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四章(五)


  “他一點儿也不討厭。”她不快地說,“只是他那么膽小,那么拘謹,對什么都大惊小怪的。要是我穿帶窟窿的襪子進小酒店,那他非大罵我一頓不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少爺。”她接著說,“你知道他跟他父親又妥協了嗎?多沒骨气啊!”
  “我的上帝!你這么快就下定論!”我說,“你對那件事到底了解多么?你對朗貝爾的父親,對他們父子的關系又知道些什么?”
  我說話的情緒如此激烈,以致納迪娜一時目瞪口呆。當我自己對某事真正确信無疑時,我往往有辦法說服她,我正是這樣影響了她的整個童年。平常,每次向我讓步后,她總對我存著莫大的積恨,我不得不避免施加我的影響。可今天,看她這般固執任性,跟她自己作對,我實在惱火。
  她以捉摸不定的口吻說道:“朗貝爾离不開他那個可愛的爸爸:這簡直是幼稚病。如果你想知道,告訴你吧,他身上惹我生气的就是這點:他永遠都成不了男子漢。”
  “他二十五歲了,青年時代過得很坎坷。你也完全清楚,一開始就靠自己的翅膀起飛很不容易。”
  “啊!我呀,可不一樣,我是個女的。”
  “那又怎么樣?做男的,并不更容易。如今要求男的可高了:你就是一個。他們往往乳臭未干,就不得不扮演英雄的角色。這真讓人泄气。不,你沒有權力對朗貝爾那么苛刻。說你跟他不合,對這次旅行不感興趣,這是另一回事。”
  “噢!從某种意義上講,任何旅行對我來說都有意思。”
  兩天后納迪娜一半怒不可遏、一半受寵若惊的神態對我說:“那家伙,真出奇!他竟然嚇唬我。他說當和平年代的記者,這職業讓他討厭透了,要是我不跟他去,他就不干了。”
  “那?”
  “那你怎么想?”她一副無辜的樣子問道。
  我一聳肩膀:“他可真會開摩托?那玩藝儿危險。”
  “一點儿也不危險,太棒了。”納迪娜說。接著她補充道:“如果我同意去的話,那完全是因為摩托車的緣故。”
  出乎眾人意料,納迪娜的化學考試通過了。筆試勉勉強強,可口試,她憑自己的那份口才和那般從容,輕而易舉地把考官們唬住了。我們一家三口在一家露天餐廳要了香檳酒,擺了丰盛的晚餐,對這次胜利通過慶賀了一番。然后,她便和朗貝爾走了。這是個好机會。第二周,革命解放聯合會的大會如期舉行,家里人來人往,來客不斷。羅貝爾少有几分空暇,可我為能不同他人分享、獨自享受這几分珍貴的空暇感到十分幸福。亨利熱情地協助他的工作,使我深受感動,何況我知道亨利本來對這類事情缺少熱情。他倆都說大會兆頭很好。“如果他倆都這么說,那可能确實不錯。”我在瓦格拉姆大街上邊走邊想。不過,我心里還是忐忑不安。羅貝爾多年未公開講過話,他能否像過去那樣触動听眾的心?我越過沿人行道一字擺開的警車,繼續向代爾納廣場走去,提前到了會場。十年前,卜萊耶爾集會的那個晚上,我也是獨自一個提前赶到會場,圍著廣場轉了很長時間后,到洛林酒家喝了杯葡萄酒。這次,我沒有進酒家的門。過去的永遠過去了。驀然間,我感到揪心的遺憾,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緣故。噢!十有八九是因為過去的緣故吧。我返身沿著凄涼的人行道信步走去。我想起了當年羅貝爾登上主席台時,自己內心陡然而生的那份痛楚,仿佛別人把他從我手中奪走了似的。今天這個晚上,一想到他就要登台,离著我遠遠的,我不禁感到恐懼。會場里人還不多。“大隊人馬往往都在最后一分赶到會場。”康熱夫婦告訴我說。我盡量裝出冷靜的樣子跟他們聊天,可兩只眼睛卻焦灼不安地盯著入口。人們到底是不是跟著羅貝爾走,就要見分曉了。當然,即使他們跟著他走,也談不上什么胜利。可話又說回來,倘若會場空空蕩蕩,那就徹底失敗了。會場上人越來越多。當演講的人們在一片掌中上講壇時,整個會場已經座無虛席。主席台上,那一張張親切的臉龐突然變成了一副副嚴肅的面孔,讓人看了真不習慣。勒諾瓦那副強裝的姿態,生硬得像塊木頭,簡直跟桌子椅凳難以分辨;与此相反,薩瑪澤爾獨占了整個主席台的光彩,這里是他最自然的場所。