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三十四章


  石磨的碾動:第一道糠屑
  嘉莉一旦對事實有了正确的認識,就像赫斯渥一樣,一直考慮著目前的處境。她花了几天的工夫才充分認識到,她丈夫的生意即將完結,這意味著他們要為生活而掙扎,要遭受貧困。她回想起她早年冒險闖蕩芝加哥的日子,想起漢生夫婦和他們的那套房子,她心里很是反感。這太可怕了!凡是和貧困有關的事都是可怕的。她多么希望自己能找到一條出路埃最近和万斯夫婦一起的一些經歷,使得她完全不能以自滿的心情來看待自己的處境了。万斯夫婦帶給她的几次經歷,使她徹底迷上了這個城市的上流社會的生活。有人教會了她怎樣打扮,到何處去玩,而這兩者她都沒有足夠的財力做到。如今,她滿眼和滿腦子都是這些事情--就像是些永存的現實。她的處境越是緊迫,這另一种光景就越是顯得迷人。現在貧困正威脅著要將她整個俘獲,并把這另一個世界使勁朝上推去,使它就像任何窮人都會向之伸手乞討的上天一般。
  同樣也留下了艾姆斯帶進她生活的理想。他的人走了,但他的話還在:財富不是一切;世界上還有很多她不知道的事;當演員不錯;她讀的文學作品不怎么樣。他是個強者,而且純洁--究竟比赫斯渥和杜洛埃強多少、好多少,她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是期間的差別令她痛苦。這是她有意不去正視的事。
  在沃倫街酒店干的最后三個月里,赫斯渥抽出部分時間,按著那些商業廣告,四下尋找机會。這事多少有些令人傷感,原因完全在于他想到他必須馬上找到事情做,否則他就得開始靠他攢的那几百塊錢過活,那樣他就會沒錢投資,他就不得不受雇于他人,做個職員了。
  他在廣告中發現的每一家看來能提供机會的酒店對他都不合适,要么太貴,要么太糟。另外,冬天即將來臨,報紙在告訴人們困難時期到了,人們普遍感到時世艱難,或者至少他是這么認為的。他自己在犯愁,因此別人的憂愁也變得顯而易見了。他在瀏覽早報時,什么商店倒閉,家庭挨餓,路人据猜因為饑餓而倒斃街頭,沒有一則這類的消息能逃過他的眼睛。一次,《世界報》刊出了一條聳人听聞的消息說:“今冬紐約有八万人失業。"這則新聞就像一把刀子,刺痛了他的心。
  “八万人,"他想。"這事多么可怕呀!”
  這种想法對于赫斯渥是全新的。從前,人們似乎都過得挺好。在芝加哥時,他曾常常在《每日新聞》上看到類似的事情,但是沒有引起過他的注意。如今,這些事情就像是晴朗的天邊舖著的陰云,威脅著要將他的生活籠罩和遮蔽在陰冷灰暗之中。他想甩開它們,忘記它們,振作起來。有時候,他心里自言自語:“犯愁有什么用呢?我還沒完蛋嘛。我還有六個星期的時間。即便出現最糟的情況,我還有足夠的錢過上六個月。"說來奇怪,當他為自己的前途犯愁的時候,他偶爾會轉念想起他的太太和家庭來。頭三年中,他盡量避而不想這些。他恨她,沒她他也能過活,讓她去吧。他能過得挺好。可是現在,當他過得不太好時,他卻開始想起她,不知她在做些什么,他的孩子們過得怎樣。他能想象得出,他們照舊過得很好,住著那幢舒适的房子,用著他的財產。
  “老天爺,他們全都給占去了,真是太不像話了!"有几次他這樣模糊地自忖著。"我可沒干什么坏事。"現在,當他回首往事,分析導致他偷那筆錢的情形時,他開始适度地替自己辯護。他干了什么,究竟干了什么,要把他這樣排擠出去,要把這么多的困難堆在他的頭上?對他來說,仿佛就在昨天,他還過得舒适、寬裕。可是現在,他卻被剝奪了這一切。
