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三十一章


  命運的寵儿:百老匯大街的花花世界
  這個城市和他自己的處境影響著赫斯渥,也同樣影響著嘉莉,她總是帶著一顆极其善良的心接受命運的安排。紐約這地方,雖然她最初表示過不喜歡,但很快就使她十分感興趣了。這里的空气清新,街道更加寬闊,還有人們之間那特有的互不關心,這一切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從未見過像她住的這么小的公寓,可是很快就喜歡上了它。新家具顯得非常豪華,赫斯渥親手布置的餐具柜閃閃發亮。每個房間的家具都很相宜,在所謂的客廳或者前房間里還安放了一架鋼琴,因為嘉莉說她想學鋼琴。她還雇用了一個女仆,而且自己在家務的料理和知識方面也進步很快。她生平第一次感到有了歸宿,自認為在社會上人們的心目中取得了一定的合法地位。她的想法既愉快又天真。有很長一段時間,她一心只顧著布置紐約的住房,對一幢樓里同住十戶人家,大家卻形同陌路,互不關心,感到十分奇怪。使她惊异的還有港灣內那几百條船的汽笛聲--有霧的時候,駛過長島海峽的汽輪和渡船發出的漫長而低沉的汽笛聲。這些聲音來自大海,就憑這一點,它們就很奇妙。她常常從西面的窗口眺望赫德森河以及河兩岸迅速建設起來的大都市的景色。可琢磨的東西很多,足夠她欣賞個一年半載也不會感到乏味。
  另外,赫斯渥對她的痴情也使她大為著迷。他雖然心里很煩惱,卻從不向她訴苦。他風度依舊,神气十足,從容不迫地對付新的處境,為嘉莉的癖好和成就感到高興。每天晚上他都准時回家吃飯,覺得家里的小餐室可愛之极。在某种程度上,房間窄小反倒顯得更加華麗。它看上去應有盡有。舖著白色台布的餐桌上擺著精美的盤子,點著四叉燈台,每盞燈上安著一只紅色燈罩。嘉莉和女仆一起燒的牛排和豬排都很不錯,有時也吃吃罐頭食品。嘉莉學著做餅干,不久就能自己忙乎出一盤松軟可口的小點心來。
  就這樣度過了第二、第三和第四個月。冬天來了,隨之便覺得待在家里最好,因此也不大談起看戲的事。赫斯渥盡力支付一切費用,絲毫不露聲色。他假裝正在把錢用來再投資,擴大生意,以便將來有更多的收入。他樂于盡量節省自己的衣服費用,也難得提出為嘉莉添置些什么。第一個冬天就這樣過去了。
  第二年,赫斯渥經營的生意在收入上真的有所增加。他能每月固定地拿到他預計的150塊錢。不幸的是,這時嘉莉已經得出了一些結論,而他也結交了几個朋友。
  嘉莉天性被動、容忍,而不是主動、進取,因此她安于現狀。她的處境似乎還很令她滿意。有時候,他們會一起去看看戲,偶爾也會應時令去海邊以及紐約各處玩玩,但他們沒有結交朋友。赫斯渥對她的態度自然不再是彬彬有禮,而是一种隨便的親密態度。沒有誤會,沒有明顯的意見分岐。事實上,沒有錢,也沒有朋友來拜訪,他過一种既不會引起嫉妒也不會招惹非議的生活。嘉莉很同情他的努力,也不去想自己缺少的在芝加哥時所享受的那种娛樂生活。紐約,作為一個整体,和她的公寓似乎暫時還令人心滿意足。
  然而,如上所述,隨著赫斯渥生意的興隆,他開始結交朋友。他也開始為自己添置衣服。他自認為家庭生活對他十分珍貴,但又認為他偶爾不回家吃晚飯也是可以的。他第一次不回家吃飯時,讓人帶信說他有事耽擱了。嘉莉一個人吃了飯,希望不會再發生同樣的事情。第二次,他也讓人帶了話,但是已臨近開飯的時間。第三次,他干脆全忘了,事后才解釋了一番。這類事情,每隔几個月就會有一次。
  “你去哪里了,喬治?"他第一次沒回來吃飯以后,嘉莉問。
  “在店里走不開,"他親切地說,"我得整理一些帳目。”“很遺憾,你不能回家,"她和气地說,"我准備了這么丰盛的晚飯。"第二次,他找了個同樣的借口,但是第三次,嘉莉心里覺得這事有點反常了。
