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四十章


  公開的分岐:最后的求職
  然而,就嘉莉而言,不存在什么散場后的玩樂。她徑直回家去了,還在想著自己沒有回家吃飯的事。赫斯渥已經睡著了,但是當她穿過房間朝自己的床走去時,他醒來看了看。
  “是你嗎?"他說。
  “是的,"她回答。
  第二天早飯時,她想要道個歉。
  “昨天晚上我沒辦法回家吃飯,"她說。
  “啊,嘉莉,"他回答,"說這話有什么用呢?我不在乎的。不過,你大可不必告訴我這個。”“我沒辦法,"嘉莉說,臉色更紅了。然后,發現他看上去像是在說"我知道的,"她叫了起來:“哦,好哇。我也不在乎。"從這以后,她對這個家更加漠不關心了。他們之間似乎已經沒有了任何相互交談的共同基矗她總是等著他來開口問她要開支的錢。這使他十分難堪,因此他极不情愿這樣做。他宁愿躲著肉舖老板和面包房老板。他向奧斯拉格賒了16塊錢的食品帳,貯存了一批主要食品,這樣他們在一段時間之內就不用買這些東西了。然后,他換了一家食品店。對于肉舖老板和其他几家老板,他也采用了同樣的辦法。這一切,嘉莉從未直接听他談起過。他只開口要他能指望得到的東西,越來越深地陷入了只可能有一种結局的處境。
  就這樣,9月份過去了。
  “德雷克先生不打算開旅館了嗎?"嘉莉問了几次。
  “要開的,不過現在他要到10月份才能開。"嘉莉開始感到厭惡了。"這种人哪,"她常常自言自語。她的出門訪友越來越多。她把自己多余的錢大部分用來買衣服,這筆錢畢竟也不是什么惊人的數目嘛,她參加演出的歌劇四星期內要去外地演出的消息終于宣布了。在她采取行動之前,所有的廣告欄和報紙上都登著:“偉大的喜歌劇之杰作上演最后兩周--"云去。
  “我不打算去巡回演出,"奧斯本小姐說。
  嘉莉跟著她一起去向另一個經理求職。
  “有什么經驗嗎?"是他的問題之一。
  “現在,我是在卡西諾戲院演出的劇團的演員。”“哦,是嗎?"他說。
  談的結果是又簽了一份周薪20塊錢的合同。
  嘉莉很高興。她開始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有了一席之地。人們還是賞識才能的。
  她的處境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使得家里的气氛變得無法忍受了。家里有的只是貧困和煩惱,或者看上去是這樣,因為它是一個負擔。它變成了一個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可是,她卻還在那里睡覺,干相當多的家務活,保持家里的整洁。
  對于赫斯渥,這里則是他可以坐的地方。他坐著搖啊,搖啊,看看報紙,沉沒在自己悲慘的命運之中。10月份過去了,接著是11月份。他几乎沒有覺察,就已經到了嚴冬,而他還是坐在那里。
  嘉莉干得越來越好,這一點他很清楚。現在,她的衣服漂亮多了,甚至可以說得上是華麗了。他看著她進進出出,有時候自己想象她飛黃騰達的情景。他吃得很少,有些消瘦了。他沒有食欲。他的衣服也已經破舊。關于要找事做的那套話,連他自己都覺得乏味可笑。因此,他就十指交叉地等待著--等待什么呢,他也無法預料。
  可是,最終麻煩事積得太多了。債主的追逼、嘉莉的冷漠、家里的寂靜,還有冬天的來臨,這一切加在一起使麻煩達到了頂點。這是由奧斯拉格親自上門討債而引發的,當時嘉莉也在家中。
  “我來收欠帳,"奧斯拉格先生說。
  嘉莉只是微微有點吃惊。
  “有多少欠帳?”她問。
  “16塊錢,"他回答。
  “哦,有那么多嗎?"嘉莉說,"這數目對嗎?"她轉向赫斯渥問道。
  “對的,"他說。
  “可是,我從沒听說過這筆帳呀。”
  她看上去像是以為他負的債是些不必要的開支。
  “噢,我們是欠了這筆帳,"他回答。然后,他走到門口。
  “可今天我付不了你一分錢,"他溫和地說。
  “那么,你什么時候能付呢?"食品店老板說。
  “不管怎么樣,星期六之前是不行的,"赫斯渥說。
  “嘿!"食品店老板回答。"這話說得真好。但是我必須拿到這筆錢。我要錢用。“嘉莉正站在房間里离門遠些的地方,听到了這一切。她很苦惱。這事太糟糕、太無聊了。赫斯渥也惱火了。
  “喂,"他說,"現在說什么也沒用的。如果你星期六來的話,我會付你一些的。“食品店老板走掉了。
  “我們怎么來付這筆賬呢?"嘉莉問,對這筆帳很吃惊。"我可付不起。”“哦,你不必付的,"他說,"他收不到的帳就是收不到的。
  他只得等著。”
  “我不明白我們怎么會欠這么一大筆帳呢?"嘉莉說。