  “她不應該享受從我這里拿去的這一切,這一點可以肯定。我沒干什么大不了的坏事,要是人人都明白這個就好了。"他沒有想過應該公開這些事實。這只不過是他從自身尋找的一种精神辯護--它使他能夠像個正直的人一樣忍受自己的處境。
  在關閉沃倫街酒店前五個星期的一天下午,他离開酒店去拜訪他在《先驅報》上看見登有廣告的三四個地方。一個在金街,他去看了,但沒進去。這地方看上去太寒酸了,他覺得無法忍受。另一個在波威里街上,他知道這條街上有很多豪華的酒店。這家酒店靠近格藍德街,果然裝修得非常漂亮。他轉彎抹角地和店東兜著圈子談論投資問題,整整談了有3刻鐘。店東強調說,他身体不好,因此想找個合伙人。
  “那么,這個,買一半股權要多少錢呢?"赫斯渥問道,他想最多他只能出700塊錢。
  “3000塊。"那人說。
  赫斯渥的臉拉長了。
  “現金嗎?"他說。
  “現金。”
  他想裝出在考慮的樣子,像是真能買似的,但他的眼里卻流露出憂愁。他說要考慮一下,結束了談話,然后走掉了。和他談話的店東依稀覺察到他的境遇不佳。
  “我看他是不想買,"他自語道。"他說話不對勁。"這是個灰蒙蒙冷颼颼的下午。天刮起了令人不快的寒風。
  他去拜訪遠在東區,靠近六十九街的一家酒店。當他到達那里時,已經5點鐘,天色漸漸暗下來了。店東是個大腹便便的德國人。
  “談談你們登的這則廣告好嗎?"赫斯渥問,這家酒店的外觀很令他反感。
  “噢,這事已經過去了,"那個德國人說。"我現在不賣了。”“哦,這是真的嗎?”“是的,現在沒有這回事了。這事已經過去了。”“很好,"赫斯渥說著,轉過身去。
  那德國人不再睬他了,這使他很生气。
  “這個笨蛋瘋了!"他對自己說。"那他干嘛要登那個廣告?"他徹底灰心了,便朝十三街走去。家里只有廚房里亮著一盞燈。嘉莉正在里面干活。他擦了一根火柴,點亮了煤气燈,也沒有招呼她,就在餐室里坐下了。她走到門口,朝里看了看。
  “是你回來了嗎?"她說著,又走了回去。
  “是的,"他說,埋頭盯著買來的晚報,都沒抬眼看一下。
  嘉莉知道他的情況不妙了。他不高興時,就不那么漂亮了。眼角邊的皺紋也加深了。天生的黑皮膚,憂郁使他看上去有點凶惡。這時的他十分令人討厭。
  嘉莉擺好飯桌,端上飯菜。
  “飯好了,"她說,從他身邊走過去拿東西。
  他沒有答話,繼續看報。
  她進來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很傷心。
  “你現在不吃飯嗎?"她問道。
  他折起報紙,坐近了一些,但除了說"請遞給我某某"之外,一直沉默不語。
  “今天很陰冷,是吧?"過了一會儿,嘉莉開口說道。
  “是的,"他說。
  他只是毫無胃口地吃著飯。
  “你們還是肯定非關店不可嗎?"嘉莉說,大膽地提到他們經常討論的話題。
  “當然肯定羅,"他說,他那生硬的口气只是稍稍有一點緩和。
  這句回答惹惱了嘉莉。她自己已經為此生了一天的悶气。
  “你用不著那樣說話,"她說。
  “哦!"他叫了起來,從桌邊朝后推了推座位,像是要再說些什么,但是就此算了。然后,他拿起了報紙。嘉莉离開了座位,她好不容易控制住了自己。他知道她傷心了。
  “別走開,"當她動身回廚房時,他說。"吃你的飯吧。"她走了過去,沒有答話。
  他看了一會儿報紙,然后站起身來,穿上外套。
  “我要到市區去,嘉莉,"他說著,走了出來。"今晚我心情不好。"她沒有答話。
  “別生气,"他說,"明天一切都會好的。”
  他看著她,但是她不睬他,只顧洗她的盤子。
  “再見!"最后他說,走了出去。
  這是眼前的處境在他們之間第一次產生的強烈的后果。