亨利開始講話,那親切的話語旋即使巨大的會場縮小,仿佛成了一間私人的臥室:他眼前看到的不是五千听眾,而是五千個單個的人,他拿出几乎像在傾心交談的聲調,親切地對大家講話。透過他的字字句句,他漸漸向我們奉獻出了友情,這是不容置疑的友情:人生來并不是命中注定要仇恨,要打仗。我們听著听著,對此愈加堅信不疑。听眾報之以經久不息的掌聲。接著,梅里科故意講了有气無力的几句話。繼而輪到羅貝爾。場上歡聲雷動!他剛站起身子,人們便鼓掌跺腳,齊聲歡呼。他神態冷靜地等待著。我心中自問此時他是否激動:反正我已經心潮激蕩。這些天來,我見他日以繼夜地伏案工作,紅紅的雙眼,弓著腰,顯得孤獨,對自身缺乏把握。此時,五千人歡呼的正是這同一個人。他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呢?是一位偉大的作家,同時又是警覺委員會和反法西斯集會的領袖;是一個獻身革命而又不否認自己是知識分子的知識分子。對老一輩來說,他代表著戰前;對年輕一代,他又代表著現在,代表著他們的希望。他實現了過去和現在的統一……他無疑還是其他种种的化身,每一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愛戴著他。人們繼續在鼓掌,掌聲在我心間擴大,響亮無比。名聲、榮譽,平常我對這些東西不屑一顧,可今天晚上,它們在我眼里是多么值得羡慕。我心中在想:“能夠正視其生活的真實并從中汲取樂趣的人是多么幸福;能夠從朋友的臉龐上看到自己的生活之真實的人是多么幸福。”他們終于平靜下來了。羅貝爾剛一張開嘴,我的雙手早已濕乎乎的,額頭挂滿了汗珠。盡管我知道他善于言辭,可我還是提心吊膽。幸好,我很快就被他吸引住了。羅貝爾講話毫無夸張之處,其邏輯步步逼緊,猶如暴風雨一般不可抵擋。他沒提出什么綱領,而是向我們下達任務。這些任務是如此緊迫,不能不去立即完成。完成這些任務的必要性本身就是胜利的保障。我的周圍,人們臉上洋溢著微笑,眼睛閃閃發亮,每個人都可以從他人的臉上看到自己的信念。不,這場戰爭并非枉然,人們終于從中悟到了安于自私自利要付出多么慘重的代价,他們將要把自己的命運緊緊掌握在手中,獲得和平的胜利,在整個地球上取得自由和幸福。這是清楚、明确、再也簡單不過的常理:人類只能需要和平、自由和幸福,又有什么阻擋人類實現自己的希望呢?在地球上統御的只有人類。透過羅貝爾的一字一句,這個明顯的道理清楚地擺在我們眼前。他一講完話,掌聲大起,經久不息,我們是在為真理鼓掌。我用手絹揩了揩雙手。和平有了保障,前途有了保證,最近的和遙遠的結成了一体。我沒有听薩萊夫的講話。他和梅里科一樣討厭,可這無關緊要。胜利已經在握,不僅僅是這次集會,而且包括這次集會所意味的一切。
  最后一個講話的是薩瑪澤爾。他很快開始叫喊,開始吆喝,儼然集市上的一個叫賣者。我重又坐在座椅上,周圍的人跟我一樣難以自己,傻乎乎地被這些話語所陶醉。這不是什么希望,也不是什么先兆:僅僅是話語而已。在卜萊耶爾會場,我曾在那一張張全神貫注的臉上看見過同樣的光芒,但這并沒有阻擋華沙、布痕瓦爾德、斯大林格勒、奧拉杜爾悲劇的發生。是的,大家都知道安于天命与自私自利的代价。可是,大家雖然早已明白,但也毫無用處。人們從來就沒有成功地阻止過災禍的降臨;也不可能在朝夕之間可望獲得成功,至少在我們活著的這一代已經不可能了。至于這一漫長的史前時代之后將發生什么,不得不承認根本無法想象。前途并沒有把握,近的与遠的一切都毫無保障。我瞥了羅貝爾一眼。所有這一雙雙眼睛反映出的難道真的就是他說的道理?人們也在別處審視著他:從美國、從蘇聯、從遙遠的過去審視著他。他們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人?也許只是一個老夢幻家。做夢向來缺乏嚴肅性。也許他將來就會這樣來看待自己。他將意識到自己的行動毫無益處,或者更糟,只是起到了蒙騙人們的作用。若能以我的意志為轉移,宣布世間沒有真理可言就好了!可是,真理确實存在。我們的生活分明存在著,猶如石塊一般沉重,有著我們所不了解的一面,這是多么可怕啊。我肯定自己這一次說的不是胡話,我一滴酒也沒喝,黑夜也尚未降臨,然而恐懼感卻使我窒息。
