因為所有那些小伙子的過錯,只知道以干蠢事為樂,不干正事。”
  “你要我加入革命解放聯合會吧?”樊尚以挪揄的口气問道。
  “即便這樣也要好得多!”亨利說,“你終要明白,去殺那些誰都不屑一顧的什么混蛋,這有什么意義?右派不會因此而有什么損失。”
  樊尚打斷了他的話:“拉舒姆說革命解放聯合會是為反革命服務,而迪布勒伊則說共產党背叛了無產階級。你去明辨是非吧!”他大模大樣地朝落地窗走去:“忘了這件事吧,我向你保證再也不用小車了。”他冷冷一笑,補充說道。
  “我才不在乎小車呢。”亨利說。
  樊尚劈頭說道:“至于別的,你就別管了。”他們穿過了酒吧間,樊尚問道。
  “你等會儿去馬爾科尼飯店嗎?”
  “不去。我事情太多了。”
  “遺憾!大家能夠歡聚一堂,慶祝同一件喜事,就這么一次机會了!我們該多么希望你在大家中間啊!”
  “我也同樣。”
  他們默默無言地走下樓梯。亨利多么想再講點什么,拿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論据,可他搜索枯腸,一無所獲。他感到极為沮喪。樊尚身后已經留下十二具尸体,他企圖繼續殺人,以忘掉這一具具尸体。此間,他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他馬上又要去馬爾科尼飯店酗酒。決不能讓他繼續這樣下去,可該怎么阻止他呢?“准是某個地方什么東西腐敗不堪了。”亨利心里在想。要做的事情何其多!可又有多少人不知做點什么為好!這种矛盾本來是應該解決的,可卻總是懸而未決。“我馬上派他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搞一次長時間的采訪。”他拿定了主意。可這不過是一种權宜之計,必須給樊尚提供某种強有力的東西。倘若革命解放聯合會進展比較順利,真正代表了某种希望,那亨利也許可以對他說:“我們需要你。”可眼下,遠遠沒有達到這一步。
  兩個小時后,亨利來到了凱道賽,心里悶悶不樂。對杜爾納勒的友好接待和謹慎的微笑,亨利早就預料到了。
  “請轉告你的朋友達斯·維埃納,他的來信一定會受到重視,可勸他要耐心等待。”杜爾納勒說道,“我負責通過信使遞送你的回信。”他補充說道,“你只需把信交給我的秘書,可還是要小心才是。”
  “當然,那個可怜的老家伙已經夠受怀疑的了!”亨利帶著几分責備看了看杜爾納勒:“那些幻想家們,他們對事情不了解,可他們想把薩拉查赶下台總有道理吧。”
  “他們當然有道理囉!”杜爾納勒說道,話中隱含著某种積恨,亨利更加專注地打量著對方。
  “那你不覺得應該采取這种或那种方式,設法幫助他們嗎?”他問道。
  “什么方式?”
  “我可不知道,這是你的職權范圍。”
  杜爾納勒聳聳肩膀:“你對局勢跟我一樣了解。法蘭西無能為力,自身難保,你怎能要求她給葡萄牙或哪個國家做什么事情!”
  亨利惴惴不安地看了看他那張惱怒的面孔。杜爾納勒是最早組織抵抗運動的成員之一,他對胜利從未有過任何怀疑,如今輕易自認失敗,不像是他呀。
  “我們總歸有點威望吧。”亨利說。
  “你相信這种東西?你是那种為法蘭西應邀參加舊金山會議而引以為驕傲的人?你到底想象了些什么?事實是我們已經無足輕重。”
  “我們并不十分重要,這我同意。”亨利說,“可我們總可以發表意見,堅持自己的觀點,施加壓力……”
  “我記憶猶新。”杜爾納勒聲音苦澀地說道,“過去,大家想挽回面子,以便法蘭西能高昂著腦袋与盟國對話,有不少人因此而丟了腦袋,這血完全是白流。”
  “你總不會對我說當初不該抗敵吧。”亨利說。
  “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只是這一切對我們來說并沒有多大好處!”杜爾納勒把手搭在亨利的肩頭:“不要去傳我跟你說的這番話。”
  “當然不會。”亨利說。
  杜爾納勒的唇間陡然浮現出上流人士的微笑:“我高興能有机會再見到你!”
