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四章


  由于安琪拉這樣一發作,尤金赶快通知了他還沒有通知的那些人——蕭梅雅、他的父母、茜爾薇亞、瑪特爾、哈得遜·都拉——接著就收到了一些賀喜的卡片和信件,表示惊奇和有趣。他帶著和好的精神把這些全交給了安琪拉。等事情完全過去以后,她理會到,自己叫他很不愉快地大吃了一惊,她顯然為了用心計而弄得他很難堪,所以急于想用個人的情感來給他一些補償。尤金不知道,盡管安琪拉身材瘦小,并且在他看來還有點儿孩子气,可是她卻是個很有想頭的女人,處理個人事務的時候非常精明。當然,她是被卷在對尤金的愛情的大漩渦里,這是令人煩亂的,她不明白他心里的情感与哲學思想的界限,不過她卻本能地明白,促使夫妻之間以及夫妻跟世界之間的關系穩定的是什么。對她說來,結婚誓言是一點儿不含糊的,他們要互相廝守;從此以后,不應當有什么不符合結婚誓言的精神和形式的思想与情感,更不應當有什么那樣的行動。
  尤金多少也感覺到了一點儿,不過卻不夠确切和徹底。他沒有正确地估計一下她對她自己的信念所抱的那种堅決的態度。他認為她的個性或許可以感受到一點儿他的寬大与和藹。
  她必須知道人——尤其是男人——在性格上多少是不穩定的。人生不能由冷酷嚴密的規則來加以支配。嗐,這是誰都知道的。你可以竭力試試,為了保全自己和社會外表,應當盡可能管住自己,可是如果你錯了——而且你很容易犯錯誤——那可不是犯罪。當然,戀戀地望著一個別的女人并不是犯罪。如果你給欲念壓倒,走錯了路,那畢竟不也合乎情理嗎?造成欲念的是我們自己嗎?當然不是,那末如果我們沒能完全控制住欲念的話——那末——
  他們這時過起的那种生活是夠有意思的,雖然尤金對它還怀有可能失敗的想頭,因為他生性好憂慮,這在一個他那种气質的人身上是料想得到的。他通常努力工作的時候,總容易朝事情坏的一方面去想。他不得已娶了安琪拉;他在藝術界還沒有穩定的關系,到那會儿每年還只掙兩千多塊錢;而他竟擔負起加了一倍的衣、食、住、娛樂等費用的經濟義務——他們的工作室比他跟斯邁特和麥克休合住的房間要多花三十塊錢——這三件事叫他很發煩。請斯邁特和麥克休吃的那頓飯,比每星期的經常費用還多花掉大約八塊錢。其他同樣性質的宴會就要花掉同樣多的錢,或許更多點儿。他偶爾還得陪安琪拉上戲院去。下一年秋天,除非另一個這樣意外幸運的情況鑽了出來,否則他們還需要布置一間新工作室。雖然安琪拉給自己備置了一份各色各樣的有用的妝奩,她的衣服不會永遠穿不盡的。在他們婚后不久,該買的零零碎碎的必需品就開始出現了。他漸漸看出來,如果他們要象他婚前那樣自在,那樣享受,他的收入就得再多些、再穩定些。
  這种思想所激起的精力,可不是沒有結果的。拿一件事來說,他把東區那幅畫的原本——《六點鐘》——送到美國美術協會展覽——這是一件他早可以做而沒有做的事。
  安琪拉听尤金說過,美術協會是一個展出美術作品的地方,公眾被邀請到那儿去,或是自己買入場券上那儿去看畫。尤金雖然并不怎么重視這件事,可是有幅畫被協會接受了,挂在顯眼的地方,那就表示那張畫精美可取。所有的畫都是由藝術家組成的一個審查團來加以評定的。它決定畫的取舍;如果取了,應當給那幅畫一個榮譽的地位呢,還是應當把它挂在不很顯眼的地方。挂在“顯眼的地方”,就是把你的畫放在下面的一排里。這一排光線极好,人們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尤金初到紐約的前兩年,認為自己實際上經驗和名聲都不夠。前一年,他認為他要積聚起自己的全部作品來,舉行一個他初次露面的畫展;他認為美術協會是庸俗而退化的。他想著,直到那會儿,他所看見過的展覽會都是充滿了庸俗的、沒有精神的作品。給列入那樣一批作品里,也沒有多大面子。現在,因為麥克休正在嘗試著這么作,又因為他已經積聚了差不多足夠在一家私人畫廊里(他希望去聯系一下)展覽的作品,所以他急于想看看美國藝術界的標准團体對他的作品怎么個看法。他們可能會拒絕他。假如那樣,那只證明他們不承認一种在藝術上跟一般方法和題材截然不同的作品是藝術。印象派,他知道,就是被這樣置之不理的。將來,他們會接受他的。要是他被接受了,那只不過表示他們所知道的要比他認為他們所知道的強些。