  “你們滿意嗎?”我一副超脫的樣子問他們。亨利是滿意的。“這是一次成功。”他快活地告訴我。薩瑪澤爾說:“這是一次胜利。”可是羅貝爾卻咕嚕道:“一次集會,這證明不了什么東西。”十年前,他從卜萊耶爾會場出來時,沒有說過類似的話。當時,他滿面紅光,神采奕奕。然而,我們都考慮到戰爭也許最終將要爆發:這种清醒的認識來自何處?啊!我們面前時間還長。透過戰爭的威脅,羅貝爾隱約看到了法西斯主義最終要被消滅,這將付出何种犧牲,他已經徹底超越。如今,他感覺到暮年已至:他需要短時期內的明确信念。后來几天,他一直抑郁不歡。本來,當夏爾利埃告訴他已經加入了革命解放聯合會時,他應該喜笑顏開的,可是我發現他從來沒有像這次會談后那樣沉默寡言。不過,我心里是理解他的。這主要不是因為夏爾利埃那副外貌的緣故:夏爾利埃出了集中營后,頭發雖然還沒有長起來,皮膚發紅、粗糙不平,可他總歸又長了十公斤,還配了假牙;也不是他講的那些事情的緣故,對集中營的那种种恐怖我們已經再也清楚不過了。令人難以忍受的應該說是夏爾利埃說話時的那种腔調。他原本是位最溫和、最執著的理想主義者,如今,當他回憶起遭拳打、挨耳光、受酷刑、經受饑餓、腸絞痛等忍辱負重的日子時,卻付之一笑。這談不上什么厚顏無恥的笑,可這是幼稚的笑,還是看破紅塵的笑,是超脫的笑,還是愚蠢的笑,誰也不甚清楚。他恥笑社會党想入非非,期待他重新加入他們的隊伍,對共產党人他則始終存著內心那份由來已久的厭惡。革命解放聯合會吸引了他,他許下諾言,答應要把聚集在他身后的一大班人馬一起帶來。等他离開我們后,羅貝爾對我說:
  “你那一天對我猶豫不決還感到奇怪,可你現在明白了吧。今天,當人們參与行動時,最可怕的一點是大家對錯誤付出的代价都一清二楚。”
  我知道他認為他的同輩人及他本身對這場大戰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他是頭腦最清醒、行動最積极地反對這場戰爭的人之一。可是,他失敗了,于是便把自己視為罪人。使我感到惊奇的是,他与夏爾利埃的會面竟喚起了他內心的痛楚。一般來說,他往往對集体而很少對個人作出反應。
  “不管怎樣,即使革命解放聯合會本身就是個錯誤,也不會造成大難。”我說。
  “小災小難也是難。”羅貝爾說。他遲疑了一下:“只有比我現在年輕的人才會輕信前途可以拯救一切。我深感自己的責任比過去更加有限,但同時也更加明确、更加重大了。”
  “怎么回事?”
  “呃,我的想法与你頗為相似,一個人的死亡或災難是永遠無法超越的。噢!我是在逆流而行。”他補充道,“現在年輕人的心腸比我們過去要硬得多,甚至連廉恥心也蕩然無存了,而我倒變得多愁善感起來。”
  “反過來不正可以說明您變得比以前更加實在了嗎?”
  “我沒有把握:什么地方實實在在?”羅貝爾問道。
  毫無疑問,他比以前更加脆弱易擊了。幸虧集會見了成效,每天都有人來登記入會。共產党人最后也沒有向革命解放聯合會宣戰,他們言談之中雖然帶著惡意,但掌握一定分寸,并不過火。整個運動可望真正得到發展。惟有一點不利,就是《希望報》因此而失去了許多讀者,不久將被迫使用特拉利奧的資金。
  “您肯定他准會出錢?”我問道,一邊在鏡中很不滿意地端詳著自己。
  “當然肯定。”羅貝爾回答道。
  “那您為什么要去赴這次晚宴?為什么還要拖著我去?”
  “不管怎么說,還是讓他保持興頭的好。”羅貝爾說道,一邊遺憾地在系著領帶。“對一個准備從他身上挖出八百万的家伙,怎么也得吹吹他的癖好。”
  “八百万!”
  “對!”羅貝爾說,“他們到了這個地步!完全是因為呂克的過錯。多固執!可他們將不得不拿特拉利奧的錢。薩瑪澤爾親自去調查了一番,認為他們無論如何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那我從命。”我說,“為了《希望報》,去城里吃頓晚飯,值得!”