  “我也一樣。”亨利說。
  亨利快步走出走廊,穿過院子。他心情沉重。“可怜的達斯·維埃納。可怜的老天真漢們!”他仿佛又看到了他們的硬領、圓頂禮帽和他們眼睛里情有可原的怨恨。他們常說:“法蘭西是我們惟一的希望。”可任何地方都再也不存在希望,無論在法國還是其他地方,希望都已化為泡影。他穿過馬路,倚著河畔的欄杆。從葡萄牙遙望,法蘭西仍然閃爍著那毀滅的星星經久不熄的光芒,亨利被迷惑了。突然,他發現他居住的是一個已經垂死渺小的國家的首都。塞納河在河道里繼續流淌,瑪大肋納教堂、眾議院大廈,還有方尖碑仍然高聳在原來的位置。人們滿以為戰爭神奇地免除了巴黎的災難。“我們大家都樂意這么想。”亨利暗暗思忖,一邊把車子駛上圣日爾曼林陰大道。大道上,栗樹像往昔一樣,花朵盛開,人們都甘心情愿受這些房屋、樹木和長椅的迷惑,它們如此一絲不差地仿造了過去。但實際上,這座驕傲地屹立在世界中心的城市已經毀滅。亨利從今之后只不過是一個五等小國的無足輕重的子民,而《希望報》僅僅是一份類似《小利穆贊人》的地方小報。他有气無力地踏上報社的樓梯。“法蘭西無能為力。”給一些無能為力的芸芸眾生提供消息,激起他們的憤慨和熱情,這又有何用?想當初撰寫那篇有關葡萄牙的報道,亨利一絲不苟,仿佛會掀起震動世界兩极的輿論。可華盛頓對此不屑一顧,而凱道賽又無能為力。他坐到辦公桌前,重又從頭讀起他的那篇文章:這頂什么用?眾人讀完后,點點頭,然后往廢紙簍一扔了事!《希望報》保持獨立与否,讀者是多是少,甚或徹底關門又有什么關系?“我如此固執實在不值得!”亨利突然閃出這個念頭。迪布勒伊和薩瑪澤爾認為這份報紙有點用場,他們也相信假如法國不繼續孤立下去,還能起到某种作用。一切的希望全在他們一方;而敵對一方則虛無一片。“那么?為何不打電話說我同意接受?”亨利暗自思量,他久久地盯著辦公桌上的電話机,可他的手就是不動。他又開始讀起他那篇文章來。
  “喂,亨利!我是納迪娜。”她話聲顫抖,流露出几分惊慌,“你沒有忘了我吧?”
  他大吃一惊,看了看表:“沒有,我這就下樓。還沒有到10點1刻,對吧?”
  “10點17分。”
  “唉,我剛才忙著呢。”
  他慌忙放下電話。她干這等事真是富有天賦,她總是想方設法掃他倆幽會的興致。在這枯燥無味的一天,亨利常常想起將緊緊摟抱著她那光滑、溫馨的軀体的時刻。他終于就要享受到他的這份春光。可剎那間,積恨又吞沒了他的欲望。“又是一個自以為對我享有權利的女人?”他一邊走下樓梯,一邊在想,“波爾就已經夠受的了……”他推開小咖啡店的門,納迪娜正神態庄重地讀報,還一邊喝著礦泉水。
  “怎么?你20分鐘都等不及了?”
  她揚起腦袋:“原諒我,我本不想頂撞你。可我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只要我一開始等某個人,就仿佛覺得再也見不到他的面似的。”
  “決不會就這樣消失的。”
  “你以為?”
  他有些羞愧地扭過腦袋。他猛然回想起她雖然才十八歲,但已經負載著沉重的記憶。
  “你是否已經點了點儿什么?”
  “點了,今晚有牛排。”她隨和地笑了笑,補充道,“你沒有去馬爾科尼飯店,做得對,那里沒有什么意思。”
  “樊尚又喝醉了吧?”
  “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總是醉得不成人樣,你應該設法勸勸他。”
  “噢!樊尚!他有他自己的一切權利。”納迪娜若有所思地說,“他跟別人是那么不同,他是位大天使。”
  她兩眼直勾勾地盯著亨利:“怎么樣?你見過杜爾納勒了?”