  “我沒法回家,"那天晚上回來的時候,他說,"我太忙了。”“難道你不能給我捎個信嗎?"嘉莉問。
  “我是想這樣做的,"他說,"可是你知道,我忘了,等我想起來時,已經太晚了,捎信也沒用了。”“可惜了我這么好的一頓晚飯!"嘉莉說。
  正是這個時候,通過對嘉莉的觀察,他開始認為她的性情屬于那种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婦型。這一年之后,他真地以為她主要的生活內容在料理家務上得到了自然的表現。盡管他在芝加哥看過她的演出,而在過去的一年中,他看到她由于受到他造成的條件的限制,只是与這套公寓和他打交道,沒有結交任何朋友或伙伴,但他還是得出了這個奇怪的結論。隨之而來的是對娶了這么一位知足的太太感到心滿意足,而這种心滿意足又產生其必然的后果。這就是,既然他認為她滿足了,就覺得他的職責只是提供能使她這樣滿足的東西。他提供了家具、裝修、食品以及必要的衣物。而要給她娛樂,要帶她到外邊陽光燦爛富麗堂皇的生活中去之類的想法卻越來越少。外面的世界吸引著他,但是他沒有想到她也愿意一起去闖蕩。有一次,他一個人去看戲。另一次,他和兩個新朋友晚上在一起打牌。他在經濟上又開始羽毛丰滿了,因而他又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入公共場所。只是這一切遠不及他在芝加哥時那么招遙他避而不去那些容易碰到他過去的熟人的娛樂場所。
  這時,通過各种感官印象,嘉莉開始感覺到了這一點。她不是那种會被他的行為弄得心煩意亂的人。她并不十分愛他,也就不會因嫉妒而不安。實際上,她一點儿也不嫉妒。對她這种心平气和的態度,赫斯渥感到很高興,而他本來還應該對此适當地加以考慮的。當他不回家的時候,她也不覺得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她認為他應該享有男人們通常的樂趣--和人聊聊天,找個地方休息一下,或与朋友商量商量問題。雖然她很愿意他能這樣自得其樂,但她不喜歡自己被冷落。不過,她的處境似乎還過得去。她真正察覺到的,是赫斯渥有些不同了。
  他們在七十八街住的第二年的某個時候,嘉莉家對面的那套公寓空了出來,搬進來一個非常漂亮的年輕女人和她的丈夫。嘉莉后來結識了這一對人。這完全是公寓的結构促成的。兩套公寓之間有一處是由升降送貨机連在一起的。這個實用的電梯把燃料、食品之類的東西從樓底送上來,又把垃圾和廢物送下去。電梯由同一層樓的兩戶人家公用,也就是說,每家都有一扇小門通向它。
  倘若住在兩套公寓里的人同時應門房的哨聲而出,打開電梯小門時,他們就會面對面地站著。一天早晨,當嘉莉去拿報紙時,那個新搬來的人,一個大約23歲的膚色淺黑的漂亮女人,也在那里拿報紙。她穿著睡袍,披著晨衣,頭發很亂,但是看上去很可愛、很友善,嘉莉立刻對她有了好感。新搬來的人只是害羞地笑了一笑,但是這就夠了。嘉莉覺得自己很想結識她,而對方的心里也產生了同樣的想法,她欣賞嘉莉那張天真的臉。
  “隔壁搬進來的女人真是個大美人,"嘉莉在早餐桌上對赫斯渥說。
  “他們是什么人?"赫斯渥問。
  “我不知道,"嘉莉答道。"門鈴上的姓氏是万斯。他們家里有人鋼琴彈得很好。我猜一定是她。”“哦,在這個城市里,你永遠搞不清鄰居是什么樣的人,對吧?“赫斯渥說,表達了紐約人對鄰居的通常看法。
  “想想看,"嘉莉說,"我在這幢房子里和另外九戶人家一起住了一年多,可是我一個人都不認識。這家人搬到這里已有一個多月了,可是在今天早晨之前,我誰也沒見過。”“這樣也好,"赫斯渥說,"你根本不知道你會認識些什么樣的人。他們中的有些人可不是什么好東西。”“我也這么想,"嘉莉附和著說。
  談話換了別的話題,嘉莉就沒再想這件事了。直到一兩天后,她出去上市場的時候,遇見万斯太太從外面進來。后者認出了她,點了點頭。嘉莉也報以一笑。這樣就有了相識的可能。