  我們笑盈盈地步入寬敞的書房兼沙龍,薩瑪澤爾夫婦已經先到了。薩瑪澤爾身著一套淡灰色法蘭絨西服,更顯得肥胖。特拉利奧也滿臉堆笑,他的妻子不在場,只見一位姑娘身材頎長,頭發黯無光澤,令我想起了中學時代那些虔誠的女同學。在黑白方格地面的餐廳,為我們擺了一席丰盛美味的佳肴。飯后用咖啡時,特拉利奧只招待飲料,沒有敬雪茄煙。薩瑪澤爾肯定更喜歡來支雪茄,他一邊品味著陳釀白蘭地,一邊談笑風生,倒也沒有在一旁私下盤算什么。我已經很久沒有踏進真正的資本家的門檻了,這樣做,我覺得是种慰藉。有時,我在心里想,我認識的知識分子全都有點靠不住的地方,可一与資本家打交道,馬上發現他們更沒有值得我們羡慕的東西。納迪娜确實古怪,我任她隨心所欲地生活也非同尋常。可面前這位已經憔悴的少女,給客人上咖啡時那副備受壓迫的神態在我看來要更為可怕得多。我敢肯定,若我將她安頓在我的長沙發上,她准有許多傷心事儿要向我訴說。好一個特拉利奧!盡管他裝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樣子,可我覺得他心術不正。他那難以遮掩的自負与他表面上對薩瑪澤爾熱情過頭的贊美极不協調。他們倆共同回憶起抵抗運動的往事,大談特談了一陣之后,轉而對集會成功表示祝賀。薩瑪澤爾說道:“好兆頭,我們正在向外省發展。一年之內我們就可擁有二十万會員,要不我們就會失敗。”
  “我們失敗不了!”特拉里奧說道。他轉身朝向羅貝爾,羅貝爾至此一直保持沉默,他平常可不是這副樣子。“我們這個運動的大好机遇在于它創建得正是時机。無產階級已經開始明白共產党人背叛了他們真正的利益。許多頭腦清醒的資產者也和我們一樣看清了消滅資產階級是大勢所趨,如今已經非接受不可了。”
  “可這也難免我們一年后還是擁有不了二十万會員,也不會因為這樣就保證不失敗。”羅貝爾怏怏不樂地說,“我們自己騙自己沒有任何好處。”
  “我的經驗告訴我,如果只滿足于一點點成績,那就難以取得巨大的胜利。”特拉利奧說,“但是我們處處限制自己的雄心壯志,也絕對沒有任何好處。”
  “重要的是我們并不限制自己的努力。”羅貝爾說。
  “啊!請允許我向您進一言,我們遠遠沒有發揮自己的全部能力。”特拉利奧不容置疑地說,“革命解放聯合會領導机构目標定得如此之低,《希望報》的印數如此微不足道,真讓人遺憾。”
  “印數低是因為《希望報》加入了革命解放聯合會的緣故。”我說。
  特拉利奧一副不滿的神態瞪了我一眼,我心想他要是有妻子,若不讓她開口,那她決沒有權利多說話。“不,”他近乎粗魯地說,“是因為缺少干勁。”
  “事實是在這之前,《希望報》擁有很多的讀者。”羅貝爾生硬地說。
  薩瑪澤爾平聲靜气地說:“剛解放,大家都有一股子熱情,《希望報》當時就借了這個光。”
  “必須正視事實。”特拉利奧說,“我們大家都相當欽佩佩隆,所以都有權利直言不諱地談談對他的看法。他是一個优秀的作家,可沒有政治頭腦,也不善經營,呂克在他身邊也無濟于事。”
  我心里清楚羅貝爾對這种看法并沒有多大分歧,可他搖搖頭說:“佩隆与革命解放聯合會攜手共進,因此而失去了右派和共產党人讀者。他目前財力很有限,難以扭轉情況。”
  “我絕對肯定,如果由薩瑪澤爾這樣的人來領導《希望報》,那要不了几星期,印數就會成倍增加。”特拉利奧一板一眼地說。
  羅貝爾掃了薩瑪澤爾一眼,只說了一句:“不行!”
  特拉利奧沉默了片刻,繼續說道:
  “如果我建議佩隆讓我為薩瑪澤爾買下報紙,多加點錢,怎么樣?”
  羅貝爾一聳肩膀:“那就試試看。”
  “您認為他不會同意?”
  “您設身處地為他想一想。”
  “好。如果我只要求買下呂克的那一股呢?或者只買下他們倆的三分之一?”
  “那是他們的報紙,您要明白。”羅貝爾說,“這報紙是他們一手創辦起來的,他們無論如何都會當家作主的。”
  “遺憾。”特拉利奧說。
  “也許。可誰也無能為力。”
  特拉利奧在沙龍里踱了几步:“我可不是一個安于天命的人。”他以打趣的聲音說道,“若有人告訴我這事辦不成,我馬上憋不住要證明能辦成。我補充一句,在我看來:革命解放聯合會的利益比個人的情感要重要得多,哪怕那是最令人崇敬的情感。”他嚴肅地說道。
  薩瑪澤爾神色不安地說:“您想一想前天訂的計划,我對您已經有言在先,鄙人難以苟同。”
  “可我也曾對您明言相告,我欣賞您的認真。”特拉利奧微微一笑說道。他帶有几分挑釁的神態看了看羅貝爾:“我償還《希望報》的所有債務,迫使佩隆做出抉擇:要么与薩瑪澤爾合作,要么就逼他關門。”
  “佩隆宁肯關門也不會向訛詐讓步。”羅貝爾以蔑視的口吻說道。
  “那么,他就關門吧。我再辦一家報紙,由薩瑪澤爾領導。”
  “不行!”薩瑪澤爾咕嚕了一聲。
  “您完全明白革命解放聯合會与您要辦的那种報紙毫不相干,采取這一种手段只能導致您立即被開除出去。”
  特拉利奧打量了羅貝爾一番,仿佛想看看對方抵抗的堡壘是否堅固。看來他很快被鎮住了,因為他急忙往后退縮:
  “我可從未想過要將這一方案付諸實施。”他笑呵呵地說,“我只想以此來嚇唬嚇唬佩隆。不管怎么說,這份報紙的成敗可是您的一塊心病。”他責怪地補充道:“增加一倍印數,就等于您增加了一半人馬。”
  “我知道。”羅貝爾說,“可我再跟您重复一遍,依我之見,佩隆和呂克的惟一過錯是財力那么有限,卻仍然固執地勉強維持。一旦哪一天您慷慨解囊,他們得到您的資金,那您就會看到情況將大不一樣。”
  “當然。”特拉利奧微笑著說,“因為在得到資金的同時,他們將被迫接受薩瑪澤爾。”
  羅貝爾面孔一沉:“對不起!您4月份曾對我親口說過,您准備無條件支持《希望報》。”
  我用眼角觀察著薩瑪澤爾,他毫不顯得尷尬,他的妻子一副備受折磨的神態,可她從來就是這种可怜相。
  “我沒有說過這話。”特拉利奧說,“我只是說在政治上報紙的領導顯然屬于革命解放聯合會的負責人,我決不會插手。根本就沒有涉及別的事情。”
  “那是因為別的事情當時似乎与此無關。”羅貝爾聲音不快地說,“我已答應佩隆保持完全獨立,正是鑒于這一許諾的可信性,他才冒了巨大的風險將《希望報》交給革命解放聯合會。”
  “就當作我沒有要受您的許諾的約束吧。”特拉利奧和和气气地說。“另外,我也不明白佩隆為何會拒絕這种結合,薩瑪澤爾是他的朋友呀!”