  然而,隨著酒店關閉的日子的臨近,憂郁几乎成了永久的東西。赫斯渥無法掩飾他對這事的感想。嘉莉不禁擔心自己會向何處飄泊。這樣一來,他們之間的談話比平時更少,這倒并不是因為赫斯渥對嘉莉有什么不滿,而是嘉莉要躲著他。這一點他注意到了。這倒引起了他對她的不滿,因為她對他冷淡。
  他把可能進行友好的交談几乎當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但是隨后卻發現,嘉莉的態度使得這項任務更加艱巨,更加不可能,這真令他不滿。
  終于,最后的一天到了。赫斯渥原以為這一天必定會有晴天霹靂和狂風驟雨,并已經作好了這种思想准備。可是,當這一天真的來臨時,他發現也只是個平常的普通日子,很感欣慰。陽光燦爛,气溫宜人。當他坐到早餐桌旁時,他發現這事終究并不怎么可怕。
  “唉,"他對嘉莉說,"今天是我的末日。"對他的幽默,嘉莉報以一笑。
  赫斯渥還是很愉快地瀏覽著報紙。他像是丟掉了一個包袱。
  “我要去市區待一會儿,"早飯后他說,“然后我就去找找看,明天我一整天都要去找。現在酒店不用我管了,我想我能找到事干的。"他笑著出了門,去了酒店。肖內西在店里。他們辦妥了一切手續,按照股份分配財產。可是,當他在那里耽擱了几個鐘頭,又出去待了三個鐘頭后再回到那里,他那興奮勁沒有了。
  盡管他曾經很不滿意這家酒店,但現在眼見它將不复存在,他還是感到難過。他真希望情況不是這樣。
  肖內西則十分冷靜,毫不動情。
  “喂,"他5點鐘時說道,"我們最好把零錢數一數,分了吧。"他們這樣做了。固定設備已經賣了,錢也分了。
  “再見了,"赫斯渥在最后一刻說,最后一次想表現得友好一些。
  “再見,"肖內西說,几乎不屑注意這個。
  沃倫街的生意就這樣永遠做完了。
  嘉莉在家里做了一頓丰盛的晚餐,可是,當赫斯渥坐車回來時,他看上去神情嚴肅,滿腹心事。
  “怎么樣啦?"嘉莉詢問道。
  “我把事情辦完了。"他答道,脫下外套。
  她看著他,很想知道他現在的經濟狀況怎么樣了。他們吃著飯,交談了几句。
  “你的錢夠在別的酒店入股嗎?"嘉莉問。
  “不夠,"他說。"我得找些別的事情做,攢起錢來。”“要是你能謀到一個職位就好了,"焦慮和希望促使嘉莉這樣說道。
  “我想我會的,"他若有所思地說。
  這以后的一些日子里,每天早晨,他按時穿上大衣,動身出門。這樣出門時,他總是自我安慰地想著,他手頭有700塊錢,還是能夠談成什么有利的買賣的。他想到去找一些釀酒厂,据他所知,釀酒厂往往轄有出租的酒店,可以去找他們幫幫忙。然后,他想起他總得付出几百塊錢買那些固定設備,這樣一來,他就會沒錢支付每月的費用了。現在他每個月差不多要花80塊錢的生活費。
  “不行,"他在頭腦清醒的時候說。"我不能這樣做。我要找些別的事情做,攢起錢來。"一旦他開始考慮他究竟想做什么樣的事情時,這個找些別的事情的計划就复雜化了。做經理嗎?他能從哪里謀到這樣的職位呢?報紙上沒有招聘經理的啟事。這种職位要不是靠多年的服務晉升而得,就是要出一半或者1A3的股份去買,對此,他是最清楚不過了。他可沒有足夠的錢去一個大到需要這樣一個經理的酒店買個經理來做。
  不過,他還是著手去找。他還是衣冠楚楚,外貌依舊很出眾,但是這卻帶來了造成錯覺的麻煩。一看見他,人們就會以為,像他這般年齡的人,身体結實且衣著得体,一定非常富有。
  他看上去像是生活舒适的某個產業主,一般的人可以指望從他這樣的人手里得到些賞錢。現在他已經四十有三,長得又福態,步行并不是件易事。他已經多年不習慣這樣的運動了。雖然他几乎每去一處都乘坐有軌電車,但一天下來,他還是感到腿發軟、肩發痛、腳發疼。單單上車下車,時間長了,也會產生這种后果的。