  要是這一次一點都沒認出來,就不會有以后的交往了。
  以后的几個星期里,嘉莉再也沒有見過万斯太太。但是透過兩家前房間之間的薄薄的隔牆,她听到她彈琴,很喜歡她選的那些愉快的曲子及其精彩的演奏。她自己只能彈彈一般的曲子,在她听來,万斯太太演奏的丰富多采的樂曲,已經接近偉大的藝術了。至今她所耳聞目睹的一切--僅僅只是些零碎的印象--表明這家人頗有些高雅,而且生活富裕。因此對今后可能發展的友誼,嘉莉已經作好了准備。
  一天,嘉莉家的門鈴響了,在廚房里的仆人按動電鈕,打開了一樓總出入口的前門。嘉莉等在三樓自己家的門口,看是誰來拜訪她。上來的是万斯太太。
  “請你原諒,"她說,"我剛才出去時忘了帶大門的鑰匙,所以就想到按你家的門鈴。"這幢樓的別的住戶,每逢出門忘了帶大門鑰匙的時候,大家都這么做。只是誰也不為此而道歉。
  “沒關系,"嘉莉說,"我很高興你按我家的門鈴。我有時也這么做。”“今天天气真好,是嗎?"万斯太太說,停留了一會儿。
  這樣,又經過几次初步的接触,便正式開始了相互的交往。嘉莉發現年輕的万斯太太是個令人愉快的朋友。
  有几次,嘉莉到她家去串門,也在自己家里招待了她。兩家的公寓看上去都不錯,不過万斯家布置得更加豪華。
  “我想請你今天晚上過來,見見我的丈夫,"她們開始熟悉后不久,万斯太太說。"他想見見你。你會打牌,對嗎?”“會一點儿,"嘉莉說。
  “那好,我們來打打牌。要是你丈夫回家的話,帶他一起過來。”“他今晚不回來吃飯,"嘉莉說。
  “那么,等他回來時,我們來叫他。”
  嘉莉答應了,那天晚上見到了大腹便便的万斯。他比赫斯渥小几歲。他那看似美滿的婚姻,多半是因為他有錢,而不是因為他有副好長相。他第一眼看到嘉莉,就對她產生了好感。
  他刻意表現得很和气,教她玩一种新牌,和她談到紐約及其各种娛樂。万斯太太在鋼琴上彈了几首曲子。最后赫斯渥來了。
  “我很高興見到你,"當嘉莉介紹他時,他對万斯太太說,大大顯示了曾經使嘉莉著迷的往日的風度。
  “你是不是以為你的太太逃走了?"万斯先生在介紹時伸出手來說。
  “我還以為她可能找到了一個更好的丈夫,"赫斯渥說。
  這時,他把注意力轉向了万斯太太,剎那間,嘉莉又看見了有段時間她下意識地感到在赫斯渥的身上不复存在的東西--他所擅長的隨机應變和阿諛奉承。她還發現自己穿得不夠体面,比起万斯太太來差得太遠。這些已不再是模糊的想法。她看清了自己的處境。她覺得生活越來越乏味,而且為此感到憂愁。昔日那种助人向前,激人向上的憂郁感又回來了。
  那個充滿向往的嘉莉在悄悄地提醒她,該考慮自己的前途了。
  這种覺醒并沒有立即產生什么結果,因為嘉莉缺少主動精神。但是盡管如此,她似乎總是很能适應變化的潮流,擅于投身其中,隨波逐流。赫斯渥什么也沒有覺察到。他沒有感覺到嘉莉注意到的鮮明的對比。他甚至連她那憂郁的眼神都沒覺察到。最糟糕的是,她現在開始覺得家里寂寞,要找非常喜歡她的万斯太太作伴。
  “我們今天下午去看場戲吧,"一天早晨,万斯太太走進嘉莉家說,身上還穿著起床時穿的一件柔軟的粉色晨衣。赫斯渥和万斯大約一小時前就各上其路了。
  “好啊,"嘉莉說,注意到万斯太太的外表總是帶著那种得歡受寵且愛好打扮的女人的神气。她看上去似乎很受寵愛而且有求必應。"我們去看什么戲呢?”“喔,我很想去看納特·古德溫的演出,"万斯太太說。"我看他的确是個最逗人的演員。報紙說那是一出很好的戲。”“那我們什么時候動身?"嘉莉問。
  “我們一點鐘動身,從三十四街出去,沿百老匯大街往南走,"万斯太太說。“這樣走去很有意思,他在麥迪遜廣場演出。”“我很樂意去,"嘉莉說。"戲票要多少錢?”“不到1塊錢,"万斯太太說。