  “問題不在這里。倘若他想我們在他背后密謀,強迫他接受,那他一定很固執,決不會答應的。我十分理解他。”羅貝爾口气激烈地說。
  他顯得十分惱怒,我也滿臉不悅,尤其是因為我深知亨利對薩瑪澤爾的真實情感。
  “我也一樣固執。”特拉利奧說。
  “若違背佩隆的意愿,讓薩瑪澤爾進入《希望報》,那薩瑪澤爾的處境就會十分不妙。”羅貝爾說。
  “我也這么認為!”薩瑪澤爾說道,“當然,我認為,若在其他情況下,我完全有可能一顯身手,使正陷于困境的《希望報》重新得到發展。可我決不答應把我強加給佩隆,違背他的意愿。”
  “請您原諒我把這視作与自己休戚相關的大事。”特拉利奧以挪揄的口吻說道,“我并不試圖發什么大財,可我也絕對拒絕白白扔掉几百万,我要求能有所成果。如佩隆拒絕与您合作,”他對薩瑪澤爾說,“或您拒絕与佩隆合作,我就算了。若我認為事情必敗無疑,我決不貿然投入。在我看來,這种觀點是正确的。不管在什么情況下,一切都難以讓我改變這种觀點。”他冷冷地說。
  “既然您還沒有跟佩隆談過,我覺得這樣爭論毫無益處。”薩瑪澤爾說,“我堅信他會合作的。說到底,我們大家的利益都是一致的:這就是運動的成功。”
  “對,佩隆一定會明白作出某些讓步是妥當的,特別是如果您堅持讓他明白這一點的話。”特拉利奧對羅貝爾說。
  羅貝爾聳聳肩膀:“別指望我。”
  雙方的討論又拖延了一段時間。半個小時后,當我們下了樓梯口時,我說道:
  “這事情感覺太糟糕了!4月份時,特拉利奧到底跟您說了些什么!”
  “當時只談了報紙政治方面的問題。”羅貝爾說。
  “您對亨利是否承諾太多了?您是否有點過分了?”
  “也許是。”羅貝爾答道,“當時哪怕我有半點猶豫,就無法讓亨利作出決定。有時候不得不過分一點,不然就什么都干不成。”
  “那您剛才為什么不迫使特拉利奧作出決定?”我問道,“他要么無條件遵守諾言,要么他翻臉,您就把他開除出革命解放聯合會。”
  “那又怎么樣?”羅貝爾說,“如果他決定翻臉呢?等到亨利急需用錢的那一天,他該怎么辦?”我們繼續默默地行走。羅貝爾突然開口說道:“若亨利因為我而失去了這份報紙,那我決不會饒恕自己。”
  解放胜利之夜亨利的笑容重又浮現在我的眼前,我問他:“您就不想投入行動嗎?”他回答說:“不那么狂熱。”他為投入行動而付出了代价,把《希望報》交給了革命解放聯合會領導。他熱愛這份報紙,熱愛自由,不喜歡薩瑪澤爾。落到他頭上的這一切真夠丑惡的。可是,羅貝爾顯得憂心忡忡,我只能把這些想法藏在自己心底,嘴上只是說:“我不明白您為何信任特拉利奧,我對他可沒有絲毫信任感。”
  “我錯了!”羅貝爾只說道。他思索了片刻:“我去向莫瓦納要錢。”
  “莫瓦納不會給的。”我說。
  “那我就再向人要。有錢的人多著呢,終能找到愿意給的吧。”
  “我覺得誰如果要給錢,那必須既是億万富翁又是革命解放聯合會的會員。”我說,“這兩者差不多相互關聯,缺一不可。”
  “我設法去找。”羅貝爾說,“与此同時,我通過薩瑪澤爾向特拉利奧施加影響。薩瑪澤爾決不會同意把自己強加于人的。”
  “好像他對此并不那么不好意思。”我說,繼又一聳肩膀:“總要去試試吧。”
  第二天羅貝爾見了莫瓦納。莫瓦納抱有興趣,但顯然沒有承諾。羅貝爾又找了另一些人,可他們根本就沒有一絲興趣。我十分不安,心里總挂念著此事,可我沒有跟羅貝爾談起。就我來說,我總避免像別的女人那樣,說是給丈夫分憂解愁,實際上反倒使他憂上加憂。“羅貝爾不該做出這种事。”我心里老這么想。于是便下了這樣的結論:“若在過去,他決不會這樣干的。”這想法真古怪,它到底意味著什么?他常說的他擔負的責任對他來說比過去更加有限,但也更加沉重了,因為他再也無法將前途用作托詞。這樣一來,他便更加急于求成,因此致使他變得不如以前那樣一絲不苟。這念頭我實在不喜歡。像我這樣就生活在羅貝爾身邊,而且如此貼近,若去評判他,那無异于背叛他。