  “見到他了。他說無能為力。”
  “我早就料到了是瞎子點燈白費蜡。”納迪娜說。
  “我也知道。”他說。
  “那就根本不必費這個力气!”納迪娜說。她臉上又浮現出賭气的神色,把那本黑色封面的筆記本遞給了亨利:“我把稿件給你帶來了。”
  “有什么价值嗎?”
  “他說的是一些有關印度支那的事,很有意思。”納迪娜以公允的口吻說道。
  “你覺得可以摘几章在雜志上發表嗎?”
  “噢!當然。我呀,什么都愿意發表。”
  她帶著某种積恨看了看書稿:“得寡廉鮮恥才會有膽量這樣談論自己,我永遠也做不到。”
  亨利朝她淡淡一笑:“你從來沒有寫作的欲望嗎?”
  “從來沒有。”納迪娜帶著夸張的口吻說道,“首先,有人根本沒有這份天賦,卻硬著頭皮要寫,我實在費解。”
  “有時,我感到寫作也許對你有所幫助。”亨利說。
  納迪娜臉色一沉:
  “這對我有所幫助?有什么幫助?”
  “幫助你設法好好過日子。”
  “我過得挺好,謝謝。”她一邊張嘴吃起牛排,一邊說道,“你們真滑稽。”她接著補充道,“比吸毒的人還滑稽。”
  “怎么跟吸毒的人比?”
  “吸毒的人想讓大家都吸毒,你們要讓眾人都寫作。”
  亨利打開書稿,那用打字机打得清清楚楚的詞句重又在他腦中回響,發出清脆、硬朗、歡樂的聲音,猶如雨點擊打著小巧玲瓏的鵝卵石。
  “出自一個二十二歲小伙子的手筆,真出色。”他說道。
  “是的,真出色。”她說道,接著一聳肩膀:“你怎么會因為一個你甚至素不相識的家伙而渾身激動?”
  “我沒有激動,我只是發現他富有才气。”
  “那又怎么樣?天底下有才气的作家不夠多嗎?你給我解釋解釋。”她一副執拗的神態繼續說道,“爸爸和你還有什么必要發現一些尚未成熟的杰作?”
  “如果有人寫作,那是因為他相信文學。”亨利說道,“世上多一本好書,這讓人高興。”
  “你是想說這會影響你們自己的活動,并證實你們活動的合理性?”
  “從某种方式來說,是這樣。”
  “我也正是這么想的。”她用自鳴得意的聲音說道,“你們對年輕人的關心,實際上是自私自利。”
  “噢!多么廉价的恬不知恥啊!”
  “人就從來不會出于私心而行動?”
  “這么說吧,不管怎樣,有的自私形式對他人來說或多或少還是比較愉快的。”
  他尤其不愿意爭論。此刻,她正用一截火柴棒剔著牙齒,他實在感到气惱。她把火柴棒往方磚地上一扔:“你也認為我做這秘書工作錯了嗎?”
  “你怎么問我這個問題?你干得很出色。”
  “我講的不是秘書處的利益,而是出于我們自己的利益考慮。我到底對了還是錯了?”
  說實在的,他基本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不管納迪娜多么恬不知恥,若她知道他對她的事情無動于衷到這种程度,也會大吃一惊的。
  “顯然,你本來可以繼續就學的。”他有口無心地說。
  “我想要獨立。”
  在她父親的雜志部工作,這真是一种滑稽的獨立。實際上,她抱定宗旨要鄙視,甚至仇視她的父母,可要是他們的生活与她的生活斷然分開,她又受不了,她需要當面嘲弄他們。亨利從容不迫地說:“你自己是最好的裁判。”
  “那你覺得我做得對囉?”
  “你干自己樂意做的事情,當然有理。”他違心地說,因為他知道納迪娜喜愛的是談論自己,而別人對她的任何評价,哪怕出于善意,也是對她的傷害。說真的,今天晚上,他沒有興致去談論任何東西,他所希望的,只是和她上床睡覺。
  “你知道要是你客气的話,會去做什么事情嗎?”
  “什么事情?”
  “你會跟我一起穿過街道。”
  納迪娜臉上剎時布滿陰云:“你見了我,總是為了這事。”她惱恨地說。
  “我并不以為這會侮辱你。”
  她哀怨地說:“我想談談。”
  “那就談吧!來杯白蘭地?”
  “你明明知道我不喝。”
  “總是像圣母會的修女一樣滴酒不沾。煙也不抽?”