  “哦,我們吃掉的,”赫斯渥說。
  “真奇怪,"她回答,還是有些怀疑。
  “現在你站在那里,說這些話有什么用呢?"他問,"你以為是我一個人吃的嗎?听你的口气,像是我偷了什么似的。”“可是,不管怎么說,這數目太大了,"嘉莉說,"不該要我付這筆帳的。現在我已經是入不敷出了。”“好吧,"赫斯渥回答,默默地坐了下來。這事真折磨人,他已經受夠了。
  嘉莉出去了,而他還坐在那里,下定決心要做些事情。
  大約就在這段時間里,報上不斷出現有關布魯克林有軌電車工人即將罷工的傳聞和通告。工人們對工作時間和工資待遇普遍感到不滿。像往常一樣--并且為了某种無法解釋的緣故--工人們選擇冬天來逼資方表態,解決他們的困難。
  赫斯渥早已從報上知道了這件事情,一直在想著罷工之后將會出現的大規模的交通癱瘓。在這次和嘉莉爭吵的前一兩天,罷工開始了。一個寒冷的下午,天色陰暗,眼看就要下雪了,報上宣布有軌電車工人全線罷工了。
  赫斯渥閒得無聊,頭腦里裝滿了人們關于今年冬天將缺少勞動力和金融市場將出現恐慌局面的多种預測,很有興趣地看著罷工的新聞。他注意到了罷工的司机和售票員提出的要求。他們說,過去他們一直拿著2塊錢一天的工資,但是最近一年多來,出現了"臨時工",他們謀生的机會就隨之減少了一半,而勞作的時間卻由十個小時增加到了十二個小時,甚至是十四個小時。這些"臨時工"是在繁忙和高峰的時候臨時來開一次電車的工人。這樣開一次車的報酬只有2毛5分錢。等高峰或繁忙時刻一過,他們就被解雇了。最糟糕的是,誰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有車可開。他必須一早就去車場,不管好天歹天都得等在那里,直到用得著他的時候。等候這么久,平均只有開兩次車的机會--三小時多一點的工作,拿5毛錢的報酬。等候的時間是不計酬的。
  工人們抱怨說,這种制度正在擴展,用不了多久,7000名雇工中只會有少數人能真正保持住2塊錢一天的固定工作了。他們要求廢除這种制度,并且除了無法避免的耽擱之外,每天只工作十個小時,工資為2塊2毛5分。他們要求資方立即接受這些條件,但是遭到了各家電車公司的拒絕。
  赫斯渥開始是同情這些工人的要求的,當然,也很難說他不是自始至終都在同情他們,盡管他的行動与此矛盾。他几乎所有的新聞都看,起初吸引他的是《世界報》上報道罷工消息的聳人听聞的大標題。他接著往下看了全文,包括罷工所涉及的七家公司的名稱和罷工的人數。
  “他們在這樣的天气里罷工真傻,"他心里想,"不過,只要他們能贏,但愿他們會贏。"第二天,對這事的報道更多了。"布魯克林區的居民徒步上街,"《世界報》說。"勞動騎士會中斷了所有過橋的有軌電車線路。”“大約七千人在罷工。”赫斯渥看了這些新聞,在心里對這事的結果如何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他這個人十分相信公司的力量。
  “他們是贏不了的,"他說,指的是工人。"他們分文沒有。
  警察會保護公司的,他們必須這樣做。大眾得有電車乘坐才行。"他并不同情公司,但是力量屬于他們。產業和公用事業也屬于他們。
  “那些工人贏不了的,"他想。
  在別的新聞中,他注意到了其中一家公司發布的通告,通告說:“大西洋道電車公司特別通告鑒于本公司司机、售票員以及其他雇員突然擅离職守,今對所有被迫罷工的忠實員工予以一個申請复職的机會。凡于1月16日星期三正午12時之前提出申請者,將按申請收到的時間順序,予以重新雇用(并确保安全),相應分派車次和職位,否則作解雇論。即將招募新人,增補每一空缺。此布。
  總經理
  本杰明·諾頓(簽名)
  他還在招聘廣告中看到這樣一則廣告:
  “招聘--五十名熟練司机,擅長駕駛威斯汀豪斯机車,在布魯克林市區內。專開郵車,确保安全。"他特別注意到了兩處的"确保安全"這几個字。這向他表明了公司那不容置疑的威力。
  “他們有國民警衛隊站在他們一邊,"他想,"那些工人是毫無辦法的。"當他腦子里還在想著這些事情時,發生了他和奧斯拉格以及嘉莉的沖突事件。以前也曾有過許多令他惱火的事,但是這次事件似乎是最糟糕不過的。在此之前,她還從沒有指責過他偷錢--或者很接近這個意思。她怀疑這么一大筆欠帳是否正常。而他卻千辛万苦地使得開支看上去還很少。他一直在欺騙肉舖老板和面包房老板,只是為了不向她要錢。他吃得很少--几乎什么都不吃。
  “該死的!"他說,"我能找到事做的。我還沒有完蛋呢。"他想現在他真得做些事了。受了這樣一頓含沙射影的指責之后還閒坐在家里,這也太不自重了。哼,照這樣再過一段時間,他就什么都得忍受了。