  几天后,納迪娜和朗貝爾回來了,對我來說,他們這次歸來倒是件好事,可讓我暫時踏下心。他們倆皮膚晒得黑黑的,顯得既開心又拘謹,好似一對新婚燕爾的夫婦。
  “納迪娜完全可以當一名一流的記者。”朗貝爾說,“她暢通無阻,并善于引導別人說話,在這些方面,她真棒极了!”
  “這職業有時确實有趣。”納迪娜神气活現地退讓說。
  可是,她最引以為自豪的是她在旅行期間在距巴黎城三十公里的地方發現了一座鄉村別墅。几星期以來,我一直夢想找到這樣一座別墅,可惜沒有著落。我很快喜歡上了那開著藍色百葉窗的黃色門面,雜草叢生的草坪,小巧玲瓏的屋子和四處盛開的野玫瑰。羅貝爾也被迷住了,我們簽了約。屋內破敗不堪,戶外的小徑蕁麻蔓延,納迪娜聲明修复工作全由她承擔。她突然對自己秘書的崗位失去了興趣,讓替代她秘書工作的人再繼續干一段時間,自己和朗貝爾住進了這座鄉村小屋:兩人一起寫書,同時拾掇院子,粉刷牆壁。朗貝爾黑黑的皮膚,雙手終日不离摩托車把,已經疲乏無力,加之那頭經常被納迪娜搞得亂蓬蓬的頭發,再也不像過去那樣一副十足的花花公子派頭了,但也沒有一點干体力活儿的模樣。不過,我也不得不對他們表示信任。
  納迪娜時不時回巴黎看看,可直到我們出發去奧弗涅的前夕才答應讓我們去圣馬丁。她在電話里故作庄重地邀請我們一起吃晚飯。
  “告訴爸爸有蛋黃醬吃,這是朗貝爾的拿手菜。”
  可是,羅貝爾卻謝絕了邀請。“朗貝爾一見我的面,不攻擊我心里就不安宁。我也只得反擊,叫人煩透了,首先我就受不了。”他遺憾地說。
  事實的确如此,只要羅貝爾在場,朗貝爾就顯得咄咄逼人。面對羅貝爾而認為沒有必要裝出另一番姿態的人确實也寥寥無几。“實際上,他是多么孤單啊!”我心里想。人們与之對話的決不是真實的他,而是一位死板、冷漠的大人物,這位人物除了与他的顯赫名聲之外,与真正的他別無共同之處。想當年,他是多么喜歡默默無聞地与眾人并肩行進,然而,這顯赫的名聲不可避免地在他和眾人之間筑起了一道屏障。人們無情地使他感覺到了這里障礙的存在。至于對羅貝爾這個實實在在、有血有肉的人,對他的喜怒哀樂,對他的徹夜難眠,誰也不注意。离家上車時,我還是堅持讓他陪我一道去。
  “我告訴您,我要去的話,晚會肯定不歡而散。”他說,“不過,得明白我對朗貝爾并不反感。”
  “對納迪娜,他可是有功勞的。”我說,“她平生第一次同意与他人合作。”
  羅貝爾微微一笑:“她過去是那么蔑視文學,如今看到書上印上了自己的大名又多么自豪!”
  “這就好!”我說,“這鼓勵著她繼續努力。這种工作對她正合适。”
  羅貝爾把手搭在我的肩頭:“現在對你女儿的命運有點放心了?”
  “是的。”
  “那你還等什么,還不給羅米歐寫信?”羅貝爾熱烈地說,“你再也沒有任何理由猶豫了。”
  “從現在起到元月份,還可能發生不測。”我連忙說。
  羅米歐接二連三來信讓我回話,可我總是擔心,害怕作出徹底的答复。
  “听我說,你自己看得清清楚楚,沒有你,納迪娜混得也很好。”羅貝爾說,“再說,你也經常這么對我講,教會她脫离我們生活,再也沒有比這對她更有益的了。”
  “确實。”我毫不沖動地說。
  羅貝爾困惑地打量了我一番:“你到底想不想去作這次旅行?”