  万斯太太回去了。到了1點鐘又來了。穿著一身深藍色便于步行的衣服,漂亮极了,還配有一頂時髦的帽子。嘉莉把自己打扮得也夠迷人的。但相形之下,這個女人讓嘉莉感到痛心。看來她有很多精致的小玩意儿,嘉莉卻沒有。她有各种小金飾物,一只印有她的姓名縮寫的精美的綠皮包,一塊圖案十分花哨的時髦手帕和一些類似的其它東西。嘉莉覺得自己需要更多更好的衣服才能和這個女人媲美。誰看見她倆都會單憑服飾就選擇万斯太太的。這种想法十分惱人,盡管不甚公正,因為嘉莉現在有著同樣楚楚動人的身材,出落得越發標致,已經是個絕頂可愛的她那种類型的美人了。兩人的衣著,在質量上和新舊上都有些差別,但這些差別并不十分明顯。然而,這卻增加了嘉莉對自己處境的不滿。
  漫步百老匯大街,在當時也和現在一樣,是這個城市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在日戲開場前和散場后,這里不僅聚集著那些愛賣弄風姿的漂亮女人,還有那些愛看女人、愛欣賞女人的男人。這是一支由漂亮的臉蛋和華麗的衣著組成的隊伍,十分壯觀。女人們穿戴著自己最好的帽子、鞋子和手套,一路上手挽著手,漫步于那些從十四街到三十四街沿街都是的華麗的商店或戲院。同樣,男人們也穿著自己所能買得起的最時新的服裝招搖過市。在這里,裁縫可以得到裁剪服裝的啟發,鞋匠可以了解流行的款式和顏色,帽匠可以知道帽子的行情。如果說一個講究穿著的人買了一套新裝,第一次穿出來一定是在百老匯大街上,這可是一點不假。這個事實千真万确,眾所周知。因此,几年之后,還發行了一首流行歌曲,詳細地談到了這一點以及有關上演日戲的下午那种炫耀的場面的其它情況。
  歌名叫《他有什么權利待在百老匯大街上?》,歌曲發行后,在紐約的音樂廳里非常風行。
  在這個城市待了這么久,嘉莉還從未听說過如此炫耀的場面。當有這种場面出現的時候,她也沒去過百老匯大街。然而,對万斯太太來說,這已是家常便飯了。她不僅了解它的全部,而且經常置身其中,特意去看人和被人看,以自己的美貌去引起轟動,將自己与這個城市的時髦的美人相比照,以免在穿著講究上有任何落伍的趨勢。
  她們在三十四街下了有軌電車之后,嘉莉頗為自在地朝前走著。可是沒過一會儿,她就盯著那些成群地從她們身邊走過或是和她們同行的美人們看了起來。她突然發覺万斯太太在眾目睽睽之下很有些局促了,那些英俊的男人和穿著高雅的太太們,用肆無忌憚的目光盯著她看,毫無禮貌可言。盯著人看似乎成了正當而自然的事。嘉莉發現也有人在盯著她看,向她送秋波。身穿精美的大衣,頭戴大禮帽,手持銀頭拐杖的男人擦肩而過,而且常常盯著看她那雙敏感的眼睛。衣著筆挺的太太們沙沙作響地走過,一路作著笑臉,散發著香味儿。嘉莉注意到她們中間沒几個善良之輩,絕大多數都是邪惡之种。
  這中間多的是紅唇、白面、香發以及迷茫懶散的大眼睛。她驀地一惊,發現自己正置身于時髦的人群中,在這個炫耀的地方展示自己,而且是如此壯觀的地方!珠寶店明亮的櫥窗沿途可見。鮮花店、皮草行、男子服飾用品店、糖果店,一家挨著一家。
  遍街都是馬車。神气十足的看門人,身著寬大的外套,配著閃閃發光的銅鈕扣和銅腰帶,侍立在高檔商店的門前。穿著棕色長統靴、白色緊身褲和藍色上衣的馬車夫,巴結地等候著在店里買東西的女主人。整條大街都是一派富麗堂皇的景象,嘉莉覺得自己并不屬于這里。無論如何,她也作不出万斯太太那种姿態和風度來,万斯太太因為自己漂亮,總是信心十足。她所能想到的只是,大家一定會看得很清楚,在她們兩人之間,她的打扮較差。這刺痛了她的心。她打定主意,除非打扮得更漂亮些,否則她不再上這里來了。然而同時,她又渴望著能享受一下以同等的身价來這里出出風頭的樂趣。啊,那樣她就會很幸福了。
  ------------------
  書路 掃描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