  “不。”
  他要了杯白蘭地,點了一支香煙。
  “你想談點什么?”
  他的聲音并不和藹,可納迪娜一點也不因此而張皇失措。
  “我想加入共產党。”
  “那就入唄。”
  “可你對此有什么想法?”
  “沒有什么可說的。”他急促地說道,“你想干的事情,你自己最明白不過。”
  “可我有點猶豫,這并不那么簡單。正是因為這,我才想咱們談談。”
  “談歸談,可決說服不了任何人。”
  “跟別人,你談得起勁。”納迪娜聲音突然變得尖刻起來,說道,“可跟我,你從來就不樂意,我猜想是因為我是個女人的緣故吧。女人,只配親嘴。”
  “我每天都用到了扯淡上。”他說,“要是你知道這最終會膩煩透的。”
  确實,若對樊尚或朗貝爾,他決不會推脫,可是,納迪娜跟他們一樣需要幫助。可惜對她不利的是,亨利死死記住了這一點,那就是若幫女人一次忙,無异于賦予她一項權利。她們往往把一件微不足道的贈品當作一种諾言。為此,亨利始終戒備著。
  “我想,即使你入了党,你也在党內呆不了多久。”他鼓了鼓勇气說道。
  “噢!你知道,你們那些知識分子的重重顧慮,那可不會把我吞吃掉。可以肯定的是,”她充滿激情地說,“假使我入了党,當時在葡萄牙見了那些餓得要死的孩子,我心里不會那么內疚。”
  他保持緘默。對,一勞永逸地徹底擺脫內心的一切悔恨,确實頗有吸引力,可是,假如僅僅為這一點而入党的話,那必定失望無疑。
  “你在想什么?”納迪娜問道。
  “我在想如果你真渴望入党,那就請去入。”
  “可是你,你宁愿呆在革命解放聯合會,也不愿加入共產党?”
  “我為什么非要改變主意?”亨利反問道。
  “那么,你認為當一個共產党員,這對我是好事,而對你就不然?”
  “有許多事情,在他們那里我可忍受不了,要是你能忍受,就去吧。”
  “瞧你,不愿談吧!”她說。
  “我是在談呀。”
  “口頭上這么說說而已。你跟我在一起好像不耐煩透了!”她嗔怪地補充道。
  “噢不,我才不煩呢。可是,今天晚上,我真的昏昏沉沉的。”
  “你一見到我總是昏昏沉沉的。”
  “那是因為我見你的時候總是晚上,你明明知道我沒有別的空閒時間。”
  出現了一陣短暫的沉默,納迪娜開口說道:“听我說,我要向你提點要求,可你肯定會拒絕的……”
  “什么?”
  “你下一個周末跟我一起過。”
  “可我不能。”他說道。仇恨再次涌上他的胸口,他渴望這個軀体,她拒絕了他,可卻一個勁地要求給她時間,給她關心……“我完全知道我不能。”
  “因為波爾?”
  “正是。”
  “一個男子漢怎么就能一輩子當他再也不愛的女人的奴隸?”
  “我從來就沒有跟你說過我不愛波爾。”
  “你怜憫她,可你滿怀悔恨。這套感情的把戲,是多么卑鄙。要是再也沒有興致去見別人,那就拉倒,干脆點。”
  “要是這樣的話,那就任何時候都不要求任何人幫任何忙。”他傲慢地瞅了她一眼說道,“只不過當別人回答你‘不行’的時候,千万別生气。”
  “如果你不嘮嘮叨叨地跟我大談你的什么職責,而坦率地告訴我說‘我不想跟你一起度這周末’的話,那我不會生气的。”
  亨利淡淡一笑。“不,”他心里想,“她要求說實話,就乖乖地實話相告。這一次,我才不上這种坦率把戲的當呢。”亨利高聲說道:“假設我坦率地跟你這么說呢?”