  他站起身來,看著窗外寒冷的街道。他站在那里,慢慢想到了一個念頭,去布魯克林。
  “為什么不去呢?"他心里說,"誰都可以在那里找到工作。
  一天能掙兩塊錢呢。”
  “可是出了事故怎么辦?"一個聲音說,"你可能會受傷的。”“哦,這類事不會多的,"他回答,"他們出動了警察。誰去開車都會受到很好的保護的。"可你不會開車呀,"那聲音又說。
  “我不申請當司机,"他回答。"我去賣票還是行的。”“他們最需要的是司机。““他們什么人都會要的,這點我清楚。"他和心里的這位顧問翻來覆去辯論了几個鐘頭,對這樣一件十拿九穩能賺錢的事,他并不急于立即采取行動。
  次日早晨,他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其實已經夠寒酸的了,就四處忙開了,把一些面包和肉用一張報紙包起來。嘉莉注視著他,對他的這一新的舉動產生了興趣。
  “你要去哪里?"她問。
  “去布魯克林,"他回答。然后,見她還想問的樣子,便補充說:“我想我可以上那里找到事做。”“在有軌電車線路上嗎?"嘉莉說,吃了一惊。
  “是的,"他回答。
  “你不害怕嗎?"她問。
  “有什么可怕的呢?"他回答,"有警察保護著。”“報上說昨天有四個人受了傷。”“是的。"他回答,"但是你不能听信報上說的事。他們會安全行車的。"這時,他表情很堅決,只是有几分凄涼,嘉莉感到很難過。
  這里再現了昔日的赫斯渥身上的某种气質,依稀能看見一點點過去那种精明而且令人愉快的力量的影子。外面是滿天陰云,飄著几片雪花。
  “偏偏挑這么糟的天气去那里,"嘉莉想。
  這一次他走在她之前,這可真是一件不同尋常的事。他向東步行到十四街和第六大道的拐角處,在那里乘上了公共馬車。他從報上得知有几十個人正在布魯克林市立電車公司大樓的辦公室里申請工作并受到雇用。他,一個陰郁、沉默的人,一路上又乘公共馬車又搭渡船到達了前面提到過的辦公室。
  這段路程很長,因為電車不開,天气又冷,但他還是頑強地、艱難地赶著路。一到布魯克林,他就明顯地看到和感到罷工正在進行。這一點從人們的態度上就看得出來。有些電車軌道上,沿線沒有車輛在行駛。有些街角上和附近的酒店周圍,小群的工人在閒蕩。几輛敞篷貨車從他身邊駛過,車上安著普通的木椅,標有"平坦的灌木叢"或"展望公園,車費一毛"的字樣。他注意到了那些冰冷甚至陰郁的面孔。工人們正在進行一場小小的戰爭。
  當他走近前面提到的辦公室時,他看見周圍站著几個人,還有几個警察。在遠處的街角上還有些別的人在觀望著--他猜想那些人是罷工者。
  這里所有的房屋都很矮小,而且都是木結构的,街道的舖設也很簡陋。和紐約相比。布魯克林真顯得寒酸而貧窮。
  他走到一小群人的中間,警察和先到的人都注視著他。起中的一個警察叫住了他。
  “你在找什么?”
  “我想看看能否找到工作。”
  “上了那些台階就是辦公室,"這警察說。從他的臉上看,他是毫無偏袒的。但在他的內心深處,他是同情罷工并且憎恨這個"工賊"的。然而,同樣在他的內心深處,他也感受到警察的尊嚴和作用,警察就是要維持秩序。至于警察的真正的社會意義,他從未想過。他那种頭腦是不會想到這些的。這兩种感覺在他心里混為一体,相互抵消,使他采取了中立的態度。他會像為自己一樣為這個人去堅決地戰斗,但也只是奉命而行。
  一旦脫下制服,他就會立即站到自己同情的那一邊去。
  赫斯渥上了一段布滿灰塵的台階,走進一間灰色的辦公室,里面有一道欄杆、一張長寫字台和几個職員。
  “喂,先生,"一個中年人從長寫字台邊抬頭看著他說。
  “你們要雇人嗎?"赫斯渥問道。
  “你是干什么的--司机嗎?”
  “不,我什么也不是,"赫斯渥說。
  他一點儿也不為自己的處境感到窘迫。他知道這些人需要人手。如果一個不雇他,另一個會雇的。至于這個人雇不雇他,可以隨他的便。
  “哦,我們當然宁愿要有經驗的人,"這個人說。他停頓了一下,這時赫斯渥則滿不在乎地笑了笑。然后,他又說:“不過,我想你是可以學的。你叫什么?”“惠勒,"赫斯渥說。
  這個人在一張小卡片上寫了一條指令。"拿這個去我們的車場,"他說,"把它交給工頭。他會告訴你做什么的。"赫斯渥下了台階,走了出去。他立即按所指的方向走去,警察從后面看著他。
  “又來了一個想嘗試一下的。"警察基利對警察梅西說。
  “我想他准會吃盡苦頭,"后者平靜地輕聲回答。
  他們以前經歷過罷工。
  ------------------
  書路 掃描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