  “當然想!”我說。可我又惊恐不安地說:“我不想离開巴黎。我不想离開您。”
  “你多傻,我可愛的小傻瓜。”他含情脈脈地說,“你离開我時是這個樣,回來時我還是這個樣,不會變的。你不是還跟我說過你并不想我嘛。”他笑哈哈地補充道。
  “那是過去。”我說,“可現在,您攬了那么多麻煩事,我不放心。”
  羅貝爾神色嚴肅地看了我一眼:“你不放心的事太多了,昨天對納迪娜,今天又對我。是否成了怪癖了?”
  “也許是。”我答道。
  “肯定是。你也一樣,無事自扰,神經不正常。你過去可不是這副樣子。”
  羅貝爾挂著溫柔的微笑,我以為自己不在家可能給他造成痛苦,可他卻覺得這种想法是神經不正常的表現。他完全可以一連几個月用不著我在他身邊,最起碼三個月。他的名聲、年歲和別人的態度不可避免地使他陷入孤寂的境地,我無法跟他分擔這份孤寂,更沒有能耐消除這份孤寂,它并不會因為我分擔或不分擔而有所加重或減輕。
  “你那些顧慮全都給我拋掉吧!”羅貝爾說,“赶快寫信回答,不然這次旅行的机會就要在你鼻子底下白白溜掉了。”
  “要是一切都很好的話,我從圣馬丁回來后就寫。”我說。
  “即使不好也寫。”羅貝爾以不容爭辯的口气說道。
  “到時看吧,”我又猶豫起來,“您跟莫瓦納談得怎么樣了?”
  “我已經跟你說過:他外出度假了,他10月份給我最后答复。可錢嘛,他差不多已經答應我了。”羅貝爾微微一笑:“他也一樣,很想留在左派隊伍中。”
  “他真的答應了?”
  “對。莫瓦納只要答應,會算數的。”
  “這就減了我的一件心事!”我說。
  莫瓦納不是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我心里真的感到踏實了。我問道:“您就不打算跟亨利談談?”
  “談了又有何用?他會有什么法子?是我讓他走上了困境,該由我來幫他擺脫。”羅貝爾聳聳肩膀:“再說,有可能惹他發火,他會什么都不顧的。不,等我有了錢再跟他談。”
  “好。”我說道,站起了身子。
  羅貝爾也跟著起身,對我微微一笑:“別不放心,去度一個美妙的晚會吧。”
  “我盡量努力。”
  羅貝爾肯定有理,這种無依無傍的憂慮感打一解放便產生了。我与許許多多的人一樣,難以重新适應新的生活。圣馬丁的晚會不會給我帶來任何新的東西。我猶豫不決,遲遲沒有答复羅米歐,并不是因為納迪娜和羅貝爾的緣故。我內心的這份焦慮只与我自身有關。在乘公共汽車去圣馬丁的路上,我自問最終能否消除這种不安的心情。我推開了院子的柵欄門。餐桌早已擺在椴樹下,屋內傳出來陣陣話聲。我徑直走進廚房。納迪娜站在朗貝爾身旁,朗貝爾脖間圍著一塊餐巾,正瘋一般地攪拌一种稀稀的調味汁。
  “你來得不巧!”她幸災樂禍地對我說,“蛋黃醬沒有做成功!”
  “您好。”朗貝爾神態陰郁地說,“對,這次蛋黃醬沒做成功,可我從來沒有失敗過!”
  “我跟你說這次也許會成功的,繼續做吧。”納迪娜說。
  “不,這次又完蛋了!”
  “你攪得太狠了。”
  “我告訴你已經完蛋了。”朗貝爾怒气沖沖地重复道。
  “啊!我來教您到底該怎樣重做蛋黃醬。”我說。
  我說著把做坏了的蛋黃醬扔進了垃圾桶,又遞給他兩個新雞蛋:“您自己做去吧。”
  納迪娜嫣然一笑:“你有時主意就是不錯。”她以不偏不倚的口吻說道,接著一挽我的胳膊,問道:“爸爸怎么樣?”
  “噢!他多么需要休假!”
  “等你們在國內轉一大圈回來,這房子就修好了。到時您來看看,我們干得有多棒!”納迪娜說。
  將來准備用作起居室的房間里擁擠不堪,放著踏梯和油漆桶,仍然一副工地似的凄慘樣。可我臥室的四壁已經涂上了一層暗紅色,羅貝爾的房間也刷上了淡淡的赭石色,布置得十分得体。
  “真妙。是誰布置的?他還是你?”