  “那你根本用不著跟我說兩遍。”
  她一把拿起桌上的坤包,猛地一合。“我才不是螞磺一類的東西。”她說道,“我才不想纏著你不放呢。另外,你放心好了,我并不愛你。”她默不作聲地打量了他片刻:“怎么會愛上一個知識分子呢?你們的心髒換成了天平,尾巴尖上長著個小腦。實際上,”她下結論道,“你們都是些法西斯分子。”
  “我不明白你說的話。”
  “你們對人從來不一視同仁,只憑著你們所謂的良知指使別人。你們的慷慨,就是專橫,你們的公允,就是自負。”
  她若有所思地說道,一點也不生气。她站起身來,干脆地冷冷一笑:
  “噢!別這副受气包的樣子。你見我感到厭煩,實際上,這也并不怎么讓我高興。沒有什么鬧劇可言,大家相遇了,交談交談而已。沒有什么積恨。”
  她消失在夜色籠罩下的街道。亨利要求結賬,他對自己頗為不滿:“我為什么對她這么凶?”她常惹他生气,可他還是挺愛她的。“我動不動就生气。”他獨自思忖,“一切都惹我惱火:准有什么東西玩不轉了。”他一口飲盡杯中的酒。這不足為怪:他整日价干的都是些自己不愿干的事情,從早到晚活得都不順心。“我怎么落到這個地步?”乍一看,他在解放后所制定的那個恢复戰前生活、用新的活動丰富這一生活的目標,并不顯得怎么雄心勃勃。他滿以為自己可以領導《希望報》,同時在革命解放聯合會做事,而且并不因此而放棄寫作和幸福的生活:可他未能做到。為什么?并非是時間問題,若他真的堅持,今天下午完全可以想辦法到街頭漫步或去馬爾科尼飯店。就是眼下,他也還有時間工作,可以向侍者要點紙張,可這一念頭讓他感到惡心。“古怪的職業!”納迪娜常這么說。她言之有理。俄國人正在蹂躪柏林城,大戰接近結束,或者說另一場戰爭正在開始。怎能以編造一些未曾發生過的故事為樂呢。他一聳肩膀:這也是寫作不順利時常給自己編造的一類遁詞。當時,戰爭威脅著人們,繼而戰爭爆發了,他都可以以講故事消遣取樂。現在為何就不行?他走出咖啡館。他回想起了另一個夜晚,那是一個大霧迷茫的黑夜,他預言政治就要把他吃掉:這下完了,他被吞噬了。可他為何就不能更好地自衛呢?內心枯竭,使他陷入癱瘓,這到底是為什么?他手頭拿著那位小伙子的書稿,那位小伙子為何能尋覓到東西敘述,而偏偏他就不行?他也有過自己的二十二歲,也有過許許多多東西要傾吐,他經常在這些街頭漫步,夢想著自己的書。書……他放緩了腳步,腳下行走的再也不是往昔的那些街道。從前,街頭燈火耀眼,一條條街道縱橫交錯,布滿這座世界的首都。如今,路燈閃著亮光,漸漸向遠方延伸,刺透了黑夜,讓人清晰地看到這條馬路是多么狹窄,這些房屋又是多么破爛。光明之城熄滅了,即使它哪一天還能重放光芒,那巴黎也會像威尼斯、布拉格、死城布魯日等城市一樣一落千丈、黯然失色。這不是以前的那些街道、以前的那座城市、以前的那個世界。在圣誕節前夜,亨利曾暗自許下諾言,要用詞句來歌頌和平的溫馨,可這种和平已經沒有溫馨可言。街道死气沉沉,納迪娜的軀体無精打采。這春天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奉獻給他,藍色的天空和吐綠的樹芽墨守著四季更迭的常規,看不到任何希望。“談一談我生活的樂趣。”可這生活再也沒有樂趣,因為万物再也沒有意義。正因為如此,寫作的意義也不复存在。在這一點上,又是納迪娜說得對。塔熱河畔燈光閃爍,可一旦知道這燈光照耀的是一座在饑餓中死亡的城市,那內心就騰起樂趣去描繪。那些餓死的人們決不是一個讓人去搖唇鼓舌的借口。往昔僅僅是虛幻的景象而已,幻景一旦破滅,還會剩下什么東西?只有災禍、危難和不明确的任務,惟存一片混沌。亨利失卻了一個世界,可卻沒有得到任何補償。他無處栖身,兩手空空,無足輕重,他再也不能談任何東西。“唉,我只有閉嘴了。”他想道,“若我真的打定主意,就不會再四處分身了。我興許能相當自得其樂地干一些不得不干的苦差使。”他在紅酒吧前停住了腳步,透過窗玻璃,他發現朱利安獨自坐在一張高腳圓凳上。他推開門,听到有人在低聲議論,說起他的名字。若在前一天,他也許還會因此而激動一番,可當他邁步穿過咖啡店中嘈雜的顧客時,他暗暗責備自己又被一片可怜的幻景迷惑了。當一個危地馬拉或洪都拉斯似的彈丸之國的大作家,多么不足挂齒的胜利!昔日,他自以為居住的是世界上一方得天獨厚的天地,每一個詞都從這里傳遍整個地球,可現在,他深知他的一切話語都在自己的腳下漸漸失去了生命。
  “太遲了。”朱利安說。
  “什么太遲了?”