  “我倒要試一下,”他說;“我倒想知道他們對我的作品怎么個看法。”
  那幅畫照著他的計划送了出去。使他非常得意,它竟然被接受了,挂起來。可是不知什么緣故,它并沒有引起可以引起的那么大注意,然而它也不是沒有受到一點贊揚。在展出的第一晚,詩人歐文·奧凡曼在協會大門口迎著他,熱誠地祝賀他。“我記得在《真理》上看見過那幅畫,”他說,“不過原本好多了。真是精品。你應當多畫一些這种玩意儿。”
  “我是在畫,”尤金回答。“我打算哪天舉行一次個人畫展。”
  安琪拉逛到一旁,去看一件雕刻。尤金把她喚過來,介紹了一番。
  “我剛在向您先生說,我多么喜歡他的畫,”奧凡曼告訴她。
  安琪拉非常得意,她丈夫是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了,他的畫可以挂在這樣一個大展覽會上。在這儿,牆上挂滿了她認為絕妙的油畫,房間里擠滿了重要、顯赫的人士。在他們漫步走著的時候,尤金指給她看這個出名的藝術家、那個作家,几乎總是說,他們是很有才干的。他看見三、四個有名的收藏家、授予獎金的人和提倡藝術的人,并且告訴安琪拉他們是誰。還有許多出色的模特儿也在場。尤金或是從她們的名聲、或是從朋友們私下的談論中知道了她們,再不然就是直接認識她們——其中有珊爾瑪·德絲蒙(她給尤金做過模特儿)、海達·安德遜、安拉·馬格魯德和瑙拉·馬休孫。安琪拉對這些姑娘的外表和姿色很注意,多少有點被迷住了。她們的舉動都帶有一种個人的自由自在和大膽放肆的神气,這使她很惊奇。海達·安德遜外表很大膽,不過卻非常漂亮。她的態度似乎是在批評一般普通的女人,認為她們冷淡而沒有什么可取。她望著安琪拉跟尤金一塊儿走,不知道她究竟是誰。
  “她真惹人注意,”安琪拉說,不知道尤金也認識她。
  “我跟她很熟,”他回答,“她是個模特儿。”
  正在這時,安德遜小姐為了回答尤金的招呼,對著他迷人地一笑。安琪拉的心涼了半截。
  伊麗莎白·斯坦因走了過去。他向她點點頭。
  “她是誰?”安琪拉問。
  “她是個鼓吹社會主義的人,一個激進派人士,有時候在東區站在肥皂箱上發表演講。”
  安琪拉細細打量了她一番。橙黃的皮膚,光滑的黑頭發辮成平勻的發辮,覆在前額上,筆直、端正、細長的鼻子,勻稱、鮮紅的嘴唇和低低的前額,這一切顯示出一個大膽而敏銳的心靈。安琪拉搞不明白她。她不明白一個這么好看的姑娘怎么竟會做著尤金所說的那种事情,而她還有著一副大膽的、相當自由自在的神气呢。她想著尤金真認識一些古怪的人。他把她介紹給威廉·馬克康奈爾、哈得遜·都拉(他還沒有去看他們)、詹士·詹森、路易·第沙、利奧那德·培克和潘因忒·史東。
  除了一份報紙外,新聞界對尤金的畫都一字沒提,不過這一份報卻在尤金和安琪拉的心里把一切全彌補了。這份報就是《太陽晚報》,一個評論藝術的最出色的刊物。對于這幅作品,它的結論是非常肯定的。那篇記載是這樣的:
  展覽會上,一位新畫家尤金·威特拉有一幅油畫,題名《六點鐘》。它在明快、雄渾、協調、細節的忠實,以及由于缺乏較好的字眼儿只好稱作精神的籠罩方面,簡直是展出中最精華的作品。它被那些那么輕易地就在協會的展覽會上獲得地位的毫無魄力的、纖細的山水風景畫圍繞著,顯得相當不協調,可是卻一點儿也不因此減色。這位藝術家有一种真率的、不加修飾的、几乎是粗疏的新方法,可是他的畫卻似乎很清楚地表達出來,他所見到的和感到的。他可能需要等待一下——如果這不是一時的才華突露的話——可是他會出人頭地的。這毫無問題。尤金·威特拉是個藝術家。
  尤金看了這篇評論,興奮得了不得。這正是他自己要說的,如果他敢說的話。安琪拉也非常高興。他們很想知道,說這段話的批評家是誰。他是怎么個神气?他一定是個真有見識的人。尤金想去拜訪他一下。如果有一個人現在看得出他的才具,別人遲些時也會看出的。就為了這個原因——雖然這幅畫后來并沒有賣掉,又退回來,而且對于优點和价格又都一字不提——他才決定試著舉行一次個人的畫展。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轉載請保留,謝謝!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