  “我們倆。我是下令的,他管執行。他憋著一股子勁,可他十分听使喚。”她神采飛揚地說。
  我笑了,“你這就省勁多了。”
  納迪娜需要指揮別人以獲得自信,一旦用心思去讓別人听她使喚,她便不再給自己打問號了。我已經很久沒有看見過她這般興高采烈了。扮演女當家的角色,這給她帶來了莫大樂趣。在色拉和冷盤中間,朗貝爾放了一大碗油膩發硬的蛋黃醬。我們倆當著納迪娜的面一口气把一瓶白葡萄酒喝了個精光。他倆興致勃勃地跟我談起了他們的計划:先去比利時、荷蘭、丹麥和所有被占領過的國家,然后再去歐洲其他國家。
  “別提我還曾決定放棄通訊報導工作了。”朗貝爾說道,“沒有納迪娜,我确實早就放棄了。她比我要富有才華,要不了多久,她就只需要我當她的陪同了。”
  “正因為這個原因你才不讓我駕駛你那輛破摩托車吧。”她抱怨道,“開車又不難!”
  “折了脖子也不難,瘋丫頭。”
  他從心底對她深情地一笑。在他看來,她具有我絕對沒有發現的另一番魅力。我從來只是從一個方面去認識她,她是我的女儿。對我來說,她平平常常,并無特別的魅力。朗貝爾又打開了一瓶白葡萄酒。他根本就不會飲酒,兩只眼睛已經閃閃的,顴頰通紅,額頭上滲出些許汗珠。
  “別喝過量。”納迪娜說。
  “啊!別扮演女當家的角色了。你知道一旦你玩女當家的把戲就會出什么事嗎?”
  納迪娜臉色一沉:“別說蠢話。”
  朗貝爾脫掉了外衣:“我太熱了。”
  “你會病了的。”
  “我從不會生病。”他朝我轉過身子:“納迪娜就不愿相信,我長得并不壯實,可我很有抵抗力。在有的方面,我肯定比儒安維爾的拳擊教練還更有毅力。”
  “等騎摩托車穿越撒哈拉沙漠時再瞧吧!”納迪娜樂呵呵地說。
  “准能穿過去!”朗貝爾說,“摩托車到處都能過!”他看了看我:“您認為這不行嗎?”
  “我說不准!”我說。
  “不管怎樣,試試吧。”他堅決地說,“必須嘗試著去干事情!不能因為是知識分子就有理由養尊處优。”
  “答應你了。”納迪娜笑著說,“咱們一定能穿過撒哈拉,越過西藏高原,然后再去亞馬孫河畔的叢林探險。”她一把擋住了朗貝爾伸向酒瓶的手:“不行,你喝得已經太多了。”
  “一點儿不多。”他站了起來,走了兩步:“我跌跌撞撞了嗎?穩得很呢。”
  “那就等著瞧你耍把戲吧。”納迪娜說。
  “耍把戲是我的特長之一。”朗貝爾說。他抓起三只桔子,向空中拋去,有一只沒接著,自己卻整個儿跌趴在草坪上。納迪娜咯咯大笑起來:
  “多蠢的家伙!”她含情脈脈地說,她撩起圍裙的一角,擦著朗貝爾汗水淋漓的額頭,朗貝爾乖乖地任她擦拭,一副幸福的神情。“他真的富有社交的才華。”她說,“他唱的一些歌真滑稽!你想讓他給你唱一支嗎?”
  “我給您唱首《豬玀的心》吧。”朗貝爾干干脆脆地說。
  他唱著歌,納迪娜連淚水都笑了出來。可是,我卻發現在朗貝爾的歡快之中隱含著一种近乎悲愴的痛楚,仿佛也想借助這笨拙的跳躍擺脫這份痛苦,可它卻緊緊地依附著他。他裝扮著鬼臉,發出小丑似的聲音,雙頰流淌著汗珠,雙眼射出焦灼不定的目光,叫我看了心里好不難過。當他最后跪倒在納迪娜的腳下,納迪娜一副占有者的神態,幸福地撫摸著他的腦袋的時候,我心里才好受了一些。
  “你是個好小伙子。”她說,“現在安靜安靜,休息一下!”
  她喜歡扮演護士的角色,他也樂于讓她愛撫。他們倆有著許多共同之處:他們有著共同的過去,共同的年輕時代,他們都憎恨空想与廢話,幻想冒險,雄心勃勃,雖然這勃勃雄心還變化不定。他們也許能夠相互給予信任,共同創造事業,取得成就,獲得幸福。一個年方十九,一個才二十五歲:前程才剛剛展現!他們不是苟延殘喘的幸存者。“可我呢?”我思慮著,“難道我真的已經被活活地埋葬在過去了嗎?沒有!”我激動地回答:“沒有!”納迪娜、羅貝爾完全可以沒有我而生活,他們只不過是我的一些托詞而已,而我只是我本身怯懦的犧牲品,突然,我為之感到羞辱。眼前映出一架將我帶走的飛机,一座巨大的城市,整整三個月間,我惟一的任務將只是學習、玩樂。多么自由,多么新鮮啊!這正是我所希冀得到的一切!我已經在愛神木下构筑了自己的安樂窩,可卻到活人的世界中四處游蕩,這無疑是瘋狂的不慎:管它去呢!我不再去抵擋這份從心頭升騰而起的歡樂。對,今天晚上我就答應去。不管怎么說,勉強地幸存,就意味著不斷地重新開始生活。我希望自己還能獲得再生。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