  他十分清楚,人們看他外表上比實際上有錢。他非常痛苦地明白這一點,從而妨礙了他尋找机會。這倒不是說他希望自己外表看上去差一些,而是說他羞于提出与自己的外表不相稱的要求。因此,他遲疑不決,不知怎么去做才好。
  他想過去旅館做事,但立刻想起自己在這方面毫無經驗,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這一行里,他沒有熟人或朋友可投。在包括紐約在內的几個城市里,他的确認識一些旅館主人,但是他們都知道他和費莫酒店的關系。他不能求職于他們。由那些他知道的大廈或大商店,他想到其它的一些行業,如批發雜貨、五金器材、保險公司等等,但是這些他都沒有經驗。
  考慮該怎樣去謀職是件苦惱的事。他是否得親自去詢問,等在辦公室門外,然后以這般高貴有錢的模樣,宣布自己是來求職的?他費勁而痛苦地想著這個問題。不,他不能這么做。
  他真的去四處奔走,一路思索著。然后,因為天气寒冷,走進了一家旅館。他對旅館很了解,知道任何体面的人都可以在門廳的椅子上坐一坐。這是在百老匯中央旅館里,這家旅館當時是紐約最重要的旅館之一。來這里坐坐,對他來說是很不好受的。簡直無法想象,他竟然會弄到這步田地!他听說過在旅館里閒蕩的人被叫作蹭座者。在他得意的時候,他自己也這樣叫過他們。可是現在,盡管有可能會碰到某個熟人,他還是來到這里,待在這家旅館的門廳里,一來避避寒,二來可免受街頭奔波之苦。
  “我這樣做是不行的,"他對自己說,"不事先想好要去什么地方,天天早上就這樣盲目動身出門是不管用的。我要想好一些地方,然后再去尋找。"他想起酒吧侍者的位置有時會有空缺,但是他又打消了這個念頭。他這個過去的經理,去做個酒吧侍者?!
  在旅館的門廳里,越坐越覺得乏味透頂,于是他4點鐘就回家了。他進門時,努力擺出個辦正事的樣子,但是裝得不像。
  餐室里的搖椅很是舒适。他拿著几份買來的報紙,高興地在搖椅里坐下,開始看報。
  當嘉莉穿過餐室去做晚飯時,她說:
  “今天收房租的人來過了。”
  “哦,是嗎?"赫斯渥說。
  他記起今天是2月2號,收房租的人總是這個時候來,于是稍稍皺起了眉頭。他伸手到衣袋里摸錢包,第一次嘗到了只出不進的滋味。他看著那一大卷綠鈔票,活像一個病人看著一种能治好病的藥。然后,他數出來28塊錢。
  “給你,"當嘉莉再次走過時,他對她說。
  他又埋頭看起報來。啊,還可以享受一下別的事情--不用跑路、不用煩神。這些潮水般的電訊消息多像能令人忘卻一切的忘川之水啊!他有些忘記自己的煩惱了。有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要是你相信報紙上的描述的話,控告她那在布魯克林的富有、肥胖的糖果商丈夫,要求离婚。另一則消息詳細地報道了斯塔騰島的普林斯灣外一只船在冰雪中失事的經過。
  有一個長而醒目的欄目,記載著戲劇界的活動--上演的劇目,登台的演員,戲院經理的布告。范尼·達文波特正在第五大道演出。戴利在上演《李爾王》。他看到消息說,范德比爾特一家和他們的朋友一行,早早就去了佛羅里達州度假。在肯塔基州山區發生了有趣的槍戰。他就這樣看呀,看呀,看呀,在溫暖的房間里,坐在取暖爐邊上的搖椅里搖晃著,等著開晚飯。
  ------------------
  書路 掃描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