  “那場廝打,你沒有看見。噢!沒什么了不起的。”他補充道,“他們甚至都再也不知道該怎么規規矩矩地打。”
  “是因為什么緣故?”
  “有一個家伙稱呼貝當1‘元帥’。”他聲音含混不清地說。他從口袋里掏出一個扁扁的瓶子:“你想要點儿真正的蘇格蘭威士忌酒嗎?”
  
  1貝當(1856∼1951):法國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凡爾登戰役的英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維希傀儡政府的元首。

  “我要。”
  “小姐,請您再拿只杯子,另加一杯蘇打水。”朱利安說道。他給亨利斟了半杯威士忌酒。
  “好酒!”亨利贊歎道,舉杯痛飲了一口:“我正需要來點刺激劑。我這一天安排得那么滿,真不可思議!你沒有發現緊張忙碌了一天之后會感到多么空虛?”
  “每天都滿滿的,從來都沒有一小時的空閒,可惜酒瓶不一樣,總是空空的。”
  朱利安碰了一下亨利放在柜台上的本子:“這是什么玩藝儿?是秘密文件?”
  “一個年輕小伙子寫的小說。”
  “告訴那位小伙子,讓他把這玩藝儿給他小妹妹包東西玩吧,勸他像我一樣當個圖書管理員,這是個誘人的職業,再說也比較安全。你肯定注意到了:要是你把黃油或大炮賣給德國佬,人們可以原諒你,擁抱你,授予你勳章;可若你在這里或那里多寫了一個字,那就瞄准!放!你該就這一方面寫篇小文章。”
  “我考慮過。”
  “你什么都考慮,嗯?”朱利安把瓶中的蘇格蘭威士忌酒全倒進了杯中。“說來你可以整欄整欄地大寫特寫,要求國有化!就業与公道,你認為這有什么意思嗎?狗屁的國有化,什么時候實行?”他舉起杯子:“為柏林城的大屠殺干杯!”
  “大屠殺?”
  “你以為那些棒哥薩克今天夜里在柏林會干出什么好事?屠殺和強奸!簡直是亂七八糟。這就是胜利,嗨!我們的胜利。你不感到自豪嗎?”
  “啊!你總不至于也讓我沾一身政治屎吧?”
  “啊!不。去他的狗屎政治!”朱利安說道。
  “要是你言下之意是這個世界不太有意思的話,”亨利說,“那我想的跟你一樣。”
  “是的。瞧這個爛地方,還叫什么酒吧。連醉鬼也口口聲聲說要振興法國。還有女人!這個區沒有一個快活的女子,盡是些扰得人心不安的女人。”
  朱利安离開了高腳圓凳:“噢!跟我去蒙巴納斯走走吧,那里至少找得到迷人的少女,也許不是真正的正儿八經的少女,可都很順從,一點也不煩人。”
  亨利搖搖頭:“我要回家睡覺去。”
  “你這人也不夠意思。”朱利安厭惡地說,“沒意思。這戰后,實在是沒勁!”
  “沒勁!”亨利說道。他目送著朱利安尊嚴十足地朝門口走去。這人也沒有意思,差不多變得尖酸刻薄了。可說到底,這戰后為什么就非得要特別有意思?對,在被德占領期間,古老的故事确實美妙。未來的贊歌唱得夠多了,明天已變成了今日,再也不用歌唱了。實際上,巴黎已經被摧毀,所有人都在戰爭中死去了。“我也一樣。”亨利自言自語道。以后呢?假如放棄苟活在人世,那死也就不痛苦了。結束寫作,結束生活。惟有一個要求:行動。集体行動,不再關心自己。播种,再播种,永遠不要收獲。行動、團結、效勞,服從迪布勒伊的號令,向薩瑪澤爾微笑。他就要去打電話:“報紙屬于你們了。”效勞、團結、行動。他又要了份雙杯白蘭地酒。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